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060.蘇格蘭之劍

  床邊的火焰忽明忽滅。

等到隔天,查卡從屋外,少婦全身發抖  這是無序混亂的時代,弱者只能任人宰割。

  查卡要接見來自米蘭的使者,他重新沐浴更衣,對著鏡子,把過長的胡渣跟頭發修剪干凈。

  布蘭的大名他聽過,心中也很期待將面對怎樣的使者。

  當他看見使者時,心中大失所望,但轉念一想,越不起眼的人,也許越有本事。

  米蘭方派出的是丹多羅。

  不到五十的年紀,白發蒼蒼,瘸腿單目失明,喉嚨如被重物壓過,發出的聲音特別獨特且難聽。

  查卡被東羅馬人驅使多年,自然會說希臘語跟拉丁語,因此他直接跟丹多羅溝通。

  兩方勢力第一次接見,丹多羅想了很久,要怎么在突厥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在他打聽到查卡在帝國的一切事跡后,想辦法弄來了一幅畫。

  他這次來,帶著都是一些簡單的禮品,干肉,麻布等。

  這種東西查卡沒明說,但是他身邊的人臉色不太好看,兩口箱子里頭都是這玩意。

瞧不起人呢  阿修克萊當政之時,曾說過一句話,對待不聽話的外族,賞頓干肉,給幾匹麻布就是天大恩賜。

  這些典故,查卡懂,他的手下懂,丹多羅也懂。

  突厥人成婚也早,查卡十二歲時就有了第一個女兒。

  女兒十歲時,嫁給眼下站在身邊的同族人阿爾斯蘭。

  阿爾斯蘭只比查卡小七歲,在突厥人中,也有一定的名氣跟威望,他的所在地本來跟查卡不同。

  他是跟著帖木兒的大部行動。

  但龍王東進,他留戀黑海跟小亞細亞沒有隨行,帶著人馬重新加入查卡身邊,使突厥人更緊密團結一處。

丹多羅學習過占卜星相學,他第一眼就感覺阿爾斯蘭非善類  寒酸的禮物。

  終于,阿爾斯蘭忍不住,或者說,查卡眼神示意他試探丹多羅。

  在一頓寒暄后,阿爾斯蘭道。

  “突厥人向來好客,別人敬我們一杯酒,我們可以回他十杯,眼下這么多干肉還粗布,你可以多準備幾口大箱子,這樣我們的回禮,你們才能裝的下,帶回米蘭。”

  這話語帶諷刺。

  “其實,我還帶了一件東西。”丹多羅此時才讓扈從拿出一張收藏好的畫卷。

  這畫卷被人慢慢攤開,上面的一張女人頭像,讓查卡呆住。

  這個女人長相并不出彩,眼角有顆美人痣,眼睛細長,顴骨很高,長相近似突厥人。

  她是查卡年少時的情人,屬于佩切涅格人,這也是突厥分族之一,活躍于小亞細亞。

  后來被他的父兄獻給巨人,巨人把他轉送到了圣宮,成為皇帝情人之一。

  先代紫帝去世后,外邦的妃子或者情人,被關押圣宮的一處,不能出去,需要苦行成為正教修女。

  查卡不動聲色,“拜占庭人也曾拿她要挾我,可年少的記憶,已經遠去,現在我是突厥人的埃米爾,我不會為了一個女人作任何交易,即便她在你的手中,或者你能救出她。”

  作為君主,不能讓任何人知道自己的弱點,他很想把這女人找回來,但前提是不能威脅到自己現在的處境。

  丹多羅找了路子,想去疏通拜占庭的宦官,救出這個女人,但是查卡這樣說,他準備好的說辭落空,腦子飛轉,準備再提后續方案時,查卡突然道。

  “你們剛剛說要交好,我喜歡直接點,行省東面有奧斯曼跟圣城王國,我們跟奧斯曼是同宗信仰,但我不喜歡格拉米揚這個人,而紫室對我也不待見,我需要盟友。

  帖木兒東進,黑海的草原部落四散,現在我們突厥人重新聚攏這面旗,我有信心只要撐過這兩年,就能從紫室手中奪下更多土地。

  我知道你們米蘭人跟黑胡子還有三河人都有往來。

  黑胡子可以不管,但三河人控制大半希臘十二群島,等于拿刀頂住我的下顎,你們說該怎么辦”

  “我們支持你拿回希臘十二群島,黑胡子也能保證不去干擾你的領海。”

  “艾德文那能同意”

  “他就是個打漁的,迎來時運,占有三河,他憑什么對抗我們兩方,米蘭公國會在后方幫助你,我也喜歡直接點,殿下給我的命令還有權力是交好貴部,但來往一次米蘭跟小亞細亞,實在太久,這世上還有比聯姻更好的關系嗎布蘭殿下有一名新出生的孩子,可以跟你的合法女兒”

  丹多羅說的是阿蘭王女生的兒子。

  第一次見面,就談到要和親,丹多羅十分大膽,查卡盯著這老頭,最后笑了。

  “聯姻的事可以放緩,不過你的語氣讓我相信米蘭是有誠意的,我們可以再詳談。”

  丹多羅接著留了幾天,跟查卡進行更全面的接觸。

  他腦中想的都是報仇,他把自己一身之傷的經歷,都告訴查卡,是被拜占庭貴族所弄,他也想要攻打君堡,以此更加取信查卡。

  這幾天,丹多羅還見到了被收入查卡房中的少婦。

  查卡給她穿上突厥人的服裝,大帽,并對丹多羅介紹,

  “這是我新的情人,也是你們佐伊殿下的妹妹。”

  少婦面色慘白,于丹多羅面前直接求救。

  丹多羅看著查卡,后者遂道,“等我玩膩了,你就接回去吧。”

  “那就請夫人多留幾天,于這里作客,我會通知殿下的。”丹多羅道。

  丹多羅出使突厥的任務,最后完美落幕,布蘭這時也在備戰,準備在今年之前,再把疆界南擴。

  八月份,北境的蘇格蘭進入最后一場大動員。

  黑太子跟黑武團跟長腿的大軍,跟蘇格蘭女王的軍隊決戰。

  雙方兵力合計高達三萬六千,北境三島領主都受波及。

  這一戰進行了十八天,一時僵持不下。

  這時黑太子采用伯爵孟高的計謀,把軍隊后退,并散發前王威廉要重新跟現任女王奪權的消息。

  孟高的人說,前王威廉準備舉行賢人會議,在東蘇格蘭重新復位。

  此時的威廉領著軍隊守住東北面的蘇格蘭,也征招六千余人的軍隊。

  這樣的風聲讓女王緊張。

  黑太子隨后派人跟女王提議,如果再度強烈開戰,只會讓威廉得利。

  英格蘭可以保證女王的地位,以及領土。

  只要承認英格蘭作為宗主國,并且給威廉發出停戰文書,讓他們不抵抗,重新進入談判桌就成。

  這種緩兵之計,女王卻相信了,在看見英格蘭人退后,交出一部份城堡,女王隨后把一部份征招來的士兵給解散,并讓東部的威廉不要主動攻擊英軍。

  威廉自是不愿意停戰,他還想著跟女王一起把英格蘭人趕走。

  這時的愛丁堡,十二位拱衛女王的貴族投票表決,最終以七比五,和戰派宣布威廉必須留在領地待命。

  這一舉動甚至逼走了要返攻英軍的貴族們。

  其中就有史塔克家族的羅奈。

  羅奈帶著七百多人,主動繞去英格蘭后面,想要突擊長腿的軍隊。

  他雖然勇猛,但是沒有支援,拿下局部勝利后,卻被重新凝聚士兵的英格蘭長弓手,打的滿地找牙,只能帶著小股部隊逃往山中。

  女王的詔書下達后,蘇格蘭人以為將迎來停戰,心中松懈,卻不想突然受到更猛烈的攻擊。

  而先前為了節省食物,一部份先被遣散的北方雇傭兵,因為心懷不滿,也加入對蘇格蘭女王的攻擊。

  停戰國書下達后,僅過去一個月,愛丁堡重新燃起不利女王的謠言,說她沒有能力領導國家。

  接著重新聚攏大軍的黑太子,帶人攻城。

  這一次,面對來勢洶洶的英軍,已經失去主戰將領的愛丁堡周邊領主們,陷入絕望。

  終于,女王在貴族的勸告(逼迫)下,開城投降。

  她的女王名分被保留,但封地被縮減到只剩下愛丁堡周邊。

  王廷的臣子被解散,一時,蘇格蘭大地上,到處都是長腿的王旗。

  主力被消滅,剩下的蘇格蘭貴族,紛紛前往倫敦進行效忠。

  前王威廉這時已經是孤木難支。

  到倫敦,給長腿跪下,親吻他的手,或者繼續反抗。

  威廉選擇后者,但是他沒有考慮到手下的心情。

  現在蘇格蘭軍士氣低落,產糧區又多被英軍控制,要養這么多士兵,只能主動進攻,去搶更多谷物。

  可有女王的停戰令,以及這么多貴族前往倫敦宣誓效忠。

  前王威廉,在一次的發動進攻會議上,被幾位跟隨多年的貴族低頭請罪,接著他們把威廉給五花大綁。

  “殿下,您要讀懂人心跟局勢阿,這不是您還是陛下時,一直告訴我們的嗎”

  貴族們把前王威廉送往倫敦,最后的下場時,暴病而亡。

  蘇格蘭一半貴族沒有被清洗,長腿還需要他們協助治理。

  隨后長腿宣布,把黑太子去治理蘇格蘭,一來要穩定當地勢力,征討還在抵抗的叛軍,二來調離他,以分化這個兒子在國內的勢力。

  “走了一頭惡狼,來了一頭餓狼。”

  這句話是蘇格蘭人對英格蘭貴族的形容。

  這幫人南佬,到了北邊什么都要。

  他們在北境戰爭中,受到多少損失,就要拿多少回來。

  被任命為新領主的英軍老爺,對自己所掌的土地,采行各種名目征稅。

  戰爭帶來和平跟沉重的勞役。

  這一年的十二月還沒過去,蘇格蘭再度爆發叛亂。

  黑太子想要懷柔。

  倫敦方面卻下達,把叛軍的首領之首級,送往倫敦。

  長腿在英格蘭人心中,是偉大仁慈的君主,于蘇格蘭人心中,卻是十足的暴君。

  這次的叛亂,羅奈史塔克也參入其中。

  本來是能打的,他甚至聯絡愛丁堡的女王。

  但起義的貴族,各懷鬼胎,甚至有人出賣進攻時間,以至于他們被英軍發現陣營,被迫應戰。

  這一次的是失敗,把羅奈史塔克跟家族的關系,降至冰點。

  他本來是家族的族長,蘇格蘭東北部的亞伯丁伯爵冰原豹家紋的主人。

  族人們聯手起來反對他,黑太子也下次,因羅奈參加叛亂,剝奪他的頭銜。

  羅奈帶著還忠于女王,或者跟英軍有大恨的騎士,藏于山林。

  兜兜轉轉,又回到了阿蓋爾地區,碰見幾面之緣的威廉華萊士。

  羅奈大喜過往,認為這是天主的旨意。

  華萊士這時被任命為騎士,還是負責看管之前的村落。

  趁著夜色,羅奈帶人騎馬,摸入他的宅院,打暈他的仆人,見到正在獸房鏟屎的華萊士。

  這時的華萊士,妻子大腹便便,失去早前對羅奈的訓斥氣勢。

  他看著羅奈,良久道,“好久不見。”

  兩人對峙很久,直到有個女人的聲音響起,“威廉,你好了嗎飯菜都涼了。”

  “快好了,你待著別出來,少走點路,你快生了。”

  接著威廉聳肩道,“我只是個騎士,沒什么好招待你的,守護愛丁堡時,我打光了一切,包含你上次見到,跟著我的那扈從,他也被一把比他還高的騎槍,穿過腦袋。我答應他的,要給他找個妻子,可”

“難道只有你一個蘇格蘭人受到羞辱嗎只有你的親人遇害嗎我也拋棄一切,連名字都被家族開除,我本來可以當個伯爵,當到我死的那天,再把位子交給我的兒子,為了抵抗英軍,我的妻兒也在跟我逃難的路上,生病死去!你上次說的自由呢現在這個樣子就是自由  讓我看看你的勇氣吧,跟上次一樣,距離這里不遠還有一股英軍,正看守谷倉,我們把食物搶出來,分給你那些骨瘦如柴的村民,只要吃飽,他們就能殺更多的英格蘭人。”

  “你這是讓他們去送死!”

  說到這,羅奈忍不住把劍拔出來,對著華萊士。

  這時,華萊士的妻子也聞聲出來,看著羅奈,哀求的說道,“大人!”

  “我看錯你了!”

  羅奈最后收劍,但卻沒離開村落,因為這附近有一支英軍。

  他的手下勸他華萊士會不會出賣自己,羅奈只說,“如果會,我也認了。”

  羅奈躲了數日,終于等到這群英格蘭人放松之時。

  羅奈帶著二十人,一場血戰,擊敗四十名英軍,得到大量的小麥。

  他還發現幾位被抓捕的蘇格蘭士兵,其中有一位不太像蘇格蘭人。

  這人說的是冰島語,羅奈的領地亞伯丁,非常靠近北方港,所以羅奈也能說。

  這人說自己是從北方港加入的士兵,因為殺了兩個英格蘭小軍官,而被任命為伍長。

  后來女王投降,他跟幾個手下四處躲藏,因為饑餓過度,被這股英軍發現,捆綁起來,準備交給大城鎮的貴族領賞。

  “你叫羅蘭很好,以后你便跟著我,一起殺敵。”

  羅奈把抓到的英軍都殺了,留下一人回去報信,“告訴黑太子,只要還有一個勇敢的史塔克在,蘇格蘭大地上,就不會有服輸的那天,不會忘記你們給我們的痛苦。”

  蘇格蘭永不遺忘!

  這一刻后,羅奈把家紋改成蘇格蘭北方的冰原狼,以狼紋為圖騰,別于原史塔克家族。

  羅奈也失去一切,失去的比華萊士更多,所以他絕不認輸,他要拿回所有!

  羅奈成了英格蘭最頭疼的人。

  只要他碰到英格蘭人殺害一位蘇格蘭士兵,那自己就殺兩個回敬。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他又是原生的蘇格蘭貴族,熟知地理。

  加上一些投靠長腿,但還是對蘇格蘭懷有愧意的貴族幫助隱匿下,羅奈的起義隊伍,越來越強。

  甚至還殺了一位黑太子身邊的重要親信,他是幫助黑太子治理蘇格蘭的格拉摩根伯爵孟高!

  那是一場午后,羅奈帶著三百人,翻越高山,避開平原,突然出現英軍的后方,用上以命換命的打法,擊敗人數是兩倍幾方優勢的英軍,抓到正在運送物資的孟高。

  “你不能殺我,那將會引來無止盡的報復,你可以跟殿下要一筆贖金。”即便被抓,但孟高也不認為自己跟羅奈殺的那些小角色可以比,所以他有恃無恐。

  “格拉摩根伯爵是吧,你可是大名鼎鼎呢。

  根據教會及父輩們的法令,天父創世七日,所以每過六日,要給我們休息一日,不需農活,修房,架橋,采石,種植,紡織等等。你卻下令改成七十日一次,你知道有多少蘇格蘭人,干活干的手都起繭長泡,甚至寒風中,在第七日的休養日死去,就是為了你現在運輸的這些谷物嗎”

  “我說了,我會給你一股贖金,你必須用貴族之禮對待我,這是貴族的律法,即便你是國王。”孟高不為所動,他想,就是國王,也會遵守這種禮儀。

  “律法就是用來打破的,你知道嗎,閣下!”

  羅奈一劍插入孟高的心臟。

  孟高不敢置信他吐著氣,想說些什么,身子卻快速軟下去。

  隨著羅奈的劍拔出,世上少了一個伯爵,多了一個法外之王。

  “哇”

  擺設簡單的騎士房屋內,華萊士的女兒出生了,妻女平安。

  看見兩人笑容,他想,以后的日子,只要守著他們就好。

  可作為騎士,他有必須外出巡視之時。

  就在一日他外出時,他的妻子因為帶著村中的農婦,去不遠處的森林采收野果,碰到來自英格蘭的騎士們。

  這是一幫來蘇格蘭歷練的狂徒騎士,剛巧經過這里。

  他們中間有一人看見華萊士的妻子貌美,把她當成農女,以貴族對農人有初夜權的權利,污辱了她,最后還把人給殺了,揚長而去。

  當華萊士回去,只見到躺著,眼睛蓋上錢幣的妻子,加上女兒的哭鬧聲,讓華萊士暈死過去。

  幾天后,一場流感,也突然奪走這孩子的生命。

  從歲月靜好,到失去一切,前后不到十天。

  這時羅奈說的話,歷歷在目。

  “你以為就你一個人失去親人不反抗,只會有更多的人遭遇痛苦”

  埋了妻兒后,華萊士發誓,這一生都要跟英格蘭人纏斗,至死方休。

  心之遠方,何時再回,

  布滿勇士鮮血的山谷,是我們驕傲的抵抗,

  空蕩的田地,瘦弱的牛羊,

  富裕的蘇格蘭,國土淪喪,

  追憶,珍惜,守護,

  我們一同作戰,把敵人趕回老家。

  蘇格蘭之劍,成歌于當年,作者不詳。

無線電子書    劍鑄神羅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