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零一章 離枝 13

本次發布防盜版,勿點,請至“瀟湘書院”app越多正版  關羽身在曹營卻心念故主,斬顏良誅文丑,千里走單騎,最終與劉備張飛在古城相會。

  袁紹以“衣帶詔”為名,率領大軍討伐曹操,雙方于官渡展開艱苦鏖戰。袁軍雖然勢大,但內部勾心斗角,終于被曹操擊敗。袁紹氣病交加身亡,袁家兄弟卻又相互猜忌,被曹操設計一一除掉。曹操繼而征伐烏桓一統北方,為此后魏國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荊襄風云火燒赤壁  劉備在汝南戰敗,投奔荊州劉表。劉備三顧茅廬,請得足智多謀而又心懷天下的諸葛亮輔佐。曹操統一北方后開始舉兵南征,矛頭直指荊州。此時劉表亡故,次子劉琮投降,荊州落入曹操手中。劉備遭曹操沿途追殺,命懸一線,幸而有諸葛亮趙云等人死命保全才得以存身。

  面對曹操南征之勢,劉備遣諸葛亮往江東與孫權結盟。諸葛亮舌戰群儒、智激周瑜,最終促成孫劉聯軍。在諸葛亮、周瑜、龐統、黃蓋等文臣武將的合作下,通過反間計、連環計、苦肉計等一系列有步驟、有計劃的行動,孫劉聯軍在赤壁一戰以弱勝強大破曹軍,譜寫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光輝篇章。

  赤壁大戰過后,劉備、孫權轉而爭奪荊州。孫權遣魯肅向劉備討還荊州,劉備則在諸葛亮的勸諭下多次推辭。周瑜獻計,欲騙劉備前往東吳成親,進而將其扣留以換荊州。不料周瑜的計謀被諸葛亮屢屢識破,致使其“賠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最終在諸葛亮的譏諷中嘔血而亡,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長嘆。歷經了半生的屈辱磨難之后,劉備真正擁有了自己的領地,為進軍西川打下基礎。

四、曹丕篡漢三國鼎立  赤壁之后,曹軍與吳軍爆發濡須之戰,雙方各有勝負。西涼馬超起兵報仇被曹操平定,曹操進爵魏公、魏王。擁有荊州的劉備則歷經一番爭斗打敗劉璋,奪占西川,并趁曹軍立足未穩而奪得漢中,自封漢中王。后東吳與曹魏修好,孫權受封南昌侯。

  坐鎮荊州的關羽率軍攻打曹魏,于罾口川水淹七軍,威震天下。此時荊州防務空虛,被東吳都督呂蒙以白衣渡江之計襲擊。進退失據的關羽敗走麥城,兵敗身亡。此時,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繼承魏王的爵位,進而逼迫漢獻帝退位,自稱魏帝。自此,大漢王朝不復存在。

  曹丕篡漢后,劉備以“恢復漢室”為名在益州稱帝,建立蜀漢政權;孫權則坐鎮江東一方。至此,天下大勢底定,三國鼎立局面形成。

  稱帝后的劉備,不顧勸阻東征吳國。出兵前夕,張飛亦被部下范疆張達所殺。劉備痛心疾首,留諸葛亮守成都,親自領兵揮師東進,一路所向披靡。情急之中的孫權用人不疑,拜書生陸遜為大都督,終于在夷陵之戰中火燒連營,擊潰蜀軍。劉備率敗軍撤至白帝城時病倒,并在臨終前向諸葛亮托孤。

五、七擒孟獲六出祁山  蜀國元氣大傷之時,曹丕聯合東吳與蜀漢降將孟達、南蠻孟獲進攻。諸葛亮臨危不懼,派出馬超、趙云等猛將把守關口,又派出李嚴、鄧芝等人說服孟達和東吳,安居平五路。

  為完成劉備匡扶漢室的遺愿,諸葛亮決計征伐曹魏。為保后方太平,諸葛亮先與東吳結盟,繼而親領大軍遠征云南,以七擒七縱的大仁大智,平定南蠻孟獲之亂。

  后曹丕病逝,其子曹睿即位,曹魏大權握于司馬懿手中。諸葛亮率領兵馬六出祁山,決心為恢復漢室鞠躬盡瘁。在此期間,諸葛亮收服姜維,并以平生所學相授。曹魏則以司馬懿為統帥與蜀軍對陣。諸葛亮與司馬懿,這兩位曠世奇才在無數次戰斗中展開周旋,并在這樣的斗爭中相互敬慕。諸葛亮六出祁山,蜀漢與曹魏之間的戰爭延綿數載,卻互有勝負。諸葛亮最終因為操勞過度在五丈原病逝,蜀漢舉國同悲。

六、三分歸晉天下一統  姜維繼承諸葛亮遺志繼續興兵伐魏,先后九次出征中原,卻因為國力衰微和奸臣陷害,只能退避沓中屯田。魏將鄧艾趁蜀國內亂之際發兵進攻,偷渡陰平繼而兵臨成都。蜀主劉禪不戰而降,蜀漢至此滅亡。姜維圖謀復國,最終因為事機敗露自殺身亡。

  東吳自孫權死后,內亂不止。吳主孫亮被獨攬大權的孫琳所廢,孫休被立為帝。孫休聯合老將丁奉除掉孫琳將大權奪回手中,但東吳此時也已呈現大江東去之勢。

  曹睿死后,魏主曹芳繼位。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從大將軍曹爽手中奪得兵權。繼而其子司馬師、司馬昭兄弟把持魏國大權,并另立曹髦為帝,司馬家族自此權勢滔天。司馬昭進而公然弒君,殺死魏主曹髦。此后,司馬昭之子司馬炎篡位,改國號為晉,魏國滅。吳主孫皓最終也投降西晉,百余年的戰亂從此平息,天下一統。[3]

  元末明初,社會矛盾尖銳,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群雄割據,多年戰亂后朱元璋剿滅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間人民流離失所,羅貫中作為一名雜劇和話本作者,生活在社會底層,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作為底層的知識分子思考,并希望結束動蕩造成的悲慘局面。由此就東漢末年的歷史創作了《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說。[7]

題材來源  西晉陳壽所著《三國志》是三國故事的最早源頭,但這是紀傳體的史書,記事簡略,粗陳梗概。南朝宋人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增加了許多奇聞軼事,傳奇色彩與可讀性都大大增強。中唐史學家劉知襲在《史通》中說,諸葛亮未死的故事已“得之于行路,傳之于眾口”,可見這個時期三國故事已廣泛流傳于民間。晚唐李商隱的《驕兒濤》中有“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的詩句,說明至遲在晚唐時三國故事已婦孺皆知,宋代通過藝人的表演說唱,三國故事更為流行,并且已經表現出“尊劉貶曹”的鮮明傾向。金元時代三國故事被大量地搬上舞臺,院本和雜劇中有許多三國故事劇。據《錄鬼簿》和《太和正音譜》記載,僅元雜劇中就有近三十種演述三國故事的作品。《輟耕錄》中記載的金院本有《襄陽會》《大劉備》《罵呂布》和《赤壁鏖兵》等。元英宗至治年間(1321—1323)出現新安虞氏(一說建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國志平話》,這是今存最早的,也是唯一一部以三國故事為題材的平話。該書是民間傳說中三國故事的寫定本,約八萬字,分上中下三卷,每卷都分上下兩欄,上欄圖相,下欄正文。全書以司馬仲相斷獄故事為人話,正話從劉關張桃園結義開始,結束于諸葛亮病死。從平話的內容和結構看,已粗具《三國演義》的規模,但整體描寫粗枝大葉,文詞鄙陋不通,故事情節離奇,多不符合正史記載,人名地名也多謬誤,似乎還是未經文人潤色的民間藝人作品。從上述的記載和殘留的作品看,從晚唐到元末,在民間流行的三國故事愈來愈豐富,這為《三國演義》的創作提供了充分的條件。[2]

成書過程  元末明初,羅貫中在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礎上,吸收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故事,寫成《三國演義》。已知最早刊本是嘉靖元年(1522年)刊刻的,

無線電子書    一妃雖晚不須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