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73章 錢塘潮涌

無線電子書    小宋騰龍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仁和縣在臨安城北半片,傳信者跑到這里不必再往北跑了,看到仁和縣的大門外站了不少官差,他更是連馬都沒下,喊完以后一拽馬僵回臨安府去交令了。

  趙桓聽了起身就跑,身后一瘸一拐的跟著他的兄弟們,余麗燕和耶律啊國對視了一眼,拉著岳雷也跑。

  聶守獻不回家,扔下仁和縣這些人不管了,立刻趕往大理寺,通知本衙屬下除了看家的剩下的都去候潮門。

  仁和縣的縣丞說,“我們也快去。”

  手下衙役道,“大人,我們剛剛打了淵圣。”

  縣丞道,“那就更得去,硬著頭皮也得去,你們想,淵圣和他兄弟們都去了,這些人身上都帶著傷,陛下見了焉能不問?”

  有個衙役沮喪的說道,“我們跑是跑不掉了,躲得過初一也躲不過十五。”

  縣丞道,“今日便是八月十五!陛下今日回臨安是為了家人團圓,本官猜大人不計小人過,陛下在大喜之日總不會過分的計較我們…還不快走!”

  鹽官鎮位于錢塘灣北岸,離著臨安城還有一段不遠的距離,消息從鹽官鎮傳了一路,陛下的御船也沒停著,那么等他們趕到候潮門時,或許陛下船已然到了!

  縣丞回衙牽了馬匹,飛身上去打起來就走,也不管手底下的衙役,衙役們沒有馬,撒腳往城南跑。

  大街上是人的激流,都是朝著城南的方向去的,去年年底的時候金軍打到臨安城外,街上的人流也沒這么洶涌。

  皇帝是在四月底離開的臨安,開始人們都不知道,以為皇帝親征黃天蕩了。直到兩個月之后,天眷們和吳乞買一家在臨安現身,軍民們才恍然大悟——陛下帶著吳娘子和那么一點兒人偷偷去了金國。

  在突然聽到這樣的、可以稱作驚天逆轉的結果時,幾乎沒有一個人不深感驚駭,因為在這之前,一直都是金軍不可一世,大宋一直在招架。

  皇帝陛下無比成功的韓州之行,早就在每個軍民的心幕中豎起了信心的旗幟,從七月開始,趙九哥又一直滯留于建康一個半月,直到今日才回來,那么伏牛山、汴梁一帶的軍情大約也可以松一口氣了!

  大街小巷的人們都往城南跑。

  聶守獻回到大理寺,大聲吩咐道,“留下必要的守衙護監人員,其余都去候潮門迎接圣駕!”

  喊完了,聶守獻誰都不等,打起馬先跑了。

  趙桓臨走時留下了管家王柒,聽到聶守獻的叫聲后,見人們都往外跑,王柒沒動窩兒。

  此時大理寺獄的守衛力量最為薄弱,王柒在緊張的推測后,放棄了幫吳乞買逃走的打算,他們連大理寺獄都出不去,即便出了大理寺,臨安城也出不去,長江也過不去。

  過道兒里很安靜,王柒往外看了看沒有人,便若無其事的踱到吳乞買的牢門前,吳乞買正在六神無主,趙桓剛剛離開,趙老九回來了。

  趙桓沒辦法吳乞買,只能在言語上氣一氣他,趙構可不會這么客氣。

  吳乞買聽到了隔壁監房里有個女子在嚶嚶的抽泣,那應該是他的皇后,吳乞買心如亂麻,看到門口站的這個人之后,知道這位王管家對自己存有照顧的意思,便沖王柒毫無內容的笑了笑。

  王柒把臉貼到牢門的縫隙處,低聲對吳乞買說,“陛下,我與四太子是知交,四月末他能從黃天蕩韓世忠的重圍中脫身,便是我給領的路!”

  吳乞買吃驚的瞪大了眼睛,消化這句話的意思,隨后便低聲應道,“失敬了,失敬了先生!”

  王柒再往過道兒的那邊看了看,又低聲道,“不知陛下有沒有什么話想捎給四太子,若有機會的話,在下一定會設法替陛下帶到!”

  吳乞買激動的要說什么,但過道兒上傳來了匆匆的腳步聲,王柒來不及再聽了,快步回到了自己的屋子里坐下來,裝作沒事人一樣。

  候潮門外碼頭。

  臨安軍民人山人海,天眷大宅中幾乎所有的人都趕來了,太上、鄭太后、韋太妃、喬太妃,以及太上和趙桓的其他妃嬪都到了。

  三省六部以及諸寺、監、院、局的官員有的早到了,有的正在端正衣冠,人數更為眾多的是各行各業的百姓,男女老幼到了不知多少人,將碼頭上都站滿了。

  吳芍藥、邢秉懿、潘賢妃、朱鳳英、扈婉儀等人也在女侍衛們的簇擁下趕到了,在碼頭上專門占了一片最好的位置。

  她們看到,錢塘灣上白浪排空,層層的浪濤有如萬軍沖陣,堆疊起足足十五六尺的水浪,像堵墻一般的橫推過來!

  前頭在江堤上拍出高逾半空的水花,珠玉飛濺濤聲如雷,遠處又生出來一層白線,由遠而近飛馳而來。

  此時正是午時光景,人們說這是錢塘江潮最為盛大的時候,好多人都往浪濤叢中翹首眺望,擔心趕上這樣大的潮頭,皇帝的船還能不能行駛。

  趙桓帶著兄弟們氣喘吁吁的趕到了,有幾個人的額頭上青一塊紫一塊,好像是剛從鳳凰山上滾下來的,也沒人顧的上問他們。

  很快,人們在遠處的江面上看到了一艘大船的黑影,乘著浪潮越來越近。

  連主帆的形狀都能辨認清楚了!

  船身也很快看全了!

  女侍衛們首先歡呼聲起,隨后軍民們在碼頭上雀躍,將東西拋入半空,天眷大宅和大內的許多人在低頭抹眼淚。

  碼頭上修有專門的岔河,預備在碰到大潮時船只依然能夠入港,每當此時,最大的困難首先是入灣,因為浪潮太高,一個操控不及船只便會撞到岸堤。

  人們不叫了,都屏住氣息,看著駛來的這艘艨艟大艦一點一點的靠近了岔河口,并穩著姿態超過它一個船身,然后趁兩潮的回浪一轉舵,恰到好處的漾到岔河里來,碼頭上一片歡呼。

  船至岔河中就平靜多了,巨艦靠岸拋纜,船舷上的艙門打開了,船工往下搭起了跳板,隨后艙板上出現了一個挺拔的身影,手中擎著金雀開山斧、邁著穩健的步伐往岸上走來。

  此人正是趙九哥。

  在他的身后,走出來相互攙扶的田春羅、王妟、詹七娘和小艾娘子。

  眾人立刻迎了上去。

無線電子書    小宋騰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