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342 習以為常

無線電子書    綠灣奇跡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陸一奇與瓦萊莉雅的短暫交鋒,只有門衛看在眼里,其他人沒有捕捉到任何風聲,包括教練組在內。

  他們唯一能夠知道的就是:媒體記者的騷亂就這樣平息了,后續也沒有任何新聞報道出現,安靜得不像話。

  在那之后,媒體記者再也沒有出現,綠灣包裝工似乎就這樣被遺忘,隱藏在五大湖的偏遠地區安心備戰。至此,“法弗退役風波”所帶來的休賽期風波終于完完全全平復消失,新賽季的大幕徐徐拉開。

  日復一日,每天置身于水深火熱的包裝工球員們終于明白了一件事:

  每當自己稍稍適應訓練強度的時候,訓練計劃又會做出局部調整,并且根據不同位置、不同球員越來越細化。

  這就好像是馬拉松長跑的旅程一般,第一階段并肩前行之后,不同球員進入不同岔路,再后來岔路越來越多、越來越細、越來越專業,盡管基礎訓練依舊在一起進行,但細分化的訓練卻正在區別群體。

  一直到沖刺階段,所有球員又重新匯聚在一起,朝著終點前進。

  而整個過程,每位球員都在不斷挑戰身體極限,一點一點地挖掘出自己的潛能,訓練強度和反饋效果都十分明顯。所有一切都在陸一奇的掌控之中,沒有人能夠逃脫。

  最可怕的事情就在于,久而久之,球員們自己也已經習慣了,沒有大驚小怪地抱怨,也沒有鬼哭狼嚎地抗議,就這樣坦然接受了;以至于后來訓練計劃做出調整,削減基礎訓練和力量訓練、增加戰術訓練,整個強度明顯有所調整,球員們反而有些不太適應起來。

  “難道被開發出了自虐型人格?”

  如果僅僅只是如此,那么也看不出陸一奇的能力,畢竟,科學訓練只是“健身”而已,終究不是橄欖球。

  等待基礎訓練漸漸細分化之后,球員們也漸漸意識到:每個位置每位球員的訓練,其實都是針對性的規劃,與陸一奇的戰術體系相輔相成——

  從進入訓練營的第一天開始,陸一奇就在布局了,悄無聲息地將自己的戰術意識與理念融入日常訓練。

  這一份掌控力和全局觀,輕松完爆所有球員。事實上,不要說球員了,即使是教練組成員都沒有能夠看出陸一奇的規劃,那些看似無心的一步棋,在后續計劃總是能夠派上用場,戰術意圖逐步顯露全貌。

  如同棋盤布局。

  這才是陸一奇真正厲害的地方,等球員們反應過來的時候,整個棋局布局已成,他們只能直接傻眼。

  睿智。成熟。冷靜。狡猾。強硬。

  陸一奇正在一步一步地展現出自己作為主教練的智慧。

  如果說球員們都只是棋子,“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那么教練組成員就是旁觀棋局的助手,他們就能夠提前一步窺探到陸一奇的棋局落子,盡管不是全貌,卻也能夠觸類旁通,這也讓他們越發感嘆。

  不僅僅是感嘆陸一奇的成熟穩重與聰明睿智,更多是感嘆陸一奇的老道。

  整個教練組之中,陸一奇率先拜訪的是進攻鋒線教練喬菲爾賓。

  不是因為菲爾賓是進攻組的最資深成員,而是因為他是進攻鋒線教練——不是四分衛教練或者外接手教練,而是從進攻鋒線入手。

  陸一奇與奧古斯都、菲爾賓真正地坐下來從長計議,對進攻鋒線的比賽風格做出調整,并且相對應地修改調整訓練計劃,而后又拉著跑衛教練德加和進攻鋒線助理教練卡朋,陸陸續續地完成戰術調整。

  綠灣包裝工進攻組,不缺乏傳球進攻的經驗,暫時不需要擔心,但進攻鋒線卻是根深蒂固的一個弱點。

  改造進攻鋒線,一方面是為了保護四分衛,一方面則是為了打開地面進攻局面,這是至關重要的環節。

  但陸一奇也明白,短時間之內想要進攻鋒線脫胎換骨,這無疑非常困難,而改造進攻鋒線也需要時間,通過明年、后年、大后年的選秀大會和自由市場一步步完成補缺補漏才行,至于現在,則需要戰術意識的改變。

  后來,陸一奇甚至把四分衛教練克萊門斯也拉了進來——以進攻鋒線的戰術為核心來調整整個進攻戰術。

  比如說,四分衛主動跑出口袋吸引目標,進攻鋒線則配合做出戰術調整。

  再比如說,跑衛成為進攻鋒線第六人,口袋保護能夠施展出不同戰術。

  他們需要把整個進攻戰術的套路活躍起來,并且讓進攻鋒線球員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

  防守組也同樣如此。

  陸一奇率先找到了線衛教練溫斯頓。

  本來以為溫斯頓可能會唱反調,畢竟他在休賽期已經隱隱觸碰到防守協調員乃至于更高權力的位置,結果卻重新跌回原位,心態的調整必然充滿艱辛;但“臨陣逃脫”的溫斯頓比想象中還要更加識時務。

  他非常配合。

  此前在堪薩斯州立大學的賽季,陸一奇就已經經歷過整個過程,這也使得他的思想與理念都更加成熟完整,真正確定了自己的防守思路——

  他準備學習未來的西雅圖海鷹一般,建立屬于自己的轟爆軍團,但他還需要根據自己的想法以及球隊的現狀做出調整,前線的施壓能力以及臨場應變無疑是整個防守的核心環節,而線衛在戰術意識層面的改變則是至關重要的。

  就如同沃克一樣:是否完成擒殺,這不是重點;能否在準確時機做出擒殺姿態,向對方四分衛以及進攻鋒線施加足夠壓力,這才是重點。

  所以,比起個人能力來說,臨場戰機的捕捉更加重要,這也更加適合綠灣包裝工——因為這是防守組和堪薩斯州立大學一樣,整體平均天賦與實力在聯盟之中確實位于中游偏下的水準,依靠集體力量打開局面才是正道。

  對此,羅伯斯特和沃克兩位“有經驗者”就顯得輕車駕熟,他們承擔了陸一奇的大部分工作,讓陸一奇能夠全心全意地改造進攻組,而防守組的工作也能夠有條不紊地同時進行。

  漸漸地,從教練到球員,整支球隊上上下下都全心全意地投入新賽季的籌備之中。

  倒不是說他們對陸一奇就心服口服了,畢竟競技體育終究還是需要依靠成績說話,紙上談兵也只是花架子而已;但陸一奇縝密周到的安排,卻讓大家暫時沒有余力胡思亂想,只能跟隨著陸一奇的腳步前進,這也讓球隊無形之中緊緊地團結起來。

無線電子書    綠灣奇跡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