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1章 古墓

無線電子書    云和月亮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鄭財旺能夠以十三萬的總價,讓陳月亮他把白龍山整個山場整理給拿下。

  陳月亮暗自估算了一下,就以白龍山整個山場超出六千畝達到七千畝計算,有了十三萬的資金,完成整個茶葉基地整理,已經不成問題。

  就以現在一平方一角錢的開挖來匡算,七千畝也僅需不到五萬塊的整地費用,加上誤工費用和一些難度增大等不可預見費,滿打滿算,八萬資金投入就完全可以實現。

  這樣一算,還能為村里積攢到五萬塊左右的集體積累。

  如果真有這筆積累,陳月亮都有點躊躇滿志地想做一點什么事情。

  整理山場的進度已經超出了陳月亮他們村干部的預期,五個月內完全有可能把到時候山場給整理出來。

  就在這個時候,卻出現了一個讓整理山場滯步不前的大問題。

  白龍山里挖出來一座大古墓。

  白龍山整個山坡,是一個倒U型的斗箕狀的山灣。

  在山灣底部,原有一個如饅頭狀的兩座山包。

  這兩座山包的植被,比周圍山坡要好的多,在大坪洋村人的記憶里,這個山包就一直有大量松柏生長著,總是郁郁蔥蔥的。

  山場開挖到這兩座山包,大家一致意見將這山包實施“搬遷”。

  從挖開表層看,這就是大土包,如果把這大土包的泥土挖起來搬運到山灣的峽口去,不但能把整個灣底蕩平,而且還能把灣口切割有三米多深的溝坎給填平,增加不少山地面積。

  陳月亮和魏麗瑩到現場察看之后,同意了大家的意見。

  搬土山包填平灣口溝坎,把整個茶葉基地真正打造成一個不“漏底”的大斗箕,完美。

  這一意見通過電話跟鄭財旺商量,鄭財旺大為滿意,說是需要增加支出,請陳月亮他們村里如實呈報給他,他如數支付。

  意見統一,行動一致,挖土山包搬土工程正式展開。

  把土山包的表層浮土經過一番清理之后,就奇怪地露出了青石板。

  挖到青石板之后,緊接著就出現了青石柱。

  挖到青石柱之后,再往前挖,就是墓碑。

  兩座氣派宏大的古墓,完整地出現在大家的面前。

  “挖到祖宗墳墓啦!”

  這消息立即在大坪洋村彌漫開來。

  傳說大坪洋村,是蔡陳兩姓先祖開基的。

  有族譜傳承,有祠堂祭奠,但一直沒有看到開基先祖們的影子。

  整個大坪洋村落里和左右大山小坡上,都找不到一座或者幾座像樣點的古墓。

  這在以土葬世代相傳,以墳墓祭奠為重要場所的農村,沒有祖宗們的墳墓,是最不具有說服力的民間傳說。

  現在,就在白龍山山谷里發現了最完好的以青石板構筑起來的古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民,都認為這就是傳說中蔡陳兩姓開基的祖宗的墳墓。

  “村長,這墓要保啊,不能動搖大坪洋村的根基啊。”

  聽說找到了祖宗大墓,陳姓中年長的老人就像是打了雞血一樣地興奮起來,都拄著拐杖從自家出來走到陳月亮家的大門外。

  陳姓族中是這種情況,蔡姓中也有許多老人跑到陳月亮家來,說的也是同一個道理。

  祖宗的大墓,不管是陳姓的還是蔡姓的,都不能動。

  蔡姓的老人先是去過蔡孝天的家的,蔡孝天告訴他們現在他講話不管用了,動與不動祖宗的大墓,得聽陳月亮的。

  這種事,蔡孝天巴不得讓陳月亮為難。

  “不管是陳姓還是蔡姓,畢竟他們是共同開基大坪洋村的,都不能動啊,否則這風水就沒有了啊。”

  陳月亮聽說挖出了古墓,就馬上到現場進行了觀看。

  這是兩座用青石板條構筑的古墓,四穴兩墓。

  外觀上看,墳塘墳柱都非常講究,是那種不多見的雕刻有靈獸圖案的青石板材,年代久遠,墓碑上的字跡已經看不清晰,肉眼察看根本無法辨識墳主是誰,建于何朝何年月。

  整個墓體以青石板材為基礎,砌以經過精挑細選的鵝卵石,呈楕圓拱頂,構筑得非常工整。

  如果就此判定是大坪洋村開基的蔡陳兩姓的始祖之墓,未免有些武斷。

  陳月亮當時腦海里就浮現出,這會不會是哪個久遠的朝代的達官貴人的陵墓,要支持他自己的這個觀點,這墓葬又偏小,規模也不像。

  如果說是蔡陳兩姓始祖,又不像有這種規格的墓葬,因為大坪洋村蔡陳兩姓祖上,都未曾有過達官顯貴的人物。

  面對陳蔡兩姓的老人們,陳月亮能說什么呢。

  陳月亮當時就想到,如果真是大坪洋村開基祖先的墳墓,要搬遷就會遇到阻攔。

  為了有個說法,陳月亮讓人去請縣里文物所的人,來幫助鑒定這古墓的性質。

  現在來人正在山上勘察,有了意見就好說服眼前這許多老人了。

  “大家放心吧,這事我一定會慎重的。”

  陳月亮說道。

  “好好好,陳姓有你這樣的孝子賢孫,祖宗泉下有知,定然高興。”

  “有村長這句話,讓我們蔡姓的人,心里放寬了不少。”

  “這樣,蔡陳兩姓祖上就會繼續護佑我們大坪洋村的子子孫孫。”

  “幸事,幸事。”

  老人們點著頭滿意地走了,他們能夠讓陳月亮這樣年紀輕輕的村長,能夠聽從他們這些老朽的忠告,不虛此行,實為祖上做了件功德圓滿的好事。

  就在陳月亮被陳姓和蔡姓老人包圍著說古墓的事的時候,白龍山的山灣谷底里里,也有一幫人在古墓跟前圍著說事。

  是鄭財旺和蔡孝天他們。

  鄭財旺這幾天正好在大坪洋村逗留。

  聽說挖小山包挖出兩座古墓,就立即上山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樣的古代墓葬。

  在他的印象中,像箬溪這樣建縣沒有幾百年歷史的地方,古時又屬于南蠻之地,不太可能有歷史上的帝王將相的陵墓。

  萬一呢,如果真是歷史上被遺忘的帝王將相的陵墓,那可就有挖掘的價值了。

  看一眼跟前的古墓,再不懂歷史的人也看得出,這種一般性的墓葬,絕對不可能是什么帝王將相的陵墓,就是一般的達官顯貴也算不上。

  鄭財旺也不知道跟蔡孝天討論了些什么。

  他看了看這周圍已經挖掘成型的茶葉基地。

  再看看這擺在最中間的兩座古墓。

  最后他把大手一揮說道:“搬,要多少費用,我出。”

無線電子書    云和月亮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