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知道有多少支遠征隊能抵達目的地。
留在太陽系的人對別人說離開了就別回頭,自己也不會再隨意的仰望星空,那沒有意義。
人只會在忙碌的學習工作的閑暇之余,偶爾停下腳步,默默想起那一張張遠去的面孔。
祝遠方的你一帆風順。
2500年1月1日凌晨零點,在送走最后一艘殖民艦的七天之后,一些變化悄然發生。
仿佛是掐秒那么準,位于冥王星聚居點內的大型射電望遠鏡率先捕捉到一些變化。
學者們迅速計算出結論。
就在剛才,真空中的光速比起過去的標準值稍微下降了千萬分之一。
這點突兀的變化很細微,如果不是現在的設備已經足夠靈敏,所有人又都處在高度戒備的狀態,幾不可能被如此迅速的發現。
這變化很小,完全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但卻讓物理學家們毛骨悚然。
太陽系內的物理規則,稍微發生了些地球人看不懂的變化。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與過去別無二致。
龐大的太陽系屏障的存在被探明,并且這個屏障還在以不算慢的速度持續收縮,壓縮太陽系的空間。
這種空間壓縮會在某種層面上扭曲宇宙規則,可能會在人類文明的科技水平抵達某個階段后,擋住理論知識前進的道路。
結合之前學者們發現的瞬間變化,科學家們得出結論,也許只是一瞬,只是億分之一秒內,人類被關起來了。
陳鋒大師的《復眼者危機》講的不是一個故事,是預言。
現在他的預言應驗了。
幸好我們提前三十二年相信了他的預言,并采取了果斷行動。
世界各國的領導層們感覺很扭曲。
既有種心頭大石終于落地的踏實,卻又沉甸甸到喘不過氣。
在過去的時間線中,每一次人類文明都曾經歷過這種心態過度的階段。
人類在面對未知時總會產生恐懼,這種恐懼會帶來混亂,需要艱難痛苦的自我磨合,才能一點一點的接受現實,并適應新的局面。
但這次稍有不同,領導層們對陳鋒預言的信任度前所未有的高,且又知道了更多的事。
事情已經發生,我們早有預料。
既然我們放棄了離開,選擇與三百七十余億人一起留下,那我們的字典里便沒有后悔二字。
陳鋒大師在《復眼者危機》里的刻畫足夠清晰。
既然這個預言準確,那么他對五百年后將會抵達的入侵者的描繪,也應該準確。
在電影里,主角鄭峰最終還是攻破了入侵者的戰艦,沖了進去,并殺死一人。
陳鋒大師不會撒謊,更不會吹牛!
他一定“看”到了那天。
并且,陳鋒大師本來就已經提前五百年開始了準備。
他創造的游戲,本就是這個意義!
雖然我們如今的科技遠遠不及他在電影中刻畫的層次,但沒有關系,我們還有五百年。
我們可以達到,甚至超越《復眼者危機》中的科技水平。
我們會掌握類曲率引擎,掌握統一力場護盾,掌握引力波設備,掌握敵人的詭異炸彈,甚至掌握黑洞炸彈!
人類必有一戰之力!
就從現在開始,繼續前進!
這一次,從世界政府成立,再到逐步向全人類公布消息,只用了一個月!
半年后,全人類三百七十多億人,接受了這個現實。
有人哭泣。
有人悲觀。
有人絕望。
但更多的人卻抬頭仰望著城市中心正迅速拔地而起的巨大雕像。
那是一個面容堅毅的男人。
他在數百年前,奮斗了一生,奉獻了一生。
廣播里反復回響起他的臨終遺言。
“我對你們只有一個要求,別停下我未竟的事業,繼續往前走。”
人們曾經不太明白他口中未竟的事業究竟指的是什么。
創造?
建設?
奮斗?
造福后人?
現在人們知道了。
這一切看似偉大崇高的揣度都不準確。
他未竟的事業只有簡簡單單兩個字。
存在。
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不管要繼續奮斗多少年,不管我們將會面對怎樣的敵人,我們只有一個追求。
人類的存在,不能被抹殺!
哭泣的人收回了眼淚,悲觀的人給了自己一巴掌,絕望的人則帶著絕望的斗志重新站了起來。
世界政府第一任領導者華中云說道:“各位,奮斗吧,還來得及,我們還有五百年!”
2500年的夏天,伴隨著各大星球城市中陳鋒雕像的落成,人類迅速進入下一個時代——五百年備戰。
2519年的冬天的夜晚,全人類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人都略顯緊張的呆在家中,只有全副武裝完全包裹在隔離戰甲中的戰士與醫務工作者小心翼翼的在街面上戒備著。
人類早已完成全民疫苗注射,擁有了抗體。
但依然全神戒備,全民保持這種居家已經有整整三個月,現在是2519年12月31日。
2519年的最后一天了。
此時,每個人的手上都死死捏著便攜式基因檢測儀。
各大聚居點中的眾多基因監測高塔指示燈正閃爍著瑩瑩微光。
沒人知道敵人會從哪里來,以什么樣的方式降臨。
但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等待的是怎樣的敵人,肉眼看不見,但兇猛得仿佛魔鬼。
墻上的時鐘滴答滴答的走。
身穿全套隔離裝備的父親,目光落在身旁的監視器上。
監視器中分別有兩個房間的畫面,畫面里是他同樣完成隔離預防的妻女。
男人時不時低頭打量手中的基因檢測儀,又看了看身旁不遠處的壁爐。
壁爐后是中型原子分解垃圾回收機。
這名父親在考慮一個問題。
雖然醫學家曾說過,在初期,這種傳染病有15以上的治愈可能。
但這種病的傳染性極為恐怖。
細菌存活能力極強。
即便病毒防護已經達到P7級別,也依然可能泄露,并污染大片區域。
如果等會兒過了十二點,自己手中的檢測儀報警,那說明我成了入侵者投放S菌的載體。
那我就毫不猶豫的跳進原子分解機。
我絕不能成為傳播源!
如果是我老婆或者女兒…
我就…
陪著她一起進去!
十二點到。
2520年的公歷新年鐘聲響起。
什么事都沒發生。
2520年1月底,醫學家和生物學家們召開了大型線上會議,綜合評估后得出結論。
S菌爽約了。
先哲陳鋒的預言似乎出錯了。
有人松了一口氣,但也有人反而更緊張。
剛萌芽中的世界政府高層會議磋商結束后,華中云語氣沉重的說道。
“我們犯錯了。陳鋒大師之前之所以對S菌的信息進行加密,并設定在2520年1月1日自動解鎖,一定有他的考慮。”
“如果我們提前破解,可能會被入侵者發現,并導致對方變更策略。現在我們的確提前采取了行動,完成了疫苗普及,也提前做了隔離。這一切已經被發現了。所以我們現在要面對的,是未知的危機。”
“我們終究還是因為仁慈而犯錯了。對不起大家。”
其實關于此事,很早就有爭論與分歧。
科學家、軍人、政治家等個領域的領導人們各執己見,爭論的結論是即便陳鋒大師有隱喻和考慮,但大部分人依然不愿意承受可能導致至少幾十億人死亡的巨大風險。
只要能救下來,誰又愿意冷冰冰的看著同胞去死呢?
人一旦起了貪欲,便很容易犯錯。
犯錯的代價,便是新的危機,大滅絕。
2544年1月,北半球寒冬,南半球盛夏。
一場悄無聲息的變化開始了。
也不知道遙控操縱一切的復眼者究竟是如何觀察太陽系內的情況,究竟能得到多少信息。
總之,復眼者發現了《世外之歌》失效,S菌一開始就要面對抗體后,再次改變了策略。
太陽系屏障中的全部可控能量再次被激活。
復眼者再次投放了一種新的細菌。
該小個體細菌完全不是人體免疫系統的對手,在人體內繁殖力低下。
因此這細菌對人類完全無害,比大腸桿菌還安全。
但在動物體內繁殖能力極強。
該細菌對動物卻同樣不致命,甚至可以很好的共存。
這種特性具備普適性,除人類之外,適用于所有動物,包括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
后世人將其命名為Z菌。
Z的定義,取自智慧。
Z菌又稱智慧細菌。
單個Z菌并不具備智慧,但當Z菌在某個體內繁殖的種群數量超過一萬個個體后,情況會發生變化。
具備一定數量規模的Z菌將會集中到這些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中去,并附著在其神經元上,悄然完成寄生同化。
再利用動物中樞神經系統中原有的神經鏈接,Z菌的個體相互間形成了關聯。
隨后,一種類似于人類的腦部分工,但復雜程度低很多的Z菌群體智慧,將會從這種強相關的群體中萌芽。
體現在外部的結果,是這個原本不具備智慧的生命,變成了具備智慧的個體。
體現在內部的本質,則是無數個Z菌個體組合了起來,形成了群體智慧。
哪怕這個智慧的水平依然很低級,但相較于各種動物本身,卻依然是質變。
腦部智慧改變后,變化并未停止。
可能是為了匹配具備智慧后的中樞神經系統消耗,也可能是Z菌的基因本能,這個被感染的個體的身體結構,將會被重新喚醒快速分裂與定向基因表達的本能,其過程類似于從胚胎到成熟個體的過程,但要更復雜得多。
在完成這個過程后,被感染的動物會發生劇烈改變,呈現出地球生物不可能具備的特性。
被感染個體可能會獲得更大的體型,以支撐更多的Z菌,得到更高的智慧,也可能會保持原有體型,僅維持基本的智慧。
這種全新的動物,被命名為滅絕動物。
陳鋒在史料回顧中看到這一段文字描述時,腦子里第一時間回想起的,是入侵者的蜻蜓戰機。
想起那玩意兒的殺傷力,他頭皮一陣發麻。
真的玩脫了。
這次復眼者放大招了,拿出壓箱底的玩意兒了。
讓二十六世紀的人面對蜻蜓戰機?
有戰而勝之的可能嗎?
沒有!
只是一架蜻蜓戰機,便足以完全摧毀二十六世紀的整個人類文明!
雙方的科技代差太大,那時候人類的任何武器,都不可能對蜻蜓戰機造成絲毫傷害。
或許一架蜻蜓戰機不能瞬間摧毀整個文明,但在封閉的太陽系空間內,它能像個索命的死神,一個城市一片區域一個星球這樣一點一點的掃蕩收割。
給蜻蜓戰機幾十年的時間,它能一個一個的點殺完三百七十億人。
無處可逃,所有人都只能引頸就戮。
繼續看下去,陳鋒稍微松了口氣。
畢竟是建立在地球原有動物基礎之上的二次改造,會有一些提升,但潛力不足以支撐到蜻蜓戰機的高度。
不過這依然不可小覷。
滅絕動物既有智慧,又有不可思議的生物武器結構,對人類的殺傷力自不必多說。
更陰險的是,這次入侵者依然使用了蟄伏爆發的思路,刻意的控制了Z菌爆發的時間節點。
一開始,被Z菌滲透的動物并未表現出明顯的外觀變化,性情也沒什么改變,只是不斷悄然加大活動范圍,無聲無息的散播細菌。
這個潛伏極其隱蔽與陰險。
Z菌偽裝成了一種完全無害的普通細菌。
即便有生物學家發現了端倪,也沒能意識到其危險性,只把它當成了是一種生物界自然進化的新物種。
這個偽裝也不難,只要Z菌的基因信息中刻意的控制住單體內的種群數量,不超過一萬個,本來就不會表現出任何智慧特征。
以人類的生物知識層面,幾乎沒人能想到,宇宙里真的會有某種細菌,在達到一萬的種群數量后,真能突然誕生群體智慧,并且甚至最高能支撐兩百億的巨大種群數量,形成完全不輸人類的完整智慧呢?
超級生物學家賴聞明早在2546年便已在一只蜻蜓中發現Z菌的存在,但就連他也沒能意識到這點。
他有刻意的培養出一小團總量達到百億的Z菌。
但賴聞明也被Z菌影帝級的“裝瘋賣傻”騙過去了。
時間轉眼過去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