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4章 還故鄉

  三垂岡下耽誤了好長的時間,項陽、盧文煒一行人馬,站在潞安府城外面的時候,最激動的不是項陽自己,而是他的小老鄉,8歲的姐姐秦曉雪和5歲的弟弟秦曉天。

  上一次,她們兩個人自從走出了這個城門,就一去不復返,流落他鄉,受盡了折磨。現在,看著熟悉的城門,兩個人高興地是又叫又跳。

  項陽看著城門上面保寧門三個大字,心情激動,這是自己第一次親眼所見潞安府的樣子,曾經的那個年代,潞安府已經是蕩然無存,只剩下了幾個孤零零的建筑。

  大明王朝嘉靖7年,也就是公元1528年,潞安府城墻重修,歷時3年方才建成,整座城池,城墻高約三丈五尺,厚二丈,全部由磚石砌就,高大堅固。

  潞安府城東西長五里,南北長七里,整個城周長二十四里。設立了4座城門,分別為:東潞陽門,取朝陽升起之意;西威遠門,取威名遠播之意;南德化門,取宣德教化之意;北保寧門,取保境安民之意。

  潞安府城內繁華異常,街道兩邊是各種商鋪、客棧鱗次櫛比,熱鬧紅火。城里面經營潞綢、潞酒、潞鐵、潞瓷等店鋪多的是應接不暇。

  在大明王朝,潞安府每年要向朝廷進貢潞綢10000匹,僅次于江、浙兩個地方,當時,曾經就有“南松江,北潞安,衣天下”的說法。

  潞綢與蜀錦、杭緞齊名,是三大絲綢名品之一,大明王朝的8大絲綢產地,潞安府是北方地區唯一的絲綢生產區,潞綢作為皇家貢品,士、庶等人皆以穿潞綢為榮。

  天色將晚,項陽、盧文煒他們也就沒有在大街上流連忘返,在盧伯的催促之下,找到了一家名叫潞盛昌的客棧。

  剛剛收拾、安排好一切事情,伙計就點亮了燈,陌生的環境,熟悉的鄉音,這是多么奇怪的一種情景。

  項陽東看看,西望望,一副好奇寶寶的舉動,旁邊的盧文煒倒是習以為常,可是,那個伙計卻是傻了眼。

  這個人現在不說是吃什么飯,反而是像個傻子一樣東張西望,伙計在一邊看了好長時間,最后,實在是忍不住了,說道:“公子,你們今天晚上打算吃什么,我們這里有......”

  “潞城甩餅、壺關羊湯,長子炒餅、武鄉棗糕、酥火燒、豬頭肉、臘驢肉,還有襄垣的腥湯素餃,以及最好的潞酒。”項陽想都不想的就報出了自己要吃的東西。

  “潞州城中酒價高,胭脂滴出小檀槽。華胥一去不易返,漢使何煩種葡萄。這是形容潞酒的一首詩,潞酒鮮紅,是燒酒,飲一杯,你真是會飄飄欲仙。”項陽朝盧文煒笑道。

  故鄉有什么?美景,項陽此時不是特別關心,美食,這才是真正的魂牽夢繞的東西,離開京城,選擇潞安府,原因有許多,不過,家鄉的美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因素。

  現在,自己歷經千辛萬苦,回到了這個日思夜想的地方,如果,不能夠痛痛快快的吃上一頓,那真是冤枉死了。

  東西一樣接著一樣的上來了,盧文煒在旁邊看得是兩眼發直,這些都是他從來也沒有見過的東西。

  酒足飯飽以后,盧小姐、盧嬸兩個人找到了項陽、盧文煒,盧小姐紅著臉,低著頭不說話,盧嬸在那里一聲不吭。

  項陽就奇怪了,她們這是又怎么樣了,項陽朝盧文煒使了個眼色,盧文煒開口說道:“你們究竟是有什么事情,就說罷,為什么這樣別別扭扭的。”

  “盧小姐,你說吧。”盧文玉不開腔,“盧嬸,還是你說吧。”項陽問道。

  費了好半天的力氣,項陽才弄明白了她們的意思,衣服,就是為了衣服。潞綢名揚天下,就沒有不喜歡的人,今天,來到了潞綢的產地,怎么樣能夠不做一件衣服呢。

  潞綢品種豐富多彩,有天青、石青、沙藍、月白、醬色、油綠、秋色、真紫、艾子色等10余中花色。規格分大、小兩種。

  此時,盧伯也進來了,項陽說道:“盧伯,我好像記得跟你說過,大家的花銷不要再來問我,你看看,她們又來了。”

  “這是因為這一次花費的大,所以,......”盧伯說道。

  “我不想知道原因,銀子就是用來花的,不然,那就是一堆廢物。既然要做,就每一個人都做一件,包括西家、孫家,我的小老鄉,還有其他人,你不要落下一個人。”項陽說道。潞綢與蜀錦、杭緞齊名,是三大絲綢名品之一,大明王朝的8大絲綢產地,潞安府是北方地區唯一的絲綢生產區。

  潞綢作為皇家貢品,民間生產的數量除去貢品以后,還有大量的潞綢進入了市場,士、庶等人皆以穿潞綢為榮。

  第二日,項陽起床以后,讓盧伯給自己拿來了500兩銀子,他一個人騎馬出城而去,去哪里,目的地只有項陽一個人知道,他要回故鄉。

  項陽出了北門,催馬向北一路疾馳,道路上看不見幾個人,也許是天氣寒冷的原因,也許是大家還沒有出門的原因,項陽縱馬前行。

  潞安府城外面,項陽來到了一個他不熟悉的地方,他看見,道路不一樣了,村莊不一樣了,一片田地,空空蕩蕩,繼續往前走,項陽看見了幾個人,他打聽了一下,自己故鄉的名字。

  謝天謝地,故鄉現在已經存在了,不是蠻荒野地,既然,故鄉的村莊在,那么一定就有人。

  自己曾經生長的的窯洞里面,現在是什么人在居住呢,項陽就這樣一路忐忑不安的來到了故鄉。

  他在村莊的路口打聽了一下,名字一絲不差,就是這個地方:上橋村。

  這是在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全部也就是60多戶人家,100多口人,黃土高原的特色,在這里是發揮的淋漓盡致,坡上坡下,溝溝坎坎,各家各戶星羅棋布的分部這個地方。

  項陽根據村莊里面的地形地貌,慢慢的尋找著自己曾經的家,辨別了一下大致的方位,確定了具體的位置,項陽是大失所望。

  原來,他現在看見的不是記憶中的幾孔窯洞,呈現在項陽面前的是一片長滿了荒草的田地。

無線電子書    風云激蕩大明門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