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58章 原諒你了

  12月,隨著打頭陣的《大笑江湖》的上映,賀歲檔基本上算是正式開始了。

  趙本善、小沈洋師徒主演,之前在張一謀的《三槍拍案驚奇》里,他們師徒就合作過了。

  效果嘛......

  整體風格完全被帶偏了,差點成了一出大銀幕上的二人轉。

  這種個人風格及其強烈的演員,一個不留神就容易把所有人都帶偏了,別人無法適應他的表演,配合不起來。

  那片子又是那么荒誕的類型,要是題材換一下,能讓演員表演的時候收起來還差不多。

  這次是武俠片,倒是好多了,就一俗套的搞笑片,笑料的質量也談不上多高。

  而且朱延坪之前的《刺陵》也是大爛片,上映之前就滿是差評了。

  互聯網發達了,網上營銷這一塊,各個公司都很重視。

  上映前就滿是差評,什么看到導演就不想看了,看到主演就不想看了,看到預告片就不想看了。

  不過票房竟然相當不錯,首日1800萬,比《暖暖內含光》只低200萬而已。

  如果忽視網上的差評,儼然是大賣的姿態。

  第二天,《趙氏孤兒》上映,首日票房高達2600萬。

  程凱哥的名氣還在,依然會有大批觀眾買票支持。

  這個數字,在今年里也是僅次于《唐汕大地震》的,程凱哥也算是揚眉吐氣了。

  自從《無極》之后,程凱哥還是第一次這么放松。

  這五年里,承受著各方面的冷嘲熱諷,這次終于可以翻身了。

  第二天星期天,《趙氏孤兒》拿到了2400萬,首周破五千萬。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早上映一天的《大笑江湖》,三天拿到了六千萬,首周把《趙氏孤兒》壓下去了。

  被這么一部惡俗搞笑片壓在身下,程凱哥還是很不爽的。

  第一個工作日,票房銳減至1100萬,程凱哥又不淡定了,這跌幅有點大了。

  《大笑江湖》也強不了多少,單日直接掉到了800萬,票房大跳水。

  于東同樣不淡定了,《大笑江湖》的大賣,可是給了他大大的驚喜,沒想到還沒高興兩天,票房就大跳水了。

  兩部電影開局一片大好,但是一個周末之后就被打回了現實。

  也沒什么意外,觀眾口碑都挺一般的,甚至《大笑江湖》那是一片罵聲。

  開場不久林夕蕾已經和小沈洋一見鐘情上了,后面的情節發展也大致和這開頭的風格是一致的:無鋪墊,無渲染,無邏輯。

  一切情節發展不管多扯都是“我說這樣就是這樣,結果如此,原因不計”的強盜邏輯。

  故事情節基本一無是處,和大部分搞笑片一樣,笑點方面自然也不會是戲劇沖突引起的,而是靠密集地抖包袱、文字游戲、各地方言、夸張表情、扭曲猥瑣肢體語言,以及鏡頭的切換來達成的。

  還別說趙本善那句“maytheforcebewith誘”被他小弟翻譯成了“別太放肆,沒什么用”,那一幕還挺搞笑的。

  但也僅限于此了。

  不過能賣這么高的票房,至少是有某方面的優點的,笑料能讓很多人笑起來,還有南方觀眾也能看的下去。

  《趙氏孤兒》說差也不差,最起碼比《大笑江湖》強多了,這個典故大多數人都知道,就是晉國下宮之難的故事。

  程凱哥的古裝片,在服化道和鏡頭上沒問題,宮廷政變那一幕的慘烈和壯麗不遜于任何電影,無論美工、攝影、臺詞和表演都非常考究。

  不過和《梅蘭芳》一樣,程凱哥又只拍了半部好電影,后半段變成了強行抒情,白瞎了葛憂和王學琦的精彩表演。

  當然,古裝大片動作戲也很重要,但是袁家班真的不適合這種古代大片。

  春秋時代騎兵對決,正面沖陣,也是夠了。

  晉國當時是五千乘大國,夸張一點萬乘大國,也不搞搞戰車,去拍騎兵。

  不過,這都是細節,電影精彩的話,這種細節一般沒多少人在意,只要騎兵對戰拍好,觀眾就沒意見。。

  但是本身一般般,細節上的錯誤就容易被噴了。

  兩部口碑一般的電影雖然票房出色,但是賀歲檔并沒有出現預想中火熱的局面。

  網上一堆吐槽的,影迷們表示,只能期待江文的《讓子彈飛》,和月底的《我是傳奇》了。

  不過,7號星期二,新一期的華國電影報道除了報道一下新上映的電影之外,也把之前錄專題時,李謙對金馬獎的看法播出去了。

  專題播出時那一段沒播,畢竟那主要是個人專題,還有為電影的宣傳,電影頻道也就沒放一起。

  雖然金馬獎已經過去了一個星期,不過新上映的兩部電影反響平平,關于金馬獎的爭議還是爭論不休,不少圈內人都出聲了。

  兩人都很隱晦地說了,電影是爛片,但是女主角演得好。

  李謙這番話隨著節目的播出,也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李謙怎么也站出來了,月底和馬小剛的片子同時上映,要對上了還幫她說話?”

  “這說的沒毛病吧,那個金馬獎主席一邊說徐幡情感過于外放不夠內斂,阮驚天那部電影里還不是有瓊瑤式的哭戲。”

  “頂一個,就是雙標唄,一個人一個理由,就像李謙說的,金馬獎自己都搞不清楚評選標準。”

  “瞎說,人家當然有標準了,不給內地電影獎不就是標準。”

  “不參加金馬獎才是對的,幫他們擴大名氣,還要被惡心。”

  “老套路了,忽悠人去給他們捧場,完了空手而回。”

  “拍電影不也一樣,吳雨森當初還用女主角邀請趙微來拍《赤壁》呢,結果去給林志靈作配了。”

  “《劍雨》也是用老戲骨王學圻去給棒子做陪襯,吳白鴿還有臉夸徐夕媛的的演技呢,說謊臉都不帶紅的。”

  這幾天里,金馬獎這個事經過發酵,儼然成了娛樂行業一個大新聞。

  很多內地網民都在抨擊金馬獎,前幾天還曝出來吳雨森除了籌備號稱東方泰坦尼克的《太平輪》之外,還在籌備一部戰爭電影《飛虎隊》,連演員名單都被曝出來了,主演有阮驚天、趙又亭兩個寶島、香江新生代。

  這片子滇西光電也有投資,故事的背景就是在滇西。

  當時有記者問,為什么主演里沒有內地演員,吳雨森說那是寶島的戰爭片,自然要用寶島演員。

  這句話真假存疑,沒有采訪視頻出來,不過吳雨森但凡有點腦子,都不敢這么說,更別說經過《劍雨》的撲街了。

  關于寶島、香江導演打壓內地演員的新聞,這一個星期之內借著金馬獎的東風,也是在網上火了。

  還有傳言說,吳雨森早前指著陳佳上罵他,不該讓陳昆、周汛、趙微主演《畫皮》,應該換香江、寶島演員。

  各種傳言屢見不鮮,真假難辨,但是網民們的情緒都起來了。

  在李謙的采訪出來之后,熱度又上來了,寧昊、張元兩個今年金馬獎的內地評委,也迫于壓力出聲了,說《玩酷青春》雖然一般,但是演員的表演沒問題,還有王學琦沒拿影帝是因為戲份太少。

  那位金馬獎主席面對媒體的采訪,也回應了李謙的話,巴拉巴拉一大堆,說他們金馬獎幾十年來一直秉承著公平公正的原則。

  反正就是說金馬獎各種好處,話鋒一轉,說李謙不要聽信網上的傳言,被誤導了。

  最后,還說李謙只是被外界影響了才說出這種話,他們不會在意。

  末了,還拋出了橄欖枝,說非常歡迎李謙以后參評金馬獎,也期待李謙一起參與金馬獎的評審工作。

  李謙笑了,這話說的很有水平,大意就是你李謙是被外人誤導了,但是我們金馬獎大人不記小人過,原諒你了。

  還搞拉攏、打壓、分化,這一套,今年邀請張元、寧昊兩人擔任評委,就是拉攏他們。

  一個第六代文藝片導演的佼佼者,一個新生代商業片導演的佼佼者。

  邀請來做評委,給個甜棗。

  評委誒,過去自己的片子被別人選擇,現在自己握有選票,可以決定別人拿獎與否。

  就像會所里,躺床上看著一排排的姑娘任你選擇。

  但凡只要不是淡泊名利的人,都不會拒絕。

  想想看,馬小剛、程凱哥這樣大導演的片子,拿不拿獎都在自己手里攥著,多有成就感。

  這應該是頭一次內地年輕導演去金馬獎做評委,無非是國內年輕導演冒頭了,他們那邊還是青黃不接。

  未雨綢繆,先拉攏,利用他們捧自家演員罷了。

  而且15個評委,兩個內地評委也翻不起什么風浪。

  李謙可不吃這一套,上趕著給人湊上去,別說評委了,就是明年內定給自己一個最佳導演......

  白拿的有空就去,但是明顯不可能白嫖,總得付出些什么。

  這個東西也沒有多大的需求,要不要無所謂。

  “不需要,自己玩吧。”

  作為年輕人,李謙也是很不爽的,雖然很多事情不像網上傳的那樣,但是打壓內地演員是確確實實存在的。

  拿著內地的投資,打壓內地演員,就看不慣。

無線電子書    我的導演時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