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02章 又收青銅器

無線電子書    海洋被我承包了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交流一番之后,白高澤就看他帶過來的東西。

  夏宇則是和白羽嬌一起,去鑒定別人送過來的青銅器,一共有四件青銅器。

  每件青銅器都相當不凡。

  他首先鑒定的是一件聿鬲鼎,這樣造型的鼎他此前在拍賣會上就有拍到過。

  俗稱分襠鼎,是鼎和鬲的混合體,上部似鼎,下腹似鬲,但又承一段較長的錐足或柱足,不完全和袋足的鬲相同。

商代早期出現鬲鼎,到商晚期發展壯大。西  周早期,鬲鼎的分襠已十分模糊,器型蛻化,與鼎不分。

  這件鬲鼎方唇口沿,其上豎立雙耳。腹部三分略膨,承有三柱足,較為粗壯。口沿下方裝飾一周蟬紋,首尾相接,橫向分布。

  蟬嘴部前伸,陰刻一對圓目,下部近似三角形,亦陰刻而出。

  腹部裝飾獸面紋,凸起的出戟作獸面的鼻基線,獸面的輪廓已和地紋融為一體,僅可見角、雙目、耳、嘴等部分。獸面兩側各有頭下尾上的彎角龍紋。鼎內有銘文“聿”字,估計是器主的名字。

  白羽嬌對青銅器的研究沒他那么深,她還是以瓷器為主的。

  但她這會也看出這件青銅器相當不錯,也不像是假的。

  白高澤有鑒定過一次,要不然也不會拿來給夏宇過目的。

  夏宇也是先仔細觀察鼎的外觀和其他特征,然后在上手。要不然,直接上手的話,感覺就太作弊。

  他的判斷和白高澤以及白羽嬌如出一轍,這件青銅鼎是真品。

  年代大概在商朝末年。

  但身體認不認的話,還是得看有沒有反應。

  摸上去之后,反應馬上就來了。

  還是那熟悉無比的,歡欣雀躍甚至有點蠢蠢欲動的感覺。

  那就沒什么好說的,直接要了!

  這件青銅鼎的價格也還好,白高澤說是九十萬港幣。

  白羽嬌自是支持他,只要他喜歡就好,她沒任何意見,反正他現在不差這點錢。

  她跟著開開眼界就挺好的,第二件也是青銅鼎。

  方唇口沿,其上對稱立耳。頸部略斂,腹部圓鼓,下內收,底承三柱足。

  腹部上方以蟬紋、火紋交替排布,輔以云雷地紋。

  由于商代蟬的形象沒有翅翼,有處于復育階段的未成蟲和成蟲兩種形式,盛行于商末周初。

  腹壁有銘文“眉”,這件青銅鼎也可以稱之為眉鼎。

  也是一件保存得相當完好,品相更是不錯的青銅器。

  兩人也同樣鑒定為真。

  至于這樣的鼎是從哪里來的,追根溯源的話,肯定是國內出土的,就是看什么時候流到港城這邊來的。

  這些自然不用去深究,也沒辦法深究。

  只要夏宇看得上的話,直接拿下來就好。

  他甚至都不需要身體接受,這樣的好東西,自己存著的是可以的。

  再上手的時候,卻還是那熟悉的沖動…

  夏宇也在心底琢磨,是不是只要是真的,寶鼎空間就能吸收?

  這件鼎的價格和第一件一樣,都是九十萬港幣。

  然后是一件青銅爵,爵是最早出現的青銅禮器,到商代晚期發展成熟,流和尾長度接近,雙柱從流口之際向后轉移,流前段有加高趨勢,鋬上多作犧首,柱有菌形、帽形等多種,足以三角錐形為多,少數有三角刀形。

  而這件青銅爵屬商末周初制式,長流高挑,尾尖,沿上兩帽狀柱后移。卵形腹,一側有牛首半環鋬,下承三角錐形三足。爵腹裝飾龍紋造型特殊,除圓目鼓出外,均以粗陽線勾勒輪廓,其余滿鋪云雷地紋。

  柱上及鋬下分別鑄銘文“祖辛”、“魚畬”,前者為被祭者名號,后者為族屬徽記。

  還是那句話,有銘文的青銅器,價格都不會太便宜。

  這件青銅爵,白高澤說市場價在七十萬港幣。

  比內地的青銅器價格會高不少,但又比拍賣會上低一些。

  夏宇上手之后,也同樣是能被吸收的類型。

  最后一件是青銅簋,高約15厘米的樣子。

  青銅簋始現于商代早期,西周時期開始盛行且樣式多變。其用途多為盛放黍稷的食器,使用之時常與鼎搭配組合。

  這件青銅簋是西周早期典型制式,侈口束頸,鼓腹圈足,底承狹邊,獸首雙耳,垂珥外勾。口沿下裝飾帶狀環柱角獸面紋,獸面被中心高浮雕之虎首分割,左右對稱。環柱角獸面紋的角作半環形,中間有一短柱與額頂相連。

  環柱角型獸面紋初見于商代早期,商代中期減少,到商代晚期尤其是商末周初又盛行。

  獸面兩側云雷紋構成身軀,上部有細密排列的鰭。腹部光素,高圈足一周,四條短出戟,以之為鼻基,裝飾四個環柱角型獸面紋。

  整器皮殼黑亮,非常古雅。

  夏宇和白羽嬌交流著,鑒定為西周早期。

  當然,這件青銅簋的價格也稍微貴些。

  一百二十萬港幣。

  這幾件青銅器,夏宇全都要了,他也跟白高澤說了這事,也夸他目光如炬,幫他找到青銅器都是些好寶貝。

  白高澤笑著回應道,“不是真品我也不會拿回來的,阿宇也是個大忙人,耽誤大家的時間可不好。”

  “讓大爺爺多費心了,以后有青銅器還要大爺爺多幫我留意著。”夏宇說。

  然后他也不拖沓,直接轉了四百萬港幣給白高澤,這是加上給他的傭金三十萬港幣。

  白高澤也不推拒,都按照行規來辦事就行。

  因為連白羽嬌和白高睿也同樣都是拿當中間人的傭金,夏宇也從不讓他們白幫忙。

  這也是大家都特別喜歡和夏宇一起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只要交易成功,大家都有錢賺。

  夏宇花錢最多的地方,也就在收藏青銅器上了。

  交易完成之后,白羽嬌也說港城這邊的古董市場確實比內地要寬松得多。

  可不是嘛!

  內地的青銅器交易,都得私下偷摸的進行。

  能在內地上拍賣會的青銅器,都是很久之前出土的才行。

  此外,港城這邊,像是夏宇上次搞回來的象牙、珊瑚、犀角這類東西,也完全可以自由交易。

  這些東西,他也都是委托白高澤出手,然后一起分賬。

  至于他這次帶過來的清代民窯瓷器,都是和之前同一批的,白高澤只需要把數目清點好就行。

  一般品質的元青花瓷器,他則是說過些時日才能到貨。

  到時候不光是港城白高澤的出云軒這邊,他也會弄些回玉海,也還是和以前一樣,讓白羽嬌家御祥齋幫著出手。

  白高澤高興得直說好,還感嘆說,“還是阿宇厲害,能搞到這么多好寶貝!我和小嬌爺爺都是托阿宇的福,感覺這輩子不白活。”

  “大爺爺過獎了!”夏宇還是稍微謙虛下,也講他沒時間和古董行的人打交道,后面還是拜托幫著出手以及收集青銅器。

  總之,青銅器對他而言,是多多益善的。用他拿出來的其他文物換都是OK的!

  這下午,幾個人就在書房里交流古董行相關的事情。

  白高澤也有信心幫他收集到更多的青銅器,“千金買馬骨”的效果已經傳出去了。

  而且他相信,“等阿宇下一批元青花到貨,元青花換青銅器,效果肯定會更好!”

  白羽嬌也是直點頭,“我同意大爺爺的看法,現在很多藏家手里的藏品都舍不得賣。可要是遇到他們喜歡的東西,就都還是愿意交流出來的。”

  白高澤笑著說,“倘若一件青銅器換一件元青花的話,很多藏家會愿意的。畢竟,市面上青銅器的數量可比元青花多太多了!”

  夏宇倒也不用擔心吃虧的問題,因為對他來說,青銅器才是剛需!

  更多的青銅器,升級空間和他自己的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也如白高澤所說的那樣,太過貴重的元青花,還是單獨出手。除非真的是那種特別稀罕,同樣能賣出幾個億的青銅器。

  到下午五點半的時候,夏宇和白羽嬌就先告辭回去,同時把這次的幾件青銅器都帶過去。

  白瀚飛夫妻還有白皓軒要七點之后才回來,就定在七點半開飯。

  倘若只夏宇在這邊的話,奶奶肯定要過去幫忙做飯。

  但這次夏雪和陳文秀她們在家里準備晚餐,就不用麻煩她。

  白羽嬌小嘴也跟抹了蜜一樣,跟奶奶說,“大爺爺和奶奶到時候跟叔叔阿姨她們一起,直接過來家里吃飯就好。小雪她們的廚藝非常好,今晚吃的海鮮是老公從大馬弄回來,都是野生,我們已經嘗過,非常美味。”

  奶奶慈祥笑著點頭說好,“阿宇弄回來的海鮮,是市面上那些海鮮完全沒法比的。平時都不著家的皓軒只要知道是阿宇請客吃飯,說什么都要跑回來的。”

  這次夏宇請客他們肯定是要給面子的。

  夏宇也說他經常來奶奶家蹭飯吃,請他們吃飯的應該的,也基本不出去外面吃飯,就家里吃些家常便飯。

  白高澤和老伴都笑,夏宇這家常便飯全世界都沒幾個人跟他一樣,即便是大富大貴之家也吃不起的。

  然后夏宇就和白羽嬌帶了裝在箱子里的青銅器出門,打的回家。

  其實是可以在這邊買車的,但夏宇一直忙忙碌碌的,沒去搞這邊的駕照。

  他和白羽嬌也都覺得打的也還行,也不會太不方便。

  回去也就十分鐘的樣子,裝著四件青銅器的箱子,夏宇一個人輕松搞定。

  回到家的時候,夏雪、陳文秀、賀琳琳幾個姑娘正在廚房里忙碌著。晚上吃飯的人稍微有點多,大爺爺家五個人,加他們自己,一共十個人。

  但夏雪她們都已經習慣,這會也是邊做準備工作,邊拍視頻的。

  看夏宇拿了東西回家,幾個姑娘也湊過來看看熱鬧,問他買的什么好東西。

  “你哥收藏的青銅器!”白羽嬌說,這個倒是沒什么好保密的。他之前來港城參加拍賣會,買青銅器花了三千多萬港幣的事情,她們幾個也都是知曉的。

  夏雪和陳文秀她們也讓夏宇打開箱子,讓她們開開眼界。

  夏宇也就如她們所愿,可幾個姑娘都沒什么鑒定古董文物的知識,看這幾件青銅器感覺也就那樣。

  “嫂子,收藏這些青銅器花了多少?”夏雪這姑娘還是相當聰明的,知道問白羽嬌效果是最好的。夏宇有時候會比較低調,還不讓她們問。

  “四百萬港幣。”白羽嬌笑著說,“感覺還是相當劃算的。”

  “四百萬港幣…”

  陳文秀、賀琳琳、夏雪幾個姑娘有點恍惚,努力想要看看這些青銅器怎么就值那么多錢的。可惜,始終是沒看出什么所以然來的。

  白羽嬌幫著科普下這些青銅器的珍貴之處,有銘文,品相也好,保存的相當不錯。

  “還是不太懂,隔行如隔山,還是海鮮比較容易區分。”陳文秀說,她對這些古董文物并不感冒,主要也沒錢去玩收藏。

  賀琳琳也是直點頭,連夏雪都沒有受到自家老哥的熏陶,也只說什么,“老哥喜歡就好!”

  看過熱鬧之后,她們繼續回廚房,說起弄起吃的來,她們倒是特別有興致。

  夏雪還說起以前夏宇最早在家里折騰海里打撈出來的瓷器,簡直臭不可聞,她都是遠遠躲開的事情。

  現在這樣也挺好的,反正夏宇自己賺錢,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夏宇則是把箱子搬書房里去,但他的藏品其實沒放在這里。

  對白羽嬌,他也只是說放在倉庫里,那樣也會比放家里安全些。

  他這神神秘秘的,不想說的事情,白羽嬌現也都習慣了不去刨根問底。

  這次買這四件青銅器就花了四百萬港幣,她最是懂行,也都不覺得貴。

  哪怕之前夏宇在玉海市的時候,花兩百多萬就收了十來件的青銅器。

  內地的青銅器價格本來就要比能自由交易的港城低,然后青銅器的品質也不同。

  像是今天這樣的青銅器,有渠道的就會往港臺運,因為能賣出更高的價格來。

  當然,在內地的御祥齋也都盡可能幫著夏宇收集青銅器,雖不知道他用來做什么,是單純的喜歡,還是別的什么原因其實都不重要。

  只要夏宇需要肯出錢就行。

無線電子書    海洋被我承包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