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二十九章 這就是大神

無線電子書    網壇之數據天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滴滴滴,滴滴”

  7號上午,蘭逸飛借助鬧鐘的幫助,這才勉強從床上起來。

  起床之后第一件事,看眼鐘表。

  “還好,10點而已。”他表情復雜地搖搖頭,自言自語道:“昨天過的可太精彩了,還以為要遲到”

  “晚上發生的一切,不是夢吧?”

  蘭逸飛嘴角不自覺地泛出笑意,打開手機。嗯,沒有未接來電,也沒有短信,證明沒什么要緊的事情找上門來。

  緊接著,他打開了扣扣2008:好,果然不是夢。

8:42星☆凝:晚上睡得還可以吧?記得中午過后來訓練場集合  9:33星☆凝:果然還是沒起來呢。看到消息記得吱一聲呀。

  10:07ReaLan(新改的昵稱):吱。

  他臉上的笑意更甚,思考一番過后決定再多敲幾個字:這就來,午飯今天在食堂解決。

  發送完畢,蘭逸飛再度躺回床上,在心里默默地說道:“對不起了,亞倫、比爾,不是我不想帶你們參觀參觀奧運村,而是這幾天時間實在太緊張了”

  來到訓練場,蘭逸飛發現盡管沒到集合的時間,卻已經有好幾個隊員上場,開始熱身了。

  1塊場地上,他的雙打搭檔曾少眩正在與另一位男單選手于欣源對練;另一塊球場,則被4個女選手占了下來——練的正是雙打。

  剛剛與蘭逸飛確認關系的小女友趙星凝,自然也在打球。

  這里恐怕就體現出了東道主的優勢了。蘭逸飛不由自主地想著:參賽人員已經充沛到,可以互相聯系的地步了。

  恐怕人家美國代表團都沒有這等待遇。

  不遠處,兩邊的隊友們用余光瞥到又來人了,而且是千呼萬喚才露面的“巨星”逸飛哥,一個個的也紛紛加快擊球節奏。

  女網那邊的領頭大姐李娜甚至還忙里偷空招呼了他一聲:“先坐會兒吧,我們這邊的雙打很快就能結束這盤,把你的小女友放回去。”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看書app,\咪\咪\閱讀\app\\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蘭逸飛臉色一僵,為什么這事搞得好像已經人盡皆知了一樣?

  還好,隊里的教練們現在還不在場——只要能做到最低限度的暫時保密,奧運會期間至少還是能少掉一對事的吧?

  “逸飛,這位是于欣源選手,你應該還記得。”

  雙打搭檔的一番話把蘭逸飛的思緒打斷,兩位男選手的訓練已經因為他而提前結束了。

  “嗯,記得,之前的戴維斯杯亞太區II組比賽上見過面嘛。”

  “你好啊。”

  “你好,幸會。”

  寒暄完畢,于欣源獨自回到座位上休息,曾少眩則開始跟蘭逸飛分享他對雙打比賽最新的感悟。

  說著說著,甚至還聊到了于欣源作為華國男單2號的各種特點、優劣勢。

  也正是通過現在的聊天,蘭逸飛才了解到,如果不是他橫空出世,那么今年奧運會國內的兩個男單席位其實就該歸面前這二人。

  ——就算他擠掉了一個名額,另外那個名額也該歸ATP積分榜排名更高的老將曾少眩。

  只是,曾少眩為了專心備戰雙打,主動申請將單打2號的位置進行內部再分配。于欣源,作為國家隊內當前單打實力第三的選手,沒什么懸念地遞補上場。

  “擅長底線,是標準的底線型選手?但是力量往往被視為短板?”

  蘭逸飛仔細打量著于欣源,發覺自己的教練魂又開始燃燒了。

  一個身材標準(略比他高)、正值當打之年(23歲)、且從硬地起家的選手,偏偏優劣勢明顯——蘭逸飛覺得這其中蘊含不少教導的空間。

  也不用特別準備,蘭逸飛就準備套用當初指點安德森的方法,一起打幾拍。能否悟透,就看對方的造化吧。

  “嗯差不多。”曾少眩思索了一下,沒多說,揮手招呼于欣源過來。

  “也不瞞你說,我前幾年跟他在國內比賽里不少交手。其實有好幾次,都是他領先在前,后來被我逆轉。”

  兩位球員或許認為蘭逸飛的排名比他們高出太多了,一點也不扭捏,虛心請教起來:“我們分析,就是底線擊球的力量不夠,導致欠缺一錘定音的能力。”

  蘭逸飛沉吟了片刻:“那欣源,你自己是如何認為的呢?”

  “我?”

  于欣源本能地不想承認自己不足,可是理智又告訴他最好不要對蘭逸飛這等“大佬”撒謊。

  “底線的確容易陷入僵持,我也明白,正手的進攻性總差了一線。”

  蘭逸飛點點頭:“那么原因呢?”

  于欣源這次很快便回答道:“國家隊教練們認為我的身體條件限制了進攻性,同時我的打法也于侵略二字不大匹配。”

  誰知,蘭逸飛卻說道:“我不要其他人認為,我要你認為。”

  于欣源愣了幾秒,然后不確定地說:“似乎發力方式也不太科學?”

  蘭逸飛輕輕鼓掌,心想還好并非朽木不可雕:“說對了一部分,更關鍵的一點甚至更加簡單,你在底線擊球沒有關系,但是擊球點不要總是一成不變。”

  “來,咱上場再打幾個球,我們驗證一下這幾個說法。”

  “哇,太帥了,我以前見過的那些外國男選手,沒有一個比得上星凝的男友!”

  “切,你統共認識幾個高級別的ATP球星?”

  “認識再多,也不會有比他強的!”

  “這話我倒必須得認同。”

  女球員那邊,不久之后也結束了雙打訓練,順理成章地開始一邊休息一邊看蘭逸飛陪與于欣源打指導球。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批在WTA里奮戰多年(勾心斗角)的選手們迅速發現,蘭逸飛在一點點地帶動于欣源做出底線擊球的改變。

  換句話說,即時于欣源不自覺地已經使出了接近全部功力,蘭逸飛仍然可以游刃有余地按照計劃打球。

  ——又過了一陣,旁觀的網球運動員們連談笑的心思都沒有了。

  于欣源,2003年便進入國家隊,一直以來難有更大突破的3流球手,竟然真的有突破底線瓶頸的征兆?

  眾人倒沒多想,只當這是和最頂級選手對打的收獲。

  即便如此,這也足夠讓諸如趙星凝搭檔的球員發話了:“星凝,能否借你家這位一用我之前就覺得自己的底線能力時不時就要坑你一次。”

  暫時沒有對練想法的人,則忍不住感嘆:事實大于雄辯,所謂大神,就連給其他人留個印象這種小事,都如此不尋常!

無線電子書    網壇之數據天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