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20章 槍珠傳說

無線電子書    小宋騰龍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兩個人在這邊嘀咕的時候,吳芍藥已經帶著扈三娘和幾個女侍衛出了大內。

  她真打算再過兩天就去建康。

  臨安的諸多事情要當面與九哥說一說,另外日子已經太久了,她想九哥了。昨晚和邢秉懿、田春羅提出來,一半是開玩笑,一半算是提前吹風。

  她要去建康至少還有兩件事要做。

  一個就是九哥托她帶到工部的龍頭匕首和烏鐵槍桿子,不知道高質這些日子做的怎么樣了,有沒有把它們合在一起。

  出了和寧門是天街,天街以清河坊為界,往南叫南瓦,往北叫界北,而南瓦自朝天門以南,在路西就是三省六部辦公的地方,走過來時一片肅穆嚴整。

  貴妃輕裝簡從的在街邊一露面,三省六部的嚴肅立刻被打破了,主官紛紛整理衣冠,喝令手下們打起精神,以防貴妃一步踏進來。

  這個小貴妃可了不得,誰也別給本官惹事!敢疏忽一下惹了貴妃不高興,貴妃走了本官再收拾你們。后來聽說貴妃帶人去了工部,別部的人才懈松了一下,主官暗自抹著汗有些慶幸,又有點兒遺憾貴妃怎么沒往本部來。

  陛下忙于軍務,也不立皇后,直到目前為止,這個貴妃小娘子還是后宮位份最高者,也不知她去工部做什么。

  很快,吳芍藥領著扈三娘從工部出來,高質沒在衙門里,在冶坊。

  再往北走,御街兩旁有百余家金銀鈔據的交易鋪子,門口陳列金銀及現錢,叫做“看垛錢”。

  誰的看垛錢堆的華麗,堆的厚,就是告訴行人,這家老板的底子厚信譽好,有錢可以放心存到這家來。

  吳芍藥對扈婉儀說,“要把他們的錢都算上,不知有沒有我們大內的錢多,恐怕陛下在這里也算不好吧。”

  扈三娘說,看看他們店后的那么多作熔冶匠爐,日夜都有火光聲響,而我們大內可沒這么熱鬧。

  她們就是往這里來的,工部官員說高質在這里。龍頭匕首的柄子是純金的,灌鑄也要用純金,吳芍藥早已將所用的金料給了高質。

  在巷口閃出十多個人來,看樣子有點耀武揚威,為首的一個在十個跟班兒的簇擁下挺胸腆肚的走出來。

  一見吳芍藥,此人便將脖子一縮,要往巷子里面退,但吳芍藥已經看到他了,他是余麗燕的爹,耶律阿國。

  吳娘子招呼道,“耶律公你在這里做什么?”

  耶律阿國這段日子無所事事,整天帶著十個跟班兒在城中瞎繞。

  皇帝去韓州帶回來的這么多人里,只有耶律阿國拿到了一大筆安家錢,他不是吳乞買和曹侍郎那樣的囚徒,但從他對太上不友好的態度上也算不上朋友,都是看了余麗燕的面子。

  吳芍藥抵制余麗燕,但不抹殺余麗燕的功勞。

  此時看到耶律阿國,貴妃主動問他一句話,耶律阿國受宏若驚,連忙將擠在身邊、不停往前湊的跟班們往身后扒拉扒拉,自己躬著身子候著貴妃走過來。

  然后恭敬的回道,“啊啊原來是貴妃娘子,我剛剛從高質那里來,貴妃娘子要往哪里去?”

  扈三娘說道,“巧了,貴妃閣分正要往高質那里去,我們正在尋路。”

  耶律阿國連忙道,“我來給貴妃娘子引路!”

  跟班兒們呼啦一下子讓開道路,耶律阿國走在前面,十個跟班兒也不跟著他了,而是跟在女侍衛們的身后,腰桿兒又挺起來了!

  耶律阿國說,貴妃娘子你是不知道,高質他不碰到我,你和陛下交待他的那件事情他一輩子也做不好!

  吳芍子笑問,“因何這么說?”

  耶律阿國說,那個鐵槍桿子就是我們遼國的東西,我哪會不認識。

  他邊走邊說,這個槍桿子有來頭,本是遼州城朱蒙大神祠中供奉的神物,傳說槍桿子是在前燕時期從天而降的。

  槍上原來也安有槍頭,被高句麗的將領拿來抵擋唐太宗李世民率領的東征大軍,但臨陣時,槍頭讓薛仁貴拿湛盧劍斬斷了。

  吳芍藥以為他是吹牛,以顯示懂的多,更知道他這么熱心的原因。

  海濱王爵等于作廢了,一路上得罪太上的帳一直掛著,太上這些日子忙著安家,還沒想起來找他算帳。

  耶律阿國所靠的只有女兒余麗燕,偏偏余麗燕又被吳芍藥晾起來了,他雖說不知道內幕,但對女兒現今的結局恐怕是不怎么滿意的。

  耶律阿國說,那兩顆珠子也有來頭,卻不是我們遼國的。

  扈娘子笑問,“總算有了不是你們遼國的東西了,那是哪里的?”

  耶律阿國說,此珠原名凝血珠,是大唐皇室的東西,據說是秦始皇三寶之一,后來被李世民的一位皇子所得。

  這個皇子在李世民死后,隱居于川黔一帶,他有九個兒子個個身懷絕技。除了一個小兒子沒什么大本事,但卻是新羅國的國王,因為他是皇子和新羅國的女王所生。

  故事越編越有根有據,不說秦始皇,就算大唐離今也五百年了,連吳芍藥的好奇心被勾起來,“后來呢?”

  耶律阿國說,后來,新羅國出了亂子,小國王有點摟不住局面了,便向他那位隱居在川黔的父親求助。

  皇子便派了他的其中四個兒子前往新羅協助小國王平亂,大概是考慮兒子們到了新羅要打打殺殺,難免負傷,這才特允他們帶了凝血珠。

  此珠味發苦,有凝血、吸毒、療內傷之奇效。

  據說荊軻刺秦王,圖窮匕見,而且匕首上還應該有劇毒,荊軻是大俠客身手還能錯的了?離那么近又那么突然,秦始皇注定受傷了,要不是有凝血珠,秦始皇恐怕當時就死了。

  耶律阿國說我一見、再一聞便知道了它的來歷,但一顆珠子怎么成了兩顆,又怎么鑲到了槍桿子上,其中的曲折我就不知道了。

  此珠還有個特點,就是嗜血,吸收血極快,一沾血則大放光明。

  因而這桿槍根本不必配槍纓來吸血,血也不會淌到槍桿子上去打滑,但這根好槍桿子一直配不上好槍尖,才讓神物一直碌碌無聞。

  這次總算有了陛下的好匕首。

無線電子書    小宋騰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