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4154 值得收藏的名人

無線電子書    無妄輪回志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4154值得收藏的名人  李綱最近幾天很快樂。

  他發現手里突然就有錢了。

  南方澇了發大水,征集民夫搶險救災時終于不需要以上壓下強行施令,而是可以適當地發點工錢以自愿為主。

  北方旱了顆粒無收,開倉放糧時也不用再看那些地方或富商的臉色,直接撥款采購就能完成,省去大量口舌。

  國內多數問題都是錢的問題。

  而錢,在抄了一批壞人的家后變得寬裕許多,宛如平白收了一兩年的稅卻不用支付這一兩年的花銷。

  這讓李綱嘗到了“劫富濟貧”的快樂,導致他最近在朝堂上看每一個官員的眼神都有點怪怪的。

  被當朝大宰相用“宰人”的眼神盯著,官員們都覺得后背發涼頭頂冒汗。

  此外,戶部尚書聶山最近也很快樂。

  因為新皇定了個新規矩。

  除了維持秩序的地方廂軍之外,其他軍隊特別是禁軍,愿意上前線打仗的按人頭計貢獻,貢獻可以換錢也可以換官階。

  但平時不再有高額的軍餉,尤其是所謂的“開拔費”!

  沒有高額軍餉,軍內只提供正常的伙食和住宿,每年冬夏一厚一薄兩套制式衣物。

  不上場打仗不勉強,沒有開拔費不愿意動彈更沒問題。

  可若想著不上戰場也能舒舒服服地領著高額軍餉,門都沒有。

  這條規矩一出,國庫支出大幅度降低。

  幾乎是近十幾年來的最低點位。

  戶部從來沒有如此富裕過。

  可惜他們的快樂沒能持續多久。

  因為隨之而來的就是各處駐軍的大規模抗議、鬧事,甚至嘩變。

  超過八成的駐軍軍使返回汴京請辭,表示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甚至有幾處軍使,回不來。

  被嘩變的兵士殺死了。

  對于這種情況,修仙派表示:原則上,漢人不殺漢人。

  李鶴與各路軍使在殿上議事,針對禁軍以后的出路,他提出了一些想法。

  兵士們想要功勛想賺錢,可以上戰場殺敵,一個人頭一點貢獻都有隨行記錄官負責記錄,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除此之外,想要解甲回家種地的,可根據樞密院里記錄的在伍軍齡給與相對應的遣散費。

  不想上戰場也不想回家種地的,也有辦法。

  如今華夏正對周邊國家大規模開戰,不久的將來會有大片領地收入,無數城池建筑設施百廢待興,需要大量勞動力,“兩不想”的兵士可以主動報名參加國家基建。

  屆時會根據每個兵士的勞動計算貢獻,此類貢獻與戰場貢獻價值基本相同,不僅可以自由兌換銀錢或官職,甚至可以兌換認購占領國領地的權利。

  不錯,在李鶴的規劃中,以后的土地不再封賞,而是作為使用權認購的模式,進行有價拍賣。

  聽完李鶴的想法。

  軍使們面面相覷,欲言又止。

  你推我讓好一會兒后,總算有一人出來,小心翼翼地提出擔憂:

  如果不想打仗,也不想解甲,也不想勞動的兵士,怎么辦?大家早就習慣了原來那種模式,并且當初招安的時候也都承諾了諸多好處才勸得眾多綠林好漢歸降,倘若現在取消,恐怕他們又要重新拿起刀棍回山上去作惡,為禍一方。

  李鶴笑了笑,重新提起一開始修仙派的主張:

  原則上,漢人不殺漢人。

  再次出現這句話。

  眾軍使終于逐漸明白話內的含義。

  一個個縮頭縮腦無話可說。

  等他們散去,返回各自軍內,各地卻掀起了一股如烈火般猛烈的聲音:

  新朝不把兵將當人看,不給軍餉還要殺頭,這個兵不當也罷!

  華夏各路禁軍的混亂再次升級。

  連南邊那些原本還在抵抗安南國李朝軍入侵的隊伍,都紛紛放下了武器,任由敵國軍隊踐踏華夏土地。

  更別說抵抗西夏的西北軍。

  有夸張的兵將不止不抗敵,反而回過頭來幫助敵軍攻打華夏,搶占城池肆意屠殺平民搶劫財物。

  天下大亂!

  每一天儒生臺諫都在痛心疾首地搖頭嘆息,大作文章詩詞批判新朝。

  核心意思只有一點。

  皇帝昏庸無能,國之將亡!

  朝堂里傾向修仙派的官員們也都憂心忡忡,日復一日愁眉不展,絞盡腦汁思考對策。

  就在這時。

  北邊傳來消息。

  金國都城上京會寧府破了!

  金太宗,也就是發兵南下攻宋、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四弟、金朝的第二代皇帝完顏晟,被活捉!

  這是林凱用腰帶傳信告訴李鶴的,但他自己暫時還回不來。

  一萬名兵士有李鶴花費數小時挨個點的魔法盾,防御方面還好傷亡不大。

  但攻擊方面一塌糊涂,這批兵士的訓練度很低,無論體力或射箭準頭都很差,而金兵又基本都是騎兵并且熟悉地形,打不過就跑,跑完又回頭騷擾。

  光靠林凱一個人實在分身乏術,滿地圖追殺,兩千多倍增幅的體力都有些吃不消。

  敵人往往一哄而散遍地開花,哪怕不計彈藥扛著巨浪重機槍掃,殺死的數量也很有限。

  這就導致金兵存活下許多戰斗人員,除了金國國內的,還有從華夏境內逃回去的東西兩路軍殘兵。

  一大群騎兵騎著戰馬機動性很高,戰敗了就跑到周邊州府補給一番,吃飽喝足養好傷再繞后襲擊被林凱何灌占領的城池。

  哪怕都城被破皇帝被捉,他們都還在頑強抵抗不肯投降。

  林凱沒辦法,只好發消息讓李鶴派人去會寧府把完顏晟接回去,他與何灌還得繼續留在金國境內跟敵人好好周旋。

  于是葉安準備出發。

  可有一個比較尷尬的問題,完顏宗翰已經被林凱帶著領路去了。

  除他之外汴京好像沒有金人沒人能帶路。

  眾人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一直沒說話專心練力氣的呼延通突然開口對李鶴說:“我兄長曾多次出使金國,或許能幫上忙。”

  李鶴連忙讓人來殿里議事。

  來人正是現實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呼延慶,北宋知名外交官,當初代表宋廷出使金國商議聯金攻遼的主要使臣之一。

  呼延慶早就知道自家弟弟投靠了修仙派混的風生水起(?)

  只是無奈自己不過一個小小使臣,手底下沒兵沒將的,沒底氣投靠。

  結果突然受到新皇召見,得知需要去金國的領路人,他義無反顧地表示自己對金國很熟沒問題。

  于是葉安和呼延慶兩人帶著幾匹好馬,出發金國。

  輪回者之間的交流外人難以獲知。

  所以華夏內部還是一片混亂。

  越來越多的城池被敵人攻占,越來越多的守軍放棄抵抗,越來越多的百姓流離失所。

  越來越多的文人墨客大罵皇帝。

  朝堂內愁云密布。

  唯獨李鶴等人,還在淡定地商量與全世界開戰的事情。

  第一點就是取消所有對外歲幣,也就是說不再給任何一個國家白白送錢。

  第二點,統計周邊所有國家的經濟情況,給出最高數字派遣使者要錢,不給就宣戰。

  第三點,主動進攻華夏的,發動無和談滅國戰爭,除了對應國的最高首領需要活捉之外,其他皆可殺。

  討論結束后。

  修仙派發現,這幾點里最緊缺的還是人手。

  除了出戰的兵士之外,前去要錢的使臣也很緊缺。

  結果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呼延通又開口了,只聽他說:“兄長時常提起一人,說他膽魄十足,有勇有謀,乃不可多得的人才。”

  “有這么好的人才怎么不早說!”李鶴假裝生氣地責備他。

  相處已久熟知“仙家”脾性的呼延通淡定地舉了舉巨斧,喘了口氣道:“不能怪我,那人叫馬擴,至今還關在大獄里呢。”

  這下,連寧學仁也挑眉重復了一遍:“馬擴??”

  老爺子每次這種情況,大都是遇到了值得“收藏”的名人。

  李鶴瞬間就被吊起了好奇心。

  最新網址:

無線電子書    無妄輪回志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