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五十三章 宿敵

無線電子書    網壇之數據天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可惡,還是沒能將多拍引導到我喜歡的道路上諾瓦克他有點東西的啊!”

  08澳網決賽第二盤,屬于小德的上風球階段終于到來。蘭逸飛在連續兩個發球局都只能磕磕絆絆地保住之后,如是感慨道。

  就像理智的華國解說先前所說的那樣,德約在第一盤的表現“沒問題”,這位塞爾維亞人也完全有理由讓蘭逸飛在后面的比賽里遲到更大的苦頭。

  就算硬要判斷一下這樣的場上形勢會給二人的比賽心態帶來什么改變,那么答案也是——沒有改變。

  德約科維奇第二盤很可能連一個破發點的漏洞都不給對手,他的發球狀態取得了肉眼可見的提高,在進攻一拍的時機選擇上也更加精準與克制;

  蘭逸飛距離自己的防守閾值也還有段空間,在具備容錯的情況下隨時可以把小小的劣勢扳回來。

  最重要的——他到現在可都僅憑自己的本事打球。雖然不知道德約科維奇那里的狀況,可誰還沒點底牌?

  這場決賽,就這樣繼續緩慢但堅定地一步步走向焦灼的廝殺之中。

  “33!德約科維奇發球!”

  蘭逸飛在上一個發球局里的保發可謂更加驚險。在德約科維奇也拿到過1個破發點(塞爾維亞人全場比賽的第一次機會)后,賽會3號種子只差一點就交出了這分。

  也許是蘭逸飛的防守太過堅韌,致使他在嗅到機會的味道后心太熱,小德的一記斜線擊球在追求角度這點上做得稍稍有些過了。

  雖然他在破發點上的這記擊球從力量上來看完全足以構成制勝分,但邊裁毫不留情的一聲“Out”頓時讓這個破發點化為烏有。

  德約第一時間看向了自己的團隊,緊跟著看向了主裁。在當值主裁,一位光頭的英國大叔明確表示這球出界在先后,小德聳了聳肩,沒有申請鷹眼挑戰。

  不過,在蘭逸飛與德約二人的發球局中間,還產生了一點小小的插曲。

  雖說偶數局分之間沒有休息時間,球員們終究要擦擦汗,球童們也需要一個過程來將這一批網球重新歸位(比如負責網帶的球童就要把手里的球滾向底線的伙伴)。

  有觀眾可耐不住了激動的心情了,趁著這短暫的間隙毫不掩飾地大吼“蘭逸飛加油”(沒錯就是中文)。

  更有甚者,掏出了帶有閃光燈功能的相機就開始拍照片,引得英國主裁不得不抬手示意德約科維奇暫緩發球。

  “請觀眾自覺保持秩序。現在是比賽期間,尤其請保持安靜,謝謝。”

  得虧這沒有實際影響到德約科維奇發球,閃光燈沒在德約拋球的時候亮起。

  也得虧蘭逸飛和德約科維奇都還算球場上的好脾氣選手——至少會掩飾自己的不滿。

  英國主裁表面冷靜甚至看起來有些冷酷,內心里的小人則已然滿頭大汗。

  唉,都說他們主裁可以一直居高臨下地占據最佳視野看球,比起底線邊裁同僚還有座位坐,卻少有人直到他們手里握有的權利并不一直擁有“絕對權威”啊!

  尤其是大滿貫決賽,兩個大牌球員對戰,任何一個符合規則的判決、任何一個從他們視角出發再正確不過的小動作,都可能引起某一方球員的不滿。

  就像昔日麥肯羅、今日薩芬等暴脾氣球員所堅持的那樣,裁判他懂個錘子的網球!(笑)

  什么?為什么英國主裁在內心里有這么大的陰影?

  去年,2007年澳網第五比賽日,薩芬對陣羅迪克的那場比賽,由于法國裁判長帕斯卡在小雨天氣下堅持認為“場地濕滑狀況不影響對局正常進行”,真的被俄羅斯人當場罵道“你一生中從沒打過網球”。

  至于結果嘛,薩芬吃了個不痛不癢的警告(反正他也輸球了),今天的這位英國主裁則升級成了裁判長。

  插曲過后,再回歸兩位乖乖青年的這場決賽當中(全靠同行襯托)。

  如果說蘭逸飛在第一盤里展現出來的特殊品質為“僵局里把握單個機會的能力”,或者“強行打破僵局的高光表現”,那么德約科維奇在第二盤里的發揮真的就是在一點一點地滾雪球。

  從蘭逸飛的第3個發球局開始,小德開始1個接發球局1個破發點這樣拿,終于在65,4030,全場比賽的第3個破發點上成功把優勢化作了勝勢。

  1小時40分鐘過去,總比分11平。蘭逸飛63,57。

  縱觀第二盤,蘭逸飛不是沒有過亮眼的擊球以及精彩的得分,可是就連他的家人都能看出來,比起第一盤,他的球打得并不“舒服”。

  換句話說,德約科維奇切實地維持了近1個小時的上風球。這很恐怖,當今世界前十面對蘭逸飛能做到這點的也沒幾個,塞爾維亞人絕對算其中之一。

  盤間休息,蘭逸飛坐在座位上,一手拿著賽事特供的時尚經典小香蕉,一手攥著蓋在大腿上的毛巾一角:

  到底要不要開始考慮使用藥劑?或者干脆選擇系統的輔助?這二者都是他的底牌,互相不兼容則是最大的煩惱。

  思考了半分鐘左右,蘭逸飛抿了抿嘴:果然還不是時候啊。

  在系統輔助和藥劑之間,他做出了選擇——前者在頂級對決里的作用是有限的,他個人身體的潛能確實無限的,蘭逸飛選擇繼續憑借自己的能力打這場球;

  然而使用藥劑的時間,恢復、移動速度、無視傷痛這三種效果的選擇,卻有很多可以深究的地方。

  目前,蘭逸飛只確定一件事情:在第3盤,這樣一個即便拿下也不能確保冠軍的時刻,貿然使用底牌并不明智。

  緊接著,他又稍顯苦澀地搖了搖頭:為什么每次跟德約科維奇打球都感覺那么累?贏球也是,輸球也是,不知道的還以為對方跟我有仇呢,真就回回爆發唄?

  在這一點上,蘭逸飛倒是和自己球員包廂里的成員想到一塊兒去了。

  趁著這個盤間休息,趙星凝已經用英語和皮爾曼簡單聊上了幾句。

  她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替蘭逸飛的老媽老姐問清楚,這塞爾維亞年輕人在前兩盤的發揮到底算是超常還是正常(當然不會是失常)。

  蘭逸飛的姐姐平常雖然不怎么看球,但真的身臨現場后也被球館內的氣氛感染了。

  就在剛才,她就半是好奇半是憂慮地問道:“我弟弟那么多個正手進攻為了增加威力,雙腳都跳起離地了,怎么還是輸了這一盤?”

  對于這個問題,皮爾曼給了趙星凝一個意料之外的答案:“對比德約科維奇的生涯戰績,這個水準是超常發揮;對比與蘭逸飛的歷史交手記錄,這個表現只能算正常!”

  言下之意,自不必多說。

  皮爾曼甚至還意有所指地多提了幾句:“蘭逸飛自己想要成為世界第一,德約科維奇這個與他年齡相仿的球員很可能會成為他的宿敵。”

  “這場澳網決賽的重要性,也許比所有人預判的還要大!”

無線電子書    網壇之數據天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