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3章 拿下晉陽

無線電子書    朕真是皇帝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蘇仙原本是打算利用白波軍將太原郡拿下來,然而有了上黨郡的二千人馬,以及趕工制作出來的喇叭后,他又有了一個更加大膽的計劃。

  他想將這股白波軍大部分人馬都留在晉陽,且不說數萬人口對地廣人稀的太原有多重要,就是白波軍逃散以后怎么防范他們再來劫掠,也是個大麻煩。

  與其費盡心思防范白波軍劫掠,還不如將他們歸攏起來加以妥善的利用。

  問題是,這白波軍是一群流寇,戰勝他們,或許不難,然而要收編他們,就絕非易事了,尤其是在蘇仙手下的人馬遠遠不夠的情況下。

  眼下蘇仙所有的人馬都加起來還不到六千,還包括收編侯六七八百人馬、以及從上黨過來的二千人馬。

  就憑他這么點人馬,想將人家四五萬白波軍一網打盡,不得不說蘇仙的想法十分地大膽。

  兩天后,蘇仙等人不費吹灰之力地率軍拿下了榆次城。

  蘇仙讓上黨的二千人馬作為前鋒增援晉陽,他與徐晃、侯六率三千余人馬繼續向北行進,以防白波軍向東或者是向北逃竄。

  這樣做,有點冒險,如果白波軍發動強攻,晉陽守軍未必就能夠守得住。

  說到底,上黨的二千人馬只是來打醬油的,想要讓他們去與白波軍拼命,顯然不太現實;而盧植、徐庶手里人馬極為有限,要撐住場面也沒那么容易。

  蘇仙作出這種選擇,也是在賭。

  他相信白波軍得知朝廷大軍趕往晉陽增援,必然會放棄繼續攻打晉陽城,以免被官軍里應外合聚殲于晉陽城下。

  蘇仙對白波軍的情況比較清楚,這是一群烏合之眾,既沒有統一的號令,也沒有一個長遠的目標,一切都是為了生存而已。

  晉陽城,就是一個巨大的誘惑,成功的將四五萬白波軍吸引了過去。

  果然不出蘇仙所料,白波軍獲悉朝廷軍隊分別從榆次和汾水兩個方向大舉增援晉陽之后,再沒有心思繼續攻城。

  他們擔心的是城池堅固的晉陽沒有攻下來,反而被朝廷大軍圍困在城下,那他們可就插翅難飛了。

  白波軍見情形不妙,紛紛逃散。

  他們面臨三個選擇,向北、向南以及向東,西面是晉陽城除非攻打下來,不然的話只能繞城逃走,這距離太遠,又不安全,白波軍自然不會選這條路。

  南邊是白波軍剛劫掠過的祁縣、京陵等地,繼續往南則是上黨、河東郡,而朝廷大軍正是通過汾水從河東郡源源不斷地輸送兵力和糧草到太原郡剿賊。

  白波軍就算再厲害,兩條腿也跑不過坐船,恐怕他們都還沒有到達祁縣,就被朝廷大軍截斷去路。

  很明顯,向南逃只有死路一條,選擇這個方向的白波軍可謂是寥寥無幾,他們大多是京陵、中都、鄔縣、界休等地的百姓,直接將手中簡陋武器一扔,就成了逃難的百姓。

  晉陽的東邊是榆次,經過榆次,就可以與盤踞在太行山脈的黑山軍匯合。

  只可惜,白波軍沒想到蘇仙沒有直接從祁縣率軍增援晉陽,而是繞路往東先到了陽邑縣,然后才北上去了榆次,使得白波軍措手不及。

  見識了徐晃的厲害,大部分白波軍也沒敢往東邊方向逃走,以免迎頭碰上從榆次殺到晉陽的大軍。

  絕大部分白波軍選擇向北逃逸,眼下北邊沒有朝廷的人馬,不僅很安全,而且還可以順便劫掠狼孟、盂縣、陽曲沿途各縣,這無疑是他們最佳的選項。

  蘇仙猜到白波軍很可能會選擇往北邊逃散,因此他與徐晃率軍繼續向北,就是想將白波軍攔下來。

  他們走出沒有多遠,就收到白波軍大路人馬向北逃的消息,蘇仙不由地長長松了一口氣。

  最起碼,晉陽是完好的保住了,他這些天辛苦的運籌帷幄,總算達成了將太原作為根據地的目標。

  蘇仙現在要做的是,盡可能的將這股白波軍留在太原境內,從而徹底消除一個心腹之患。

  徐晃若有所思地道:“白波軍雖然逃走了,可是大部分人肯定是走不遠,咱們只須率軍從后追趕,就可以將他們徹底擊潰。”

  他知道蘇仙是想利用晉陽城將這股白波軍全部聚殲于城下,可惜的是時間上差了一點點,還沒來得及完成合圍,白波軍就已經逃走了。

  “公明,追擊的事就交給你了!”

  蘇仙微微點頭道:“世事艱難,只要白波軍愿意投降的人,就盡量地給他們一條生路吧!”

  他雖然還有點遺憾,可是心里對于這個結果還是比較滿意。

  解決了這股白波軍,蘇仙就可以立足太原,然后慢慢地發展自己的實力。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有如此耀眼的成果,要是還不滿足,未免就顯得有點貪心不足了。

  蘇仙讓徐晃、侯六率領三千余人馬前去追擊逃走的白波軍,他和女扮男裝的秀兒、小翠、小蘭隨軍而行。

  祁縣都沒有留下任何人馬駐守,蘇仙自然不放心秀兒和小翠、小蘭留下,只好帶在身邊,好在她們都懂得騎馬,并沒有成為包袱累贅。

  沒多久,在外奔波的蘇仙等人到了晉陽城。

  盧植、徐庶早已率軍進到城里,他們得知蘇仙來到了城下,立即帶著晉陽城的官吏出迎。

  原本晉陽城的守軍還對遲遲不見蹤影的朝廷大軍心懷怨恨,然而當他們得知根本就沒有朝廷大軍的時候,才知道盧植等人多么不容易。

  如果不是盧植、徐庶虛張聲勢,恐怕晉陽城早就已經淪陷,晉陽城的人哪還會報怨朝廷大軍增援不及時,感激他們鼎力相助都來不及。

  晉陽城的官吏既敬重盧植威望,又感激盧植及時率軍相救,于是將他當成主心骨以便應對白波軍的威脅。

  盧植和徐庶手里的人馬加起來,不到一千,一般的情況下,想要主導晉陽城幾乎不可能;現在卻不一樣,盧植既德高望重,又有解救晉陽危難的義舉,還有外面不知道多少追擊白波軍的人馬,誰還會反對?

無線電子書    朕真是皇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