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6章 發展謀劃

無線電子書    朕真是皇帝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此時已經到了二月中旬,不久董卓脅迫劉協遷都長安,又驅迫洛陽百姓數百萬口同行,并下令將洛陽的宮殿、官府、民房等全部燒毀的消息傳到晉陽。

  在此之前,司徒楊彪與太尉黃琬據理力爭反對遷都,因而被董卓罷免,伍瓊、周毖仍然堅持認為不能遷都,董卓便以向敵通訊為由殺死了當初舉薦袁紹、劉岱等升官的周毖與伍瓊等人。

  對雒陽發生的這些事,蘇仙并不關心,他在意的是唐姬會不會有危險。

  雖然他記得歷史上唐姬好像沒受傷害,可是想讓她安然無事地到太原,也絕非易事。

  尋常時候,唐姬想要離開雒陽到太原,幾乎不可能;然而遷都的時候,機會就多了。

  從雒陽到長安那么遠,又那么多的人,唐姬脫身的機會自然大為增加。

  蘇仙記得,董卓從雒陽遷都到長安時,不僅將雒陽方圓二百里燒成了一片灰燼廢墟,而且途中百姓遭到軍隊的抄掠踐踏,加以饑餓勞累,死者不計其數。

  如果他不知道或者無能為力也就罷了,現在蘇仙明明知道有這么回事,要是他仍然是不管不問,那自己良心上就過不去。

  見死不救,不是蘇仙為人處事的風格。

  舍己為人,蘇仙品德也沒有那么高尚。

  他能做的,就是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照顧更多百姓的利益。

  這件事情,蘇仙也不好跟盧植去商量,總不能說他知道遷都長安之時,董卓的軍隊會抄掠百姓,使無數的百姓死于非命。

  思來想去,蘇仙決定讓徐晃帶人到河東再見機行事。

  他們現在這么點實力,根本不可能跟董卓的人對抗,能做的就是救人,不著痕跡的救更多的人。

  太原雖然糧食比較少,可是至少不會讓百姓們餓死。

  特殊時期,能夠救多少人就救多少人。

  人不能多,去的多了,容易引起注意,反而會壞事。

  徐晃一聽,二話沒說,就帶著人去了。

  他本身是河東楊縣人,對河東的情況,非常的了解,只是找機會救人,這點小事情,難不倒他。

  眼下整編白波軍俘虜,已經卓有成效,徐晃暫時帶著人離開一段時間,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徐晃走后,整編的事,蘇仙就只能交給徐庶和侯六。

  湊巧的是,石韜獲悉太原方面的進展,也從西河郡離石到了太原晉陽,正好可以協助徐庶等人。

  離石離太原本來就近,石韜又一直在關注蘇仙等人在太原的發展狀況,得知白波軍落荒而逃后,石韜便立馬離開離石兼程直到了晉陽城。

  西河郡雖然跟太原郡同為并州兩個郡,面積差不多,人口卻天差地遠,太原幾乎是西河的十倍。

  石韜繼續留在離石城,也不會有希望,那么點人口,他能夠做什么事?

  此時此刻,他很后悔,為何當初不跟徐庶前往太原,他就可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也讓蘇仙和盧植等人對他高看一眼。

  前往太原,雖然晚了,可是石韜眼下沒更好的選擇,就當去看看徐庶,碰一下運氣。

  事實證明,蘇仙并沒有和他計較什么,熱情地接見,然后讓石韜協助徐庶處理白波軍俘虜的事。

  太原的形勢平靜下來,漸漸趨于穩定,而雒陽那邊,也派了徐晃前去,只要耐心等待消息就好,蘇仙便開始籌劃下一步。

  回想當初,蘇仙不止一次跟人說過投靠幽州牧劉虞,再利用他的名聲,號令天下群雄討伐董卓…

  這個想法,很難實現,卻是很有誘惑。

  蘇仙現在就在想這事,能不能夠實現,有多大幾率;如果不成功的話,能不能從劉虞那里得到些什么好處?

  劉虞雖然是漢室宗親,對漢室也忠心,可是要讓他扶持蘇仙跟董卓掌握的朝廷對抗,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蘇仙的身份很好確認,不止盧植認識,劉虞自然也能看出他是真是假。

  可問題是,蘇仙已經被董卓當著朝廷百官的面廢黜,不再是當朝天子,而是弘農王。

  在名義上,他已經董卓派人逼迫而死。

  也就是說,蘇仙現在其實已經是死人;事實上也是,只是沒有人知道,穿越這回事。

  依靠別人,從來不是蘇仙的行事風格,他所想的是,怎么盡可能的利用劉虞這張牌。

  蘇仙能想到的有兩個,一是利用劉虞在烏桓的威望,尋找機會一舉將雁門郡拿下來;二是利用劉虞在幽州的實力打壓黑山軍的活動空間,方便謀取冀州。

  雁門郡南與太原相接,東與幽州相連;只要蘇仙能夠將雁門郡拿下來,那么他就不止是多了一個郡的地盤,還能與幽州牧劉虞直接聯絡,在安全上也多了一重保證。

  更不用說,雁門是并州人口最多的郡,與太原一起占了并州的一半多,拿下雁門,蘇仙就多了優秀的兵源,大量的稅賦,他當然想得到。

  而黑山軍,人口百萬,是比白波軍勢力更大的賊寇,不消滅這黑山軍,太原郡和冀州就不會有太平的日子。

  蘇仙想對黑山軍下手,既是為了解除黑山軍的威脅,又是為了能得到更多的人口,也為謀劃冀州掃清障礙。

  冀州是天然的大糧倉,坐擁河北平原,儲存的谷物足夠軍隊吃用幾年,也難怪袁紹、公孫瓚都想得到冀州。

  這塊肥肉,蘇仙當然也很想據為己有,問題是怎么將冀州弄到他手里。

  現在擺在蘇仙面前的,有四頭攔路虎:一是董卓所任命的冀州牧韓馥,這家伙沒什么厲害才能,膽子也小,被袁紹一詐,就乖乖地讓位,在廁所里自殺。

  二是渤海郡太守袁紹,這家伙野心大,早就想找一個地方作為根據地,自然垂涎人口眾多糧食豐富的冀州。

  三是北平太守公孫瓚,這也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他不愿屈居幽州牧劉虞之下,仗著兵力強大四處為虐,他又怎么可能對冀州不動心?

  四是太行山的黑山軍,他們劫掠為生,完全把冀州當成是他們的糧倉,缺糧之時,就去搶一把,搶完就跑,誰也沒有辦法奈何得了他們。

無線電子書    朕真是皇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