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

  “愿為主公效犬馬之勞!”

  “諸公請起。”

  王允死后,青州各地的郡、縣守,還有各地豪強紛紛向劉備正式效忠。

  “看來彼輩已認可我劉備。”

  關羽說道:“大哥入青州時,彼等就該向大哥效忠。彼輩自視甚高,著實可惱。”

  “云長莫惱,因青州黃巾之故,彼輩田產、奴仆皆喪,只余士人驕傲,人之常情。”

  “一幫無能之輩,二哥不必在意。”張飛說道,“大哥依漢律,將荒蕪田地收歸國有,再分與有功將士,正是對彼等之懲罰。”

  “玄德,真悠閑也。”盧植從門外進來,打斷三兄弟的議論。

  “恩師怎會來此,快請就坐。”

  “玄德多日不見伯喈,整日于官寺閑坐,欲待天時乎?”

  “恩師,伯喈公已受弟子之邀,入州學任西席。伯喈公以年邁為由,不愿入州任事,弟子亦不好強求。”

  “愚不可及!”盧植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轉頭看了關羽和張飛一眼,關、張兩人很自覺的向劉備告退。

  關、張走后,盧植說道:“玄德何時向蔡家納彩?”

  “納彩?”劉備問道,“這從何說起?”

  六禮在后世也是常事,劉備自然明白盧植在問自己什么時候向蔡家提親。但劉備每天想著的都是軍事,從沒想過個人問題。

  “世人皆知汝欲娶蔡家子為妻,獨汝不知乎?”

  “弟子敬重蔡家子之才,故拜其為青州東觀祭酒,實無他意。”

  以漢朝女子的開放程度,劉備和蔡琰相處的關系也只是相當于普通同事。

  難道現在的上位者不能和其他女子有交集?劉備心中腹誹。

  “豎子!”盧植氣的咳嗽起來,劉備趕忙上前,幫盧植撫胸。

  “若非世人以為蔡家子當為主母,女子為官豈無非議?”盧植問道,“不言其他,汝只言蔡家子可堪良配?”

  “才德兼備,確為良配。”

  “既如此,婚事由我親辦。”盧植說道,“玄德無長輩在世,我身為師長,義不容辭。”

  劉備雖然不知道為什么所有人都以為他想娶蔡琰,但既然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劉備也只能接受。而且劉備也已經30多歲了,要是還沒有兒子,那手下就該擔心了。

  不久前,蔡邕在長安董卓死后,因為在王允宴席上感嘆董卓,被王允收入獄中。蔡邕因為想要完成漢史,上書請求留他一命。

  王允正要殺他,太尉馬日磾對王允說道:“伯喈曠世逸才,多識漢事,當續成后史,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而所坐無名,誅之無乃失人望乎?”

  驕傲自滿的王允聽不進勸告,執意想要殺了蔡邕。這時呂布前來,勸道:“人言劉玄德仰慕蔡家子,今若殺蔡邕,他日劉玄德率軍來攻,長安豈不危矣。”

  呂布的話讓王允有些遲疑,正巧這時李肅征討牛輔兵敗,王允順勢放了蔡邕,并讓蔡邕到青州去,招劉備出兵幫助長安。

  蔡邕從山中繞路來到兗州,被濮陽的陳宮發現。這時劉備救援劉協的大軍已經進入兗州境內,曹操和眾幕僚還在想辦法。

  陳宮求見曹操,說道:“明公勿憂,我有一計,可退劉備之兵。”

  “公臺有何妙計?”

  “伯喈公至濮陽,幸為我所迎。明公只需將伯喈公送至劉備軍中,再憑我這三寸不爛之舌前往說之,不需張弓只箭,劉備必退。”

  曹操不太相信陳宮的話,但還是讓陳宮去劉備軍中試了下。

  陳宮和蔡邕來到劉備軍中,蔡邕只字不提救援長安的事,只說讓劉備送自己回青州。自董卓死后,王允日漸嬌縱,蔡邕早看出王允不長久,自然不會幫他張羅。劉備送走蔡邕,再見陳宮。

  陳宮說道:“劉使君勞師遠征,無非是因陛下密詔。而今董卓已亡,陛下之憂已解,若劉使君再執意前往,致使青州空虛,為他人所乘,豈不休矣。”陳宮說著還指了指北方。

  其實劉備早就想退兵了,要不然也不會出兵兩個月才剛進兗州。

  現在有了現成了理由,劉備找到劉和,說道:“陛下之憂已解,我等不必勞師遠征。可先回青州,再上書陛下,請陛下定奪。”

  劉和一直以為劉備只有幾萬人馬,沒想到劉備一下就拿出了十萬大軍,青州還有許多人馬守備。劉和也怕劉備攻下長安,便和董卓一樣,畢竟劉備漢室宗親的名頭沒有證實,但劉備確實是出身武人。

  劉和認可劉備退兵的提議,他還寫信給劉虞,讓劉虞不必再出兵青州了,同時派人上書長安,請求劉協定奪。

  劉虞接到信的時候,幽州的大軍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劉虞想出征長安,公孫瓚不但沒有阻攔,還從各方幫助劉虞。不是公孫瓚對漢室忠心耿耿,而是他想乘劉虞離開幽州之時,控制幽州。

  劉虞一行人得知董卓死亡,劉備撤兵。鮮于輔對劉虞說道:“陛下轉危為安,主公不宜再勞師遠征,況劉備亦退回青州,不若將大軍散往各地。”

  “確實不宜再進兵,若陛下疑我有異心,得不償失。”劉虞思索片刻后,說道,“但大軍不可散,我意就此率軍攻公孫瓚,以懲他往日之罪。”

  公孫瓚在界橋之戰后,為了加強自身軍備,和袁紹再爭長短,便時常劫掠外族的貿易隊。由于青州的羊毛需求越來越大,劉虞所設的關口每天人流不絕,自然財貨也很多。

  公孫瓚不能也不愿劫掠青州的商隊,自然將注意放在了外族身上,這也符合公孫瓚的想法。

  劫掠的多了,外族的人自然知道了是何人所為,更何況公孫瓚還一點不遮掩。為此外族的人經常向劉虞告狀,劉虞也對公孫瓚忍讓到極限了。

  劉虞向眾幕僚說出自己的想法,程緒勸阻道:“公孫瓚雖有過惡,而罪名未正。明公不先告曉使得改行,而兵起蕭墻,非國之利。加勝敗難保,不如駐兵,以武臨之,瓚必悔禍謝罪,所謂不戰而服人者也。”

無線電子書    劉備威力加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