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決心

  在一場近乎于兵變的情況下,李衛勉強取得了城南綠營大軍的兵權,盡管只有三萬人左右,可是得來也頗為不易,而且之所以說是勉強,完全是建立在誅殺鄧天爵的基礎上,使得許多人不得不畏懼罷了。

  可問題是,這些綠營的驕兵悍將們,他們原先就不服從山東巡撫兼提督的陳世倌,也不服從在軍中橫行霸道的鄧天爵,如今自然也不會服從一個空有其名的李衛了。

  只能說,由于綠營兵將不夠齊心,一時被李衛的雷厲風行給唬住了,因此才聽從了他的命令,暫時受到李衛的約束。可等到時機一旦變化,綠營兵哪怕出現戰場倒戈的情況,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李衛在控制了這三萬大軍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南下前往泰安府一線,一來是止住綠營目前的潰勢,收容逃亡的士兵,而來便是借著這個機會,在泰安府一線重新構建防線,件件都是要事,因此才選擇了出此下策。

  當然,李衛多多少少還是顧忌到了陳世倌在軍中的威望,他沒有主動去見陳世倌——那是陳世倌所承受不起的,畢竟李衛是上官,但是對于這件事情,李衛還是派錢明珍去委婉解釋了一番,主要還是一些大局為重的廢話。

  陳世倌心中當然有些氣惱,李衛盡管是上官,可是事前根本不通知他,多多少少顯得有些不地道,這么一來,將來在山東還有什么人會將他放在眼里?

  只是見錢明珍過來解釋了一通,陳世倌當下也有些無奈,望著還在等待回復的錢明珍,他也只能一臉苦笑道:“大人此番終究是為了國事,下官讓大人操心,委實有些無能,明日便會向朝廷呈遞辭呈,以謝其罪。”

  錢明珍當下卻是嚇了一跳,他明白陳世倌在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滿,可是他作為一個師爺,又沒辦法說些什么,只得含糊其辭道:“撫臺大人忠心為國為民,即便是我家大人也是欽佩之至,只是如今戰事緊急,方才出此下策,撫臺大人若是呈遞辭呈,只怕我家大人會慚愧不已,還請大人暫時罷去此念,待我家大人回轉之后,便親自登門向撫臺大人解釋。”

  陳世倌聽到他這么解釋,心里多少也好受了一些,只得無奈道:“原本督憲大人所言,乃結交山東士林紳友,將來亦可為大局出一份力,可是本官還沒有真正談個結果,督憲便移師泰安,只怕前番努力皆付諸東流......”

  錢明珍自然能聽到陳世倌語氣里的無奈,他只得無奈道:“此番絕非我家大人朝秦暮楚,實在是因為有了大變故,徐州的失陷想必大人應該也知道.......”

  說起徐州失陷,陳世倌不由得一愣,實際上徐州根本是守不住的,或者他根本就沒想過要守.......所謂的十萬綠營兵,那都是山東本地兵,受到山東士紳的影響更深一些,他們才不會跑到徐州去守城。

  只是聽到錢明珍說起這個理由,陳世倌終于沒有了別的說辭,當下也就只得告退,他雖然不會真正的罷休,可是當下也想繼續再觀望觀望,反正他對于那幫子驕兵悍將是沒有辦法,只看李衛能不能制服他們吧。

  數日后,李衛率領三萬大軍抵達泰安府,卻見到無數的潰兵在朝著濟南的方向潰散,當下停在了泰安收納潰兵,直接砍了幾個不思抵抗的總兵和參將,還將他們的頭掛在了旗桿上,這才止住了潰勢。

  可是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李衛心里明白,山東局勢沒有真正的主心骨之前,只怕局勢無可挽回,那幫子士紳怕是一手拿著他李衛的好處,一手衡量著復漢軍的威脅,正在兩頭下注,誰贏幫誰。

  在這種情況下,李衛實在是萬般無奈,只得給雍正上了奏折,聲稱山東危局危若累卵,需要支援......

  對于李衛的上書,雍正并沒有任何的辦法,因為現在不僅僅只是山東一省的問題,河南田文鏡崩得更快,他原本手底下都沒有多少兵力,在復漢軍第二集團軍的進攻下,已經退到了大名府,與山東成了難兄難弟。

  至于山西方面的清軍也沒有辦法提供助力,眼下唯獨真正的援兵,就是還在京城里的十五萬清軍主力,包括十萬八旗新軍和五萬滿蒙騎兵,構成了目前雍正僅剩不多的精銳。

  與山東、河南的綠營不同,京城的這十五萬軍隊,不僅僅只是裝備上占據了優勢,而且在人員構成上也都是選擇的八旗勇士,他們對于大清的熱愛與忠誠,使得他們的勇氣并不比寧楚差,甚至更有幾分破家滅國的悲憤之意。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大臣心里都明白,不能指望清軍精銳南下,否則一戰若是損失太大,只怕八旗都沒了——因此八旗絕不能動,不光如此,還得隨時準備著跑路。

  到了這個階段,雍正算是明白了張廷玉的良苦用心,他對于八旗的深刻了解,已經使得他看到了目前的結果,然而雍正還并不想就此認輸。

  可問題是,雍正不甘心,如果沒有將最后的籌碼放在戰場上,就此選擇退出關外,那么他這幾年的兢兢業業又是為何?

  雍正之所以努力推行新政,得罪士紳,得罪宗室,編練八旗新軍,為的絕不僅僅只是在四年后灰溜溜退出關外,甚至還是在一仗都不打的情況下退出去,他不會就此甘心。

  更何況,也不僅僅只有雍正不甘心,甚至是其他的八旗親貴,他們也不會甘心,特別是已經訓練了許久的八旗新軍,倘若只是為了這樣的結果,又何苦來哉?

  因此,在接到了這一連串的求救信息之后,雍正深深思考了許久,他終究要踏出那一步。只不過在踏出去之前,他還得看看新軍的情況,至少不能在糊里糊涂地走上戰場。

  “蘇培盛,擺駕西山新軍大營!”

  自從納爾蘇因為貪腐被雍正下獄,后來又被放出來帶兵以后,他表面上便已經在洗心革面,每日里與士卒同吃同住,甚至還親自邀請一些懂得軍陣知識的西洋人來軍營里幫助訓練,一時倒也讓雍正感覺到幾分滿意。

  可是不論面子上的花活再怎么好看,真正的核心點依然還沒有徹底解決,那就是軍備還沒有準備充足,至少還有一成半的士卒在用舊式的鳥銃。

  因此,納爾蘇在收到了雍正要前來巡視的消息之后,當下也有些無奈,他連忙帶著全軍的將領們,趕到西山大營營外五里,迎接正在一路前來的御駕。

  望著面前風塵仆仆的八旗新軍都統制們,雍正倒也沒有別的廢話,直接凝重道:“山東、河南戰況危機,朕需要看看八旗新軍如今的狀況.....”

  “嗻,奴才遵旨。”

  納爾蘇帶著八旗新軍的各鎮都統,像第一鎮都統鄂善、第二鎮都統覺羅伊禮布、第三鎮都統拉錫、第四鎮都統查郎阿以及第五鎮都統那蘇圖等人,齊齊跪在地上,大聲應諾。

  雍正對八旗新軍十分重視,所委任的八個鎮的都統都是八旗內部的精英,來歷相當不凡,納爾蘇就不說了,像第一鎮都統鄂善原本就是軍中宿將,第二鎮都統覺羅伊禮布在之前也是軍中悍將,第三鎮都統拉錫原來是老十四的侍衛,后來投靠了雍正,因此也受到了重用,至于其余人也各有軍功。

  在這些各鎮都統之下,副都統都是三十來歲的滿蒙八旗青年才俊,因此先不看他們的帶兵能力,首先體現了一點,那就是高層位置幾乎沒有漢人的位置,而這十分符合雍正的想法。

  眾人一路簇擁著圣駕,往新軍大營中前進,只是還沒有完全走進軍營,便已經看到了一排排的八旗新軍士卒,正排列著陣型等待著雍正的檢閱,只是或許是天氣的緣故,軍士們情緒焦躁,陣型隱隱有些混亂。

  “啟稟皇上,如今西山大營僅僅只有新軍一部,六萬余人,還有四萬人分駐其他大營,眾人聽說皇上要來,心里喜不自勝,早早便站在了這里等候,只盼得一睹天顏!”

  納爾蘇一臉殷勤地在前帶路,他前番因為貪腐事,幾乎差點丟了腦袋,而如今腦袋雖然保住了,可是平郡王的爵位卻給丟了,因此也不得不小心應付,只盼得皇帝能夠將爵位重新封還。

  雍正望了一眼八旗士卒們,臉上有些沉默,只覺得似乎有些不對,可是也不知道哪里不對,當下也便揮了揮手,“將士用命,朝廷自然不會有半分虧待,還需好生激勵將士,來日殺敵報國。”

  納爾蘇連聲稱是,只是又見雍正臉色有些不耐,當下便連忙揮手,適宜各鎮都統前去帶兵進行演練。

  等到雍正等人登上觀望臺之后,便有人開始擂起戰鼓,只聽見三通鼓聲之后,八旗新軍的士卒們開始朝著演練地前進,他們身上穿著紙甲,肩上扛著新式的鷹嘴銃,腰間同樣也跟復漢軍一般,掛著長長的刺刀,表面上看上去倒挺像那么一回事。

  最先露面的是第一鎮的一個步營,他們率先從觀望臺下排著隊列經過,只見他們排成了二十排,每排有二十五個人,形成了一個移動的小陣型,而小陣旁邊還擁有一個軍鼓手和一個旗兵,他們目光堅毅地從遠方走來,陣型沒有絲毫的散亂,這讓雍正感覺到一陣滿足。

  “皇上萬歲!”

  “保衛大清!”

  當新軍步營來到了觀望臺下時,方陣中響起了雄壯的口號聲,這些新軍士卒們很明顯在事前編練過許久,因此吼出來頗具一番氣勢。

  “好好好!這才是我八旗健兒應該有的氣勢!”

  雍正臉上閃過一絲紅暈,他雖然沒有打過仗,可是光看這股子氣勢,都覺得這些人打仗應該差不了,頓時為自己編練八旗新軍的英明決策而感到欣喜。

  在眾人等到新軍士兵們排成了三排陣型,他們舉起了手中的鷹嘴銃,隨后便在藥池里倒入了火藥,牽引火繩,接著在銃口塞進了彈丸,隨后一同舉槍扣動扳機,帶動火繩點燃,隨著一聲巨大的轟鳴,濃白的煙霧瞬間罩在了校場之上。

  當第一排的士兵們開完槍之后,第二排、第三排的士兵們又開始了開槍,周而復始,輪轉發射,只聽到不斷的火槍轟鳴聲,以及越來越濃密的煙霧充斥著整個校場,刺鼻的硝煙味道幾乎讓觀望臺上的人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雍正沒有屏住呼吸,他貪婪地享受著這種味道,它并不代表著刺鼻,而是代表著強大......打到目前為止,新式火槍都沒有發生過任何的炸膛現象,而且也沒有任何的士兵在開槍中受傷,這本身就是一個進步。

  一直等到槍聲徹底停息之后,便有人從遠處搬來了靶子,只見那些扎在六十步開外的靶子上,已經是密密麻麻的彈孔,這也是過去清軍所無法完成的目標。

  若是新軍中都是這般水平,雍正便有信心打贏這一仗,哪怕只有一半的水平,應該也不會打得太差......

  見雍正神情里透著滿意,納爾蘇也就悄悄松下一口氣來,實際上他安排的這個營絕不是普通的營,而是全部由八旗內的老兵組成,他們經過了很久的訓練,因此也是新軍中陣列走得最好的營,哪怕是跟楚逆相比,也不會差到哪去。

  一旁跟著雍正過來檢閱的軍機大臣們也都點了點頭,倘若都是這般的操練水平,真要去打上這么一仗,倒也不是不可能,唯獨一直默默無聞的張廷玉,卻看得十分認真。

  在跟著雍正巡視的王公大臣當中,還有一些人當初跟著康熙南征過,當下亦有幾分感慨:“若是當初有如此強軍,豈能坐視楚逆猖獗如斯?當年先帝親征之時,便是漢軍火器營當中,也沒有可堪比擬者。”

  納爾蘇亦是當年大戰的參與者,可以說真正近距離接觸過寧楚的火器的威力,當下亦是感慨道:“當年之敗,絕非指揮不力,更不是勇氣不足,實際上八旗之驍勇即便是楚逆亦無法比擬,只可惜他們仗著火器之利,卻是使得八旗健兒白白犧牲了許多.....”

無線電子書    伐清1719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