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二十八章 猜真假

無線電子書    我的電視時代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這個不是剛才電視上那兩件嗎?”

  陸母也認出來這兩件東西了,就是剛才《鑒寶》里面四件真品中的兩件,一個是專家估價60萬的壽山石,另一個是200萬的翡翠白菜。

  “這怎么會在你手上啊?你搶來的?”陸母下意識地這么想,因為這些東西可算是寶貝啊,是寶貝就沒人不會動心。

  陸鳴趕緊解釋道“當然不能是搶的,這是我買來的。”

  “你買的,那要花多少錢啊。”

  “這塊壽山石花了65萬,這個翡翠白菜花了217萬。”

  “花這么多錢就買了兩塊石頭?”

  “別說錢的事情了,好不好好看,這個翡翠白菜是送給您的。”

  陸鳴將翡翠白菜送到陸母的手上,真正的翡翠白菜沒有商場里面擺的那么夸張,兩個巴掌的大小可以輕松拖起。

  “既然兒子買的你就心領了吧。”

  還是老陸比較開明,并沒有因為這東西的價值而感到不適應,拿起那塊壽山石仔細端詳起來。

  “原來這東西上面還刻著東西啊,我看電視的時候沒太看清楚啊。”

  這并不是一塊普通的壽山石料子,這上面在上一任主人那里已經刻過了東西,但現代雕刻并不會為這種寶貝增值,它的全部價值都體現在料子上面。

  這因為是這樣,陸鳴才選擇買了這兩樣東西,因為真正古董的價值變幻莫測,每年的主題都不太一樣,價格也有上下浮動的概率,但這種寶石類的東西數量是有限的,價格也會相對穩定一些,比較適合他這種新手和不太愛放心思在上面的人來購買。

  但并不是所有的寶石都具有收藏增值的潛力,比如說鉆石,鉆石雖然在市場上的流通量很大,價格也足夠昂貴,但現在有了合成人工鉆石的技術,那么物以稀為貴這一個基本收藏原則就不具備了,現在鉆石依舊價值高昂完全是背后有一股力量在操縱著。

  所以在專家的一致推薦下,陸鳴買下了這一件翡翠白菜和壽山石,適合新手,又不用太操心,買來就是放在家里看個玩意兒。

  當然,價格上也是非常合理的,專家在節目里面推薦的價格都是拍賣后的最低成交價格,具體的拍賣成交價格至少要比推薦價格要高一些,而且比陸鳴給出來的價格也會高一些。

  但直接和陸鳴交易有兩點好處,一點是省心,想要拿到好價格,只有上拍一條路可走,但是拍賣里面的門道可多了去了,想要研究明白就要費大量的心思,而且拍賣也是講運氣的,如果碰到沒有太對胃口的買家,那可就賠大發了,和陸鳴交易可以不用考慮這些,直接一手錢一手貨。

  另一點就是拍賣行的費用問題,拍賣出去價格是稍微高一些,但拍賣行也是要收取費用的,和陸鳴交易就相當于沒有中間商賺差價,雙方都有好處。

  所以在專家的配合下,陸鳴將那這兩件寶貝給買了下來。

  那把明代關刀就不用說了,市面上價格太便宜,陸鳴看不上。

  而那個粉盒,陸鳴本來也有些興趣,但那名男子完全沒有買賣的意向,所以就不強求了。

  這并不是說那名男子對贈送粉盒的姑娘還留有情誼,而是壓根就沒有這么個姑娘。

  那件金粉盒確實來自于男子的手上,但并不是她人贈送,而是男子自家的傳家寶。

  男子帶寶貝上節目只是想讓專家看看現在的市場價值,順便看看真偽和年代,為了讓節目效果提升一些,節目組杜撰了這么一個發自肺腑、令人感動的故事。

  既然是自家的傳家寶,肯定不可能輕易賣出去了。

  就這樣,《鑒寶》首期節目第一期一共四件真品,其中兩件落在了陸鳴手上。

  實際上這對藏寶人也是好的,說是拍賣能得到更高的價格,但專家其實也只是說個理論價格,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觸到高端的國際拍賣會,能夠在下節目的時候把自己手上的東西直接套現,他們也都是很滿意的。

  試問有誰看到眼前一摞摞碼好的紅色現鈔能不心動?

  陸鳴提前得到藏品的信息,早早就到銀行那里取了足夠的現鈔,下節目后直接把藏寶人請到后臺,當面交易。

  在看到那堆成小山一樣的紅色鈔票,這兩位藏寶人眼睛發亮,當場就答應了。

  這就是身為節目制作方的優勢,可以第一時間接觸到藏品的信息,而且還能第一時間購買到。

  等到其他販子聞訊趕來的時候,藏寶人手里都已經是空空如此了。

  《鑒寶》節目一經播出,立刻引起了廣泛關注。

  《鑒寶》這檔節目說白了就是鑒定各位藏寶人手中的藏品,然后在鑒定的時候,會借專家的口講述一些歷史和文物鑒定方面的知識,屬于一種軟科教節目,也是第二個軟科教節目。

  至于上一個軟科教節目,自然同樣是陸鳴擔任制片人的《走近科學》。

  但這檔節目里面的知識現實中大部分人都用不上,或者說是不懂的人根本用不上,用得上的人也自然懂。

  那這檔節目對于普羅大眾還有什么觀看呢?

  這就要說到與這檔節目配套出現的一個新的電視節目觀看方式,那就是猜真假。

  對于這些收藏品,人們看中的往往不是它為什么真為什么假,更多只是想看看它究竟是真是假,在專家鑒定之前,觀眾心中已經出現了一個自己的判斷,如果自己猜對了,觀眾沾沾自喜一下,如果猜錯了也無所謂,反正不是自己的東西。

  然后再看看不同藏寶人在得知自己寶貝是真還是假時候的精彩表情,在觀看之余,觀眾會發出一聲感慨。

  “真的,這下這個人發大財了。”

  “假的,這個人這下賠大發了。”

  請記住本書域名:

  筆趣閣手機版:m.cc148

無線電子書    我的電視時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