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五七、高麗

無線電子書    五代興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大唐與高麗之商的海上貿易又開始頻繁了起來。

  李岌在研究前唐時有關高麗的文獻時才發現,早在盛唐高宗一朝,大唐就已經征服了高麗和百濟,在平壤城設立了安東都護府、在百濟都城熊津城設熊津都督府。半島除了新羅王國,大部都歸大唐所有。

  難怪前朝時有不少的高麗出身武將、詩人和文人,如高仙芝、李光弼等,原來那些地方都是大唐的領土。

  只可惜一場安史之亂之后,就全玩完了。

  前唐時太宗和高宗兩朝,歷時二十五年,這才徹底征服高麗和百濟,耗費了大量的人和和財力,結果卻是又便宜了高麗人。在重新脫離大唐之后,高麗人利用大唐學到的文化和技術優勢,迅速征服了百濟和新羅,統一了半島。

  李岌從蜀地巡視回到洛陽后,便是哪兒都沒去,就窩在皇宮里,整天與張敬達、宋廷浩還有已經進入諮政院,退居二線的老將元行欽、夏魯奇等研究征服契丹的事情。結果劉江那廝有一回湊了進來,隨口說了一句:“為什么不先從海路動手?先搞定高麗再從東往打,先易后難。”

  結果李岌認為他說得很有道理,讓眾人把原來的方案重倒了再重新商議。

  氣得張敬達是長嘆一聲,把手里的小旗子扔在了沙盤上,一言不發。

  這也難怪,樞密院搞了好幾個月的作戰計劃,讓劉江這廝這摻和,就全給攪黃了。

  夏承廷這貨也不知道怎么得到了這消息,從泉州跑回到了洛陽,然后就天天往皇宮里跑,呆在這軍機參議處的作戰室里,怎么也不肯離開。

  反正他臉皮也夠厚,李岌不發話攆他,別人也拿他不啥好辦法。

  樞密院對于遼東和高麗的地形做得很不準確,李岌看著別扭,就命人做了一個新的,更大的遼東和半島沙盤送了過來,換下了那老沙盤桌。結果引來了一幫好奇心十分旺盛的老家伙們,搞得這作戰研究室里一時人滿為患,十分熱鬧。

  高麗的王城是開京,也就是后世談判時,位于三八線上的那個開城,舊都平壤成了西京。只不過并不是前朝的延續,而是這后高麗王王建本身就是出身于松岳城(開城)豪族,這開城是他的大本營。

  這高麗王立國時間倒也是和后唐立國時期差不多。

  李岌從外面進來,見大家討論得熱鬧,便指著正在吹牛的夏承廷道:“高麗現在有多少兵馬?動員能力有多少?從海路進攻的話,哪些港口適合當作登陸地點?還有那幾條河流水文情況,能不能通航?整天呆在這整沒用的,還不趕緊把情報人員給派出去!”

  夏承廷撓了撓頭:“陛下,這搜集情報的工作不都是歸密諜司管么?”

  “這水師要走向外洋,有些情報需要很專業的人員來做,比如港口情報、水文、潮汐等,所以將來成立海軍,這情報部門一定不能少。”李岌瞪了他一眼,“剛才吹個什么牛,只要兩萬水師就能平定高麗?!簡直是笑話,雄獅搏兔亦要盡全力,都像你這個樣子,成何體統!”

  夏承廷只能是低著腦袋挨訓,不過心里還是有些不服氣:原來您還教過我們這打仗時能省力氣就省力氣,用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戰果。

  反正您是老大,咋說都是有理!

  目前的高麗,開國君主王建病死,其子王武體弱多病,地方豪族紛紛割據自立,猶如一盤散沙,正是最為虛弱的時期。

  李岌卻是看向張敬達:“先控制鴨綠水和大同江一帶,十萬兵馬可否夠用?”

  張敬達道:“那一帶正好是契丹與高麗相接壤的邊地,兵馬并不多,要攻下來,也許只三、五萬就足夠,但若是想要長期所有,恐怕得至少移民二十萬過去實行軍屯。”

  李岌說道:“先從這里打進去,再慢慢往兩邊擴展,一面是遼東,一面是高麗。前唐的教訓就是統治得時間太短,另外對于這些少民的改造不完全。要重視教育啊,認同大唐,得從娃娃就開始抓起。”

  有了蒸汽船,這海上的運輸十分方便,就是供應數十萬大軍在前方作戰也不成問題。

  只是李岌認為不值得為此興師動眾。

  另外就是有關倭國的情報。這倭國從大唐學習了文化和一些技術,也就是剛從野人階段脫離出來,受大唐的影響,從原始社會一步邁入到了封建社會。不過倭國的社會還很不完善,基本上還處于各大莊園地主各自為政的狀態,所謂的倭王也不受重視,權力完全被控制平安城的藤原家所把持,也是一團散沙。

  受后世的影響,李岌老是覺得自己怎么像是得到的一些假情報。

  現在這倭國甚至還不如那流求國發達和先進?!

  反正是李岌準備把周邊能見到的小國都弄沒了,這自立為王多難受,小國寡民,老是受人欺負,能成為大唐的臣民是件多么幸福和走運的事情!

  這大唐帝國的胸懷是多么的寬廣,絕對要能容納下整個太平洋!

  想到這里,李岌突然覺得有點很無趣,自己這明顯是在欺負人。

  不過,這種感覺確實是很好。

  目前已知的情況,周邊只有契丹、喀喇罕國還能玩玩。

  那些土蕃貴族還在圍繞著邏些城周邊爭斗不休。

  高原上空氣稀薄,得慢慢適應后,才能逐漸滲透過去。

  他原來想著倭國應該是比較強大的,誰知道僅僅是個剛開化的蠻夷之地。

  這還有什么玩頭?!

  這高處不勝寒吶。

  李岌現在也是有種拔劍四顧心茫然,放眼天下,竟然找不到對手的寂寞。

  這沒有敵人可不成啊,帝國的穩定要建立在不斷有新的敵人出現的情況,沒有敵人,也要發現和創造出新的敵人來。

  他現在突然覺得保留契丹還是有很大作用的。

  至少想要提拔誰了,就可以讓他帶著兵,去往契丹人的身上割下塊肉回來,這樣功勞、苦勞都有了,升官發財是正常現象,別人也不好阻攔。

  一個帝國的疆域能有多大,這取決于你的軍隊一個月內能夠到達的地點…

無線電子書    五代興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