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861章 新皇第一把火

  自永樂皇帝定都北京后,欽定百官依執掌權力劃分,共有九大衙門、九小衙門。九大衙門是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加上都察院、通政司和大理寺;九小衙門依次是詹事府、太常寺、太仆寺、光祿寺、鴻臚寺、翰林院、國子監、尚寶司和苑馬寺。

  九大衙門的掌印者,習慣上稱之為大九卿;而九小衙門的主管,通常稱之為九小卿。

  這十八大衙門組成了一個完整的中央政府管理機構。

  攫欝攫。而內閣首輔,自孝宗時代起實際上就是代表皇上,通過十八大衙門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

  這也是大明皇帝為什么啥都不管國家卻能正常運轉的原因所在。

  好處很明顯。

  但壞處也很明顯。多年來,京城官場中就流傳著四句順口溜:“大九卿有大九九,小九卿有小九九,十八衙門朝南開,堂官跟著首輔走。”

  這短短的二十八個字可謂絕妙貼切地道出了官場痼疾。

  所有大臣忠誠于皇帝聽命于政府本是臣道職守無可厚非。

  但對于大臣們各自都有自己的小算盤,朱翊镠不能容忍。

  因為倘若這樣,勢必造成結黨營私沽權售利的混亂局面。

  長此下去不僅皇帝的威福只是一句空話,就是天下黎民百姓期盼的長治久安的盛世也只是鏡花水月。

  尤其是當朱翊鈞親政后,將張居正的許多新政很快都廢除了。雖然時間還很短暫,可朱翊镠上位后,不能再傳遞錯誤的信號,必須立時更改。

  否則,以宦官、王公、勛戚、權臣為代表的封建統治階級勢力,將操縱朝政,以致政治黑暗,軍事衰敗,財政拮據,苛征暴斂益形繁重,人們反抗事件層出不窮,國力日漸衰微。面臨這種形勢,一些知識分子發出了關心國事、改革弊政的呼聲——這便是“東林黨”產生的原因——朱翊镠不允許。

  所以官場的弊端現在就得抓,毋庸置疑越到后來指定越難——這便是朱翊镠約見朝中大臣云臺相見的由來。

  此刻云臺一片寂靜。

  “通政司的邸報應該刊載什么?”朱翊镠望著馮保道,“伴伴,這個問題,還是煩請你來回答吧。”

  馮保清了清喉嚨答道:“萬歲爺,邸報內容應是各地臣官的職守總匯。各省布、撫、按三臺,各府州縣官,還有九邊總督,河官漕官鹽官,他們每天都在干什么,是否都在明賞賚、嚴誅責、審開塞、守一道、盡明法稽驗守土牧民之責,只要一看邸報,就應該大概知道這天下吏治的情況。這才是邸報該起的作用。萬歲爺拿來的這三份邸報,奴婢昨天就看過了,覺得亂七八糟,感覺像是吃了一只蒼蠅那么惡心,沒想到萬歲爺獨具慧眼,今天單單挑出這三篇來,念給諸位大臣聽。”

  馮保話音剛一落定,朱翊镠便立即接過話頭:“伴伴已經將邸報的作用講得通透,朕今天特意挑出這三個條陳,就是為了引起諸位的警惕,我大明天下的那些封疆大吏、府庫之臣,每天都在干什么?張先生好不容易開創出一代中興盛世,難道很快就要廢了嗎?盡管國庫不再空虛,可匪患有沒有?官員貪墨的現象有沒有?河槽有沒有失修?天下難道沒有餓殍濟民了嗎?這許許多多關乎朝廷命運國計民生的大事,到底有多少官員認真在做?反而弄這些異端邪說上報,豈不無聊至極?”

  朱翊镠音韻鏗鏘言辭犀利。

  說得在座的各位大臣都避開他的眼睛沒有一個敢與之對視。

  朱翊镠接著說道:“想嘉靖一朝,世廟因為篤信齋醮,一切朝政聽任嚴嵩處理。嚴氏父子巧言佞說以權謀私,取寵于上而饞賊于下,柄國二十余年,導致朝廷綱常不舉政令教化不行。洪武永樂開創的大明氣象、清廉為本奉公唯謹的士林風氣,在嘉靖朝幾乎喪失殆盡。”

  “世廟好修玄,好祥瑞,好變異,嚴嵩投其所好,每天捏造許多怪事呈報大內,各地官員更是紛紛響應,督撫大臣獻符爭寵,賀表塞路星馳京師。而忠懇之士每見放逐,淫巧之人屢得便宜,以致江淮水患疏于治理,賦稅積欠無人追繳,兩京大僚尸位素餐以奢靡為尚,地方官吏盤剝小民以搜財為工。”

  “世廟駕崩,隆慶皇帝入承大統,嗣位之初也想挽振頹風刷新吏治重樹洪永樂皇帝創建的綱常教令,奈何利弊太深人心朽壞,難以畢其功于一役,加上隆慶皇帝在位六年時間內閣走馬觀花一般換了幾位首輔,人不安神席不暇暖,為保祿位爾虞我詐勾心斗角,哪里還有心思整頓政務稽查弊端?”

  巘戅玩吧戅。“再到萬歷一朝,在張先生的領導下勵精圖治刷新吏治,總算打開了一條出路,迎來萬歷中興。可無奈萬歷皇帝因私而嫉恨張先生,將張先生的改革全盤否定,正因為如此,通政司的邸報才會出現如此怪誕的條陳。朕今日坦誠地告訴你們,這已經觸犯了朕的底線,對此朕絕不會姑息縱容。”

  朱翊镠這番話本來早就已經想好了的,所以說起來條分縷析,大有振聾發聵醍醐灌頂的功效。

  厺厽 玩吧小说网 wanbar.net 厺厽。在座的朝中大臣,無不被他的話深深震懾。盡管他們早已經意識到了朱翊镠的目的所在,可朱翊镠一番慷慨激昂的說辭,還是讓他們感到汗顏、由衷的佩服。

  “說到這兒,諸位應該明白朕接下來想干什么。”

  一朝天子一朝臣嘛,誰不明白?

  “朕要實行京察!”

  果然。只是大臣都已經想到了,所以也不覺得有多驚訝。

  “朕決定要對全國官員實施考核,四品以上官員,一律上奏,自陳得失,然后由朕與內閣決定升降去留;四品以下官員,由吏部、都察院聯合考察,無論品秩,稱職者留用,不稱職者一律裁汰棄用。”

  稍頓了頓。

  朱翊镠口風微微一轉:“不過,為了平穩過度,京察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只針對順天、應天兩京官員,第二階段才推廣至各處的地方官。”

  “萬歲爺,何不一道?”馮保問。

  “朕剛登基不久,倘若一來就大刀闊斧,恐怕搞得官員一個個人心惶惶。而且地方官都負有牧民之責,若與兩京官員同時進行考核,勢必引起混亂,導致地方州縣不寧。兩京衙門的官員,并不直接面對百姓,考察起來也沒有那么麻煩。還有,風氣都是自上而下,只要京官的問題解決好了,地方官行賄無門進饞無路,吏治必定會有好轉。京察的目的并非懲罰裁汰官員,而是讓在位的官員各司其職盡忠報國。”

  在座官員聽了無不佩服。

無線電子書    不負大明不負卿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