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大結局 進擊的劉備

無線電子書    進擊的劉備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決定了嗎?”

  “當然決定了,二十年前得到它的時候,我就已經決定了。”

  自擊敗董卓后,時光又匆匆流過二十年。

  這二十年間,劉備擊敗一眾強敵統一全國,又憑借強大的威信盡量壓服國內世族,強行推廣各種新政。

  新政最初,抵抗者層出不窮,劉備也一直面臨基層無力,缺乏人才的窘境。

  但他還是堅持了下來,

  這不僅靠他個人強大的意志,更靠荀彧、沮授、田豐等一些出身世族的有志之人堅定不移的支持。

  現在科舉已經緩緩推廣,劉備以荀子思想為核心重新構建的主流文化相對溫和地改變了儒學的結構,也讓不少老牌世族引以為傲的學說成了沒什么用處的非主流學問——

  跟科舉的答案對不上,你研究這些也只能做業余愛好,并不能成為自己的進身之資。

  不少世族對此舉表示反對,并公開表示不愿接受這種選拔,甘愿躬耕避世,和劉備消極作對。

  對于這些人劉備當然不屑一顧,愛來來,不來就走,

  隨著造紙和印刷的推廣,知識開始逐漸下沉,劉備也不缺這些恃才傲物的所謂賢者。

  那些擺出孤傲姿態的清流見劉備居然還真對他們不屑一顧,也不得不拋下自己的學問,硬著頭皮學習劉備頒布的《荀子》——

  畢竟《荀子》又不是什么驚世駭俗的詭道,再說做官比種地可香太多了。

  雖然短時間內,朝中真正有文化的人還是來源于那些世族,但劉備相信,百年之后,世族的根基將徹底動搖,大漢最美好的時代終將來臨。

  不只是《荀子》,甘瑤從南海回歸,將《數學》《物理》《化學》及《屠龍術》都獻給劉備,擊敗董卓后,《語文》《生物》《地理》也順理成章歸劉備所有,

  龐大的知識體系構建讓那些讀飽讀圣賢書的人頗為苦惱,也讓不少人看到了超越那些博學大儒的機會。

  都從頭學起,比的就是誰更刻苦、誰的悟性更出色了。

  而現在,劉備決定更進一步,將《屠龍術》也拿出來印刷成冊,將這本被稱為最強法寶的天書交給天下人閱讀。

  “黔首最是堅忍,若不是把他們逼到了山窮水盡之時,絕不會輕易為亂。

  這本《屠龍術》包含的學問廣博,足以開啟民智,且驚醒我后世諸人,

  若他們各自賢明仁善,自當不懼屠龍術,當他們畏懼屠龍術的時候,才是屠龍術真正發揮作用之時。

  我劉備起于微末,若是后世荒唐不堪,也不配為我劉備子孫,受屠龍術而死,也是理所應當之事。”

  甘瑤滿懷柔情地看著劉備,道:

  “你是天子,你說的算。”

  劉備輕撫著甘瑤柔順的秀發,微笑道:

  “你不是說,藏著這些天書的地方寫著‘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走不怕’嗎?

  這天書里的學問我雖然不懂,但推而廣之,總有一些人能從里面悟到什么,

  我大漢在科學的道路上走在前面,后世會感謝我們的辛苦付出。”

  他頓了頓,拿起那五本被撕去封面的舊書,在手掌中輕輕摩挲。

  “屠龍術也是一樣,我不敢保證后世會如何,但至少有這個,我的子孫也不敢視萬民如螻蟻,這就夠了。”

  “你啊,”甘瑤無奈地道,“其他人都怕刁民反了自己,倒是你擔心后世不賢,虧待了百姓,

  難道你就不為你們老劉家的江山想想嗎?”

  劉備溫和地一笑,道:

  “天人之所以愿意跨越千年回來助我,還不是因為歷史上的那個我做的還算仁義,

  若是后世倒行逆施,又豈能對得起天人,對得起那些為了大漢戰死的兒郎手足?”

  “是啊。”甘瑤垂下頭,若有所思的抓住劉備的手掌,道,“但愿后世提起我等,不會說我等迂腐之見,如王莽一般白日做夢。”

  “絕不會如此!”

  門外,劉備的皇后蔡琰和貴人貂蟬快步進來,甘瑤后退一步,并沒有向蔡琰行禮,蔡琰也不在意,正色道:

  “陛下,終于有孫堅和曹操的消息了。”

  劉備稱帝后,蔡琰順理成章成為皇后,無家可歸的貂蟬也被劉備納為貴人,這兩人都跟力行社有很深的淵源,彼此之間的同氣連枝,關系一直也處的不錯。

  只是甘瑤和蔡琰的交情卻是永遠不可能和睦,能保持現在陌路人一般的姿態,已經算是非常大的成績了。

  “孫堅月余前病死,其子孫策掌其軍,”說著,蔡琰還冷笑道,“孫策叫人送書信來報喪,呼陛下為日落之國國主,自稱日出之國國主,當真膽大妄為。”

  “曹操據說身子也不太好,可能是不服南國水土,他去年寫了封信,問陛下身體可好,可有北伐之意。”

  二十年前孫堅在荊州被劉備擊敗,后來關羽黃忠渡江猛攻,孫堅終于守不住防線,索性學曹操揚帆出海,一路跋涉,居然到了東瀛。

  而曹操也一路南下,先是攻破了一些南海小國,后來又霍然發現一片從沒有見過的嶄新大陸,

  這片大陸的面積居然不輸大漢,這讓曹操大喜過望,索性自稱魏王,這些年倒是一直跟劉備保持一定的書信來往。

  劉備聽聞兩位故人的消息,心中一陣唏噓,

  孫權和曹操都是一時人杰,可終究抵擋不住歲月,長途跋涉和水土不服已經帶走了孫堅,想必曹操也支撐不了太久的時光。

  “北伐之事準備如何?”劉備問道。

  蔡琰搖頭道:

  “北伐之事,朝中依舊紛爭不斷,荀太尉和田司徒都主張把北伐的規模控制在貝加爾湖一線,而沮司空則認為應該用二十年的完成全面北伐,打開通往歐洲和新大陸的通道。”

  這二十年,劉備任用王澤橫掃漠北,田豫和司馬朗組合一路西征后也轉折北上,和王澤在燕然回師。

  強大的鮮卑在劉備軍團強大的攻勢面前已經灰飛煙滅,其他各部也被迫接受整編,遷民進入內地,不用兩代人就會在科舉的浪潮中成為大漢的一員。

  而黃巾軍那些不愿意投降大漢的余黨,劉備也沒有趕盡殺絕,

  他讓他們向北再向東,去尋找一條“狹窄”的海峽,據說經過那里,將抵達一片前所未有的廣袤世界。

  劉備的故友牽招是這些黃巾的統帥,盡管這條路必然艱苦非常,但牽招顛沛流離慣了,也已經做好了準備。

  他自覺無顏面對劉備,卻也不愿意投靠那個殺死大賢良師的大漢,

  于是,他輾轉找到流落鄉間的張寶,想和張寶一起踏上這未知的征途,在一個未知的世界實現黃天的理想。

  但他沒想到,張寶拒絕了他。

  張寶流落鄉間,自己毀了容貌,仍在行醫。

  只是他現在看的不是當年太平道的典籍,而是劉備編撰的《有備無患》,他想用自己的余生為這個世界的苦難人多做一些事情,

  這也是張角生前最后的愿望。

  牽招無奈,只好在張角和張梁沒有墓碑的墳冢前叩拜,決然踏上了未知的征程。

  缺衣少糧的他拒絕了劉備的援助,在孤獨的行軍中,他意外遇上了一個同路人。

  “聽說你要去新大陸?”

  “你怎么知道?”

  “呵呵,我們家門生故吏遍及天下,探聽一些不是很機密的事情,還是能做到的。”

  蒼老的袁紹已經沒了往日的儒雅和風采,卻多了一分灑脫和飄逸。

  他最后的倒戈為袁家爭取了一分生機,至少劉備沒有對他們家格外可賊虐待,還允許他們家的子孫參加科舉,再出來做官。

  他給牽招帶來了大量的米糧和兵器——把袁家所有庫存的兵器都拿了出來,讓牽招更加感覺莫名其妙。

  “你要跟我一起去新大陸?”

  “誰說我要去?”袁紹拍拍手,家人從馬車上扶下了一個衣衫華貴,精神有些亢奮的男子。

  這個人的精神頭比袁紹好得多,嘴里卻一刻不停地喋喋不休,說著我才是皇帝,你們都要聽我的這些大逆不道之言。

  牽招皺皺眉頭,無奈地道:

  “果然天下沒有白收的好處。”

  袁紹嘆了口氣,將手背在身后,重重地咳嗽了兩聲,眼角依稀有些淚光。

  “這就是當弟弟的好處,他可以對不起我,我終究不舍得殺他。

  隨他去吧!”

  “那你以后準備做些什么?”

  “我還能做什么?”袁紹朗笑道,“我這身份,終究不能再出來做官替劉備賣命,劉備也不會用我,

  現在四處都在開荒,我打算帶著我這一支家人南下遠離故土,盡量別給宗族添麻煩。

  什么數理化我們是學不會,種地倒還使得。

  我看劉備的書上對水稻大加推崇,我便好好學學種水稻的本事,若是能讓天下萬民吃飽飯,也算我袁紹功德一件。”

  “你學不會的。”牽招耿直的道。

  “我學不會,但我的子孫未必就學不會。

  我們家四世三公,已經做到了人臣的頂點,既然上天不讓我們再進一步,索性就如這插秧一般‘退步向前’,說不定比做官更有前途。”

  牽招默默無語,他叫人把還在喊“我是皇帝”的男子推到馬車上,隨便朝袁紹行了個禮,袁紹也不露兒女之色,背上行囊,轉身就走。

  還有新的征程在等待他。

  現在,大漢的出路已經成為朝中議論不休的重點問題。

  劉備主張進取,他手下的眾人也都是一群愿意開疆拓土的猛人,

  劉備更是放出狠話,誰能在他墻上掛著的那副世界地圖的極北、極西、極東、極南之地站穩腳跟,劉備將以大漢皇帝的名義封他為王,和他共享這天下。

  這是何等的好處和榮耀,這二十年來大漢休養生息,而全國人都在期盼著大漢全面發動,征南掃北的一天。

  “曹操在的位置,應該就是地圖上的袋鼠國,孫堅則是在日國,阿招去了加麻大。”

  劉備看著地圖上的重洋,一時有些沉默,甘瑤輕聲道:

  “曹操是個人杰,盡管到了那里,也不能不防。”

  劉備苦笑著搖頭道:

  “曹操一生沒有稱帝,就是等著打回來和我在決勝負的一天,

孫堅估計是畏懼我的軍隊,但若是我出現什么問題,他自然也會打回來。”兔兔飛  “可是他們的后人就不一樣了…

  困居這小小一島,又沒什么外敵威脅,想必他們也會有建國稱制的念頭,估計永遠不會回來了,

  我們遠征大海還太困難,由他們去吧。”

  貂蟬稍有些膽怯地道:

  “跨越千山萬水,不比跨越大海來的容易,陛下三思啊!”

  “不用三思。”

  劉備上前一步,他一手攬住貂蟬,又用另一只手把蔡琰和甘瑤攬在懷中。

  二女驚呼一聲,卻沒有用自己高明的武功反抗,任由劉備拉著走到地圖的面前。

  “這世界好大,大漢不應該困守于這小小的土地。

  世界之外,更有頭上的天空,當年天人說他們的年代已經開始探索星辰大海,我想我們努力一點,也許能讓他們減少點麻煩。”

  “至少等我老了,兒孫繞膝,我頭疼的不是如何盡量公平地讓每個兒孫享受大漢的物產,而是告訴他們,這個世界非常巨大,想要就盡管去開拓,休要自相殘殺。”

  貂蟬嘟起嘴,有些為難地道:

  “可是,這世界上的土地,總有用光的時候,如果都找到了呢?”

  劉備呵呵一笑,看著地圖,回想起父母和天人一起去未來之前天人的那句贈言。

  “1957年,人類發現了最后一塊陸地——南極的伯克納島,

  也就是在那一年,人類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

  地理的時代結束,天文就開始了。”

  科舉已經貫徹到了大漢的各個角落,甚至已經成了當官的唯一辦法,

  這讓眾人很上頭,但是為了做官,又不得不拼命的求學。

  在瑯琊的一處茅舍中,一個身材高大,外形俊朗的文士正手捧一卷《物理》,孜孜不倦的閱讀著。

  他叫諸葛亮,從小便展現出了過人的智慧,幾乎什么都能輕易學會,

  他父親諸葛珪病逝后,叔叔諸葛玄便承擔起了撫育這個天才的重任,

  但時光匆匆流逝,諸葛亮已經26歲,可在科舉上,他卻一直運氣極差,

  是中邪一樣的差。

  盡管他能背過《荀子》所有傳世的篇章,盡管他對物理和化學的理解當世無對,可他每次參加科舉,不是陰差陽錯遇上大雨難以成行,就是遭逢劫匪丟光盤纏。

  最近一次,他為了躲開這一直以來的種種不順,特意提前一月跑到考場附近的客棧落腳,卻在開考當天吃壞了肚子,上吐下瀉,根本拿不起手上的毛筆。

  這讓諸葛玄和兄長諸葛瑾都非常上頭。

  更讓已經出任泰山郡丞的諸葛瑾上頭的是,諸葛亮去雒陽求學的時候,劉備聽說了他的才學,竟親自跑來尋找。

  可來了兩次,正好都遇上諸葛亮和崔烈的兒子崔均、潁川名仕石韜以及擅長擊劍的寒門子弟徐庶一起出去郊游。

  這事情傳來傳去,已經傳成諸葛亮不屑于和劉備見面,被許多世族推為佳話。

  什么狗屁佳話,現在又不是靠名聲取仕的時代,這分明就是把諸葛亮架在火上烤…

  若是天子震怒,說不定直接絕了諸葛亮的晉升之路,連帶整個諸葛家都跟著他倒霉。

  諸葛亮倒是逍遙自在,他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從雒陽回來之后,他每天都過著白天種地,晚上閑暇時準備考試的生活,覺得考不上也沒什么。

  小時候天下亂戰不休,現在難得迎來了安寧,能做太平犬也是不錯,

  雖然,自己這一身本事得不到發揮有點可惜,

  但他尋求知識的目的是單純的,所以他才能比其他人學的都好。

  哎,每次科舉都這么倒霉,是不是老天不讓我做官?

  這次回家,他被諸葛瑾催的難受,索性卷起書卷,去了濟南國,躲開家中的喋喋不休的催促。

  就在這黃河邊,他靜靜結廬,每天看著這滾滾東去的黃河水,然后和同樣沒有科舉成功的弟弟諸葛均談談讀書心得,倒是也頗有樂趣。

  諸葛亮放下書卷,突然聽見外面的弟弟諸葛均發出一聲凄厲的慘叫,

  他眉頭一皺,倒是沒有太過恐慌。

  諸葛均天天一驚一乍,他已經習慣了。

  果然,諸葛均哆哆嗦嗦地跑進來,雖然慌張,臉上卻沒有多少恐懼之色。

  “二哥,二哥,快,快出去,有,有客人來了!”諸葛均結結巴巴地道,顯然來客的地位極高。

  難道是濟南國相高弘或者青州刺史于禁到了?

  不至于啊。

  諸葛亮整好衣冠,又結結實實打了個哈欠,看看天,已經落下絲絲小雨,他感覺今天似乎是個不太適合出門的日子。

  他緩步走到門口,輕輕推開破舊的房門,立刻被眼前的景象鎮住了。

  門外約有三四千人,雖然他們沒有穿著衣甲,但一眼便能看出,都是一群精銳虎豹。

  這些銳卒拱衛著一個身材高大,面色溫和地中年人,他們就這么平靜的站在綿綿細雨之中,任由雨水打濕他們身上華貴的衣衫。

  見諸葛亮一臉懵逼的樣子,中年人和煦地一笑,問道:

  “可是孔明先生當面?”

  諸葛亮點點頭,拱手道:

  “不知,不知閣下高姓大名,官居何職?”

  他看見遠處的大哥諸葛瑾惶恐地站在那給他猛打眼色,心中突然起了一個驚恐的念頭。

  難道…

  那個中年人看著諸葛亮,滿眼都是欣賞之色,他不住的點頭,和聲道:

  “我叫劉備,這兩位是我的結拜兄弟關羽、張飛。”

  劉關張!

  諸葛亮心中一片茫然,差點想伸出手來給自己一個耳光。

  這是怎么了,天子,天子居然來我家…

  他,他是來做什么的?

  已經就任大司馬的關羽咧嘴一笑,旁邊的車騎將軍張飛則瞪圓眼睛好奇的看著這個一臉懵逼的年輕人,怎么也不敢相信這就是天書里那個擅長裝神弄鬼的諸葛孔明。

  不止劉關張,大將軍徐榮、驃騎將軍張郃、衛將軍趙云、太尉荀彧、司徒田豐、司空沮授都到了,

  里面官最小的,居然就是青州刺史于禁。

  他們都好奇地打量著這個年輕人,讓才智超卓的諸葛亮都一陣陣的頭暈轉向。

  見諸葛亮一臉茫然,劉備笑意更濃,他上前一步,緊握住諸葛亮的手,道:

  “前兩次尋先生不得,這次備冒昧前來,打擾之處,還請先生恕罪。”

  諸葛亮哪里敢說怪罪?

  他感覺自己不住的顫抖,許久才慢慢恢復冷靜,看著這個自己記事時就已經名震天下的絕代帝王,他一時竟忘了按照禮數下拜。

  “草民諸葛…”

  “不必多禮,”劉備道,“冒昧前來,我想請先生出山助我,煩勞先生為大漢嘔心瀝血了。”

  這是開玩笑的吧?

  劉備占據天下,天下的豪杰英才盡入轂中,又怎么會對一個鄉野村夫說一個請字。

  可偏偏,劉備說的情真意切,似乎諸葛亮不肯答應,他就賴在這里堅決不走了。

  諸葛亮嘴唇嚅囁了一下,道:

  “草民不勝惶恐,還想問問陛下,需要草民做些什么?”

  劉備滿意地點點頭,似乎如釋重負地吸了口氣,道:

  “我要足下做我的軍師,助我征戰天下!”

  軍師?要拜我做軍師?

  諸葛亮早就聽說劉備統一天下之后有繼續擴張,將大漢的版圖擴張到天涯海角的念頭,

  這會他應該做的應該是擴充武備,和群臣好生商討進軍之策,為什么會弄出這么大的陣仗來見自己。

  真是要聽我的見解?

  他猶豫了一番,最后還是點點頭,道:

  “亮定庶竭駑鈍,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不必,先生盡力就好,何必枉談生死。”

  劉備說著,背過手緩緩走到黃河邊,

  看著奔騰東去的黃河水,劉備笑道:

  “云長,翼德,這河里流的是什么?”

  關羽和張飛一看大哥又裝逼了,非常不情愿地嘆了口氣,一起把目光投向諸葛亮。

  “軍師說,軍師說的好。”

  諸葛亮一臉懵逼,許久才回過神來,看著黃河的滾滾浪花,似乎已經感覺到了什么,

  他沉聲道:

  “這是二十年來流不盡的英雄血啊。”

  劉備聞言不禁放聲大笑,關羽和張飛也哈哈笑個不停,

  “吾得孔明,如魚得水,”劉備滿意地拍拍諸葛亮的肩頭,朝身后眾人朗聲道:

  “決定了,朝北方進擊,朕不能安于樂土,便是死,也要死在進擊的路上!”

無線電子書    進擊的劉備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