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057、知青創業

無線電子書    重返激情年代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80年前后,隨著上山下鄉制度取消,大批知青紛紛回城。

  此時,當年鼓勵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口號再次喊起來:我們也有兩只手,不在城市吃閑飯。

  于是,城里誕生了各種“知青經濟體”。

  什么知青商店,知青工廠,知青個體戶…

  基本都屬于小集體企業。

  童建國早知道這些。

  當初,同屆知青聚會時,童建國還有過要把沒工作的同學組織起來的想法。

  可也只是想想而已。

  因為小集體企業雖然是個人集資創立的,但也不完全自己說了算,上面還有各種婆婆管著你。

  不說別的,光是工資你就不能隨便發。

  一般國營企業工人每月工資三四十元,你小集體可以靈活一點,定個五六十元,個別拿計件工資、績效工資的再高點七八十元。

  你說你每個月發100塊錢?婆婆們就該找你談話,該修理你了。

  你不服氣,老子自己投資的企業,老子自己賺的錢,想往哪投就往哪投!

  你自己投資?你自己的廠子?

  打死犟嘴的,淹死會水的。

  這世界啥不是郭嘉的?

  空氣是郭嘉的,一草一木是郭嘉的,連你肚子里的米青子都是郭嘉的。

  還敢說是你自己的?

  可眼下童建國還有的選嗎?

  自己開廠子好歹也有自己說了算的時候。

  到工廠當工人,到百貨公司當營業員,到外貿公司當翻譯,都得聽人擺布,哪還有自由可言。

  “大媽,你們街道會支持我們嗎?”

  “必須支持!人家紅旗街道都已經有兩個知青廠了,咱們東風街道還一個沒有。我還省思呢,咱們街道也有不少能人啊,咋就干不過他們呢?”

  “哈哈!必須干過他們!”

  “好!大媽就知道你小子有兩下子!”

  街道這邊定下來了,童建國就該跟姚廠長談談了。

  童建國之所以敢跟大媽張口就來,是因為他以前聽姚廠長說過那么一嘴,想到藍城一帶開分廠,解決遼南遼西的供貨問題。

  這事兒不能通過電話來交流,童建國必須親自跑一趟盛京。

  “哈哈,我就說嘛,你能找到新營生。”

  童建波一聽老哥又要跑到盛京了,不由得喜出望外。

  上火車的時候,兄妹倆還聽從老媽吩咐,給雄耀武帶了一飯盒餃子。

  “我吃過了。”

  雄耀武還直謙讓。

  “大小伙子,多吃點怕啥。”

  水餃還是挺方便的。

  火車上雖然沒爐子,但有別的辦法熱一熱。

  用開水把水餃燙一燙,再憋一憋就跟剛出鍋的差不多了。

  三個人擠在雄耀武的小休息室里吃著餃子,就著小咸菜。

  吃了幾口,童建國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了。

  雄耀武給他們兄妹倆買了兩張座位票。

  眼下,童建波待在乘務員休息室里,童建國就把另一個座位暫時借給一個抱著孩子的少婦了。

  下了火車,童建波跟著童建國走向紅星箱包廠才明白過味兒來。

  “原來還是那個營生啊?我就說沒事兒嘛。”

  來之前,童建國已經跟姚廠長打好招呼了。

  兄妹倆過來時,他和廠里的其他兩個負責的已經恭候多時了。

  “歡迎啊!來!來!”

  姚廠長這里連個像樣的辦公室都沒有,最近幾個月才特別隔出個空間了。

  還擺上了沙發茶幾,看著挺像那么回事的。

  “來!我給你們互相介紹一下。”

  姚廠長起身給彼此介紹了一番。

  另兩位,一位戴著眼鏡的老者是徐會計。

  另一位穿著工作服的是肖副廠長。

  介紹完了,王國輝里外忙碌著,笨手笨腳地給大家端水沏茶。

  水都倒到外面了。

  “哈哈,下次應該找個小姑娘來干這個。”

  雙方坐下來商討了一番。

  紅星箱包廠看著不起眼,投資怎么也得七八萬。

  光是切割機都得萬八千。

  像他們這么干,童建國干不起。

  最好的辦法就是接他們的半成品。

  那樣,童建國只需要買幾臺縫紉機、鎖邊機就可以了。

  有個五六千就能把廠子干起來。

  其實,童建國最初的想法是開公司。

  開一個小集體性質的倒把公司。

  但眼下,不光個人不讓倒把,單位也不行。

  從建國一直到80年代初,天朝很多制度都是照搬老毛子的。

  比如老毛子把物資分為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

  除了極個別的生活資料,剩下的物資大多實行計劃調撥、統購統銷。

  所以,所謂的倒把,也就是后世的貿易公司是不存在的。

  但童建國拿半成品來加工,再滿世界賣,他們就無話可說了。

  這種方式老姚他們也樂于接受。

  一來,半成品比成品運輸起來方便多了。

  二來,童建國在藍城這邊開分廠了,就等于給老姚他們加了一層保險。

  再也不用擔心商品積壓了。

  大批量進貨,還能把材料價格再壓低一點。

  絕對是多贏的局面。

  接下來就商談一下技術輸出、利潤結算的事。

  這會兒的企業領導都比較樸實。

  因為都是郭嘉的,從盤子里到碗里而已。

  也沒啥好計較的。

  真正計較的其實只有童建國自己。

  因為童建國能看到未來,他知道最多十年之內,他就會把這個小集體企業揣進自己口袋里。

  就像健林王一樣。

  不過,咱比健林王厚道。

  不像健林王,又當裁判又當運動員,自己給自己派活兒。

  一分不掏把郭嘉企業揣進自己口袋里你就悄悄的算了,丫還到處吹牛逼。

  童建國跟老姚他們商談了半天,連名字都定下來了。

  就叫紅星知青箱包廠。

  童建國擔任廠長,本廠這邊派一個技術員過來。

  剩下的都由童建國自己張羅了。

  廠房、場地啥的,街道會給解決。

  童建國再湊五六千塊錢買幾臺縫紉機、鎖邊機就能把廠子干起來了。

  這點錢,童建國自己也能湊齊。

  但小集體企業不能你一個人干,那不成個體戶了嗎?

  知青廠知青廠,必須得劃拉一堆知青。

  先找會計,還得是自己人。

  “啥?你想找高巖?可人高巖早就有工作了,而且是大集體企業。”

  聽說童建國要當廠長了,趙君倒是挺高興,可想找高巖當會計,恐怕不太容易。

無線電子書    重返激情年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