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在紹興和寧波府推進使用紙幣,使得交易更加便捷,所以大大提高的經商效率,原來交割數銀子很是費勁現在卻不用那么費勁了。
所以使得原來一次交易可能需要兩三天現在一天可以進行兩三場交易。
大大增加效率,使得用上紙幣的人都愛不釋手,很快紙幣的使用范圍也不僅僅在紹興與寧波兩府。
周邊的臺州府,杭州府還有金華府的商人都對于使用紙幣樂此不疲,趁機同商錢莊也就開向周圍的府縣。
使得李溫沒有在軍事上先占領,卻從金融上先占領了各地。
遠在京師的崇禎接到李溫拒絕出兵并且還拒絕出銀子后,勃然大怒。
本來以為李溫還是個聽話的人,現在看來安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崇禎皇上氣的鼓鼓的,緊皺眉頭咬牙切齒,來回在屋中踱著步。
面對如此局面,崇禎也知道自己只有干著急的份,因為到目前為止自己實在是沒想出來什么行知有效的辦法去對付李溫。
軍事上根本已經無兵可用,所以根本就沒辦法對付李溫。
現在更是自己的命令已經不好使了。
本來還有一個辦法就是進行文化譴責,找來一大幫文人痛罵李溫,逼迫他改變主意。
可是李溫與他身邊的人都倡導實學,對于儒學這些東西根本不感冒。
想了半天,崇禎知道自己是在沒有底牌可以打了,也就意味著沒辦法對付李溫了。
輕輕的嘆了一口氣,拿出一張發行自余姚的名為:辯論的報紙。
上面刊登了一則消息:李溫署名發表《進步宣言》,倡導所有人用進步的思想去看待問題,用“三實三論”的知識武裝自己,從而讓自己得到偉大的提升,實現人生應有的價值…
這張報紙崇禎拿到手有一段時間了,上面所說的“三實三論”崇禎都看過,并給過一句評語:一派胡言!
他并不認同李溫的實學,但是不妨礙崇禎去了解,說起來是崇禎更想通過李溫的言論來了解他,從而打擊他。
但是一無所得。
崇禎靠在龍椅上,現在他徹底的沒有辦法對付李溫了,甚至認為李溫將會是比建奴和西北流民更加可怕的存在。
不過現在想什么也沒有辦法了,畢竟李溫已經從一顆小樹長成參天大樹了。
李溫在拒絕了宋寶塔之后,還多少猶豫了一段時間,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如常,顯然是皇上已經沒有了動作,或者說根本沒有辦法去做什么。
這一刻李溫突然覺得崇禎這個皇上有些可憐,面對滿目瘡痍的爛攤子,他卻無計可施。
隨后發生的一見事讓李溫有些目瞪口呆,在寧波府南部的臺州府,突然發生暴動,老百姓將所有明朝的官員驅逐,然后邀請李溫主政臺州府。
剛接到臺州府發生暴亂的時候,李溫還打算著趁機拿下臺州的,可是沒有料到還不等自己動手,來自臺州的百姓代表,跑到余姚求見李溫。
李溫并不知道他們是為何而來的,所以也就見了一面,沒想到百姓代表是跑過來請求李溫派人治理臺州。
這一幕讓李溫瞪大了眼睛,從沒有想過這一場景竟然會發生在自己眼前。
臺州有一府五縣,還有兩個衛。
說起來臺州武備松弛,吃空餉的太多,根本就沒有多少官兵,所以百姓們振臂一呼,先是把知府給趕跑,又把各個知縣給驅逐,然后馬上就來找李溫來。
李溫當然是高興,不費吹灰之力,就得一府那還有這等好事?
沒有任何耽擱,李溫調兵遣將,馬上奔往臺州府。
臺州府現在已經成了空殼,官員已經該跑的都被趕跑了。
李溫先是控制住府城,然后恢復秩序,馬上又派人將衛所官兵全部繳械。
當然投降的就既往不咎,若是有反抗的,直接收押,然后進行勞動改造。
所以很快整個臺州府就被李溫收入囊中,緊接著政務班子進入臺州府。
這一套已經很成熟,隨著實學的發展和興起,越來越多的讀書人聚集在三山所的滸山書院。
隨著政務班子進入臺州,那些大地主更是主動的邀請李溫進行徒土地贖買,只留下少部分土地,其余的都讓渡給李溫。
所以土地贖買與租佃都很順利,就連很難處理的讀書人也變得安順許多,以至于讓李溫都有些不可思議,沒想到一切都這么順利。
最后李溫還感嘆起來,這就是民意,說明自己做對了!
臺州的順利投靠,讓李溫的自信心爆棚,于是李溫加大宣傳,讓紹興與寧波府的發展出現在所有說書人的嘴里。
更是把臺州府的投靠,編成兒歌進行輸出,讓更多人接觸與了解到李溫治理的政策。
隨著李溫所治理的土地越來越大,規模效應與人口效應逐步顯現。
由于征稅少,百姓日子過得好起來,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所以在寧波府幾乎變成了一個工業區。
主要是紡絲廠,織布廠林立,因為靠著港口近,所以占著地勢。
除了工廠,還有各種各樣的手工作坊,只要海商喜歡交易什么,什么東西就會被生產出來,且物美價廉。
慢慢的李溫所控制的三個府,幾乎就可以完全為海商提供服務,幾乎不需要在做倒手買賣了。
這也就意味著生產力的進步。
在整個大明朝遭受天災人禍的時候,浙江三府卻成了避風港灣,成了最為舒適且安全的地方。
崇禎四年七月十七日夜,湖廣地區發生大地震,災害十分嚴重,六十個余府縣受災,一時間數十萬人無家可歸。
紛紛跑到浙江三府,跑進來這么多災民其實也是對李溫的一種考驗,也算是一種突發事件。
李溫緊急啟動以工代賑的方式對災民進行救治,馬上開展了余姚通往寧波的軌道工程,同時還加大造船力度等等。
吸引大批災民進行工作,獲得金錢用來生活!
最后李溫還趁機擴大民團規模,從原來的兩萬人,迅速擴充到五萬人,并同時擴充督察的隊伍,可以保證城市秩序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