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二十章 廷推

  西苑,萬壽宮。

  坐在那的嘉靖帝似笑非笑,這位從少年時期就以心機深沉而著稱的皇帝除了修道,最喜歡看到的就是這一幕。

  權術是每個合格的帝王應該掌控的基本操作,但喜歡看見重臣在自己面前或明刀明槍,或暗箭偷襲,只能說明嘉靖帝真心是個變態。

  萬壽宮內,不久前密奏卻被嘉靖帝扔出去的李默正在舌戰八方,嚴嵩、徐階是最早敗退下來的,當然,這兩位主要是自重身份。

  再之后,刑部尚書歐陽必進、禮部尚書歐陽德紛紛敗退,大學時呂本、兵部尚書楊博等人都獨善其身,唯有不久前回京的工部尚書趙文華還在勉力支撐。

  殿內很多人都在詫異于今天李默的大發神威,簡直堪稱橫掃。

  浙直總督楊宜無力彈壓客兵私斗以至于福建參將當街被殺;浙江巡撫胡宗憲對境內倭寇束手無策,以至于小股倭寇流竄南直隸,南都險些被襲。

  八日前,李默上書彈劾胡宗憲,嘉靖帝留中不發。

  三日前,浙直總督楊宜無力彈壓的消息傳至京城,嘉靖帝大怒,命錦衣衛押送入京下詔獄。

  今日,嘉靖帝出乎意料的下令,廷推新任浙直總督。

  所謂的廷推,是明朝特有的,也是被后世詬病不已的推薦制度。

  這種制度在后世看來實在夠扯淡,浙直總督的舉薦、

  數掌握在一群對軍事基本一竅不通的官員手里。

  三品以上的官員,大學士,包括六部尚書在內的九卿,推選出兩到三個人選,排列成序,再由皇帝決定后下發內閣用印,一般來說,皇帝挑選的都會是排在最前面的那個。

  其實,嘉靖一朝已經很久很久沒有舉行過廷推了,因為廷推的目標主要是立儲、立都、入閣、邊事。

  如今立儲是不存在的,連續死了兩個太子后,嘉靖帝選擇相信“二龍不得相見”的鬼話。

  立都更是沒影的事,而入閣往往是嘉靖帝親自點名的,壓根就不和別人商量。

  這也是為什么嘉靖一朝內閣風云變幻的主要原因,什么嚴嵩、夏言三上三下斗得如火如荼,費宏、謝遷都快掛了還被拉回來當首輔,更有張璁中旨入閣…嘉靖的騷操作太多了。

  邊事也大都如此,嘉靖欽點,或者大學士、兵部尚書舉薦,如之前的王民應就是嘉靖帝欽點,后面的屠大山是徐階舉薦,張經是聶豹舉薦。

  而今天李默大發神威的主要原因是,他舉薦的是官員,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內的。

  應天巡撫曹邦輔。

  推薦曹邦輔是有理由的,其最近一兩年內雖有過敗績,但大都能取勝,蘇州、松江兩府今年少遭倭寇侵襲,這是個知兵事的文官。

  而浙江巡撫胡宗憲…用李默的話來說,這是個弄臣。

  李默并不是指責胡宗憲依附嚴黨,而是在說…臺州、紹興今年戰事頻頻,屢有敗績,而胡宗憲的主要注意力卻放在蘇州、松江、嘉興這些只有小股倭寇侵襲的地點。

  李默雖然頭鐵,但也聰明,敏銳的找到了最可能引起嘉靖帝反感的策略…縱賊劫掠,擁兵不戰,李默的同鄉好友張經就是死在這條上的。

  而今天李默跳出來的真正原因在于,他開始深層次參與到朝政中。

  換句話說,李默豎起了旗幟。

  他是在告訴所有人,除了老邁的嚴嵩,沉默的徐階,你們還有其他選擇。

  在夏言被棄市后,朝中只有兩面旗幟,嚴嵩、徐階,另一個大學士呂本…呃,這是個打醬油的。

  但在兩兩對抗了七年后,嘉靖帝選擇了李默。

  而李默本身也有著同樣的野望,換句話說,這是一拍即合。

  爭論聲漸漸平息下來,李默口才犀利的很,和他對噴的工部尚書趙文華臉上一片潮濕,已經不敢開口了…真怕吃了對方的口水。

  嘉靖帝直起身,狹長的雙目瞇起,逐一打量各人,良久后道:“趙文華舉薦浙江巡撫胡宗憲,吏部李默舉薦應天巡撫曹邦輔,還有嗎?”

  殿內眾人的視線落到了徐階身上,這位個頭矮小的大學士深深埋下頭。

  對于徐階來說,誰去擔任浙直總督,和他一點干系都沒有。

  他現在,只想著自己。

  或者說,他從來,只想著自己。

  略微等了會兒,嘉靖帝示意一旁的黃錦,很快結果出來了。

  大學士加上九卿一共十二人,胡宗憲票數為七,曹邦輔票數為五。

  這個結果一出,殿內安靜了很多,七對五,差距并不大。

  殿內群臣唯一坐著的嚴嵩顫顫巍巍正要起身,李默已經搶在前面出列。

  “陛下,今日廷推浙直總督,浙江巡撫胡宗憲為首,應天巡撫曹邦輔其次,俯唯圣裁。”

  嘉靖帝滿意的點點頭,已經半起身的嚴嵩一屁股坐了回去。

  李默已經很滿意了,廷推兩人,其實票數多少是沒有太大實際意義的,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這位皇帝是不講規矩的,如果按照順序選擇…反而是古怪的。

  李默和同鄉好友張經有點像,性烈如火,寧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但不同的是,李默有著高度的政治敏感度,和高超的操作能力。

  其實,李默最早想推薦的人是南京戶部侍郎王浩。

  王浩是嘉靖二年進士,徐階的同年。

  李默雖然自持,他看不起嚴嵩,也看不起徐階,但他并不希望同時懟上這兩位。

  但六日前,嘉靖帝突然賜御筆褒以“忠好”二字,又令李默兼任翰林學士,這大大鼓舞了他的信心,也讓他有了豎起旗幟的資格。

  嘉靖帝并沒有做出任何決定,而是看向了楊博,“兵部如何說?”

  楊博面色干枯,沒有一絲表情,出列道:“俯唯圣裁。”

  楊博是殿內最知兵事的人,但也是極有自知之明的人,他絕不希望攪入這一鍋亂粥中去。

  不過楊博倒是對那個松江青年很感興趣,他的連襟王崇古如今是蘇松兵備道,曾經隨曹邦輔赴太平府,見過那位青年,前些日子還特意寫信來。

  殿內沉默半響,嚴嵩起身試探問:“陛下…”

  嘉靖帝鼻子哼了聲,視線落在黃錦身上。

  黃錦心里替那位還沒到的松江青年默哀,俯身道:“指揮使報備,明日入京。”

  嘉靖帝點點頭,“那三日后再說。”

  看著嘉靖帝甩袖離去的背影,群臣都很知道,這是在等一個人。

無線電子書    臉譜下的大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