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二五、假道伐漢

無線電子書    五代興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李岌總算是松了一口氣,自己一戰之下,總算是暫時解決個了對于中原帝國最大的威脅。

  移民、屯軍,用不了十年時間,現在因為飽受契丹劫掠,人煙稀少的幽州、盧龍地方就會重新變得繁華起來。

  這一戰之后,除非是出現特別嚴重的情況,他是不準備再親往前線,御駕親征了。

  這天下初步安定,還是老老實實窩在晉陽,帶著學生們研究一下學問,整點發明創造,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安心過日子。

  這個世界,孟知祥并沒有機會當上皇帝,而且并沒有如原來的歷史一般于共和八年六月中風而亡。根據情報,這廝的身體還很健康,李岌以為歷史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還真有可能會多過一些年。

  誰知道剛到三月,李岌還沒有返回晉陽,就接到蜀中的急報:東川節度使孟知祥因得風癥去逝。

  在廷報過來后,李岌派李環為朝廷特使,前往成都進行吊唁,同時對蜀地的官員作出了重新調整,改兩川為四川:孟貽范為西川節度使,駐節成都;董璋為東川節度使,駐節渝州;李仁罕升任南川節度使,駐節瀘州;李彥瑋為北川節度使,駐節利州。

  同時剝奪了川峽四路節度使的人事任免權,蜀地各州縣官員的任免,必須經過朝廷批準,由吏部頒發公文確認。

  這些舉措,基本上算是解決了原來蜀地兩節度的割據狀態。

  把契丹人趕過燕山以北之后,朝廷現在解放出很大一部分原來為了應對契丹威脅的機動兵力出來。現在誰有本事就造個反,公然對抗朝廷試試!

  以何銓、劉江等為首的團隊,終于是成功研制出了這個世界上第一臺蒸汽機。

  李岌在回到晉陽后,聽到了這個好消息,在第一時間就趕到了位于晉陽北苑,晉水北側的研究所里視察情況。

  科技樹被提前點開之后,它的發展方向就顯得有些奇特。

  在另一世界,蒸汽機在發明之后,首先是被應用在礦山和工廠里來帶動抽水機和鼓風機,而在這個世界,它是被安置在了工坊里,用來驅動機器運轉。

  鼓風機已經被發明出來,可是離心式抽水機李岌卻是忘記講述了。

  由于李岌的指點,蒸汽機的發展也是直接從最初的單缸跳進到了多缸多脹式。

  何銓和劉江、王元各自帶領一個研究小組,他們很快就發現,四缸三脹式蒸汽機的熱效率最高,再增加汽缸數量的話,只能增加蒸汽機運行的平穩度,但是蒸汽機的作功效率反而是在降低。

  三個團隊都在盡可能地實現蒸汽機的小型化,意圖將蒸汽機裝配到馬車上面,顯然這方面的難度已經超過了目前的金屬加工技術水平。

  “為什么不想著把它先裝到船上面,用蒸汽機來驅動輪船?”李岌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思路,雖然誰也沒弄懂輪船是啥意思。

  這些人在李岌的啟發下,而且很快就弄出了簡易設計圖:把蒸汽機裝到木船上,帶動兩個如同水輪機似的巨大槳輪…

  …這確實是輪船。

  李岌被這種裝備巨大明輪的東西弄得哭笑不得,雖然這確實是最初的輪船。

  好吧,還得給他們講解阿基米德螺旋槳的知識…

  實際上明輪船的制造技術要比螺旋槳船更復雜。

  蒸汽機的發明對于所有的屯田區來說是個巨大的喜訊,特別是在平原地方的屯田區,v如果有了蒸汽機所驅動的抽水機就再也不用擔心水車低下的汲水效率問題了,另外就是新建機器工坊也不用再受到河流、水壩的限制。

  問題是這蒸汽機的產量,何銓和劉江咬著牙給報出了年產200臺的數字。

  這離真正的推廣和應用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農業社會,一個王朝的疆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交通問題所限制住的。這交通問題不解決,李岌自認為北地草原、西域和南方問題就根本不可能得到徹底解決。

  強大的蒙元帝國實際上一直是處于各自為政的分裂狀態下的。

  五月,安元信作為朝廷的使者到了荊州。

  興教門之變后,荊南節度使高季興稱王自立,建南平國,其后因安從誨派軍討伐,干脆背叛唐廷,投靠吳國,改向吳國稱臣。

  只不過在高季興病死后,其子高從誨又背棄吳國,重新歸附朝廷,被李嗣源重新任命為荊南節度使。

  李岌在平定洛陽后,繼續任命高從誨為荊南節度使,并加封檢校太尉一職,以示恩典。

  高從誨接見安元信,問道:“天使來荊州是有何圣命?”

  安元信曾任山南東路節度使,就在襄陽,所以與高從誨算是老相識。

  安元信道:“嶺南劉自撍為帝,天子欲征嶺南,朝廷大軍欲借道荊州、楚地,不知太尉是否同意?”

  高從誨的謀臣孫光憲道:“此乃假道伐虢之計,朝廷倒是打得好算盤。”

  “就算如此,先生欲鼓動太尉以卵擊石么?”安元信說道,“如今天子威加四海,莫敢不從。為自家性命榮華計,區區荊南,能阻朝廷進軍么?吾與太尉原是至交,所以才在天子面前請命,專程好言相勸。”

  高從誨道:“只怕我同意,長沙馬王那里,不一定會同意。”

  安元信道:“若是馬希范不知進退,恐怕從此長沙馬氏一門就沒有了啊。”

  高從誨聽后沉默了一陣后答道:“還請安天使回稟天子,我愿去晉陽休養。”

  “不必如此,我離開朝廷前,天子說道,若是太尉愿意,可為汴梁留守。”安元信說道。

  荊南高從誨這邊之事等于是順利用和平手段而解決,可是朝廷所派的使者抵達長沙后,馬希范卻是一口拒絕了朝廷從楚地經過,征討南漢的要求。

  六月,李岌命符彥超為征南招討使、李從珂為平南招討使、安審珂為定南招討使、何福進為南路行軍司馬,征南轉運使。朝廷十萬大軍分三路進駐荊州,準備開始南征。

  這統一天下的道路,也是撿著軟柿子捏,先拿這長沙的楚王開刀…

無線電子書    五代興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