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七七、投石機

無線電子書    五代興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將近三萬北軍將鎮州城團團圍住,有些奇怪的是,城內的守軍并沒有顯得特別慌亂,而是城門緊閉,看樣子是準備長期堅守,并沒有任何投降的意思。

  他們對鎮州的防御很有信心,這確實讓李岌有些惱火。

  當即就下令各軍分派人手,在河谷兩岸進行伐樹,其后在工匠的指導下,在營內制作攻城器械。

  樓車、攻城梯和攻城車也沒什么兩樣,李岌將幾名主要的匠頭叫到自己的中軍營帳里,連說帶畫,給他們詳細解說著投石機和弩砲的制作技術。主要是那種蒙兀人從西方所傳回來的配重式投石機,另外就是和彈弓原理相似,使用導軌進行投石的弩砲。

  唐代的重型投石機主要是靠人力或是畜力來拉動的,運用的也是杠桿原理,問題是每架投石機需要配備一百五十到二百多名人員來拉動投石桿,而且不容易協調一致,人力的浪費也過多了些。

  李岌按照蒙兀投石機原理所做的改進實際很簡單,就是讓原來使用人力拉動的這一頭裝上配重石,這樣,杠桿的另一頭只要用滑輪組拉下來,裝上炮石,用機括將拉繩放開后,炮石就能夠自動發射出去了。這樣的話,每架投石機最多只需要配上二十多名戰兵。

  這道理很簡單,實際上就是二百五十多年后蒙古人所使用的辦法。

  唯一有難度的就是滑輪組的制作。

  滑輪這東西在先秦的時候就出現了,但很奇怪的是用幾個滑輪組合在一起能更節省力氣的滑輪組原理卻一直沒被發現。究其原因,李繼岌認為可能是工匠們的地位很低,因為制造一個滑輪出來并不便宜,而那些有了些身份和地位的匠官們的思維已經僵化了。這個年代工匠們的手藝還是蠻值得人敬佩的,只使用斧子、鋸子、鏨子和刨子就能制作出一些很精密的木質配件出來。

  對于后世懂得杠桿和機械原理的初中生來說,這種配重式懸臂投石機的原理十分簡單。

  配重式懸臂式投石車,就是那種在一頭裝上配重箱,然后另一頭延長懸臂,再給懸臂安裝上一個用來裝砲石的皮兜。只要壓下懸臂,把鑿圓了的砲石放在皮兜子里面,最后猛地松開拉索,配重箱依靠自身的重量就會自然讓延長臂猛地向上揚起。等到開口的皮兜子甩到最高處時,揚臂猛然停頓,皮兜子里面所裝的圓石自然就會被投擲出去。

  一般情況下,揚臂越長,石頭被投出去的就越遠。

  李岌知道這玩意如果被草原上的契丹人學去的話,會對現在由于唐末戰亂虛弱的中原人造成多大的傷害。所以在制作投石機前,就要求所有參與制作和操作投石機的人員,他需要全部帶回晉陽,安置在太原附近的軍營里。

  這個要求看似很無理,但在李岌稍作解釋后,元行欽頓時就明白了過來。

  李岌在出征時,考慮到了要攻城,實際上是帶了許多鐵制的配件過來的,營中工匠們所需要做的只是伐木,然后制作出支架和杠桿等大的結構機件出來。

  只用了三天的時間,兩架粗糙的懸臂式投石機就造好了。

  一幫原來經軍中的軍將們迫不急待地趕到了滹沱河邊上,觀看投石機的初次試投試驗。

  懸臂被拉了下來,然后兩根固定用的麻繩被綁死在了支架上。元任親自指揮著四名軍卒將一塊大約超過了100斤的圓石放進了皮兜子里,每個人都很想看看,這架似乎少了一半的投石機能把這塊巨石投出多遠。

  匠頭鄭昇是魯達的弟子,原來是制造和操作過投石機的,所以就由他負責指揮,石敢的一些手下來進行操作。

  石敢在手里拿著把鋒利的刀子,插進繩子里面,然后對另一側操作的軍卒說:“在聽到喊放的命令后,咱們一起割斷麻繩!”

  那軍卒點了點頭,李岌卻要求所有無關的人離投石機都遠一點,誰知道這么一大塊石頭扔出去,會出現什么意外…

  “預備…放!”鄭昇在大聲喊道。

  石敢和另一側的軍卒幾乎同時抽動刀子,割斷了固定揚臂頂端的麻繩,只聽到一陣吱吱咯咯聲響起之后,沉重的配重箱迅速地將揚臂壓起來。

  “嘭!”

  配重箱落在了座架上,發出一聲巨響,只見揚臂一頓,在它頭上跟著一起旋轉的皮兜子里巨大的圓石呼嘯著就飛了出去。圓石在半空中劃過一道弧線,飛出大約五百步的距離,然后重重地砸進了河灘邊上的樹林里,將兩棵碗口粗的樺樹攔腰砸斷,聲勢驚人。

  第一次的試射就非常的成功!

  觀看的人們發出一陣歡呼,隨后另外兩架投石機的試驗也取得了成功,唯一的毛病是幾臺投石機投石的遠近不太一致。幾位大將也是躍躍欲試,最終也加入到了試投的行列之中,似乎玩心都不小,仿佛是見到了新鮮的玩具,童心未泯。

  元行欽在觀看了效果后,咽了一下口水后說道:“很好,這玩意直接就能把城頭的防箭胸墻和木盾砸爛!”

  李岌所指揮制造的另一樣攻城武器是弩炮!

  這是一種類似于床弩、大型彈弓和投石機混合在一起的東西,也就是把這三樣攻城器械組合在一起的一種攻城器械。有點像是座大號的彈弓或是石弩,只不過裝上了導軌而已。

  弩炮這種東西實際上在春秋時代就已經出現,不過由于準確度和射程不夠,甚至還不如投石機好用,所以許多人都不太喜歡它,所以慢慢就有了被淘汰的趨勢。李岌對弩炮的改進是加了一條帶有凹槽的導軌,這會讓它射擊的準確度提高了不少。

  這玩意重要的是砲石,一定要打造的十分圓滑,才能達到更大的殺傷效果。

  十多天后,已經有數十臺各種的攻城器械被制作出來,然后在鎮州東城外大約五百步之遠的地方開始組裝了起來。

  有北軍重兵守衛,城頭守軍就是看到北軍在組裝攻城器械也是干瞪眼,無可奈何。

無線電子書    五代興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