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三、新武器(三)

無線電子書    五代興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好吧,好吧,你們應該多研究一下印度洋、太平洋和美洲的地圖,我建議你們使用地球儀來研究全球性的戰略問題。歐洲的地圖把歐洲放在地圖的中心,而美洲和亞洲太平洋地區則在地圖的邊緣地帶,我會讓我們的目光變的局限起來,做為帝國最高戰略決策的制訂者,應當學會站在美洲人的立場上來看問題。”皇帝點起一支香煙抽了兩口,又繼續說道,“我們只要在海洋上占據優勢,就會變得十分安全。”

  “陛下,以我們的空軍技術優勢和實力,我認為在靠近美洲海岸的地方,歐洲人是占不到便宜的。”王家淦元帥說道。

  “軍事實力的對比是會發生改變的,我們的工業能力特別是資源優勢本身就比他們強。”皇帝說道,“在戰爭形勢下,各國都會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軍事裝備技術的研究上,所以技術領先優勢也保持不了幾年。所以新武器在第一次使用時,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他又把目光看向了鄧學書,“博士,我們未來的總體戰略需要把歐洲海軍至少一半的兵力牽制在歐洲海域,我認為把你們研制的那種武器裝備到潛艇上,如果能對歐洲海岸發動幾次奇襲有可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凌文察將軍現在是最高統帥部與帝國海軍方面之間的聯絡員,我想他會為您的實驗找到合適的潛艇的,如果沒有,那我們得抓緊建造一批!您的實驗結果報告可以給凌文察將軍先看一遍。”

  “是的,陛下!”鄧學書少將打開身旁公事包的拉鏈,然后拿出一份只有六頁長的文件交給凌文察,后面還附著幾張黑白照片,“您看看這個。”

  凌文察在讀文件的第一頁時帶著懷疑,很快后轉成了驚異。他把文件一頁一頁地看完之后,就望向鄧學書少將和王家淦元帥,又把目光轉向皇帝,不想先開口說什么。

  皇帝開口問道:“你認為把這東西裝到潛艇上怎么樣?”

  凌文察略微沉思了一下,這才慢慢說道:“如果真象報告上說的能在三百公里之外發射還能保持只有10公里之內的偏差,確實能起到奇襲的效果。不過,我認為這種武器引起的恐慌效果應該遠遠大于它的實際殺傷。”

  皇帝哈哈大笑,把頭仰靠在椅子靠背上:“哈哈,我也是這么認為的,這玩意就是用來嚇唬人的,可王家淦元帥卻想用它的代替空軍的轟炸機來執行轟炸東法蘭克的任務,我認為這十分不劃算!”

  凌文察思考了一下,才又小心翼翼地說:“哦,陛下,這有可能會刺激到歐洲人,讓他們拼盡全力來找我們拼命的。那樣的話,我們有可能得不償失。”

  “麻煩就在這里,”皇帝側著腦袋說道,“我們需要盡快搞出另一種東西,讓他們恐懼的玩意,這才有可能嚇住他們。”他把頭又朝椅背上仰了仰,側過頭從車窗里望著火車外漆黑的山林,眼睛里似乎流露出一絲迷惘。

  早晨的旅大港什么也看不見,一場突如其來的寒霧籠罩著這個帝國最大的海軍基地。

  朱成驥博士從海軍的碼頭出來,坐上了一輛專程迎接他的長城“王冠”牌小汽車,去參加國防科技委員會在海軍基地所召開的秘密會議。國防科技委員會邀請了全國各地受他們資助過的有關企業和專家來討論關于火箭項目發展的一些重要方向性問題,其目的是要通過具體從事研究工作的人員們的分析,以評估目前制導火箭在軍事領域里的應用。

  鄧學書博士在給他的信里要求他帶來制造固體火箭項目的最新研究和實驗報告。他們兩人是老朋友了,這些年來,朱成驥的研究所里的研究一直得到了這位帝國空軍少將所在部門的資金支持。

  朱成驥的研究項目介于軍事和科學之間,同時還具有商業目的。他早在298年就向帝國專利局審請了自己的沖壓式火箭發動機專利,其性質當然是商業利用了科學。他常常毫不掩飾地說自己是個謀利者,他的專利和研究成果使他在江寧的海軍火箭炮工廠里擁有股份,這家主要為海軍制造火箭武器裝備的工廠每年給他帶來了豐厚的收入。

  朱成驥在帝國的火箭領域和宇宙航天領域是有一定的科學地位的,和江夏大學的李學友教授一樣,都是這個領域里的頂級專家。只不過李學友博士最近把他的研究重點放在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領域,而朱成驥博士的研究重點則是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

  相對而言,朱成驥教授的研究成果似乎在軍事裝備中應用的更廣泛一些,從口徑60毫米的單兵反坦克火箭筒到陸海軍所裝備的最大口徑320毫米的火箭炮。在這個領域,李學友和劉靖華等人的研究有陸軍方面的支持,而朱成驥團隊的背后則是帝國海軍。

  沖壓式發動機概念大概在一戰前就被提了出來,在戰后,它的研究方向分成了兩部分,一種是渦輪噴氣式航空發動機,另一種就是火箭發動機。

  在科學研究領域,大唐帝國遠遠領先于整個世界其他國家,在上次大戰后二十多年里,一共產生了72位獲得帝國科學院數學獎、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的科學家,這其中有一大半是大唐籍的科學家,而歐洲方面獲獎人數只有唐國的五分之一。

  帝國大學、京師大學、晉陽大學、江夏大學、淞江大學和江寧大學都是這個世界是最頂級的工程和科技大學,在歐洲也只有屈指可數的名校能和這些帝國名牌大學相提并論。

  只不過在共和302年開始,一些最高等級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就被禁止了,帝國開始對歐洲等國實行技術封鎖,而且在一些特殊的研究領域,一些著名的科學家也被限制出境。帝國安保局的這一措施在科學界搞得是怨聲載道,當然也有一些人對此表示公開支持,比如帝國原子能機構的負責人林季康和羅承恩等人。

無線電子書    五代興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