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四十四章 奸與忠

  完顏宗翰率西路軍南下,首先指向朔州。

  朔州守將名叫孫翊。

  此人,勇而忠。

  見金人來犯,他率人馬出城與之交戰。

  可這雙方還未分出勝負,漢兒就打開城門,將朔州城獻給了金人。

  孫翊無奈,只能帶著本部人馬向南逃去。

  金軍又進至武州,漢兒又開城投降,武州也丟了。

  金人入侵云地的時候,只有朔、武二州沒有攻破。

  如今,朔、武二州也丟了。

  這代表,大宋徹底失去了云地。

  而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金軍一開到,漢兒就爭相投降,金人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得了朔、武二州,這使得金人確認了他們之前的想法,也就是,他們可以不費任何力氣就給大宋一個深刻的教訓,甚至他們可以完成之前也就是他們隨便想想的以黃河為界和大宋南北分治的想法。

  在這之后,完顏宗翰便率領大軍南下代州,打算從雁門關進入河東。

  在完顏宗翰想來,雁門關是天下九關之首險要無比,而代州,外壯大同之藩衛,內固太原之鎖鑰,根柢三關,咽喉全晉,向以山川扼塞,去邊頗遠,稱為腹里。

  因此,完顏宗翰判斷,雁門關和代州一定非常難取,這可能是一場硬仗。

  于是,完顏宗翰分兵一部,繞道壺谷寨,準備兩面夾攻雁門關。

  完顏宗翰還對耶律余睹說:“今日至代州,與南軍必有數戰,不可能不花些力氣,不過大家放心,只要打下代州,河東的其余地區,就任由咱們攻取了。”

  然而,金軍在雁門關并未受到阻擊。

  這大大出乎完顏宗翰的意料。

  金軍很快便越過雁門關,一路之上并無一戰,遂快速向前推進。

  三天后,金軍竟然無驚無險的來到代州城下。

  這讓完顏宗翰都大感不可思議!

  代州也稱雁門郡,北拒雁門,山河之險,與云中、朔州戰略地位相等。

  代州守將名叫李嗣本,他也是義勝軍統帥。

  然而——

  金軍打到代州城下之后,李嗣本竟然被漢兒擒獲,然后開城投降。

  號稱“據高負險、憑山控水、地形完固”的代州,就這樣輕易地失守。

  代州失陷也是漢兒叛變造成的。

  那么,這些漢兒究竟是些什么人?

  其實,這些漢兒就是義勝軍。

  義勝軍是大宋在收復燕京后,由河北、河東宣撫使譚稹招募的,一支純粹由燕云漢人組成的軍隊。

  組建義勝軍這支軍隊的本來目的,是防守云地和牽制郭藥師的常勝軍。

  最初的時候,義勝軍其實還是很聽話的,畢竟,那時候,他們的待遇是宋軍當中最好的,比常勝軍都好,導致常勝軍的將士都紛紛跑來義勝軍參軍。

  當初,西夏大軍東侵云地,就是因為有義勝軍阻攔,才沒有丟了云地。

  也正是因為如此,譚稹大肆擴張義勝軍,使得義勝軍最多的時候大約有十萬,比常勝軍還多。

  可是后來,因為種種原因,大宋的錢糧供應不上來了,連義勝軍的將士都開始餓肚子。

  關鍵,宋人對漢兒的不信任和侮辱,使得義勝軍的將士慢慢恨起了宋人——他們認為,宋人別說跟遼人和遼東人相比,就是跟金人相比,都是遠遠不如。

  長久的積怨,在金人南侵之后,漢兒紛紛叛起,甚至臨陣倒戈。

  這使得金人不費吹灰之力就攻進了河東地區。

  而且,還不僅如此,金人本來并沒有多少人馬,在接收了義勝軍之后,西路金軍的實力開始爆增。

  到了后來,跟大宋打仗的,大多都是漢兒和遼軍,根本就沒有多少女真人。

  而漢兒,最初是我國古代少數民族對漢人的稱呼。

  如漢樂府中有詩說:“我是虜家兒,不解漢兒歌。”

  唐詩中也有“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兒”的詩句。

  最初,漢兒這個詞語與漢人同義,并無褒貶意味。

  在遼國獲得燕云十六州后,特別是在遼國與北宋對峙期間,遼與宋對分屬于兩國境內的漢民稱呼才開始發生了變化。

  遼人稱呼宋朝境內的漢民為南人,而稱呼本國境內的漢民為漢兒。

  宋人也稱呼遼國境內的漢民為漢兒,有時還罵他們為番人。

  遼、宋以及后來的金國,對燕云地區的漢民都一致稱呼為漢兒,這表明漢兒已演變成一種帶有蔑視口吻的特稱,反映出遼、宋和金國都對燕云地區的這些漢民很不信任。

  只有在蔡仍統治的那短短的一年時間里,蔡仍強令不許用“漢兒”來稱呼燕云地區的漢人,那時蔡仍還強令不許用“番”、“胡”來稱呼燕云地區的少數民族,并制定了相關的嚴苛法律。

  可以說,只有在蔡仍統治的那短短的一年時間里,燕云地區的人,不論是漢人、漢兒,還是契丹、奚、渤海、阻卜人,真正的達到完全平等。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漢兒們之所以叛變,與宋人視他們為“北地降人”對他們很不信任有很大關聯,是宋人一貫歧視他們所產生的惡果。

  金軍占領代州后繼續南下。

  十二月九日,兵至忻州。

  忻州乃戰略要地,自古便有“晉北鎖鑰”之稱。

  忻州知府名叫賀權,他度勢不敵,遂放棄抵抗,開城迎接金軍入城。

  完顏宗翰大喜,下令兵不入城,皆在城外扎營休整。

  金軍的下一個目標是石嶺關。

  石嶺關又稱“白皮關”、“石嶺鎮”,位于太原北面,是云中通往太原的必經之地。

  這里,地勢險峻,嶺橫東西,路縱南北,扼守著太原通往忻、代、云、朔之要道,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當年,宋太祖趙匡征伐北漢,遼國向晉陽派軍,增援北漢,趙匡命何繼筠領兵赴石嶺關阻擊,宋軍與遼軍為爭奪石嶺關展開了一場浴血拼戰,最終宋軍大捷,生擒刺史二人,獲生口百余,斬首千余級,馬七百余匹,器甲甚眾。

  現在,面對金軍長驅直入之咄咄攻勢,太原知府張孝純很焦急,他正急切地尋找能守石嶺關的人。

  不久,有人向張孝純推薦冀景,說冀景可以守石嶺關。

  冀景征剿過方臘,第二次北伐收復燕京時他曾擔任過先鋒將官,富有實戰經驗。

  張孝純于是命冀景前往石嶺關守關。

  可冀景卻以兵力不足為由推辭不去。

  張孝純無奈,只得命王宗尹統領官兵敢勇軍,隨冀景前往石嶺關,同時又命歸朝人耿守忠率義勝軍兵八千人助陣。

  冀景這回沒有借口了,才不得不去守衛石嶺關。

  可冀景卻對耿守忠很不信任,因為耿守忠是一名漢兒,是遼國降將,是義勝軍副帥。

  因此,冀景令耿守忠擔任先鋒,走在大軍最前面——他害怕耿守忠從后面偷襲他。

  行至忻口,耿守忠卻突然返回,對冀景說:“守忠所部盡是步軍,若借得敢勇家軍兵,則金不能至關。”

  冀景于是下令,讓敢勇軍暫且借一部分軍馬給耿守忠。

  耿守忠得了冀景的命令,就跑去敢勇軍搶馬,最后竟被他搶走了一半的戰馬。

  冀景感覺耿守忠行為異常,似乎有叛變之心,于是率領親隨人等,棄關而逃。

  耿守忠率軍來到石嶺關,果然敗而獻之。

  冀景聞聽耿守忠叛變投敵,不敢回到太原,于是逃到了汾州。

  石嶺關作為太原以北最后一道天然屏障與重要關口,就這樣輕易丟失了。

  忻州、石嶺關聞風皆叛,于是,金軍如入無人之境,直至太原。

  完顏宗翰知道宋軍的戰斗力比較差,但真沒想到竟如此不堪一擊。

  從此,完顏宗翰逐漸萌生了顛覆宋朝政權的想法。

  而在入侵之初,不論是完顏宗翰,還是完顏宗望,都沒有兩路大軍會師東京滅亡宋朝的戰略計劃。

  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的最終作戰目標只是占領燕山地區與河東之地,他們打出的旗號也只不過就是以大河為界,劃河而治。

  完顏宗翰率西路金軍入侵大宋河東地區之后,朔、武、代州的漢兒們紛紛開城投降,致使西路金軍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

  不過——

  宋朝其實也有仗節死難之臣。

  而李翼便是其中的一個典型。

  李翼是麟州新秦人,與楊家將楊業是同鄉,他此時擔任武義郎奏差代州西路都巡檢使。

  完顏宗翰占領代州后,派遣降將李嗣本前往代州諸縣進行招降。

  李嗣本安排部將臧份到崞縣勸降。

  崞縣歷來為兵家所必爭,有“三晉鎖鑰”之稱。

  此時,李翼正在崞縣。

  臧份騎馬來到崞縣城門外,向李翼喊話勸降。

  李翼站在城樓上厲聲叱罵李嗣本,并突然抽箭射擊臧份,隨即一箭射中臧份的坐騎,嚇得臧份趕緊逃跑。

  李翼對將官折可與等人說:“吾將與公同守此城,當盡忠節以報國家。”

  當時,朔州守將孫翊,南逃后逃到了陽武寨,與將官折仲安一塊屯駐在陽武寨。

  陽武寨與崞寨、西陘塞、茹越寨、胡谷寨、大石寨等兵寨,均在代縣,楊業當年修建這些兵寨的目的,是為了防守契丹。

  代州失陷后,李翼與孫翊、折仲安暗中經常有文字往來,李翼建議他們出兵把守住石嶺關,因為石嶺關乃太原之襟喉,天險崇峻,如果能堅守石嶺關十余日,則太原城可以聚糧守衛,以待四方援軍,即使金軍屯兵于太原城之下,因為有石嶺關在,金軍也不敢長驅南侵。

  孫翊與折仲安深以為然,他們給李翼寫了一封蠟丸密信,希望李翼能來陽武寨,三人合兵一處,然后去守石嶺關抵御金人入侵。

  李翼把這個計劃告訴折可與,折可與也很贊成,于是他們打算分兵突圍出城,然后直趨石嶺關。

  崞縣城里的居民百姓聞聽李翼要帶兵離開,嚎啕大哭,攔路設卡,不讓李翼離開。

  李翼見狀,不忍心棄城而去,遂決定守城以待援。

  當時,折可與的弟弟折可存、將官路志行、知縣李聳、縣丞王唐臣、監押張洪輔、縣尉劉子英、監酒閻誠、義勝軍統領崔忠等人,都被包圍在崞縣城里。

  這些人當中,唯獨崔忠是后來歸順朝廷的燕人,但眾人對他并不懷疑,仍讓他率領由漢兒組成的義勝軍。

  不久,李翼聽說太原知府張孝純派遣歸朝官耿守忠去把守石嶺關,他仰天長嘆說:“耿守忠這樣的人,怎么能夠托以大事呢?國家大勢去矣!”

  見援兵久久不至,李翼便對知縣李聳等人說:“崔忠是個漢兒,這種人貪利茍生,豈有忠節?可與將軍與他共守城池,萬一發生內變,不但上誤國家,我們也將跟著遭受禍患,不如先將他誅殺?”

  折可與贊同李翼的建議,可其他人卻默然不語。

  過了一會兒,知縣李聳建議說:“崔忠這人平時頗有忠義,可將防守石嶺關之利害關系,與他周密謀劃一番,以此試探一下他的態度。”

  李翼對崔忠總有些懷疑,因此他說:“我若告知他,他肯聽從我的安排嗎?”

  李翼于是和折可與一起找到崔忠,讓他領兵去往石嶺關。

  崔忠果然不聽從。

  而且,崔忠還同折可與爭奪城門的掌門鑰匙。

  折可與不給他,說:“公乃歸朝官,公若掌管城門鑰匙,恐民生疑。”

  崔忠說:“我乃此地最高軍事長官,城門鑰匙應該給我!”

  他們一邊爭辯,一邊爭奪。

  李翼見狀,很生氣,一把將城門鑰匙奪過來,一下子折為兩截,說:“咱們既然發誓要為國家守城,何必爭此鑰匙?不要爭了,破圍而后再開城!”

  第二天,崔忠召集縣府中的同僚們前來議事。

  監押張洪輔對崔忠說:“聽說義勝軍中有人想為金人作內應,怎么辦?”

  崔忠回答說:“豈敢容手下人叛變!”

  說著,崔忠目視帳下,突然拔出佩刀刺向張洪輔,將張洪輔刺死。

  李翼聽到消息大驚,急忙率軍趕來。

  擊退叛兵后,李翼派人四處尋找崔忠,可是沒有找到。

  這時,金軍恰巧來攻城。

  沒辦法,李翼只能帶人去守城。

  不久,崔忠將被李翼打散的漢兒聚集起來,然后殺人防火,使得城中大亂,后來趁亂搶奪了城門,引金軍入城。

  李翼率軍與金軍血戰到底,從天黑一直打到天亮,最后力竭被俘。

  李翼被俘后,完顏宗翰多次派人對他好語相勸,勸他投降,并許諾重用他。

  可是,李翼決心殺身以成仁,因此大罵金人背盟,必受惡果。

  這天,完顏宗翰又派人來對李翼說:“我欲取天下,你們這一個小小的縣城,也敢抵抗我十萬大軍?我喜歡你們的忠義,不忍心殺你們,才好言相勸,你們投降吧,我讓你們官復原職,在我帳下效命,必不虧待你們。”

  李翼聽后對折可與說:“我不會食前言,我將與公死生共處。”

  接著,李翼又大聲怒罵金人說:“我乃南朝臣子,因奸賊內應,致使城破被擒,殺則任殺,豈肯拜汝番狗耶?”

  翻譯見李翼忠義,沒將李翼的話完全直譯,想保全李翼的性命。

  可是李翼毫不領情,他憤怒地以手指指著完顏宗翰派來的人說:“今不幸被番狗搶辱,我豈是茍生者!”

  折可與也大聲說道:“我八十年世守之家,怎肯負國敗壞家聲,無知畜類,不若亟殺我!”

  金人都被李翼和折可與罵怒了,紛紛上來暴揍李翼和折可與。

  李翼的前額被棍棒擊傷,折可與則被打瞎了一只眼,可他們依舊大罵金人。

  完顏宗翰獲悉情況后,感嘆李翼守節,又派人諄諄告諭說:“汝等本皆該死,但念汝等忠義,國相元帥欲給汝等活命之機,你們怎么還能如此罵他呢?”

  李翼回答說:“我輩若手有寸刃,必當殺了粘罕惡賊,怎么可能只是罵他?”

  金人知道李翼是不會屈服的,于是用馬車載著他來到崞縣城里,巡行示眾。

  剛入城不久,走在大街上,李翼忽然看見了崔忠。

  李翼對崔忠大罵不已,崔忠羞愧地無言以對,掩面逃走。

  被害之時,李翼向看守的金兵提出一個請求:“冀少緩,倘得南面望拜,死無所恨!”

  金兵不答應。

  李翼于是轉頭朝南,大聲呼道:“官家啊,官家啊,臣力弱,不能翦滅此賊,以報國恩!”

  悲愴之聲,至死方絕。

無線電子書    大宋梟途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