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675.我是新來的

  (今天晚了,差2000,馬上補,明天看)

  所有醫生都會在實習的時候學過如何處理大出血的病人,其中要包括許多理論知識點。理論知識需要靠實踐來磨練,也需要不斷靠實踐來加深記憶。

  米勒因為工作環境所限,應對大出血的經驗不足,和他一起的那位所謂的麻醉醫生也一樣,都缺乏病例數列。平時他更多還是參與一些門診小手術,如此大場面確實沒見過。

  產后大出血到了需要麻醉醫生的地步說明已經到了生命體征不穩的地步。

  鄉鎮醫院缺乏應對大出血的經驗、能力和設備,如果院外遇到了這樣的出血也基本不會往這兒送。這種情況下,除非病人和家屬堅持,否則不可能讓這種病人留在這兒拖延時間。

  米勒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危險。

  但他還是這么做了,等徐家康進了診室的時候,面前其實就是一個爛攤子。

  好在護士的急救病史記錄單還算完整,能大致恢復之前兩小時內的急救全貌。

  黛西,女,28歲,身高171cm,體重68kg。于4小時前自然破膜,羊水清,經YD分娩一活嬰。Apgar評分1min時6分,5min時7分,10min時7分,考慮輕度窒息,呼叫兒科會診(10:48)。

  由于產婦胎盤一直未娩出,后經手取胎盤,胎盤大部位于YD內,過程順利。胎盤娩出后有大量鮮紅色血液流出,約600ml,未見明顯凝血塊,經腹部按壓及填塞止血。同時掛上晶膠體和懸紅,積極擴充血容量。(11:15)

  止血效果不佳,又陸續流出約500ml鮮紅色血液,血壓由13379mmHg下降至10055mmHg,HR101bpm(次分),SpO2為91。(11:44)

  給予面罩5lmin吸氧,地塞米松30mg滴入,生命體征情況稍有好轉(12278mmHg,95bpm,93),但病人出現意識不清,躁動,口吐白沫,請麻醉科會診。(12:01)

  現在麻醉醫生剛來,打了安定后看起了心電監護:“米勒,我看呼吸不太好,還是上呼吸機吧。”

  “呼吸機太貴了”米勒很自然地看向黛西的丈夫,“有沒有其他辦法?”

  “人命要緊。”麻醉醫生從旁邊器械箱拿出一根氣管插管,“現在吸氧沒辦法提升氧飽和度,最保險的就是上呼吸機。萬一病人出了問題,到時候氧飽和度再往下降就麻煩了。”

  “別再說了!我懂”

  男人是個典型的米國白領,穿著打扮都很干凈。只是為了給全家省錢,小夫妻兩人都沒買醫療保險。本來想好這些錢能為全家添置不少東西,現在看來全都成了徒勞。(1)

  這就好比在拉斯維加斯贏了99場,陸陸續續賺了好幾萬,但在最后一場卻直接輸成了負數。

  他的嘶聲力竭是當下米國部分中產階級的內心獨白,平時壓抑的情緒在這一刻化成淚水,一潰千里。

  “我懂!我真的都懂!”

  麻醉醫生問向米勒,聲音輕得只剩下了一個嘴型:“沒保險?”

  米勒搖搖頭:“要不然早轉走了。”

  “算了,讓護士捏皮球吧。”

  “捏過氧飽和度就是拉不上去。”

  就在兩人討論是否上呼吸機的時候,黛西的情況進一步惡化,血壓繼續下跌,又跌回到了10268mmHg。心率也進一步拉高,再次破了100。

  “輸了多少血了?”

  “懸紅400,纖維蛋白0.5,晶體500,膠體200。”米勒說道。

  “你們面罩捏皮球,我先開個鎖骨下靜脈的通路。”麻醉醫生看著即將滴完的晶膠體,建議道,“晶膠體還得加。”

  “不夠。”徐家康看著黛西的出血情況,直搖頭,“光用晶膠體肯定不夠,還得繼續上懸紅。”

  “還得上?”

  “纖維蛋白也得上。”

  “再加,錢要壓不住了。”

  “這種產后大出血,很難止住,量都在2000以上,現在不上再等下去,那就不是血壓和氧飽和度的問題了。所以說,到底是人命重要還是錢重要?”徐家康這話問的不只是米勒,還有一旁的丈夫,“錢沒了可以再賺,人沒了就全沒了。”

  丈夫又一次走到黛西身邊,思想斗爭了好一會兒才點點頭:“救人吧,錢我來想辦法。”(2)

  雖然下了決心是好事,但如果之前就想好砸錢,早些上車轉院,黛西也不至于拖成這樣。

  現在情況不容樂觀,就算叫來了轉院車,一路70公里的折騰,很有可能剛上路就出問題。大出血要出問題那就一定是大問題,絕不是小小的救護車能解決的。現在真正的難題到了徐家康手里,到底是轉院,還是繼續留在勒恩進行搶救。

  不管哪種選擇都很危險,米勒和麻醉醫生只能寄希望于這位從華國而來的婦產醫生了。

  出血需要止血,在止血方面外科似乎更擅長,電凝、縫扎都是外功招式,幾乎天天都在做。但內科也需要面對一些內出血,在不動用電刀和縫合絲線的情況下,需要的是內科醫生們的內功。

  有時候小小的胃腸黏膜破口也會造成大量出血,但它的進展速度不快,遠沒有產后大出血嚴重,也沒有產后大出血那樣堪比車禍外傷的夸張視覺沖擊。

  徐家康在一院見過兩次產后大出血,都是在二級醫院順產后轉院過來的。

  當時人就躺在內科急診的病床上,血嘩嘩的往外流,他也有幸在婦產科醫生旁邊學到了不少對抗大出血的經驗。

  不過這些經驗卻在一直提醒他,解決出血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出血的地方拿掉。

  “醫院血庫的血充足么?”

  “是B型血,如果沒有可以直接去鎮上的血站要,量沒問題。”

  “凝血功能查了么?”

  “還沒有,你是擔心她DIC?”

  “查凝血功能和電解質,查完再看出血情況,決定要不要轉院把子宮摘掉。”徐家康看著記錄單,忽然想起了之前祁鏡說過的事兒,前后翻了翻,問道,“體溫呢?她的體溫現在多少?”

  “體溫?”

  護士連忙給黛西測了個體溫:“38.1度。”

  米勒解釋道:“產后體溫升高應該是正常現象吧。”

  徐家康當然知道這一點,但這往往是產后第二第三天的事兒了,當天體溫就升高的可不多見啊。再加上那個被抱走的孩子本來就缺氧,他不得不把兩者聯系在一起。

  這兒有了徐家康,診室里終于不那么混亂了。

  祁鏡把他留在這兒也不是為了出風頭,或者是出于管閑事的想法,一切都是為了穩住病人,并且先一步去看孩子是個什么情況。

  孩子是剛才被兒科醫生帶走的,直接拐角進了電梯,直接上了八樓。

  他們所在的是勒恩醫院的主樓,一二樓是門急診區域,左右各半。往上開始就是一些病房,而八樓是特定的兒科區域。

  一層樓近20個床位都是給兒科準備的。

  這次兒科醫生下樓就是因為這個新生兒出現了輕度窒息,并且過了十分鐘依然沒有緩解。兒科醫生需要將他送進監護室,保證氧飽和度正常。

至于孩子為什么會  (分割線)

  (今天晚了,差2000,明天看)

  所有醫生都會在實習的時候學過如何處理大出血的病人,其中要包括許多理論知識點。理論知識需要靠實踐來磨練,也需要不斷靠實踐來加深記憶。

  米勒因為工作環境所限,應對大出血的經驗不足,和他一起的那位所謂的麻醉醫生也一樣,都缺乏病例數列。平時他更多還是參與一些門診小手術,如此大場面確實沒見過。

  產后大出血到了需要麻醉醫生的地步說明已經到了生命體征不穩的地步。

  鄉鎮醫院缺乏應對大出血的經驗、能力和設備,如果院外遇到了這樣的出血也基本不會往這兒送。這種情況下,除非病人和家屬堅持,否則不可能讓這種病人留在這兒拖延時間。

  米勒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危險。

  但他還是這么做了,等徐家康進了診室的時候,面前其實就是一個爛攤子。

  好在護士的急救病史記錄單還算完整,能大致恢復之前兩小時內的急救全貌。

  黛西,女,28歲,身高171cm,體重68kg。于4小時前自然破膜,羊水清,經YD分娩一活嬰。Apgar評分1min時6分,5min時7分,10min時7分,考慮輕度窒息,呼叫兒科會診(10:48)。

  由于產婦胎盤一直未娩出,后經手取胎盤,胎盤大部位于YD內,過程順利。胎盤娩出后有大量鮮紅色血液流出,約600ml,未見明顯凝血塊,經腹部按壓及填塞止血。同時掛上晶膠體和懸紅,積極擴充血容量。(11:15)

  止血效果不佳,又陸續流出約500ml鮮紅色血液,血壓由13379mmHg下降至10055mmHg,HR101bpm(次分),SpO2為91。(11:44)

  給予面罩5lmin吸氧,地塞米松30mg滴入,生命體征情況稍有好轉(12278mmHg,95bpm,93),但病人出現意識不清,躁動,口吐白沫,請麻醉科會診。(12:01)

  現在麻醉醫生剛來,打了安定后看起了心電監護:“米勒,我看呼吸不太好,還是上呼吸機吧。”

  “呼吸機太貴了”米勒很自然地看向黛西的丈夫,“有沒有其他辦法?”

  “人命要緊。”麻醉醫生從旁邊器械箱拿出一根氣管插管,“現在吸氧沒辦法提升氧飽和度,最保險的就是上呼吸機。萬一病人出了問題,到時候氧飽和度再往下降就麻煩了。”

  “別再說了!我懂”

  男人是個典型的米國白領,穿著打扮都很干凈。只是為了給全家省錢,小夫妻兩人都沒買醫療保險。本來想好這些錢能為全家添置不少東西,現在看來全都成了徒勞。(1)

  這就好比在拉斯維加斯贏了99場,陸陸續續賺了好幾萬,但在最后一場卻直接輸成了負數。

  他的嘶聲力竭是當下米國部分中產階級的內心獨白,平時壓抑的情緒在這一刻化成淚水,一潰千里。

  “我懂!我真的都懂!”

  麻醉醫生問向米勒,聲音輕得只剩下了一個嘴型:“沒保險?”

  米勒搖搖頭:“要不然早轉走了。”

  “算了,讓護士捏皮球吧。”

  “捏過氧飽和度就是拉不上去。”

  就在兩人討論是否上呼吸機的時候,黛西的情況進一步惡化,血壓繼續下跌,又跌回到了10268mmHg。心率也進一步拉高,再次破了100。

  “輸了多少血了?”

  “懸紅400,纖維蛋白0.5,晶體500,膠體200。”米勒說道。

  “你們面罩捏皮球,我先開個鎖骨下靜脈的通路。”麻醉醫生看著即將滴完的晶膠體,建議道,“晶膠體還得加。”

  “不夠。”徐家康看著黛西的出血情況,直搖頭,“光用晶膠體肯定不夠,還得繼續上懸紅。”

  “還得上?”

  “纖維蛋白也得上。”

  “再加,錢要壓不住了。”

  “這種產后大出血,很難止住,量都在2000以上,現在不上再等下去,那就不是血壓和氧飽和度的問題了。所以說,到底是人命重要還是錢重要?”徐家康這話問的不只是米勒,還有一旁的丈夫,“錢沒了可以再賺,人沒了就全沒了。”

  丈夫又一次走到黛西身邊,思想斗爭了好一會兒才點點頭:“救人吧,錢我來想辦法。”(2)

  雖然下了決心是好事,但如果之前就想好砸錢,早些上車轉院,黛西也不至于拖成這樣。

  現在情況不容樂觀,就算叫來了轉院車,一路70公里的折騰,很有可能剛上路就出問題。大出血要出問題那就一定是大問題,絕不是小小的救護車能解決的。現在真正的難題到了徐家康手里,到底是轉院,還是繼續留在勒恩進行搶救。

  不管哪種選擇都很危險,米勒和麻醉醫生只能寄希望于這位從華國而來的婦產醫生了。

  出血需要止血,在止血方面外科似乎更擅長,電凝、縫扎都是外功招式,幾乎天天都在做。但內科也需要面對一些內出血,在不動用電刀和縫合絲線的情況下,需要的是內科醫生們的內功。

  有時候小小的胃腸黏膜破口也會造成大量出血,但它的進展速度不快,遠沒有產后大出血嚴重,也沒有產后大出血那樣堪比車禍外傷的夸張視覺沖擊。

  徐家康在一院見過兩次產后大出血,都是在二級醫院順產后轉院過來的。

無線電子書    我真不是醫二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