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十四章 開始長征

無線電子書    夢回亮劍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然而,經過這么久的戰爭,川陜根據地已經是面目全非,我借到的那點糧食根本就是滄海一粟。

  整個根據地到處都是荒蕪的土地、逃荒的人群、廢棄的鹽井,人力、物力、財力都損失極大,傷寒、痢疾到處流行,滿眼都是一片破敗。

  在這樣的情況下,十萬紅軍如何生存,如何再應對國民黨軍的下一次“會剿”,成為了必須面對的問題。

  此時,紅四方面軍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南下川南,那里人煙綢密,經濟富庶。但敵軍力量也較強,立足不易。另一條是北上陜甘,那里國民黨軍力量較弱,但經濟較差。相對而言,向北的方案更加現實些。因此,張國燾也制訂了一個北上建立陜甘蘇區的計劃。

  就在此時,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不斷來電,要求紅四方面軍派出部隊南進,以策應中央紅軍與我們紅四方面軍會師。

  能與中央紅軍會師,對于獨立苦戰七、八年的紅四方面軍來說,是一件大喜事。

  經過艱苦戰斗,紅四方面軍一部終于在四川懋功與中央紅軍會師。我們與中央紅軍會師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懋功縣兩河口召開常委會議,決定統一領導指揮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張國燾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徐向前、陳昌浩任中革高官,原川陜蘇區的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的歷史結束。

  八月,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開始施行大整編,將打殘了的部隊建制都開始整合整編,當時擴充出來沒有正式番號的部隊都要整編到有正式番號的部隊里,我的獨立旅就屬于這種部隊,上級領導決定撤銷我的獨立旅番號,將部隊整編到有正式番號的部隊里,因為壓縮編制,連我也官降一級,重新成為團長,上級領導考慮到我是無過降職,便尊重我的要求讓我重新回到七十二團任團長一職。

  部隊整編完畢后,中央紅軍與我們紅四方面軍共同北上,向陜西甘肅地區轉移,我們紅四方面軍主力和中共中央軍委為左路軍。

  我們與中央紅軍會師后實力大增,開始能與劉湘一爭長短,甚至有了占領四川的跡象,這就踩到了劉湘的痛處,劉湘以為我們是要攻占四川,十分擔心,急忙向蔣介石求援。

  劉湘一直只接受蔣介石的武器彈藥和空中支援,一直不肯讓蔣介石的部隊進入四川,就是害怕請神容易送神難,一旦放了蔣介石進川,那就別想讓他輕易的離開了。

  但是這時的劉湘已經是被我們紅軍給打怕了,他自認為是圍剿不了我們紅軍,便打開四川大門,放蔣介石的精銳部隊進到四川,來圍剿我們紅軍。

  蔣介石派胡宗南帶著五個師的精銳進川來圍剿我們。

  蔣介石的精銳部隊可不是地方上的這些軍閥,他們之間根本沒有可比性,蔣介石的精銳部隊,裝備好,訓練有素,還有飛機大炮的支援,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不像地方上的軍閥,彼此之間勾心斗角,為了保存實力,不擇手段。

  現在我們才算是遇到了勁敵,上級領導也是看出了這一點,為了保存革命實力,決定改變北上路線,準備從國民黨力量薄弱的地方轉移部隊,經西康,西藏,青海繞道到陜西甘肅,也就是我們的長征要開始了。

  西康,西藏,青海,地質環境差,人煙稀少,草地多有沼澤,也就是大水泡,人一旦陷入其中,就很難生還了。還有雪山,山地居多。在這里基本上就沒有國民黨軍,就算是來追剿的國民黨軍,他們的飛機大炮也派不上用場,對我們阻擊和突圍的困難小了很多。

  不過盡管如此,有些地方我們還是走不了。西康的西部是青康藏高原的一部分,整體地勢高聳,人煙稀少,地勢皆在三千多米以上。西北部最高,多數地勢都在四千五百多米以上,但地表起伏較小,屬高原地形,為藏北高原之一部分,這樣的地形我們根本走不了,只是高原反應就讓戰士們就受不了了,那會也沒有現在的氧氣筒之類的東西,走了這里,是沒人來追剿你,但那也不用國民黨軍打了,自己就將自己搞定了。

  西康的中部地區為縱谷地形區,高大山脈皆呈南北走向,平行排列,兩山間之谷地則有大河奔流,有多條大河貫穿而過,包括怒江、金沙江、瀾滄江等。

  東部為四川盆地邊緣地區,地勢較低平,是全省的精華區,東部地區雖然是地勢平坦,但也是敵人防御力量最強的地方,經黨中央研究決定,讓部隊穿越西康的這些大江大河。

  不等我們渡江渡河,敵人很快就找上門來了。在我們剛進入西康漢源地區的時候就遭受到了劉文輝的攻擊。

  劉文輝是劉湘的叔叔,當年也是和劉湘爭奪過四川的統治權,結果也被劉湘打敗,退到西康地區。

  敗走四川后的劉文輝,現在剛剛在西康站住腳,卻又趕上我們紅軍北上。

  蔣介石闚伺四川西康已久,他既想消滅異己,又想利用劉湘、劉文輝等地方實力派出兵“圍剿”紅軍。

  在我們紅軍通過西康地區時,蔣介石一面嚴令劉文輝的大軍在大渡河沿岸堵截,一面派其嫡系薛岳率中央軍跟蹤追擊。

  當時的劉文輝,既怕蔣介石趁機吃掉他,又恐紅軍占其西康,事到臨頭,只好奉蔣介石命令親赴漢源督戰。

  劉文輝派自己的二十四軍駐守在漢源大渡河的分支處的萬安橋,準備死守萬安橋,阻止我們紅軍部隊通過,只要他能守住萬安橋,等候薛岳的部隊的趕來就能將我們前后夾擊。

  萬安橋為桿欄式廊橋,單孔石礅。橋用粗圓木圍身,平臥兩橋頭石礅上,上釘木板,結實平整。全長有十八米,寬四米多,離水面大約有六米左右高。

  橋的兩端有門樓,均為重檐歇山頂式結構,取勢獨特,古素有致,橋兩頭都有劉文輝的重兵把守,一時之間根本很難打下來。

無線電子書    夢回亮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