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純果然是歷史上著名的建筑大師,長安城修建的非常順利。再有一年,就能全部竣工了。”崔秀寧說道。
李洛也很是期待,“五十萬人修建三年,用了最好的工匠,最好的設計。我是做夢都想住進去。我們的長安,一定能成為普天之下最偉大的城市。”
崔秀寧笑道,“明年底,就能遷都了,我們在洛陽也就待一年。現在已經有不少江南商戶往關中跑了。光是今年,關中人口增加了十幾萬。武關道和劍閣道,還有嘉陵江,每天都是絡繹不絕遷入關中的人。”
李洛搓搓手,“那到時長安城的四合院,能賣出好價錢了。估計,能把修建長安城的本錢賺回來了。”
崔秀寧來了興趣,“你不用估計。一定是賺的,這個房地產項目我們賺大了。修長安城的勞力大多是不要工錢的俘虜奴隸,最終花費三千萬錢糧頂天了。可那些商品住宅,能賣出六千萬。”
“有這么多?”李洛喜上眉梢,“你都仔細算過?”
“當然。”崔秀寧扳著指頭,眼睛亮晶晶的。“你看,民居區的規劃是四萬九千座四合院,每座四合院平均四套民居,大概有二十萬套民居。”
“扣除無償分給長安城拆遷百姓的四萬套,還有十六萬套可銷售。這可是長安城的民居啊,房價當然不會便宜。平均每套民居,上下兩層總面積三百平,怎么也要賣三百銀元。這就是近五千萬元進賬!”
“還有商鋪!長安城四大商業區,若干大小商業街,規劃商鋪九千戶,每個商鋪,最少一千銀元。這加起來,又是一千萬。”
李洛皺眉:“警察,你算的有問題。一套民居三百銀元是不是太高了?一個商鋪一千銀元,是不是也太高了?”
崔秀寧搖頭,“不高。你平時眼睛都盯著開疆拓土,王圖霸業,根本不了解各地城池的房價。我問你,你知道臨安的房價么?”
李洛搖頭,他真不知道,也沒關心過。
崔秀寧道:“臨安城內,一套帶小院的民居,南宋沒有滅亡時要賣五百貫錢!現在,起碼也要三百銀元。四合院雖然沒有獨立院子,可卻在京師長安。難道長安的一套民居,還比不上臨安的一個小院么?江陵和成都的房價也都不比臨安便宜太多。”
“我們雖然搞了均田令,大地主大大減少,可這兩年商業興盛,有錢的商人倒是多了。這長安房產,很快就能消化掉,甚至還要搶購。長安可是容納一百多萬人口的超級城池,有商業眼光的都不會放過。”
李洛站起來,來回踱步,忽然腳步一停,“不能這么干。”
崔秀寧眉頭一皺,想了想說道:“你覺得商人…”
“對。我就是這個顧慮。”李洛點頭,“大唐銀元購買力很高,相當于一兩白銀啊。這一套民居三百兩,普通百姓、低級官員、工匠、寒門士子、各種技術文藝人員,就很少買得起。房子大半會落入商人的手中。”
“豪商財大氣粗,往往不止買一套。如此一來,大唐京師長安城的居民,大多數都是商戶,我不放心。”
“長安城不但是政治中心,軍事重鎮,還必須是文化中心,要有包容性和多元性,而不能成為商人之都,成為只渡有錢人的地方。不然,繁華是繁華了,可那是商人的繁華,還是大唐帝都么?”
崔秀寧深以為然,覺得李洛說的很有道理,“那就這么辦。九千套商鋪全部交給市場。但住宅房,一半交給市場售賣。另外一半,計劃分配。”
“這就對了。”李洛一笑,“起碼要有八萬套,用來計劃分配。分配給低級官員、工匠、醫師、寒士、傷殘退役武士、警士、烈士家屬、文藝技術人員等需要居住長安者。怎么分配,要拿出一個盡量公平合理的方案。”
“被分配的房產,產權還是朝廷的,但可以永久居住,只是不能轉賣。超過兩年沒人住,就要收回。”
崔秀寧拉起李洛的手,“陛下,你可真是天下人的皇帝啊。”
李洛笑道:“你這個稱呼,讓我受寵若驚啊。”
崔秀寧攬著男人的腰,仰著眉目如畫的臉蛋:“我可不是調侃,而是真心想稱呼你一聲陛下。你比我想象的,做的還要好。”
說完,一口啄在李洛的臉上。
“好啊,你偷襲我!”男人乘機發難,兩人又扭打在一起。
暴風驟雨,說來就來。
真是小別勝新婚,剛吃完就餓了。
良久,兩人才又一本正經的說起正事。
“關中水利大工程也很重要,郭守敬干得很不錯,關中的環境,不會再像后世那樣了。不然為何黃河和洛河為何開始變清?郭守敬功不可沒。”李洛說道。
崔秀寧沒那么樂觀,“沒那么容易,光是一條黃河,就讓人頭疼。這兩年,關中和陜北地方官種了多少樹?幾百萬棵!還在各處河堤種草十幾萬畝。環境治理是系統性的大工程,還要長期不懈的抓。”
唐主很豪氣的說:“現在才剛剛惡化,比后世好治理多了。朝廷環保衙門不是擺設,只要用對人,開對方子,每年幾十萬的專款用到位,我們就有千百年的綠水青山,造福萬世。”
“還有糧食產量。”崔秀寧一邊理著散亂的云鬢一邊說,“玉米土豆紅薯這些東西,今年培育的種子差不多了。明年,就可以各試種一千畝。我們很快就有辣椒吃了,還有酸酸甜甜的西紅柿,我最愛的。”
李洛很關心這個問題,“三年之內,能不能全國推廣?”
崔秀寧搖頭:“不能。這幾年主要都是育種,起碼要五年育種時間。五年之后,才有大規模推廣的種子。”
說到這里,崔心寧忽然想到一件事,“提起這茬,我們可別忘了橡膠樹和金雞納樹。這兩樣東西,一定要得到。”
李洛問:“那些帶回來的印第安女人,都學會漢語了嗎?”
崔秀寧道:“漢語她們是學會了一些,能簡單交流幾句。她們倒是知道有種樹,樹皮破了會流出白色的汁液,應該就是橡膠樹。可金雞納樹,她們都不知道。不過,她們知道有種樹能讓人昏迷,應該是古柯樹。”
李洛露出笑容,“好。能知道橡膠樹和古柯樹就不錯了。至于金雞納樹,大不了把不同的樹苗都帶點回來,慢慢實驗。”
“過段時間,就再派人出海。把這三種樹找回來。”
兩人一會兒說正事,一會兒不正經,不知不覺到了晚上。
上燈的時候,李織進宮送來一份情報。
“陛下,娘娘,大都急件,元廷派出使者了。中書左丞不忽木出使。”
兩人拿起情報一看,不由有些愕然。
忽必烈大叔,不講武德啊。
原來,忽必烈竟然派出使者,和大唐談判,議題是“送還河朔”。
所謂送還河朔,當然是有條件的。元廷怎么會那么好心?
這條件就是:送元廷錢糧五千萬!
可以是金銀,可以是糧食和食鹽,可以是其他物資,只要折價五千萬貫銅錢就行。
五千萬!
尼瑪,真敢要啊,如此獅子大張口,這是拿李洛當冤大頭了?
當然是漫天要價,等著李洛就地還錢。
“陛下,娘娘,元使不忽木兩天后就會過黃河了。請旨,特察局該怎么做?”李織問道。
李洛和崔秀寧不由都思索起來。
很明顯,忽必烈大張旗鼓,堂堂正正的派出使者“談判”,用的是陽謀。
倘若李洛答應花錢贖回華夏故土,那就是冤大頭,就是花錢買和平的大宋。
而忽必烈就可以拿到巨額錢財,將河朔這越來越燙手、越來越難守的土地扔出去,還有了臺階下,還能趁勢遷都西方,里子面子都有了。
倘若李洛不愿意花錢贖,那么就必須再次北伐打仗。打仗是要死人的,死很多人。
那么,是不是大唐天子寧愿犧牲將士百姓性命,也不想花錢呢?把數以萬計的將士生死,看的比錢糧更重要?
然后蒙元一造勢,對唐廷和李洛的名聲就很不利。
但沒想多久,李洛和崔秀寧就有了辦法。
“傳令各地分局和官府,讓他們宣傳,就說元廷要欺騙大唐,說讓大唐花錢贖回河朔,但拿到錢也不會交還河朔。最后,還是要打。還有…”李洛說到這里,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給了崔秀寧一個隱晦的眼神。
有些話,天子不好說。因為天子的身份太過于神圣。
這個隱晦的眼神一般人是決計無法察覺的,可崔秀寧卻明白了。
于是,皇后的神色立刻嚴肅起來。“李織,國庫里已經快沒錢了。大唐若要贖回河朔,就必須增加賦稅,拿百姓的民脂民膏去討好韃子。你懂了么?”
什么?大唐沒錢了?怎么可能?大唐起碼現在,還是很有錢的。雖然大唐一直在打仗,可也一直在發財啊。
李織一愣,但冰雪聰明的她立刻就明白了。
老師說沒錢,那就是沒錢。即便這不是事實,可也是“事實”。
“是,弟子明白了。國庫無錢,要贖回河朔當然只要增加賦稅,增加百姓負擔。陛下不愿意橫征暴斂,當然只能繼續北伐,靠武力拿回河朔。學生這就回去,和她們擬定一個宣傳方案。”
李織說道。
“好,你去辦吧。”崔秀寧贊許的點點頭。
等到李織退下,李洛忍不住笑出來。
天子,當然不能睜眼說瞎話。發了那么多戰爭財,國庫里還有那么多錢糧,怎么能說已經沒錢呢?皇帝的話,要有威信,要“堂堂正正”。起碼表面上應該這樣。
皇后說,倒是沒問題。
“忽必烈大叔拿不到錢,會不會自己退出河朔?”崔秀寧問。
李洛苦笑:“這老家伙,真是難搞。他是不會真的硬打的,他舍不得損耗蒙古騎兵。再說,此時他的確想遷都了。”
“假打?虛張聲勢?用漢軍和色目兵象征性的打一打?”崔秀寧不太相信,“我覺得他可能會最后來一次狠的。不然,他下不了臺。”
李洛站起來,呆呆想了半天,覺得忽必烈這招贖回河朔的伎倆之后,還有一招。
這一招,應該才是真正的殺招。
或者說,是個很大的麻煩。
忽必烈是個很狡詐的人,這點李洛很早就清楚。他的這招陽謀,沒有這么簡單。
到底是什么呢?
“你是不是在想,忽必烈還會有其他手段?或者這贖回河朔只是個吸引我們注意的煙霧彈?”崔秀寧皺眉。
李洛摸著下巴,沉吟著說:“我的確是這么想的。但我想不出來,他那一刀藏在哪,到底有沒有那一刀。”
“本來,我覺得是屠殺河朔百姓,制造一個超級爛攤子。但以我對忽必烈的了解,他還沒有那么喪心病狂,此人要臉,還干不出這種事。他也不會沒有理智。”
“但除此之外,我一時想不起他還會制造什么麻煩。”
崔秀寧點點頭,“我暫時也沒有頭緒。但我和你一樣,覺得忽必烈大叔不會這么好打發。現在,只能命令特察局嚴密關注北方的一舉一動,看看能不能發現什么異常。”
李洛想了想,“把這件事告訴義父。他和忽必烈是同齡,經歷的事情也多,看看義父能不能想到一點頭緒。”
兩人去了顏鐸住的大安宮,發現小太子李征,正在聽顏鐸說戰場上的事。
“…那一戰,大父敗得很慘,數萬兵馬潰散。大父敗在哪里,你聽明白了么?”顏鐸老態龍鐘的坐在燈下問道。
李征回答:“孫兒聽明白了,是敗在將士沒有糧草,羽箭補給也跟不上。寄希望搶奪敵人的補給,但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大父的兵馬窮。”
顏鐸又問:“那你得出什么分教呢?”
李征稍加思索道:“要么有錢糧,要么能保證搶到敵人的錢糧。否則,就絕對不要輕易打仗。”
說完,就對進來的父母行禮,“兒臣見過父皇母后。”
小兩口也向顏鐸問安。
顏鐸道:“皇帝此來,可有要事商議?”
“正是有所疑,想請父親參詳一番。”李洛將自己的疑慮說了一遍。
顏鐸聽完,在燈光下思索了一會兒,緩緩說道:“忽必烈老了,行將就木,他西勝東敗,說起來打平了,但卻虧了身后令名,因為他丟了漢地。”
“所以,他如今最關心的,還是身后之名。河北河東,他知道守不住,也無心再守。可是,他必須要守住甘涼,掐住大唐西進的通道。不然,他的功績就真的很難看了。”
“老夫以為,無論忽必烈怎么做,他的考慮已經不是在河朔,而是在甘涼。贖回河朔之事,他自己絕對不會抱太大希望。但他絕對不會這么輕易放棄河朔,他可能會借河朔之事,隱藏在甘涼的殺招。”
“究竟他會怎么做,老夫也想不到。你多注意甘涼,總歸是沒錯。”
顏鐸的話,給了李洛一些提醒。
“父親認為,忽必烈是想聲東擊西,從甘涼對雍州用兵?”李洛問道,前一次元軍大規模攻擊雍州,已經用過這招了啊。
顏鐸瞇著眼睛,“多半不是對雍州用兵。可甘涼一帶,絕對不能大意。忽必烈的后手,很可能就在甘涼。”
顏鐸一邊說一邊畫了一幅簡圖,“你們看,甘涼不但扼守西北要津,還西連西域,北連大漠。元軍只要牢牢占據甘涼,不但能阻止大唐西進收復西域,還能作為大漠的根據之地,為草原騎兵提供補給,效仿匈奴不斷叩邊。如此一來,元軍打大唐事半功倍,可大唐要打元軍,就事倍功半。”
李洛一看,可不是么?忽必烈如果這么干,就是一個加強版的匈奴啊。
明是河朔,暗在甘涼。忽必烈這是要在死前,為蒙元拿到將來唐元爭霸的戰略位置,掌控主動權?
真是這樣的話,那他考慮的已經不是一時勝敗,而是為其后世謀了。
“當然,這都是老夫的猜測,甘涼到底有沒有厲害的后手,眼下不能肯定。其他方面,也不能疏忽。”顏鐸也不敢肯定。
幾人商量半天,也不敢斷定忽必烈的后手是什么,只是猜測可能是甘涼方向。
只能斷定一點,那就是忽必烈一定會最大化的利用退出河朔的機會,他不可能這么放棄河朔,絕對會另作文章。
大唐必須要付出不小代價,才能真正恢復中原。不能抱著輕松僥幸的心思。
倘若大唐輕松收復河朔的代價,是讓收復甘涼的難度倍增,那么李洛就要重新考慮,是先收復河朔,還是先收復甘涼了。
哼,薛禪可汗,你雖然是塊老姜,但朕也是很難搞的人。無論你憋的什么壞,橫豎朕不會輕易中計。
崔秀寧回到宮中,立刻下令,增加對甘涼地區的重點監控。
天才一秒:2mc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