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十六章 第二家族

無線電子書    警花追我到元朝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至元十七年,二月二十五。

  春暖花開,草長鶯飛,到處都是鄉民下田忙碌的身影,男人耕田準備播種,婦女采桑喂養春蠶。登高望遠,海面上百帆點點,漁船也多了起來。

  洛寧營的鄉勇訓練了四天,今天脫下作訓服休息一天。或外出看春,或回家探親,各做各事。

  也有很多單身無親之人干脆待在塢堡營房,哪都不去。甚至還有少數人仍然自發的在口子型操場訓練。

  “齊步走…”

  “向后轉…”

  “立正!”

  十名女真私兵護衛著一輛牛車從旁邊經過,幾個自己訓練的鄉勇立刻單膝下拜,以手捶胸的行軍禮道:“營主!”

  這是目前最普遍的軍禮。

  崔秀寧本來想采用現代軍禮,卻被李洛否決。李洛認為,兩人再怎么折騰,也不可能改變這個時代的屬性。

  宋元時代還是封建社會的壯年期。

  他需要的是技術,組織層面的領先,頂多再加一些制度領先,而不是所謂的價值觀,普世思想的領先。

  必須要正視甚至重視等級觀念,軍中尤其要如此。李洛要的是一支相對領先的封建軍隊,而不是官兵平等的現代軍隊。

  他不是救世主,他只是個野心家。救世主一定會死,而野心家未必。

  按照規定,鄉勇們稱呼李洛為“營主”,而不是正式官職“都寨”。一個“主”字,就已經說明鄉勇和李洛的關系并非簡單的上下級那么簡單。

  李洛希望通過一個稱呼,潛移默化的慢慢建立和強化自己在鄉勇意識中“主公”,“主君”的屬性。

  僅僅成為這支部隊的長官遠遠不夠,因為上級一道命令就能剝奪他的兵權。只有成為這支部隊的“主公”,讓這支部隊變成李家軍。

  “免禮!”李洛微笑著對這幾個休息日主動訓練的鄉勇一抬手,將幾人的長相記在心里。

  “恭送營主!”一個年齡很輕的紅面鄉勇很識趣的再次拜道。其他幾人也趕緊跟他說“恭送營主”。

  李洛滿意的放下牛車的窗簾,剛好看見崔秀寧鄙夷的神色。

  “你很得意啊,營主大人。”崔秀寧壓著嗓子低低說道,雖然是奚落李洛,她到底還是怕被車外的女真私兵聽到。

  李洛笑了笑,同樣壓低嗓門:“說實話,你覺得我做的不對?”

  崔秀寧搖搖可愛的螓首,“倒也對。但是,我覺得你驕傲了。”

  “我沒有。”李洛很認真,“這才幾號人啊?等我們有了千軍萬馬,你才會看到我的一點驕傲。”

  “好吧。”崔秀寧懶得再說了。

  她今日穿了白色絹布繡梅齊胸“則高麗”裙子,頭發結辮為環垂在背后,足蹬齒屐,臉上清水芙蓉般不施粉黛,地地道道一副高麗大家女子的裝扮。

  不知道的,肯定會認為她:不是世族女,就是大官妻。

  而絕對不會想到她的身份只是區區九品都寨之“妻”。

  駕馭牛車的,是一個命叫阿山的女真少年,年紀比顏隼還要小一歲,他牛車駕馭的非常好。

  “阿山,你以前駕過牛車?”護衛在車外的顏隼問道。

  顏隼顏仝等人的身份不是鄉勇,而是李洛的私兵護衛,待遇也比鄉勇更高。但平時也要和鄉勇一起訓練。

  阿山笑道:“哪里有牛車給我駕?我是耕田耕多了,自然就會了。”

  牛車另一邊的顏仝道:“你扯。耕田我們都會,怎么不會駕車?”

  車夫駕馭看似簡單,但其實真不容易。

  光夏笑罵:“耕田和駕車哪是一回事?阿山會駕車,是因為他爹以前給老狼主駕過馬車!”

  顏隼恍然大悟,“我說為何!他爹給老狼主駕馬車,他給小狼主駕牛車,還真是子承父業啊!”

  阿山不悅道:“顏隼你是何意?諷我只會駕車么?要不改天我們斗斗?”

  顏隼笑道:“斗什么?該不會斗駕吧?”

  眾人一起大笑。

  一路上,田中勞碌的村民和山崗采桑的農婦,看見李家的牛車,紛紛停下動作跪伏在地。

  “都寨大人…”

  李家年前主持低息貸款,讓很多斷糧百姓解決了燃眉之急。摩尼鄉過年竟然沒有凍死餓死一人。讓全鄉百姓感念不已。

  如今,李洛任都寨不到三個月,可官聲民望一時無兩,甚至傳往外鄉。

  近日,鄉民還聽聞李都寨將修繕水利,疏通河道,以便百姓灌溉。

  此消息一出,李洛更是盡攬摩尼民心。

  李洛之所以要修繕水利工程,主要是為了軍糧考慮,自然沒有百姓想的那么高尚。

  他如今只養著三百多兵,可每隔五天就要去城里采購糧食。以后兵多了,糧食的采購量會更大。

  城里畢竟有五十多里路,考慮運輸成本,加上城里糧食價格本來就更高,成本算下來比在村里就近購糧高了近兩成。

  李洛今年計劃在本地養兵千人,在城里買糧會多支出八百貫錢。

  這還僅僅是成本,另有一本帳:糧食安全。

  光去城里買糧,不但要花費一天時間,還需要不少運輸力量。更重要的是,一旦被人掐住脖子不賣給他糧食,或者運糧隊伍在路上遭遇搶劫襲擊,那他就會斷糧!

  所以,無論從資金成本,時間成本,運輸成本,還是安全可靠性來看,李洛都需要在本地買糧。

  摩尼鄉要有足夠的糧食。

  可問題是,由于收成不好,加上賦稅又重,鄉民根本沒有多余的糧食賣。

  所以李洛才計劃改善水利,幫助百姓多打糧食。到時再把糧食買了,讓百姓用錢繳稅。

  這樣一來,他的軍糧有了安全來源。百姓也不用再把糧食運到城里賣了換錢繳稅,還被糧商揩油。

  不光如此,他又賺了名聲。

  雖說興修水利也是都寨的職責,但如今還有哪個都寨在為民做主?

  反正鄉民們知道的,也只有李都寨了。

  看著被一隊私兵簇擁著的牛車,再看看不遠處高大恢宏的李家塢堡,鄉民們無不露出敬畏之色。

  如今,摩尼李家聲勢漸起,已經成為摩尼鄉繼柳家之外的第二家族。

  加上柳家大郎君柳成椽之前死于三別抄之手,柳家受到沉重打擊,使得新興的李家與柳家竟有隱隱分庭抗禮之勢。

無線電子書    警花追我到元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