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21.兵力不足

無線電子書    傲嬌與病嬌的日常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無論什么事情,總是要先敢想的,想都不敢想,談什么做?”

  “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夜色中,一支軍隊在蒼茫的原野上行軍。

  這里是寧風海峽附近的海灣平原,王公國的軍隊出現在這里,無疑代表著王衡已經做了決定。

  攻打寧風海峽!

  所以王衡一路上自言自語,輕聲嘀咕,也算是給自己打氣。

  “渤海國長于海戰,陸地上應該是沒有什么能耐的,打下寧風海峽后,我們應該是能守住的。”

  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是這么說,不過在人前的時候王衡可不會說這些有些喪氣的話。

  在士兵面前,必須是一幅胸有成竹的樣子。

  只是一想到要憑著七千人的力量攻下寧風海峽,之后再在整個渤海國的攻擊下守住它。

  王衡的心里也不免忐忑。

  要說攻打寧風海峽,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王衡有這個自信。

  但是防守?

  防守寧風海峽的話,先天上就限制了王衡手下飛騎兵的發揮和機動性。

  更何況七千人實在是太少了。

  這一路靠著招搖撞騙,過一些小的關隘還可以,但是要是動真格的,那可就有些力不從心了。

  只是如果不來這里打下并且守住寧風海峽的話,戰略意義就會大幅的削減。

  雖然最開始王衡的戰略計劃是來這里搜刮劫掠一番,為王公國大軍的下一步戰略提供幫助。

  畢竟要論富庶的話,掌握著海港的渤海國可是毫不遜色與有著塞北江南的吳越國的。

  自己那個便宜老丈人手里是不缺糧,不缺錢,但是自己呢?

  哪怕是有著國內的補給,但是等到戰線拉長,進入到第二個階段的時候,王公國的戰略意圖就徹底暴露在世人眼中了。那個時候,戰火可就不僅僅燒在陳公國了,而是波及鄭國、小楚國、渤海國甚至鎮北府,近乎半個塞北。

  那樣長的后勤補給線路,需要國內承擔多大的壓力?

  別看王衡等人率領飛騎兵一路趕赴,需要的時間好像不長一樣。

  那是靠著王衡麾下的飛騎兵不僅僅全員都有飛行騎獸,甚至是一人有兩個,而且都匯駕馭飛行騎獸。

  哪怕王公國的特色就是飛騎兵,也不至于整個軍隊,甚至于后勤的那些人也會駕馭飛行騎獸,真的要是那樣的話,別國可就真的要氣死了。

  更別說哪怕是王衡率領的飛騎兵,在小心隱蔽行蹤的情況下,想要穿過海灣平原到達寧風海峽也是需要半個月的時間的。

  后勤部隊的話,大概需要一個半月。

  這一路上人吃馬嚼的,消耗甚大。

  任何一支軍隊,后勤都是重中之重,護送軍糧的部隊人家就不吃飯了嗎?

  開什么玩笑?

  所以實際上如果你要讓一千人去運送一千人的軍糧,那你需要準備三千人的分量。

  一去一回啊!哪怕是不回來,直接當做添兵后援,那在軍營里也是要吃飯的。

  何況王公國可不比別的國家,本就比較貧瘠,之前還需要每年都去吳越國打秋風呢!

  雖然因為準備充分,導致現在的后勤補給沒有什么問題,但是時間一長可就說不定了。

  都說崽賣爺田不心疼,王衡現在可是心疼的很,大概是因為知道那些東西都將是他的?

  王玄的子嗣不多,但也不算少,不過王衡這個嫡長子確實是當之無愧的繼承人。

  長公子的名號都已經喊出來了,出兵的主帥也是他,這就已經算是宣告了。

  再說了,要是真的逼著國內省吃儉用為了前線的后勤,那自己的安安不也得受苛待?

  王衡可是了解王玄的,真到了那個時候,他第一個削的絕對是國主府的用度。

  自己的小丫鬟那么可憐,可不能受欺負。

  就食于敵才是王道。

  所以王衡最開始的想法其實很單純,就是來這里打個秋風,收攏些軍糧物資什么的,為了以后軍隊攻打渤海國提前做些準備。

  然而這一路太過順利,以至于到了這里渤海國依舊毫無所覺,這就大有可為了。

  唯一限制了王衡的反而是他的兵力。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一來皇甫江、許偉、沐子清、王昱那里確實需要那么多的兵力,這有那樣的兵力才能保證戰略目標的實現,最不濟的情況下也能保證全身而退。

  二來也正是因為王衡帶的兵力不多,這一路才這么順利,仗著機動性強一路闖關。

  若不然的話,就算王衡假扮陳公國使者再怎么逼真,渤海國和鄭國之間的防備再怎么松懈,只怕都不會像現在這么容易穿過鄭國到達渤海國。

  這也是王衡最開始沒想到的,誰能想到渤海國和鄭國之間近乎不設防呢?

  這樣的大好的機會,自己帶著七千人要是不做什么,那真的是太浪費機會了。

  只不過自己的兵力確實太少,打的下來也守不住。

  “就食于敵,是不是也能征兵呢?”

  “似乎是有些機會?”

  王衡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手中韁繩甩了個響。

  身后的近侍馬上靠到近前:“長公子,”

  “嗯,去把皇甫長史叫過來。”

  “是。”

  皇甫長史名叫皇甫川,是軍中隨行的長史。

  所謂長史,在王公國屬于一種特殊的文職,類似于顧問客卿,只不過是專精文史之道的顧問罷了。

  皇甫川和皇甫江一樣都是皇甫家的人,皇甫家詩書禮儀傳家,算是王公國這個蠻夷之地少有的文化擔當。

  不一會皇甫川就到了王衡身邊。

  “皇甫川,我聽說你有過目不忘的本事?”

  “是,不知長公子有何吩咐?”皇甫川溫文爾雅,在狼騎上躬身行禮。

  “你幫我想一想,最近三年內的諜報,渤海國的海灣平原是不是有劫匪的消息?”

  “是,長公子是要尋找那些劫匪?”

  “我軍兵力不夠,哪怕是輔兵也多多益善。”

  “兩年前,海灣平原粟鎮有報,其縣鎮內百戶家眷被劫匪所俘,勒索不成,殺其百戶全家,疊尸于粟鎮前十里之地。”

  “粟鎮鎮兵剿匪,尋之不見,久而被伏,全軍覆沒,殺其百戶,兵圍粟鎮。”

  “寧風海峽出兵剿匪,破之,賊遂退。”

  一個鎮的鎮兵全軍覆沒,寧風海峽的正規軍出動也不過是把他們打跑了,這批劫匪有些意思。

無線電子書    傲嬌與病嬌的日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