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普通人不一樣。
普通人越是接近死亡,就越是豁達,因為不豁達不行,誰都知道,死亡必定到來。沒期望自然就沒失望,誰都知道人類最多就只能活個一百來歲,而且隨著年紀越大,生活質量就會越差。
這一點同樣也沒辦法阻攔,你就算再有錢,你活得越久,生活質量也就不可避免的變差。就好像三十幾歲的人,必然沒有十七八歲的人那么肆意舒服。
別的不說,光是消化能力就不一樣。
十幾歲的時候,一個通宵下來,依然神采奕奕,吃完飯立馬就可以睡覺,睡醒起來一泡屎下來,渾身舒坦。等你三十幾歲之后,完全不一樣了。你要是晚上吃宵夜睡覺,就會發現,第二天早上消化系統會有點不舒服,要是去照X光,還會發現,昨晚吃的宵夜還特么沒消化完!
睡覺也是。
十七八歲的時候,幾乎是躺下去就能立馬睡著,三十幾歲以后,睡眠質量簡直斷崖式的下滑。不是睡不著,就是睡不好。(作者就是這樣,三十二歲過后,感覺身體大不如以前,甚至以前更新都放在凌晨三四點,第二天起來啥事沒有。現在不行了,三四點睡,第二天渾身不得勁)
除了睡覺,其他的東西也都跟著在變。
到了六七十歲,甭管你身體怎么樣,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毛病。生活質量不可避免的下降。
這一點你即便再有錢也沒用。
很多有錢人,為了活的久一點,各種花錢搞什么亂七八糟的藥,甚至還會搞一些神秘的藥物(比如某賭王,據說一針要八十五),可問題是,他的生活質量真的很高么?
到了他們那種地步,或許只是單純的活著。
當然,這對我們普通人來說,自然也是高不可攀。但那些有錢人的生活質量,和他們年輕時候比呢?
到了生命末期,那更是痛苦。
一閉眼,人事不知。那叫做喜喪。
這樣不僅自己不用受罪,家人朋友也少折騰。(作者有親身體會,作者長輩都是長時間臥床,其中祖父還是作者親自照顧的,那不是一般的磨人)
關鍵是那種折磨,會讓本人體會到生不如死!
很多老人到了晚年,那真就是要命。有句話怎么說的,好死不如賴活著,可實際上你真的到了那個地步,你會發現,其實賴活著還真不如好死!
所以普通人真是離死亡越近,反而越豁達,至少作者看到的都是如此。畢竟死了,就不疼了…這是真話。我親眼見過不止一次!
但神靈就不一樣,特別是萬神殿的神靈,因為他們看不到自己死亡!
他們可以活很長的時間,甚至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活多長時間!
所以他們對死亡根本沒有預期!
他們期待的是永遠活下去,甚至于在神靈之間已經開始流傳‘永恒’的概念,他們認為,自己可以那些惡魔一樣,可以永遠活下去…沒錯,惡魔是可以永生的…前提是擁有足夠的靈魂。
這也是當年神靈們和惡魔交易的原因。
為什么神靈控制了那么多世界,卻依然造成信仰之力短缺?
而不是可以盡情揮霍?
答案是,他們必須遵守和惡魔的交易條例,他們必須給惡魔上供!那些死去的靈魂,很大一部分都會流向惡魔維度!為了保證數量,所以神靈們需要不斷的挑起戰爭,讓自己統治的世界,永遠得不到和平!
也不知道是哪個惡魔大君這么天才,居然和萬神殿達成了協議,讓諸神擁有了依靠信仰之力的能力,同時惡魔大君則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無窮無盡得到靈魂。
惡魔的確喜歡破壞和毀滅,但那只是愛好,他們的主要目的還是物質宇宙的靈魂。
要是可以不用做事就能得到靈魂,沒有惡魔可以拒絕這樣的交易。
關鍵是這樣的交易可以一直繼續下去!
而神靈也到了自己想要的,只要信仰存在,他們就可以一直活下去!
這讓他們對死亡完全沒有任何預期,這在地球是不可能的。當初他們在地球的時候,也是有壽命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埃及神靈,拉想要退休讓兒子賽特接班,奧西里斯老了,想要讓兒子荷魯斯接班。
如果神靈長生不死,那這些都不會發生。
甚至于古希臘諸神的權力更替也和壽命有關,要不是父輩老了,下一輩還真干不過他們!
可現在這些都沒有了。
因為他們可以永遠不死,所以神靈們開始覺得,自己是永恒的!
既然永遠不會死亡,甚至于他們的生活質量永遠不會降低,那他們為什么要對死亡豁達?
根本不存在!
按照年歲來說,宙斯早就該死了。可現在呢?他依然每天可以和美女或者美少年做愛做的事情。要是死了,這些就不存在了!
他能不害怕死亡么?
這不丟人。
至少宙斯是這么覺得的。
“誰不害怕死亡呢?哪怕那些以死亡為名的死神,也害怕死亡!是的,我害怕了,凱。這不羞恥。”
宙斯面對凱的質問,并沒有表現的太過于憤怒。
其實在他承認自己膽小的那一刻,不僅沒覺得丟人,反而有一種解脫一般的感覺。
就好像…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人一旦放下羞恥心,那就真就沒什么可怕的了。
當然宙斯可不會自己一個人扛這個。
他扭頭看向了其他人:“你們不怕死么?你們愿意面對格爾么?!!”
諸神沉默不語。
事實上,之前開會的時候,很多人提議發兵討伐格爾。但每一次都無疾而終。
是不是覺得,里面還有勇敢的人?
真這么想,就錯了!
知道東林黨么?
大明亡國的原因眾說紛紜,有人歸咎于皇帝說萬歷皇帝懈怠怠政,天啟皇帝荒唐無度,崇禎皇帝多疑寡斷,也有人指責閹黨說魏忠賢一伙禍國殃民殘害忠良。還有人認為是流寇作亂李自成、張獻忠等人四處燒殺搶掠,動搖了大明統治。但仔細研究明朝歷史就會發現導致大明覆亡的罪魁禍首,其實是東林黨人。
說起東林黨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五人墓碑記》中那個不畏強權的周順昌,或者是鐵骨錚錚的楊漣、左光斗,但如果深入了解明朝后期的歷史,就會發現東林黨人并非都是正面形象,特別是后期的東林黨人其中不乏一批自詡清高、不務實事的“憤青“,正是這些人把大明推向了覆亡的深淵。東林黨人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喜歡高談闊論,動不動就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但是真到了國家危難之際他們卻往往袖手旁觀,甚至推波助瀾。
東林黨人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喜歡高談闊論,動不動就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但是真到了國家危難之際他們卻往往袖手旁觀,甚至推波助瀾。1642年大明迎來了一個難得的機會,當時明清之間剛剛結束了松錦之戰,雖然明軍慘敗但清軍也元氣大傷,清太宗皇太極意識到,想要徹底打敗龐大的明朝并非易事,于是主動向明朝提出議和。皇太極的誠意很足,他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迎接明朝使臣,態度誠懇,開出的條件也相當友好:以寧遠、塔山一線為界,互不侵犯;遣返明朝逃民;明朝每年向清朝提供白銀和黃金,換取人參和貂皮;兩國結為兄弟之邦。對于內憂外患的明朝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喘息的良機,如果能夠與北方的滿清議和,集中力量平定內亂改革弊政,大明完全有可能延續國祚。
東林黨人卻對此嗤之以鼻,他們高喊“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叫嚷著“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在他們看來堂堂天朝上國怎能與蠻夷議和提出這種建議的人簡直就是大明的罪人!在這種輿論壓力下崇禎皇帝為了表明自己的立場,將議和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兵部尚書陳新甲,他以“私通敵國“的罪名處死了陳新甲,斷然拒絕了滿清的議和提議。
大明錯過了一個可能改變歷史走向的機會,而這僅僅是東林黨人誤國的開始…
東林黨人不僅在對外政策上誤國在內政方面也是問題重重,他們與以魏忠賢為首的宦官集團的斗爭,幾乎貫穿了整個天啟朝,表面上東林黨人似乎占據了道德高地,高喊著要改革時弊營造清正廉潔的吏治,而宦官集團則是他們的對立面,專權弄政殘害忠良貪污腐化。宦官的權力來源于皇帝,沒有皇帝的支持宦官是沒有話語權的,魏忠賢是看著天啟長大的老奴才,對皇帝那是忠心耿耿恭恭敬敬。閹黨作惡說白了就是皇帝默許的結果,東林黨人跟宦官斗,歸根結底就是在跟皇權叫板。這幫東林黨人天天把“忠君愛國“掛在嘴邊,明明知道閹黨是皇帝的爪牙,是皇帝為了制衡他們故意扶植的勢力還要死磕到底,閹黨貪污腐化東林黨中貪得無厭的人也不在少數。
李自成打進北京城的時候最后還守在崇禎身邊的,就剩下幾個太監了,那些平時高喊“君父“的東林黨人呢不是跪著投降李自成,就是轉頭去舔清朝的腳后跟。東林黨和閹黨整天掐來掐去搞得朝廷上下雞飛狗跳,哪還有心思治理國家內憂外患的大明哪經得起這么折騰 崇禎自縊煤山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了南明政權,東林黨人立馬又開始施展他們的“斗爭藝術“,這幫人要么暗中操控要么明目張膽地利用南明朝廷,整天勾心斗角爭權奪利,國家都快亡了還在那兒勾心斗角。
東林黨人的另一個“絕活“——清議,這幫人最愛干的事就是對朝政指手畫腳,動不動就批評這個抨擊那個,表面上看他們是在匡扶正義維護道德,可實際上不過是在沽名釣譽,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罷了。
錢謙益這位仁兄在明朝時可是個大名人以清高著稱,可等到清兵入關他立馬變臉跑去給清朝當官,后來還寫了本《投筐集》專門記錄自己投降的“光榮“歷程。
東林黨人還喜歡搞“黨同伐異“,誰要是跟他們意見不一樣立馬就給扣上一頂“奸臣“、“小人“的帽子,長此以往朝廷上下人人自危誰還敢說真話崇禎年間有個叫黃道周的大臣本來是個正直的人,可他因為反對東林黨的一些做法,就被扣上了“閹黨余孽“的帽子,結果這位忠臣被迫離開朝廷最后郁郁而終。這幫人整天嘰嘰歪歪可真到了該他們出力的時候又縮得比誰都快,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兵臨城下,東林黨的大佬們都干嘛去了要么逃之夭夭要么投降敵人,那些平日里高喊“君父“的東林黨人,這會兒怎么不見人影了東林黨人就是一幫只會耍嘴皮子的“鍵盤俠“,他們整天標榜自己多么清高多么愛國,可真到了國家危難之際他們除了逃跑就是投降,這樣的人有什么資格稱自己為忠臣良將東林黨人的另一個致命弱點就是他們對實際國情的認識嚴重脫節,這幫人整天在書齋里讀圣賢書高談闊論,對國家面臨的真實困境卻一無所知。
農民起義中東林黨人總是把農民起義簡單地歸結為“流寇作亂“,認為只要嚴懲不貸就能平息,他們根本不去思考為什么會有這么多農民揭竿而起,其實這背后反映的是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和經濟問題,可東林黨人對此視而不見只會喊打喊殺。崇禎年間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東林黨人的對策是加派軍隊加重稅收結果適得其反,稅收加重農民更加不堪重負;軍隊增加卻無錢糧可發,這不是抱薪救火嗎東林黨人總是標榜“攘外必先安內“認為只要內部安定了,外患自然就會消除,這種想法簡直是天真得可笑!明朝后期,滿清已經成長為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如果不積極備戰光靠“安內“能解決問題嗎結果在東林黨人的影響下朝廷對邊防的投入越來越少,到崇禎年間連軍餉都發不出來了,你說這仗怎么打這種做法導致的結果就是朝廷上下人人自危誰也不敢擔當,有能力的人不敢施,怕被扣上“奸臣“的帽子,沒能力的人反而大行其道,因為他們善于溜須拍馬迎合東林黨人的口味。崇禎皇帝在位期間換了將近50個內閣大臣,很多時候一個大臣剛剛熟悉業務還沒來得及做點事,就被東林黨人告倒了,這不是在耽誤國家大事嗎 請: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