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五、火槍(一)

無線電子書    五代興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李岌在整個河北巡視了一大圈,最后從河陽經澤州天井關,由潞州返回晉陽。

  澤路兩州的駐軍都調往了河陽、衛州,昭義軍現在只剩下各地方上的屯駐軍,再加上周光輔身體不好,所以他就將周光輔調回朝堂休養,將藥彥稠由秦州調回,改任昭義節度使。他實際上并不太信任藥彥稠,只不過昭義軍現在是個空架子,只有少量的城防軍駐守,另外駐屯軍不歸軍鎮節制,武將們根本翻不起浪花來。

  剛回到晉陽,太府寺卿兼將作監監正的曹信就向他報告了一個好消息,軍器監在唐明皇莊所設的機器工坊,已經成功試制出了那種符合李岌所要求的火槍出來。

  這是李岌在這兩年所聽到的最讓他高興的消息,這消息甚至比之前自己率軍在潢河谷地伏擊全殲契丹軍精銳還要讓他高興得多。興奮之余,剛回晉陽宮的李岌在聽到消息后,甚至連不及回后宮見皇后一面,直接讓曹信陪著趕往陽曲縣的唐明皇莊。

  后來才聽說,王薔氣得把已經預備好茶水的茶壺都給扔了。

  作為一個穿越者,對于火器的執著和偏愛是這個時代的人難以想象的。

  實際上早期的前膛火槍的制造并不算復雜,在鑄造和鍛造技術再加上鉆、銑等金屬加工技術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很容易就能制造出合格的前膛槍管出來,鍛鋼的強度也基本上就能解決火藥室的炸膛問題。

  在唐末、五代時期,實際上已經有了制作早期火槍、雷火銃和抬炮等三種火槍的制造技術,只不過由于火藥配方不對,火藥的威力不足從而極大地限制了這些早期火器在軍事領域的應用。

  火硝的提純、硫磺的提純和使用碾壓后的小顆粒木炭,李岌已經把黑火藥制作技術基本上提高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否則在數次戰爭中的實踐中,親衛禁軍所使用的一些火藥制品也不會在戰場上發揮出很大的作用。

  李岌一直懷疑前膛火槍在與弓弩的對抗中能否處于上風,所以在提出火槍研制時的要求時,直接就要求研制后膛火槍。

  雖然有他提供的所謂活門式定裝火藥后膛步槍的草圖,但是由于槍膛的銑、膛、鉆、削等加工技術的限制,光是這種活門式槍機的試制就耗費了兩年的時間才研制成功。其后李岌在試射之后,又要求將燧石改成使用紅磷火帽點火擊發,又再一次讓火槍的研制成功往后推延了一年多。

  與另一世界直到大航海時代還在使用鐵皮卷打出的槍管不同,唐軍設在唐明皇莊的軍器工坊起步很高,一開始就在使用鍛鋼來制作槍管。由于有水力鍛造機再加上水力鉆床和軋機、銑床等水力機械的存在,槍管是使用鍛軋而出的圓柱鋼棍直接鉆出來的無縫鋼管,就是槍管的內壁的精加工還需要匠人們用手搖銑刀手工慢慢切削出來。

  擁有鍛造機和軋機后,制作無縫管的工藝并不復雜,就是將鍛軋而出的圓柱形鋼住再次加熱后,置于大型鉆床上進行鉆孔。好在黑火藥步槍的口徑都比較大,對于鉆桿的要求沒有后世制造小口徑步槍時那么高。

  鐵與火,才是這個世界的發展方向。

  科技的進步是靠人力和金錢兩個方面來推動的,擁有鋼鐵工坊、機器金屬加工工坊和火藥制作工坊的李岌來說,想要制造出火槍來并不是什么難事。實際上這幾年晉陽書院的師生們在鐵器工坊里已經研制出了十幾種威力并不低的各型火槍出來,只不過由于李岌十分挑剔的原因,才沒有投入生產。

  唐明皇莊鐵器工坊后院,有專門開辟出來的火器試驗場,緊靠著蘭峪的后山。這一大片區域都用院墻給封死了,不允許人員任意在其中行動,以避免發生意外。李岌在曹信的陪同下抵達唐明鐵坊后,也顧不得休息,就興致勃勃地趕到了這處武器試驗場。

  已經從晉陽書院畢業,成為書院教師的徐湛和李亭壽是火槍項目的負責人,在聞知皇帝親自前來巡察的消息后,已經帶著部分學生和工匠,帶著幾支最新研制的火槍,等候在了火器試驗場的靶場邊上。

  李岌每年都得到這里來巡視好幾次,對這些人大多都很熟悉。

  “學生見過陛下!”徐湛和李壽亭帶著幾名晉陽書院的學生上前行禮,書院的學生在見到李岌時,通常是行師生之間的揖禮,而不是君臣之間那種拱手禮。李岌到現在都一直兼著晉陽書院的山長,名義上這些書院里出來的學生都算是他的學生。

  雖然他這幾年到書院中為師生們授課的時間是越來越少,這山長當的有些不太合格。

  進學中有些儒臣認為這君臣師生之間關系混亂,有任用私人之嫌,不太合乎禮制。只不過皇帝喜歡當這書院的山長,師生們也都歡迎,這些反對的聲音根本就起不了什么作用。

  “不用多禮。”李岌擺了擺手,“聽說你們所研制的步槍已經基本上達到了我的要求?”李岌跟這些書院的師生們談話,習慣于稱我,曹信聽了皺了皺眉頭,也是很無奈。

  人家是天子,就是喜歡自稱“俺”大家誰也管不了,只要不和那些武夫粗漢們一樣,自稱“灑家”就好。

  徐湛親手從木箱里取出一支火槍來,雙手捧了獻于李岌面前:“陛下,學生等幸不辱命,經過幾個月的改進和試驗,終于是完成了火槍的制作,基本上算是達到了陛下的要求。”

  “哦,手感還算不錯,比較符合人體原理。”

  李岌從徐湛的手里接過那支通體烏黑,長約一米五左右的步槍,由于沒有烤藍防腐技術,槍管表面并不像后世的步槍一樣表面泛著一層藍光。槍管是用無縫鋼管制成,槍管直長,用螺栓與槍膛固定為一體。槍管前方有準星,其后部有可調射距的照門,這種瞄準裝置在勁弩上都有裝備,算是比較成熟的瞄準設備了。

  槍機說復雜也并不復雜,當然也說不上簡單。

  就是將槍機向后一拉,用鍛鋼柱所膛削加工出來的火藥膛會向上彈起,很方便往里面添加火藥和槍彈。在完成裝藥和裝彈后,將活門下壓向前推入與槍管為一體的槍膛之內,就完成了整個裝藥的過程。

  當然,紅磷發火帽是扣在側上方,而不是安裝在活門后面,以便于槍機扣撞擊發。</div

無線電子書    五代興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