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28章 安慶緒之死

無線電子書    我和李白是同學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高尚幾個人也是感動的稀里嘩啦。暗暗腹誹安慶緒的小肚雞腸。

  以至于回城后讓家人把禮物送回家,幾個人直接去了王宮面見安慶緒。

  責怪他不能太慢待史思明,如今大燕國就剩這么一直強大的力量了。

  若是史思明再離心離德,大燕國就徹底完了!

  自己的幾個心腹手下態度都已然如此。安慶緒怎么好意思還龜縮不出?

  只好帶著他們加上自己幾個弟弟。又點齊三百兵馬一起出城了。

  史思明親自在城門口迎接他,并且施禮道:“臣甲胄在身,不能全禮。請陛下勿怪!”

  安慶緒趕緊攙扶,“史王乃國之棟梁,不須多禮。是朕來晚了。沒能親來迎接,請勿怪。”

  史思明哈哈大笑,君臣之禮不可費。請陛下去軍營中視察,你還沒檢閱這次大敗唐軍的大燕兒郎呢!

  安慶緒稍一猶豫,高尚便上前一步。拉著他的手朝軍營走去。

  一行人來到軍營,卻見將士們個個全服武裝。持戈拔刀對著安慶緒怒目而視。

  安慶緒大驚,剛想回頭走出軍營。卻發現大門已經被史思明的將士們圍攏。

  安慶緒便知道大勢已去。隨即長嘆一聲,跪倒在地。拜了兩拜跪下叩頭稱臣說:

  “我不能擔當重任,丟失了長安洛陽,長時間陷入重重包圍,沒想到燕王看在我父親的面上,率領部隊遠道而來援救。”

  幾個大臣和安慶緒幾個弟弟哪里還不知道事情已然有了變故。群情激奮。

  高尚上前罵道,“史思明,安慶緒乃大燕之主,你莫非想造反不成?”

  史思明哈哈大笑。指著安慶緒罵道。

  “丟失長安洛陽,打仗失利,那又算得了什么。你作為兒子,殺死自己的父親奪取王位,難道不是大逆不孝嗎?我替你父親來懲罰你這個奸賊。”

  說完一揮手,將士們便一擁而上。把他們全部推倒在地捆了起來。

  崔乾祐呸的一口濃痰吐到史思明臉上。“想不到你是如此小人。只恨我崔乾祐瞎了眼!”

  史思明拿出手絹擦去,輕蔑了的笑了一聲。

  “我敬你是個英雄。大破同官才讓我大燕國有了如此局面。”

  “可你如此糊涂,忠于一個無父無君之人。自然留你不得!拉出去,都砍了!”

  史思明是怕遲則生變,畢竟城里還有幾萬將士。能抗擊唐軍二十萬將士四個月的軍隊豈能是輕視。

  安慶緒一行人跪倒在軍營外,劊子手手執鬼頭刀。高尚流著眼淚大喊。“陛下,是臣誤你!”

  安慶緒到了此時倒也不再畏懼。笑了一下說道:“各位愛卿陪我一起到另一個世界打天下去吧。”

  然后又抬頭看了一眼史思明。“你的命運不會比我好腦袋遲早也會被自己兒子砍下來!”

  話音未落,一顆腦袋依然落地。在地上滾了幾圈。一個在中國歷史上蹦跶國幾天的逆賊終于徹底消失了。

  史思明看了一眼自己的長子史朝義。史朝義也不安的看了一眼父親。一種情緒在兩個人心中滋生。

  因為此時因為安祿山出城,城門還在開著。史思明的部隊便趁機而入。

  而城內的軍隊因為群龍無首,哪里還能對抗?面對重兵,只好乖乖投降。

  接收了安慶緒殘部后,史思明便叫兒子史朝義留守鄴城。自己帶著大軍返回范陽。

  到達范陽后,便自立為帝。國號仍為大燕。只是登基儀式有些簡陋。連個像樣的宮殿都沒有。

  他本來該在洛陽登基的,只是洛陽歷經幾次戰爭后。城內早已經被焚毀一空。

  加上范陽一直是叛軍老巢。讓他覺得安全。所以才選擇了這里。

  此時的河北,河南大地早已經民不聊生,焦土遍野。大批的百姓逃亡南方。

  這次動亂徹底改變了國家的格局。讓原本富庶的陜西,河南成為貧瘠之地。而大量難民的涌入,淮河以南地區才開始富庶起來。一直延續到清朝。

  唐軍的大敗讓李亨極為惱怒,他撤掉了李光弼的軍職。讓他留在長安。

  可惜大唐此時就這么一個聽話的節度使。剩下的都在自己封地。李亨不管多恨,也不敢裁撤。怕人家造反。

  戰爭進入了一個短暫的平靜期,唐軍和叛軍都沒有主動進攻。各自休養生息。

  而在這個時候,一直軍隊出現了。打的是勤王的旗號。元帥是前太子李瑛。

  而將士們卻都是渤海郡士兵。這幫家伙如狼似虎,從入了山海關開始,便一路攻城掠地。

  只是,他們有一個和唐軍叛軍完全不同的習慣。

  那就是收羅百姓。所有衣食無著的百姓都被他們集中起來。安頓在他們占領的城鎮里。

  他們似乎永遠不缺糧食,被他們安頓的百姓。絕不會再遭受殺戮和凍餓。

  慢慢的,沒能逃亡南方的百姓開始往北走。他們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找到東征軍,到了東征軍的地盤我們就能活了。

  高仙芝帶著隊伍穩扎穩打。占領一處后就一定先把后方安頓好。

  當然,對于敵人他是絲毫不會客氣的。

  只是他所謂的敵人,概念很模糊。不管是叛軍還是唐軍,只要是擋在他前面的,就是敵人。

  他們出了渤海郡以后,艦隊便開始往澳洲送人。沒辦法,澳洲缺人厲害。百姓們過去以后生活會好很多。

  至于大欽茂和大臣們,到了華夏后。王小強派人領著他們仔細體驗了那邊的生活。

  一幫家伙啥都沒說,急急忙忙便回了渤海郡。陪同的華夏官員還以為他們不適應這里的生活。

  卻沒想到他們是來了華夏以后,再也忍受不了自己那窮山惡水。反正自己做渤海王的理想也破滅了。還不如早點另謀出路。

  他后悔自己沒早點來華夏,早點來好歹也能買一些華夏廣場的股份。

  不過他現在看上了另一份生意。那就是海上貿易。

  他發現做海上貿易的基本都是外國商人來大唐。而大唐人卻沒有出去的。

  這當然跟大唐的政策有關。另外也跟大唐的船舶制造業落后也有關系。

  這次在安南港口看見華夏造的漁船之后。他的心便開始膨脹!他覺得,自己若是做這個,肯定要比那些外國商人要做的好。

  于是急急忙忙趕回家,接家屬只是順便。最主要的是把自己財產弄過去。買船沒錢不行啊。

  他跟大臣們把這個事情一說。這幫家伙自然贊成。渤海郡之所以叫這個名字。

  自然是跟地理位置有關。對于海洋他們是有一定了解的。

  特別是跟倭國聯系比較緊密以后。大家發現,在大唐一些很普通的東西就能換來大量的白銀。

  關鍵倭國那地方盛產白銀。大欽茂嘗到了甜頭。但是卻有個大麻煩解決不了。

  那就是運輸,造不出大船。就算造出來。也根本禁不起風浪。常常是船毀人亡,得不償失。

  華夏國的艦隊卻讓他看到了希望。且不論船的大小。那順風逆風一樣能航行的的特性就給他驚為神器。

  他特意去問了王小強,得知這東西商人也能夠購買之后。便欣喜若狂。

  他就算不跑別處,只跑倭國很快也可以讓他富可敵國啊!

  渤海郡物資缺乏,能交易的東西不多。但是華夏多啊!

  現在華夏海軍幾乎把沿海地區都給占了。自己作為一個華夏商人,豈不是坐在聚寶盆上。

  作為曾經的郡王,自然不能不管手下。于是和一幫手下一商量,便決定一起買三艘船。

  正好湊一個商隊。正好跟倭國熟門熟路。先跑倭國再說。

  海船一艘的造價是三萬兩銀子。商船不用裝武器,省了一大筆開支。

  不安全的地方直接請華夏海軍護衛行。

  因為船沒有特殊的要求,安南造船廠就有現貨。所以直接交了九萬兩銀子提貨。

  加上在南詔城買了宅子。渤海郡這幫人家底一下子便掏空了。

  所以這幫人急忙安排好家小,便急匆匆的購了三船貨物。啟程便往倭國進發。

  無非是絲綢,瓷器。還有棉布。棉布對于倭國還是新鮮東西,肯定會暢銷的。

  王小強拜托他回來時候從倭國購進稻谷,直接運去渤海郡。北方百姓太苦了。

  大欽茂不由得心里慚愧,渤海郡曾經都是他的百姓。人家剛接手就掏錢為百姓買糧食。自己統治十來年也沒有關心過百姓的疾苦。

  三帆船的速度很快,加上又是順風。沒用幾天就到了倭國港口。

  一萬兩銀子的貨物,竟然翻了十倍。大欽茂的心情都不知道用啥來形容了。

  稻谷在倭國是最不值錢的東西。其實倭國的窮,一不缺糧食二不缺銀子。

  他們是缺乏生活物資和鐵器。因為倭國那地方礦產資源極為貧瘠。基本除了農作物和海產品,啥都需要從別的地方買。

  回程時候大欽茂裝了滿滿三大船糧食,也不過用了三千貫錢。

  大欽茂決定,絕不要王小強的錢。而且以后他每一次去,都自己把糧食買回來送到渤海郡。

  大欽茂的舉動得到了王小強的夸獎。

  求訂閱,求推薦,求收藏。

無線電子書    我和李白是同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