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比較晚,錯過解禁時間,581,582等明天解禁吧臨床創新是新時期醫院學科建設的靈魂和命脈 隨著經中央深改委批準的《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頒布,強化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構建高質量新體系、重視學科建設、推進醫學技術創新已成業內注目的發展綱要和航標。但對于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內涵,尤其被譽為靈魂之點的臨床創新,尚有許多概念混淆、認識誤區需要梳理和探討。
一、我國公立醫院臨床創新的現狀和問題 應當承認,隨著公立醫院改革作為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在持續改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公平可及性、抵抗重大疫情、保障人民群眾安全和身體健康上發揮了重大作用。但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尤其我國臨床創新能力、技術能力和服務水平與人民群眾對健康和醫療的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
作為醫院數、床位數、醫生數和服務量都位居世界前列的我國公立醫院,像維甲酸治療白血病、斷肢再植和功能手外科等在臨床創新方面可以在世界醫學上被公認的突出貢獻屈指可數。近年雖然在學科建設、持續醫療質量改進上有所共識和進步,但在臨床創新和重大醫學科學研究上,從體制機制、學術氛圍、硬件支撐、投入資助、發明和貢獻激勵、評估和引導上都有許多缺陷和滯后,亟待積極改進和著力推進。
二、臨床創新的概念混淆和認識誤區 隨著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持續推進,學科建設是醫院重中之重,醫院品牌、聲譽、質量和管理基石將形成共識。當臨床創新蓬勃開展時,由于相關法規、制度尚不完善,政府決策者、醫院管理者和社會公眾自己腦海中的概念和認識會起很大的導向作用。因此,對臨床創新問題的某些概念混淆和認識誤區必須逐一梳理,以正視聽。
1、將高質量醫院發展簡單地演繹為質控規范。
不知何時,論及醫院高質量發展,有人會簡單地聯想起質控體系,將各種標準化、規范化的管理手段作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實施路徑。豈不知,學科建設、技術創新、服務創新才是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靈魂和核心。任何規范和標準,如果一成不變,固步自封將成無本之木;只有不斷的理論和臨床創新、反復驗證、不斷完善,才能與時俱進,形成和國際先進水平同步,符合中國國情的診療規范,才能成為質量管理制度的范本。
即使是區域醫療中心和縣級公立醫院,也應適應群眾醫療需求,聚焦學科方向,才能形成學科特色優勢。至于將臨床創新與質控規范刻意對立的觀念則更是無稽之談,國家衛健委的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結果提示,真正學科建設和臨床創新領先的醫院,其質量控制必然優秀,因為以統一診療規范為抓手的質量管理制度是學科建設的基石。
2、醫院學科建設就是基礎研究、課題、論文和獲獎?
盡管面向生命科學、生物醫藥科學前沿、面向醫藥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需要一定的基礎研究,但應當承認這不是醫院科研的強項,更不是醫院學科建設的主流。醫院的學科建設的核心是針對疾病預防、診斷治療中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和新策略的臨床研究,強化臨床創新對重大疫情、突發健康衛生事件、疑難危重疾病診斷治療的貢獻。圍繞著臨床創新的課題申請、相關研究、論文撰寫和成果轉化,尤其是新技術得到國內外同行認可,普及推廣才是醫院學科建設的實質內涵。
3、藥物和器械的GCP是醫院臨床創新的主要模式?
談及醫院臨床試驗,許多人會想起由新藥或器械研制和生產企業發起和委托、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審批、按臨床試驗的流程,嚴格在學術和倫理指導下的GCP。這樣的臨床試驗,創新主體往往不是醫院,更不是醫院臨床創新的主要模式。在臨床研究和臨床創新中,研究者發起的非注冊臨床研究(i女estigatorinitiatedclinicaltrial,IIT)才是主流,其以臨床診斷和治療方法創新、藥物新適應證拓展等臨床創新研究為主要內容,發起者具有申辦和研究的雙重身份。IIT對新技術、新方案、新策略的產生具有重要價值意義,是臨床科研攻關的主要手段。如何充分調動臨床研究者的積極性,鼓勵臨床創新,盡快建立和完善IIT的管理方法,兼顧科學和倫理,是醫院高質量發展臨床創新的亟待。
4、專利轉讓和產品上市是臨床成果轉化的標志?
在強調科研成果轉化的今天,某些科研攻關的組織者、資助基金、成果評審者多以專利申報、專利轉讓、產品上市作為成果轉化的主要形式,甚至以專利轉讓金額為成果標志。于是,臨床研究一窩蜂地向新藥研制、器械發明轉向。豈不知,臨床疾病的新的診斷方法和治療方法才是臨床創新的主流,而為了保護公眾的健康公益,各國法律都明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的發明創造不能申請專利權。因此,臨床創新的倡導方向、資助形式、突破性成就的表現形式,應該與其他技術領域有所區別。必須建立以國際和國內專業指南撰寫或引用、國內外業內權威公認和權威雜志刊用和高引用率等為指標的科學評價體系。
三、積極推進醫院臨床創新的策略和建議 放眼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明天,堅持公益性和主體地位,規模發展向內涵發展轉變,以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達到提高醫療質量、技術能力和人民群眾獲得感的理想目標。在打造國家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省級高水平醫院、城市一體化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的新型服務體系的同時,加強臨床專科建設,推進醫療技術創新。對于被譽為“醫院創新之魂”的臨床創新,應該從體制機制、組織實施、評估體系、激勵準入諸方面予以落實:
1、營造鼓勵創新的學術氛圍。
必須要正視我國臨床創新能力相對滯后的現實,要有“臨床創新有風險,沒有創新更危險”的亟待。從國家政府、衛生行政到醫院都應該針對生命科學和臨床醫學科學前沿、衛生健康領域的重大問題,系統地開展基礎和臨床研究。要推動對原創性疾病的預防和診治新技術、疑難雜癥的關鍵技術的原創性、突破性的臨床研究;對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要有快速強化攻關能力;要有在醫院里營造踴躍創新、積極開展臨床研究、GCP,尤其是IIT的臨床試驗的氛圍。要在各級醫院和醫生群體中積極倡導臨床創新的理念和意識。
2、盡快完善我國臨床創新的法規政策。
醫院開展研究者發起的非注冊臨床研究(IIT),無論是美國的由醫院審批還是歐盟的必須經國家FDA批準,發達國家對IIT的準入、審批、資助來源、醫患權益保護都有明確的相應法規。我國應盡快出臺相應法規,在鼓勵創新、嚴謹高效的原則主導下,本人建議IIT應在研究者按相應要求提出申請后,經醫院或相應行政級別的學術機構批準后方能開展,但應該在全國統一的臨床試驗APP或網站報備注冊。應該倡導政府、醫院及企業和社會資助的臨床試驗的籌資渠道,并由開展IIT的相應法人主體承擔管理和法律責任。
3、常態有效的臨床創新評估體系和激勵機制。
在諸多醫院學科評估、績效考核體系中,應當強調臨床創新的重要作用和權重地位。應當將臨床創新被國際學術組織指南引用、國內權威學術指南撰寫、國內外權威雜志刊用和高引用率等作為主要評價指標,更應該重視創新技術、創新理論、創新診治方法和策略在專業和行業中的推廣及其社會和經濟效益的評估。要在學科評估、績效考核、職稱晉升、研究生導師申報、醫院學科帶頭人聘任中將臨床創新成果,開展IIT等其它臨床創新活動的量化指標作為重要參考在醫院績效分配和學術獎勵中,應該將臨床創新的貢獻作為主要激勵和引導方向。
4、切實做好臨床創新的組織、準入、審核和保障工作。
醫院高質量發展形勢下,醫院要將臨床創新放到學科建設的戰略高度上,充分發揮臨床研究工作者的創新積極性。醫院學科辦、科研處、醫務處等職能處室要發揮在臨床創新上的引領和組織功能,要協調、組織和推動多學科、跨學科、臨床和基礎結合等臨床創新工作。要落實臨床IIT、GCP等臨床試驗的病房和床位、樣本庫和數據庫、臨床流行病和統計學指導、臨床研究基地等基本保障。要制定根據戰略需要、國際動態、患者需求的IIT申請和準入標準;要建立學術委員會和倫理委員會雙重審核或由權威專家和倫理專家共同組成的IIT準入委員會審核制度;要切實落實注冊、患者告知、法律保障等工作,為醫院臨床創新的推動保駕護航。
總之,臨床創新是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水平提升、質量保證、人民群眾獲得感提高綱舉目張的關鍵,是新時期醫院學科建設的靈魂和命脈。我們只有在理念、制度、方法、措施上贏得共識、切實落實,才能取得理想結果。
傷醫殺醫,雖然麻木了,但還是轉發一下吧 今天(5月18日),多家媒體發布了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盧永田被砍傷的消息。
“醫學界”從多個渠道獲知,事情發生在5月17日,兇手已被控制,被砍醫生傷情嚴重,目前幸已脫離生命危險。
一位醫生在微博透露,盧永田醫生的傷主要在肝上,“應該是沖著謀殺去的。”
這位醫生向“醫學界”透露,兇手可能是8年前的鼻中隔手術患者,盧醫生肝臟多損傷肱三頭肌斷裂。
根據醫院官網消息,盧永田從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業工作30余年,取得了顯著成績。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疾病的診斷和手術治療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不僅是博士研究生導師,還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深圳市地方級領軍人才、深圳市名醫、深圳市十佳專家。
此外,盧永田還擔任著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分會頭頸腫瘤組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耳鼻咽喉醫師分會副會長、廣東省耳鼻咽喉專業委員會常委、深圳市耳鼻咽喉醫師分會會長、深圳市醫學會耳鼻咽喉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深圳市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分會副主任委員。《山東大學耳鼻咽喉學報》常務編委,《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國外醫學罕少見病雜志》編委。
這樣一位優秀的專家,因何突然遭此不測?兇手又是何人?目前醫院和警方均未披露更多信息。
5月18日,極目新聞記者前往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探訪,在醫院急診科及門診部門口,均看到有手持金屬探測器的保安值守。在醫院耳鼻喉科分診臺和其它多個科室,極目新聞記者也都看到有保安值守。
近些年來,暴力傷醫事件時有發生,盡管對暴力傷醫零容忍,已經成為社會共識,但依舊不能杜絕傷醫事件的發生。即使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籠罩下,暴力傷醫事件依舊存在。
根據清華大學社會學系聯合中國醫師協會人文醫學專業委員會撰寫的《2021醫師調查報告》,2020年中國醫患關系兩極分化嚴重:醫生們一邊被“捧上天”,奉為英雄,另一方面則被“棄如履”,遭遇暴力。“報告”認為,這種將醫生“捧上天”和“棄如履”的兩極現像,正是我國醫患關系真切面臨的困境。
迄今,在中國醫師協會的官網首頁,《涉嫌故意殺人罪!江西吉水暴力傷醫案嫌犯被批捕》依舊被作為頭條滾動顯示。“吉水暴力傷醫案”發生于2021年1月26日,吉水縣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胡淑云被一名男子持匕首連捅多刀,不治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