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允修很快也回京了。
第一時間向朱翊镠匯報了關于他弟弟張靜修回江陵城的情況。
尤其代張靜修以及他全家人表達了對朱翊镠的感激之情。
其實,朱翊镠自己倒是不覺得,他做了什么大不了的事。
只不過盡朋友之義。
且不說與張靜修是好朋友,名義下的朱氏集團還一直交給張靜修打理,當然希望張靜修一切都好。
“靜修夫婦和好如初,朕很欣慰啊!你祖母、父親可好?”
朱翊镠聽完后,欣慰地說道,同時表達了自己的關切之情。
“回陛下,父親身子還好,可祖母臥床不起,恐怕時日不多了。”
張允修坦誠地回答。
“那你為何不在家多待些時日,這么快急著進京作甚?”朱翊镠道。
“陛下,臣倒是想,可父親不讓,他說男兒當以國事為重,家里有他與六弟料理就夠了,直催臣進京呢。而且,依爹之意,祖母去世也不必回去了。”
“哦,朕知道你爹是為了響應、支持當下的政策,那你自己怎么看?”
朱翊镠心知肚明,張居正原本就因為“奪情”而被士人攻擊,為父母守制方案的改革,張居正一向支持。
“祖母過世,臣以為回去行,不回去也行。”張允修如是般回道。
“哦,那到時候再看吧,朕的主張也是看個人自主選擇,不必強求。”
“臣明白,多謝陛下體諒!”
“靜修在信上說,進京一趟讓他感悟頗深,回江陵城后將致力于朱氏集團的深化改革,朕這次很看好他。”
朱翊镠又將話題拉到張靜修身上。
“是啊,臣也感覺,六弟的心境著實提升不少,變得更有斗志了,還是陛下懂得如何激發他的潛力。”
張允修由衷地回答說,這一點他不得不佩服,好像皇上什么都看透了,不僅感情上,工作上也一樣。
皇上知道六弟問題出在哪兒,然后對癥下藥,最后問題迎刃而解了,這是皇上的過人之處,他人望塵莫及。
“靜修還年輕,需要學習的東西確實很多,但只要他心態擺正了就好辦,朕一向認為他的悟性還是很高。”
“經歷過這次,六弟已成熟多了。六弟自己也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他這樣想,朕就放心了。”
“臣代六弟再次感謝陛下!”說著,張允修跪下給朱翊镠磕頭。
“起來,不必客氣。既然回京了,那朕便交給你一個任務吧。”
“陛下只管吩咐。”張允修站起來。
“朕名義下的兩大集團,還有吾愛吾家地產公司,剛不久都擴招了員工,接納不少被裁撤下來的公公。朕擔心他們起初會遇到各種困難以致抱怨不停,你代朕去考察考察吧,去時最好不要急于坦白自己的身份,從前這個工作朕都是交給王安的。”
“臣遵旨。”
王安去日本督軍,還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回來,這個張允修知道。
他更清楚王安是皇上的心腹,深得皇上喜愛,做事很有自己的一套。
谷秅</span這一點,他不一定比得上王安。
“即便王安回來,以后恐怕也不能再做這項工作了呀!”
朱翊镠接著又感慨地道,不由得想起陳炬的死,那王安回來就得接替田義的職務,哪里還有時間?
張允修聽了當即神情一緊,因為他領會錯了,還以為王安去日本督軍出了什么事兒呢,故而弱弱地問:
“陛下,為何王公公回京,也不能再做這項工作了呢?”
“因為陳公公沒了,被可惡的日本人殺害。”朱翊镠咬牙切齒地道。
“司禮監掌印陳公公沒了?”
“是的。”朱翊镠點了點頭,這是他首次對外廷官員說,此時因為這個消息尚未公開,故而內外廷官員還不知道,只有田義等少數幾個人清楚。
“陛下,什么時候的事兒?”
“靜修進京那會兒就發生了。”
“啊?”張允修不禁訝然,“如此重大的事故,為何朝廷內外都不知情?”
“是朕故意暫時隱瞞下來的,沒有選擇立即公開,以免節外生枝。”
“哦,那與日本一戰,不知何時方能結束?”張允修又小心翼翼地問。
“雖然至今尚無消息傳回,但朕猜想這時候應該也差不多結束了吧?此刻理應正與日本政府談判當中。”
“有王公公在,談判當順利。”張允修點了點頭,也沒有多問,知道皇上的預言很準。他心里其實想著陳炬沒了,那王安回京后指定又要晉升了,難怪說王安即便回京也不能再考察。
“這次與日本開戰,耗費如此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你怎么看?”
朱翊镠也算是有心一問。
張允修回道:“雖然臣并不了解日本這個民族,但相信陛下高瞻遠矚,只要陛下覺得行,就一定行。”
“外交終究還得靠實力說話啊。”朱翊镠感慨地道,“就像朝鮮羸弱,日本就來欺負他,倘若朕不還之以顏色,日本還以為自己可以稱霸東南亞呢,往后連我泱泱大中華都敢覬覦。”
“那陛下這次的決策太英明了,臣也懂得弱國無外交的真諦,必須讓日本看到我大明的實力,不要惹我們,只要敢打我們的主意,雖遠必誅。”
“看來你已經深諳朕之心意了。”朱翊镠微微一笑,繼而鼓勵道,“好好干,爭取達到你爹的水平。”
“這…”張允修不敢搭話,心想他這輩子也達不到他爹的水平吧?
“怎么?”
“陛下,臣不敢與爹比,并非臣故意抬高,他的成就非我輩所能及也,臣再怎么努力,恐怕也達不到他的高度。”張允修謙虛地回道。
“要敢想敢干,你還年輕,你爹像你這個年紀,還沒有到現在這個級別。”朱翊镠又鼓勵道。
“那只是因為陛下對臣的抬愛,更準確地說,是對我張家人的抬愛,若單論行政能力,與爹相比,臣自愧不如,還差著一大截呢。”
歷史上張居正的幾個兒子確實不及張居正的成就,就是放眼整個大明,也找不出來一個。
但也不得不承認,張居正幾個兒子可以說都是好苗子,只要稍加培養、提拔,至少也都是人才,放到任何領域都可以獨當一面。
請:m.yq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