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姑娘雖然一臉稚氣,但是卻似乎天生媚種,顧盼之間已然風姿無限,攝魄奪魂。
慶云一時心如鹿撞,忙晃了晃腦袋,強自鎮定:
搞什么嘛,居然被一名女童擾了心神,簡直是天理不容。
可他那里知道,眼前這位小娃兒可不簡單。
日后她便是打破北魏子貴母死制度的第一人,不但臨朝聽政,廣收內幸,做了半個女皇,更是親自扶了一名女皇傀儡上位。
這種龍鳳交征的命格和他九龍繞柱的天數冥冥中自有共鳴,所以慶云對那女娃的內媚格外敏感,竟一時無法自持。
只是這樣呆了一呆,慶云就噗通一聲坐進了沙地,堪堪坐在那女童面前。
一蓬烏云蓋頂,將兩人蒙在當中。
慶云下落的勢頭雖然因皮冠緩了一緩,但墜落終究還是一項加速運動,入沙的一剎那雙踝巨震如撕裂般的疼痛,讓他冷哼一聲,半晌無法起身。
此時他眼前一片黑暗,完全被皮冠蒙住,只感覺有一只小手緩緩伸了過來,抓住了他的衣襟。
銀鈴般的聲音隨即響起,
“小哥哥,求帶飛哦。充華不怕黑,帶我一起飛。”
慶云連拉帶扯地拽了好久,終于是重見了天日。
復明一霎,便見到那名絕色女童正在搖著他的袖管,如此近的距離,又讓慶云好一陣恍惚。
慶云雙腿已被震得麻木,他想起身走走,微一用力,一股劇痛便自右腿傳來。
他仔細查看,發覺小腿已經變形腫脹淤紫,骨頭似乎已經斷了。
“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家里有大人在么?”
慶云現在確實需要幫忙,只有不得已求助于眼前這位小妖孽。
“我叫胡充華,她叫帛媛。
小哥哥不是會飛么?怎么也會受傷?”
慶云的出場,在她眼中本應是屬于神話故事里那些御劍飛行,騰云駕霧般的人物。
可是眼見他小腿青紫,顯然你也是受了不輕的傷,仿佛終于明白童話里都是騙人的。
她雖然口氣里有些失望,但思路卻未因任何變故斷過片兒。
她回身去拉依舊仰天長泣的帛媛,
“帛媛姐姐,你速去喊我娘親過來。
這位小哥哥怕是負了傷,起不來了。”
帛媛這時才敢偷瞄慶云兩眼,見到飛來的竟是一位眉清目秀的小哥哥,并不是窮兇極惡的妖魔鬼怪,她的驚嚇此時才算是收了幾分。
不過瞧見慶云小腿腫脹青紫的樣子,她還是不敢多看,忙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甩著嚴重內八的小碎步,向炊煙裊裊的草舍奔去。
胡充華靜靜地望著慶云在給傷處做簡單地固定和包扎,偶爾問些不著邊際地問題。
她對慶云雖然有非常強烈地吸引力,但也令慶云心底隱隱不安,生了敬而遠之的心思。
故而兩人間的對答都非常簡短。
好在沒過多久,便有兩名中年美婦人隨帛媛奔了回來。
奔在最前的婦人腳步極快,顯然是學過些功夫,她一襲連制深衣,作命婦裝扮,遠遠見胡充華正與一名陌生男子對坐交談,急忙出言示警,
“充華,快來二娘這里!”
胡充華望了二娘一眼,也不起身,
“二娘,這位小哥哥不是壞人。他受了些傷,很可憐呢!”
莫名其妙出現在蘭若后山,身上帶傷,這一處接一處的疑點如何能讓那貴婦人安心。
她沖上前來伸手拎起胡充華,倒退了兩步,見慶云果然沒有出手控制小充華的意思,這才冷下一張臉問道,
“閣下是什么人?又是如何闖到了此處?”
慶云纏緊最后一道綁繩,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兩位婦人,心中將自己已知的后山信息作了一下排列組合,然后鎮定的坐在沙坑里拱手答道,
“這位想必就是胡家夫人吧。
在下南朝慶云,久慕武始侯的大名。
在下受南朝一位姓蕭的公子所托,帶些消息給我朝竟陵王。
不想沖撞了夫人,還望恕罪。”
方才慶云聽那小女孩自曝姓胡,忽然覺得她的眼睛像極了前段日子拜會過的保義都督胡世玉,于是便做了一個大膽的猜想。
后山本就是禁地,現在他腿上有傷,如果沒有人幫他引薦,在這里他就甭想見到任何一位大佬。
慶云之所以挑了竟陵王這條線自報家門,當然是由于北朝將蘭若后山完全封鎖,都是為了保護那位大人物。
而南齊竟陵王,對于他們本是無關痛癢的存在。
果然,那位婦人聽到慶云報出了竟陵王的名頭,神色略緩了緩,但是對于無端闖入的不速之客,她依然保留了足夠的警惕與敵意,
“看來小兄弟對這蘭若后山的格局非常熟悉,竟然能一眼道破我的身份。你是怎么闖進后山的?”
“小哥哥是飛進來的。”
胡充華偎在媽媽腿上,仰頭插話道。
那婦人慈愛地望了她一眼,撫摸著她的小腦袋,可是當目光抬起的時候,眼睛里的溫度又瞬間降至冰點,冷厲如刀。
慶云被那婦人望得很不舒服,尷尬答道,
“我確實是飛進來的。是南朝匠藝世家祖家的創造,制作了能夠飛渡天塹的載具…”
那婦人聽到這里,面色忽然變了。
她的語速忽然加快,但并不似先前那般冷厲,好像是某種急切,某種渴望造成的小失態,
“你說什么?祖家?哪個祖家?”
南朝有幾支響當當的祖氏支脈?
所謂匠藝世家,自然也就只有那一支。
這是明知故問,慶云當然已經聽出來了,雖然他不知道是福是禍,但直覺告訴他,話已經說到這個份兒上,隱晦并非上策。
于是他索性坦白道,
“就是我的朋友,祖暅之。齊長水校尉祖沖之家的公子。”
咱有句老話,叫做無巧不成書。
但世間偏偏就有這等巧事。
巧從何來?
這我們就先要從北魏巾幗開始講起。
鮮卑起于關外游牧,故而尚無,北魏一朝兒郎跨馬都是精兵,不但男子皆精騎射,自有女子不讓須眉。
由太武朝至今,共出了四位領兵跨馬破敵陣的奇女子,時人并稱——
“蘭若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