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鐵騎縱橫(1)
楊秋跨上戰馬,在校場上跑了一圈,舞動手中的長槍,做出了刺殺的動作。雙邊馬鐙和高橋馬鞍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將人的力量解放出來,可以讓騎兵將精力都用在操作武器上,而不需要向之前那樣,需要時用力地夾住馬腹,才能保證不掉到地上去。
刺殺,射箭,楊秋試了幾次,然后從馬背上跳了下來,喜形于色地道:“好寶貝,真的好!”
徐榮和李堪等將領也試了試,果然方便了許多。在使用了這些裝備之后,騎兵的戰斗力增強了許多。
“城中工匠不少,讓他們加緊趕工,馬鞍和馬鐙不需要制作的多么精美,只要能用就好。馬蹄鐵讓他們拿別的牲口練手,等熟練了,再給戰馬釘上。”陳誠道:“再挑一些騎術好的人出來,不拘是漢人還是羌人,匈奴人都行。那日逐,你去戰俘里面挑三四百愿意投靠過來的。”
“另外,有了這些東西,在馬背上也能使用更長更重的武器,讓工匠們多打造一些長槍。匈奴人用的短矛一般不到一丈,那我們的武器只要比匈奴人長就行了........恩,就一丈二尺吧。”
就在須卜骨都侯火急火燎地往老家趕的時候,臨戎城里的人也是忙得是忙得四腳朝天。打造新式的裝備,給戰馬釘馬掌.........城中“叮叮當當”的聲音從早到晚響個不停。
陳誠騎著戰馬沿著黃河河岸探查,將附近適合渡河的地方都考察了一遍。他現在的“偵查”技能升到了第四級,能夠探查方圓四十里的情況,不過還是要去親眼看看,要親自騎馬在上面跑一邊,才能弄得更加清楚。
雖然說黃河百害,唯利一套,但在臨戎和廉縣中間這一段的黃河兩岸,沒有賀蘭山的阻擋,幾乎都是不毛之地。能夠長些青草,但是也比不過賀蘭山腳下,種莊稼那就更不用想了。要到了臨戎附近,因為北面有陰山山脈的遮蔽,氣候條件才會變好。
就陳誠實地偵查的結果,中間這一段黃河西邊的地形較為平坦,不像東邊那樣光是丘陵和山地。匈奴人南下的時候,就是往南走了一段距離之后,渡過黃河,然后從黃河西邊侵入北地的。
陳誠判斷,等匈奴人殺回來的時候,也會走這樣的路線。因為只有這樣,才是最方便而又最迅捷的方式。為了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匈奴人的動向,他這天都一直帶著少量兵馬在臨戎南邊三四十里的地方游蕩,所以當匈奴人在離臨戎三十里處的位置開始搭建浮橋的時候,就立刻被他發現了。
等到匈奴人的兩條浮橋完成的差不多了的時候,陳誠也在臨戎城中點起了三千騎兵,向著匈奴人渡河的方向殺了過來。這三千騎兵中,擁有新式馬鐙和馬鞍,并且使用著一丈二尺長槍的的不過千余。制造這些裝備需要工匠花費大量的時間,倒是釘馬掌簡單一些,只要熟練了,一天釘上幾十上百個都不是問題。所以出擊的三千匹戰馬都是釘好了馬掌的。
有了馬掌,戰馬就可以在一些山路或是不太平坦的道路上奔馳,而不用擔心馬蹄破裂,大大地增加了騎兵的機動性。三十里不近也不遠,對于有了蹄鐵的騎兵來說,要不了半個時辰的時間就能沖過去。就算為了節省馬力小步前進,一個時辰也能到了。
陳誠麾下的三千騎兵分成三個部分,擁有新式武器和裝備的一千精銳自然是由他自己親自率領,徐榮率領著從漢民和羌人中挑選出來的一千六百騎,那日逐則率領著四百反正的匈奴戰俘。
當這三千騎兵開出城門的時候,一個頭上插著鮮艷羽毛,頭發胡子一大把的匈奴巫師正在城門口跳大神。匈奴人有著最原始的圖騰信仰,這個巫師是被那日逐從刀口下解救出來的,這些日子以來一直都表現的很配合,幫著拉了不少戰俘反正過來。
陳誠自然是不信這些神神道道的玩意,但是其他人即便不信,也多少會受到一些影響。那些匈奴人則是十分的迷信,非但是底層的奴隸牧民相信這一套,連那些上層的貴族首領也大多都相信。
那日逐的兵馬出城的時候,他騎馬踱到巫師的身邊,大聲問道:“我們這次出擊,是好事還是壞事?”
巫師瘋狂地抖動了一陣,然后停了下來,喘著粗氣回答道:“大吉大利,大吉大利啊!”
那日逐喜形于色,再問道:“就是說我們會贏了?”
巫師偷瞄了一下邊上的漢人士兵,肯定地道:“能贏!而且還是絕對的勝利!”
那日逐便轉身對身后的匈奴士兵大聲道:“聽到了沒有,巫師說了,神明會庇佑我們獲得勝利!”
這些匈奴人是反正過來的,士氣很是一般,想著中途跑路的人都有不少,實際上這些天里面也偷偷地跑了好幾個。那日逐毫不客氣地舉起屠刀,執行了“拔隊戰”的軍紀,即:一人逃走,全隊皆斬!
聽到巫師說他們會取得大勝,這些心懷鬼胎的匈奴人的士氣倒是又旺盛了一點。
三千騎兵不緊不慢地前行,花了一個時辰的時間,趕到了浮橋所在的地方。匈奴人已經過來了許多,黃河兩岸人仰馬嘶。當第一排的騎兵出現在遠處的土丘上之后,黃河東岸的匈奴人立即騷動了起來。
“敵襲,敵襲!”
貴族頭人們大聲呵斥著自己麾下的兵卒,用馬鞭抽打著慌亂的部下,讓他們上馬準備作戰。一些匈奴騎兵在首領們的催促下,向著北方奔了過來,準備整隊結束后就發起沖鋒,務必要將眼前的敵擊敗。
然而,陳誠并沒有立刻帶領麾下的兵馬發起攻擊,而是好整以暇地下了土丘,讓一千多名騎兵排成三排。每排有三百多騎,前后相隔大約十五米,左右相隔大約一米,展開來后有一兩里寬。
這一千多名騎兵都是突擊騎兵,裝備了雙邊馬鐙和高橋馬鞍,并且帶著三米多長的長槍和盾牌,另外還北郵投矛和環首刀。長槍因為是趕工出來的,質量很差,估計刺殺不了幾次就會折斷。到那個時候,就要換上別的武器。士兵們都穿著甲胄,軍中大部分的鐵甲都集中到了第一排的突擊騎兵身上。
那日逐的四百匈奴騎兵排在第二陣,使用傳統的短矛和弓箭等武器。徐榮帶著一千六百騎,數量最多,但是戰斗力肯定比不上第一陣的千余騎。將他們放在最后面,一來是他們的戰斗力很一般,二來是為了監視第二陣的匈奴人。
那日逐對此心知肚明,但是卻也只能乖乖地照辦。現在前后都是漢人的軍隊,要是他敢起什么歪心思,前后夾擊之下,要不了一會就全滅了。而且他見到了陳誠親自率領的那些騎兵的威力,對于能打勝仗一點都不會懷疑。
再說,他親手砍了那么多匈奴貴人的腦袋,就算是想要反復橫跳,那也要匈奴人年邊接受才行啊。
浮橋處的匈奴人分成了兩部分,少量兵馬留在原地保護浮橋,大部分的匈奴人則是在草草整隊后,就飛速地朝著土丘這邊沖了過來。他們渡河的兵馬已經有了將近八千,就算只拿出一半,也比土丘這邊的漢軍要多。
在匈奴人的認識中,野戰的時候,騎兵的數量越多,優勢就越大。即便裝備差一點也不要緊,只要人馬夠多,就能夠取得勝利。
近七千匈奴騎兵沖了過來,聲勢浩大,鋪天蓋地,然而卻并沒有章法。剛開始的時候還能看出隊形,奔出沒兩里,就已經完全混在了一起,根本就沒有了建制可言。見到匈奴人的的裝備戰術并沒有什么變化,陳誠知道:這仗雖然還沒打,但是他已經贏了。
匈奴人開始了沖鋒,陳誠立刻也命令士兵發起了突擊。三排突擊騎兵在將旗的引導下,迅速地迎著匈奴人沖了上去。騎兵和騎兵的對沖,兵力多的勝利,本來是這樣。然而這一次,陳誠軍用著劃時代的武器裝備,給了這曾經些雄霸草原的匈奴人上了一課,教他們認識到什么才是騎兵的正確用法。
三米多的騎槍輕松地將使用著不到兩米長短矛的匈奴人挑落下馬,許多匈奴人奮力用手中的短矛向對面刺去,卻無奈地發現手中的武器根本就夠不著人家。而敵人則是輕松地用長長的騎槍,將他們一個個地扎成了肉串。
不少匈奴人憤怒地扔出了手中長槍,將長槍當做了投矛來使用,給涼州軍造成了一些傷害,卻并不能改變戰場上的局勢。
陳誠在例行的射了兩箭后,也沒管到底射中了什么,便立刻切換成了長槍加盾牌的近戰模式。在使用了新式的裝備后,他的戰斗力比以前更強了。震耳欲聾的馬蹄聲中,四米長的騎槍刺在對面匈奴人的身上。槍尖刺穿了敵人的胸膛,將對方從馬背上挑起。
還沒死透的匈奴人瞪著一雙死魚般的眼睛,在騎槍上拼命地掙扎。陳誠右手發力,抖動槍桿,將敵人甩了出去。身后一片“噗嗤噗嗤”和“咔嚓”的聲響,前者是騎槍刺穿了肉體,后者則是槍桿在高速的沖擊下爆裂開來。
在使用了馬蹄鐵之后,戰馬奔馳的最大速度變得更快,加上騎槍更長,因此每次突擊,騎槍都有一定的幾率會折斷。畢竟是臨時趕工的武器,比不了精良制作的馬槊。
第一排的突擊騎兵將匈奴人的隊形打散,后面兩排的突擊騎兵則將匈奴人的戰陣完全撕開。雖然第一陣只有一千多騎,但是表現出來的沖擊力更勝匈奴人的七千多名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