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二一、冰雪對峙

無線電子書    五代興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如此大規模的軍事集結和調動是不可能瞞過敵人部署的眼線和細作的。

  實際上唐軍也沒有隱藏自己意圖的打算。

  出兵的口號都已經喊了出來:“討伐叛逆石敬瑭!”

  駐守盧龍的石敬瑭早就把緊急軍情和救援的急報派人送到了西樓。

  耶律德光一面準備調兵遣將,一面派出使者到晉陽詰問:“吾我近日與唐國秋毫無涉,貴國為何無故欲犯國契丹?!”

  李岌根本沒見契丹使臣,唯鴻盧寺卿出面答復道:“那石敬瑭等乃國大唐叛將,為何契丹無故收留,欲想兩國休兵,先將那石敬瑭、趙德鈞等一眾叛將和三萬叛軍送還!”

  這就是沒得商量了。

  那契丹國主聞訊后大怒,亦是親率二十萬契丹大軍往渝關而來,欲援盧龍,另命奚部大王蕭斡率十萬奚部、吐谷渾大軍出北安州,往攻檀州密云。

  共和八年十一月初三,李岌命裴約、盧文進、王全斌所部往攻景州遵化,自率十萬大軍渡過薊水,直奔石城、灤州而來。

  在唐軍發動攻勢的同時,石敬瑭也做出了相應的對策,一面派出騎軍對唐軍的進攻實行襲擾,以遲滯唐軍的推進速度。另一方面將兵力集中于龍盧一帶,準備死守待援。

  在占領了被石敬瑭棄守的石城開平之后,唐軍開始向灤州進軍。

  十一月初九,唐軍的先頭騎兵部隊與已經趕到增援的契丹前鋒部隊在灤州以西的通津河冒著風雪,進行了一整天時間的廝殺。

  雙方大戰一天,到了黃昏時分這才各自鳴金收兵。

  沒有人理解這場戰爭的意義。

  李岌卻是站在歷史的高度,來看待這場戰爭的。

  燕山時守護中原的屏障,是華夏帝國強弱的一個標志。

  只要控制了這一線,中原帝國的安全就會有極大的保障,只要皇帝不自己作死,就會慢慢變得強盛起來。而失去了燕山山脈到恒山山脈這道天然的屏障,中原帝國就會積弱難返,甚至會變得不堪一擊。

  遼、金、蒙元,四百多年的時間里,因為失去了這道北方天然屏障的護佑,中原之地實際上一直都處于北方草原的威脅和控制之下。

  所以這一戰,他是勢在必得!

  李岌把他的中軍大營安在了距灤州五十里的山南,在幽州軍奪取景州之后,加之吳巒在北部沿灤河威脅奚部的老巢,牽制了蕭斡主力,基本上已經解除了奚軍從側翼的威脅。

  巨大的中軍營帳之中,李岌一面聽著前方的軍報,一面在觀看著擺放在營帳內的巨大沙盤。在那沙盤上,敵我雙方的態勢,已經用小旗都在上面標注了出來。

  “能不能把契丹主力吸引過濡水?”李岌皺了皺眉頭,他有些不習慣把灤河下游這一段河流稱之為濡水的叫法。

  “很難啊,耶律德光不是虛有其名,也算是久經戰陣,而且石敬瑭也是沙場宿將,他們守著濡水,現在戰了地利。如果渡河,豈不是自找麻煩。”夏魯奇說道。

李岌這次出征,沒讓元行欽隨行  ,反而是命樞密副使夏魯奇跟著一起出來。

  “呵呵,想跟我軍拼糧草儲備,那大家就這么耗著,朕到要看看,到最后誰會撐不下去!”李岌笑了一聲,他現在也是不敢冒險過河。這渡河的部隊要是被契丹騎軍圍攻沖擊,結果肯定是兇多吉少。

  在大部分的戰爭中,是沒有什么所謂的奇謀存在的,大家拼的就是實力。所謂奇謀往往是弱者在去無奈之下的拼死冒險之舉,大部分時候都是以慘劇告終。歷史上人們所津津樂道的一些奇謀取勝的戰例,正因為極為難得,所以才被人稱頌。

  現在唐軍又不比契丹方面弱,犯不著為此去冒大的風險。

  盧龍城內的節度使軍衙現在自然成了耶律德光的駐蹕之地。

  石敬瑭沒有辦法,只能是搬出來,駐進了部將桑維翰的家里,給那契丹皇帝騰地方。

  那契丹國主耶律德光雖然性格殘暴,但對于行這打仗,卻是頭腦異常冷靜。知道自己若是率軍渡過濡水,便失去了主動,卻是令大軍依水扎營,也是不肯輕易過河。

  一連幾天的大雪之后,雙方都是行動不太方便,戰戰頓時變得消停了許多。

  雙方在灤河一線隔營相望,在冬天的日子里,誰都不是太好過。

  相比之下,唐軍的日子要好過一些。

  李岌知道這開平的地下就是一座特大型煤礦,唐軍開山挖煤,開出了幾十處坑道出來,以保障軍營里取暖烤火之用。相比較而言,契丹大這的日子就過得比較艱難一些,在把營地附近的木材砍完之后,就很難找到足夠的柴草燃料了。

  好在草原人比較扛凍,條件艱苦一些,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李岌發現自己的兵力有些不足,便開始繼續往幽州調集兵力。

  符習、烏震、符彥卿、安審琦,甚至連李從珂所部也開始被調往幽州前線。

  一時之間,整個河北各地的道路上都是行軍的部隊和運送糧草的車隊,如此大規模的兵力聚集,也顯示了天子李岌志在必得的決心!

  唐軍和契丹軍每日里只遣少數騎軍在灤州城外爭斗,現在誰也不肯首先挑起決戰。這下可苦了困守灤州的景延廣,每日里在城頭上看著城外唐軍與契丹軍在雪地里縱馬廝殺,卻是心驚肉跳,夜夜擔驚受怕,坐立不安。

  駐扎滄州的橫海節度使烏震率萬余滄州軍趕到石城,在安頓部下開始扎營后,先到天子的中軍營帳面謁皇帝。

  在聽了李岌與夏魯奇、盧文進討論如何進攻的軍略后建言道:“不若屬下出面圍攻灤州,那契丹國主必然會出兵過河相援。陛下趁其半渡時擊之,這不好么?”

  李岌在聽了后笑了笑:“只怕那耶律德光沒這么聽話,這攻城又太耗費精力,而且損失太大。現在就這樣吧,等到這濡水完全上大凍后,再作計較。”

  實際上他們現在已經發現被契丹任命為營州昌黎刺史的趙德鈞手上兵力薄弱,準備是在灤河封凍后,出兵往攻營州,然后大軍在半路上攔擊契丹援軍,迫其決戰…

無線電子書    五代興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