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20章 領導總是謙虛的

無線電子書    云和月亮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生活也跟人的年輪一樣,總有年輕時的激情、中年時的穩重、老年時期的安逸。

  大坪洋村的變化,這些年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

  洋溪水電站建成,是全箬溪縣境內裝機容量最大有小型水電站,年發電量可供整個箬溪五分之一的用電量,上網電價占大坪洋村集體收入的三分之一還多。

  洋溪水電站最后形成三大股東,一個是村集體法人股,還有一個是個人投資股,再有一個是村民勞動股,就全村村民在建設電站過程中形成的投工投勞股份,點了電站建設的三成還多,是電站最大的一個股,由村民洋溪電站管理委員會集體持股,再由管委會將分紅分發到村民頭上。

  洋溪水電站最后陳月亮決定,由柳世東擔任董事長,負責整個水電站的管理和運營工作。

  柳世東從此這一心撲在電站的事務上,村支書一職形同虛設。

  蔡忠和現在可是大老板了,是大坪洋運輸公司的董事長,旗下擁有五輛大型貨車,三十輛出租車,可以說包攬了整個箬溪縣的運輸市場,壟斷了全縣的出租車行業。

  成立出租車公司,還是陳月亮最先想到的主意。

  若大一個箬溪縣,沒有一輛出租車,如果臨時外出需要坐出租的,還要打電話到市里叫車,沒有順路客,有時候等半天對方還不一定發車。

  那還是1995年時候的事。

  陳月亮有一次要到鄰縣辦事,沒趕上客車,事情又急,叫出租,等了整個上午。

  這次事件之后,陳月亮就跟蔡忠和商量,用村運輸公司的積累,再到信用社貸點錢,先購買三輛普桑車當出租。

  縣交通局不敢審批,陳月亮就直接找縣里一二把手要求。經歷周折,把大坪洋出租車公司成立起來開始了出租生意。

  三輛車,當年就回本百分之五十。

  這下子蔡忠和就有信心了,以后一年添置二三輛,最后形成了擁有三十輛出租車的規模,箬溪縣現在大街小巷上跑的,都是“大坪洋出租”。

  蔡忠和負責的運輸公司,為大坪洋村的集體經濟收入,承擔起將近一半左右的份額,貢獻不小。

  形勢發展出乎陳月亮預料之快,農業種植的效益明顯降低,村民種田的積極性消退的無影無蹤,田地荒蕪現象非常嚴重,在大田里勞作的,都是四五十歲的人,而年輕人不是出門做生意,就是外出打工,村里幾乎看不到有年輕人在田地里干活。

  陳月亮看到這種現象出現后,他知道憑號召已經沒辦法留住年輕人在大田里干活,要想不讓田地荒蕪,只有從再次集中土地使用權入手,把荒蕪閑置的田地收集起來,辦起了一個大坪洋農業公司,由陳德寶負責,除了種必要的水稻之外,大量的田地進行花木種植。

  大坪洋村的農業公司開始種植花木的時候,正好趕上全民綠化的高潮興起,大坪洋村的花木種苗,不同在箬溪縣境內熱銷,而且成了整個市的花木主要提花基地。

  開始,農業公司多少還需要從村里集體經濟中,拿出百分之三十左右的缺口經費補貼,當時叫法是以工業返哺農業,到后來,陳德寶的農業公司,不但不需要從集體經濟中拿補貼,還能為集體經濟創造百分之十左右的收入來源。

  陳月亮領導下的大坪洋行政村,十來年時間,就成了遠近聞名的集體經濟收入超億元的村。

  農村富裕了,村民首先想到的是要過城里人一樣的生活,再也不愿意居住在土坯房里了。

  這個事情讓陳月亮很苦惱。

  陳月亮不愿意,讓村民把原來非常古老的陳家村與蔡家村,拆建的七零八落。

  可是,還是有村民非把原來的土坯房推倒重建,改建成磚瓦房,小洋樓,蔡家村和陳家村,就出現了星星點點的小高樓,原有的特色遇到了一些破壞。

  經過將近一年的思索之后,陳月亮想到了一個辦法,集中建新村。

  在洋溪的左岸,推出一大片山地,用以給村民建新房用地。

  做到三個統一。

  統一規劃、統一模式、統一建設。

  承諾不拆建原有的土坯房的,確實需要建新房的,經過審批,由村里補貼落實建房地基,一個農戶,可以建一幢獨立的小別墅。

  村里的年輕,不再去城里買房,都紛紛回大坪洋村建成小別墅。

  大坪洋村距離縣城只有十公里的路程,全村到城里做生意的,打工的,都變成了早出晚歸的“上班族”了。

  就這樣,一個農村別墅型的,非常整齊美觀的,農民新村在大坪洋出現了,讓整個箬溪縣的城里人和農村人都羨慕不已。

  大坪洋村的農民新村的建成,吸引了全縣人的目光。

  大坪洋村的山好水好空氣好,城里人到這里來游玩度假的人不少。

  特別是那些已經退休的老干部老工人們,都紛紛到大坪洋村來,租用閑置的土坯房,在這里居住上幾個月或者一年半載的。

  這一現象的出現,讓陳月亮又看到了一個最佳的商機。

  他這幾天就在思考這個問題,有事沒事的,就往城里跑,不是到部門里去轉轉,就是到縣里一二把手的辦公室里坐坐。

  陳月亮現在可是全箬溪縣的名人。

  到箬溪縣境內,問起縣長是誰,可能沒人能答上來。

  要是有人問大坪洋村的村長是誰,你遇到十個人,就有九個人會告訴你大坪洋村的村長是陳月亮,陳月亮又是怎樣的一個人,等等。

  陳月亮走到哪個部門,部門的領導都會放下手頭的工作,熱情地接待陳月亮。

  就是縣里的一二把手的辦公室,也是總是為陳月亮敞開大門的。

  當然,陳月亮很少到縣城里去轉悠,他也不喜歡找人閑聊。

  如果陳月亮出現在哪兒,肯定就是有什么事需要他出面辦理或者說服領導的了。

  這天,陳月亮來到箬溪縣一把手的辦公室。

  辦公室里好像正在開會。

  “哦,不好意思,我換個時間再來吧。”陳月亮看到這情況馬上就想退出。

  “不不不,老陳,你難得來一次,快進來。”一把手主動站起來,一把將陳月亮拽進辦公室說道:“我們的會可以再找時間開,你來肯定是有事要辦,大家散了吧。我先接待我們的箬溪第一村長陳月亮。”

  陳月亮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已經變成“老陳”了,他也才不到四十歲的人,其實縣里和部門的大部分領導年齡都比他大,而他們總喜歡叫他“老陳”,這味道說不清楚。

  “我想有個計劃,跟你領導匯報匯報。”陳月亮接過領導秘書泡琮茶水時這樣說道。

  “好,我也正想找你聊聊。”領導總是謙虛地說道:“你先說。”

無線電子書    云和月亮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