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26章 詹事府

  從皇宮出來,李沅雖然沒瞧出什么會出大事的端倪。但至少知道了皇帝和魏忠賢的狀態,他們好像是渾然沒有一絲的緊張感,還是一切盡在掌握之中一般。

  靜觀其變吧。

  第二天李沅就準備到詹事府去報到了。

  還是先去吏部,這次去吏部就不用去文選司受那鳥氣了,這次李沅要就任的是詹事府的堂上官,吏部不會那么們不會辦事。

  到了吏部一通報,吏部的天官周應秋直接迎了出來,李沅打量著這個有名的“閹黨”人物,后世將他稱為“十狗”之首,描寫的非常不堪。

  周應秋是鎮江府金壇縣人,李沅看其人長得還算儀表堂堂,并沒有什么不堪的樣子…大明朝就不允許官員長的歪瓜裂棗,只是神色有些疲憊。

  天啟朝才進入第二個年頭,周應秋已經是第七任的吏部尚書,他在天啟五年成為刑部尚書,在天啟六年轉任的禮部尚書。雖然得魏忠賢信任,但看起來這個禮部天官并不好當,依附權閹,以后會有什么下場,他也是飽讀詩書的人,如何不擔心害怕。

  但一旦上了船,就下不來了,不納投名狀,魏忠賢憑什么用擬一個老油條做吏部尚書?

  對李沅這個政壇新星,周應秋接待的頗為上心,內閣將宮里的中旨一下到吏部,周應秋就命人準備好了一應的文書。

  詹事府和翰林院隔的不遠,都在長安左門的南側,兩個部門隔一條街道,詹事府更靠東邊。

  李沅可謂是熟門熟路。

  詹事府詹事老熟人了,李沅在翰林院的老領導翰林院掌院學士孟紹欽就是兼任的詹事府詹事,兩年過去了,這個位置還是他。

  孟學士年紀不小了,估計是在這個位置等退休了。

  李沅就任少詹事,和剛去翰林院是大不一樣了。如果以前去翰林院是校招第一名第一次上班報到,現在來詹事府就是社招的副總第一天到任。

  歡迎的熱烈程度和人群中一張張笑臉的綻放程度都是不同的。

  詹事府級別比翰林院高不少,人數也多很多,下面有三個部門呢,歡迎的排場就大不少。

  “立新,沒想到這么快又在這里和你相見了。”孟學士笑容可掬地給李沅介紹詹事府的主要屬員。

  詹事府有兩個少卿,除了李沅還有一個年近五十、一點也不“少”的湯子明,這位少卿級別一樣,但人家年紀大資格老,李沅還是要尊重他的。

  在下面歡迎的人中,有一個人的名字非常熟悉,那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大笑話錢謙益,柳如是的男人。

  這位后來的東林領袖,已經四十五歲,現在是左春坊左諭德(從五品)。他是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的探花,從翰林院蹉跎十來年后,天啟元年才轉到詹事府來,最開始是做從左春坊左中允(正六品),最近才剛升上來一格。

  但有一點詹事府和翰林院是一樣的,那就是沒什么正事干,事情大概也就是和翰林院差不多,兩邊人手有時候是通用的。

  現在又沒有太子,皇子都沒有。

  東宮屬官…還能干嘛。

  但其實一點也不會尷尬,明朝不能生兒子的皇帝都有,但詹事府是一刻也沒取消過的。沒皇子那就等皇子生下來,誰也不能說還沒生兒子的皇帝就是不能生的,是吧?正常上班唄。

  等到了皇子,那詹事府就不但有事干,而且大家都干勁十足,干好了跟對了人,等到新皇上位,入閣那是分分鐘的事情。

  高拱、張居正就是這么上位的。

  沒等到新皇子的話,那就瞎了,詹事府算是白待了。

  在詹事府點了卯之后,李沅又去了隔壁的翰林院個兵部。看看老同事老領導,他的座師林右昌、劉宇,林右昌是個老翰林,他還是做他的侍讀學士。劉宇雖然還在兵部,但已經由職方司主事(正六品)升遷到了職方司員外郎(從五品)。

  兩人見到李沅,很是高興,是真心高興,學生這么出息,不正是他們倆當年冒險隔房取士希望的嗎。

  李沅在上班之余,這段時間要開始考慮自己順天府鄉試的事情,估計禮部的聘書不久就會送到自己府上。

  已經七月中旬了,鄉試正常是八月初八開始,日期定的吉祥又如意。考生們考到十六日結束,但考官們要熬到月底才能出來,閱卷和錄取都是大工程。

  所以,本來就事少的詹事府更加不會在現在給李沅安排分管的工作,人家馬上就讓入貢院“坐監”了。

  這次順天府鄉試的主考是禮部左侍郎親自上陣,這也是個正常配置,順天府鄉試的規格本來就是會高一些。

  在李沅悠哉悠哉等待鄉試的時候,駱養性并不輕松。

  甚至有些苦惱。

  按說他二十五歲的年紀,幾年時間,就從剛出仕的錦衣衛百戶升到了北鎮撫司鎮撫使,真的是大權在握。

  老爺子雖然不在位了,退在了家里,但駱養性不傻,他能到今天位置,那不是靠軍功就能夠堆出來的。

  駱家世代就在錦衣衛這一大攤子里,錦衣衛這么特殊這么尊榮的一個組織,你很難相信到了現在這個時候,竟然是駱家就是錦衣衛,錦衣衛就是駱家這么一個局面。

  就像你很難相信錦衣衛一個衛幾千人的編制現在已經養了幾十萬人了,掛名的錦衣衛指揮使已經有百人上下了,還是世襲的…

  錦衣衛是皇家的儀仗和侍衛,也稽查各級官員包括百姓的不法,什么事都能管。北鎮撫司是對外的,更是權重。

  所以,不需要上面下令,錦衣衛就已經在調查王恭廠爆炸后,傳出的各路謠言。《天變邸抄》是誰最先寫出來的不好查,但謠言的傳播鏈料還是可以追溯的。

  他們好像也沒有特別避嫌的在傳播。

  北鎮撫司這一順藤摸瓜,摸著摸著,居然…摸到了自家人的頭上。

  駱養性為難了,還是找家里的老爺子好好談談吧。

無線電子書    大明王朝1624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