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53章、中山道

無線電子書    文娛從旅行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中山道的意思是“穿山的道路”。

  顧名思義,這條路大部分都在山里穿行,不過葉開的起始位置是其中的一個宿場,暫時還不知道穿山的道路究竟長什么樣。

  現在交通那么發達,從外面的公路就能直接開進這個小鎮。

  實際上這些小鎮還是靠旅游業賺錢,但和華夏不同的是街道上不會出現那么多的小販,販賣的東西一般是手工藝品。

  雖然說不是很著名的景點,但每年還是有很多人會走這一條山路。

  全世界都有徒步愛好者,島國當然也有,總不會全國都是死宅吧?這些島國的徒步愛好者很喜歡每年走一趟中山路。

  估計現在不是最好的天氣,路上的游客比較少。

  很多國外來的游客不是去澀谷購物,就是去新宿參觀歌舞伎町,再者去平安京看看櫻花,對中山道的了解少之又少。

  不了解,當然就不會來。

  所以這條路上注定遇到的都是島國人。

  結束導航,葉開下車走在古老的青石板上,有種在華夏游覽古鎮的既視感。路邊的水車也很有江南水鄉的風格。

  繼續錄vlog吧。

  葉開拿出攝像機對著自己,溫言說到:“這里是島國的中山路,應該說是島國古代的官道吧,保留得比較完整,所以我準備走走看。”

  錄vlog最好的一點就是比較隨意,因為并不是在直播,鏡頭的對面也沒有人會看。等到所有素材錄制完了之后,覺得不好的直接刪掉就好。

  如果這次島國行能留下300分鐘的素材,最后能剪出十分鐘來就算很不錯了,葉開注意到很多人的vlog都只有五分鐘左右。

  宿場里的中山路就像華夏鄉村公路一樣,少部分地方是青石板鋪設,但更多的是固化的泥土,也不知被多少人踩踏了多少年。

  “有點16世紀的味兒了。”

  葉開一邊說一邊走,很快就離開了宿場,真正走進了山林里。

  這時候的路就開始變窄了,最多能容納三個人并排走,一些難走的地方會鋪設木板,下坡,涉水的地方有木制樓梯和木橋。

  木頭很有年代感,被風雨和蟲子腐蝕得嚴重,看來過不了多久這些東西還得換。

  這一條路真被他們修建保護得很好,雖然是一直在走山路,但有樓梯又有橋什么的,就和平時走路沒什么區別。

  還能看到山林里面的景色。

  讓葉開失望的是現在已經是六月了,島國最出名的櫻花已經凋謝,不然走在中山路上絕對是一個美景。

  現在已經夠美了,但葉開相信如果周圍開滿櫻花,肯定會更漂亮。

  “不管你你們信還是不信,這條路就是幾百年前的路。人們幾個世紀以來都在這條路上走著,你們所熟知的那些島國名人,都走過這一條路。”

  畢竟要去首都,就要從這條路經過。

  而島國古代那些出名的武士,將軍,誰不是游歷全國之后才出名的。

  葉開看到前方豎立起一個電話亭似的東西,繼續往前走,走近了才發現這里掛著一個鐘,有成年人的拳頭大。

  后方用木牌寫著“用力敲鐘以防備野熊!”

  葉開拉著下面的繩子當當的撞了幾下,這才重新上路,繼續朝著平安京走。

  “野熊現在已經不是威脅了,但在幾百年前,這條路充滿了危險,島國的上層人士走這條路的時候,會帶很多的手下,做好防備措施。”

  路上有荒廢的神社,有些小路沿著走能看到以往山賊留下的房子,都是在山坡上。

  為什么葉開知道呢?

  因為這條路上的每一個東西都被現代人留下的介紹的牌子,山賊的房子已經爛得很多地方都垮塌下來,但還是能看到幾分過去的景象。

  這一條路就像是一場回到過去的旅行,每一個轉角都在傾述島國過去的故事。

  走了很久,葉開隱約聽到遠處有水流聲,好像是瀑布?

  是瀑布沒錯了,隨著越走越近,瀑布從高處留下濺射出水花的聲音越來越急促,在一個路口拐彎后眼前豁然開朗。

  左邊的山勢變得開闊,瀑布的水流如同一條銀龍從天上掉落,響起嘩嘩的響聲。

  瀑布分三層,一共大概六七米高,第一二層都只有一米左右,第三層是離地面最近的一層,大概有五六米的高度。

  瀑布下蓄水的水池很淺,僅僅只有十幾公分,水池也不大,看起來頂多也就三十個平方,和一個客廳差不多。

  瀑布邊上的石頭被急促的水流沖刷得非常干凈光滑,水源透明。

  也有牌子,葉開走上前想看看上面寫著什么故事。

  舉著攝像機,葉開念到:“織田信長?這上面寫著織田信長曾經在這瀑布下面練過劍術,不管這個故事是不是真的,但我發現在這里練習劍術真的很不錯。”

  因為下面的蓄水池只有十幾分分,稍微把褲腳挽起,光腳走進這水池里都不會淹沒到褲子。

  而瀑布并不高,而且上面有兩級的緩沖,導致瀑布落下來的力度做不到直接把人沖飛。在這樣的地方練習揮劍的穩定…沒準還真的可以。

  動漫里經常都有這樣的畫面,沒準原型就出自這里。

  見到沒有提示不能進入水池的牌子后,前后也沒有別人經過,葉開就脫了鞋子緩緩走進這個水池中。

  水很冷,是山泉水。

  自從走出北海道之后,溫度簡直呈直線上漲,到了這里就已經和國內差不多了,都是讓人莫名煩躁的天氣。

  受著太陽炙烤著走了那么久,忽然遇到這一汪清泉,簡直就是上天給予你不畏艱難的饋贈。

  水的溫度仿佛能從腳下直接影響到全身,還沒等葉開等到水池中央,就感覺全身都涼快下來了,夏日煩躁的心情也隨之消散。

  攝像機和背包都被葉開放在水池邊,這里的石頭有些濕滑,葉開怕摔跤后相機進水。

  抬頭看著遠處的山勢,這條瀑布從旁邊那座并不高的山上流下來,是正宗的山泉,而葉開這里應該就是這道山泉的上游。

  回頭從背包里面取出保溫杯,倒出里面裝好的礦泉水,兩顆方形冰塊也咚咚的落進水池里。

  這個保溫杯是葉開在島國買的,島國的保溫杯很出名。不過在島國可不叫保溫杯,應該叫做保冷杯才對。

  島國人除了品茶之外,是很少喝開水的。

  一般就喝飲料,礦泉水這樣的水源,在北海道那樣冷的天氣也一樣,很多年輕人都喜歡喝加冰的可樂。

  確實抗凍。

  要以前的葉開也學著在冬天喝加冰的可樂,一個月下來不感冒幾次都不太正常。

  倒干凈之后葉開就朝著瀑布那邊走,他準備嘗嘗這泉水的滋味。

  山泉水大部分是甘甜的,古代的華夏其實也喝山泉或者井水居多,喝開水比較少,那時候水源干凈,病菌也少。

  葉開接的是直接從瀑布落下來的水。為什么不從水池里面取水…因為葉開還沒有喝自己洗腳水的習慣。

  口感絲滑,也的確帶著甘甜的味道。

  在藏區旅游的時候,到處都是雪山上的雪化了之后流下來的雪水,即使在大白天,陽光的照射下也不會上升一丁點溫度。

  那個水也很干凈,不過比不上山泉好喝,也沒有山泉水甜。

  葉開現在越來越懷疑市面上賣的礦泉水實際上就是從水廠里取的自來水,一點味道都沒有。

  重新接滿了一杯,葉開這才上岸繼續往前走,從下車走到現在,葉開估摸著有十幾公里了,馬上就到下一個宿場。

  遠遠的就看見鯉魚旗飄蕩,葉開知道自己走到頭了。

  花了大半天的時間,在途中還自己解決了一頓午飯,終于走出了這一段中山道。怪不得古代要走20天左右才能走完這條道路。

  一共69個宿場,今天的葉開只走了這一個而已。

  道路在不知不覺間變成了青石板路,也漸漸寬闊起來,最初只能看見房子的屋頂,然后看見晴天娃娃,最后葉開終于是到了宿場。

  這里比起之前那個小鎮來說只是一個村子,但房子都很漂亮,像別墅一樣,房子的外面整整齊齊的放著起火的木柴。

  還燒柴的嗎?

  這條街道上沒有人,所有的東西都是整整齊齊的擺放著,很漂亮,葉開一個人走路很快,終于在前面一段路看到了三個徒步的島國人。

  互相點了點頭,葉開錯開他們繼續往前走。

  一個住在這里的女人正在晾曬衣服,身邊跟著自己不超過十歲的小女孩,帶著帽子背著書包,看樣子需要去上學了。

  島國的小學生都會帶帽子,這是防止意外摔倒以及出交通事故。

  葉開覺得這一點國內幼兒園甚至小學需要借鑒一下,小孩子在玩耍的時候摔跤是經常的事情,要是撞到頭就不好了。

  看著手上的地圖,今天看來是走不出中山道了。

  其實他選的位置也走不了多久,只是中山道的最后一小段而已,一般人需要兩天的時間,但葉開昨天預計的是一天走完。

  到這個村子般的宿場吃午飯,最后在夜里到達最后一個宿場,搭車前往平安京。

  不過一路走走停停,走小路參觀山賊的山寨,看古老荒廢的神社,在瀑布玩水,錄制Vlog素材…

  到這里的時候已經是下午的四點。

  今天得在這里休息,明天才能走出中山道。

無線電子書    文娛從旅行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