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明笑笑,轉身大步流得而去。
宋玉箏站在原地,扭頭又看一眼懷王府。
陽光下的懷王府依然巍巍莊嚴,氣勢磅礴,可她總能感覺到一絲悲涼之意。
是六哥太貪婪,還是皇權太誘人?
自己一直以來最大的愿望是輔助大哥登上皇位,并沒想過自己做皇帝,可做了皇帝之后,才發現皇帝的好,怪不得這個位子有這么多人拼命來爭。
縱使諸多不順,卻也有諸多便利。
現在讓自己讓出位子,卻是不可能了。
如此說來,自己比六哥也強不到哪里去。
唉——!
她長嘆一口氣,負手踱步而去,一返回皇宮,大太監便湊過來通稟四個內閣大臣已經候在大殿外。
她擺手拒絕,不見。
片刻后,大太監又匆匆過來,面露難色。
宋玉箏哼一聲,狠狠瞪他一眼。
大太監侯太平低眉順眼,執玉拂塵躬身而立:“皇上,他們說如果皇上不見,今天就不走了。”
“走吧。”宋玉箏沒好氣的道:“就說我沒在宮里便是了,謊也不會撒!”
侯太平低頭應是。
其實他們四個是知道皇上回宮的。
“讓他們到端謹殿。”
“是。”
宋玉箏剛在端謹殿坐下,太監們紛紛將殿內的香爐點燃,輕手輕腳退下。
腳步聲中,四位身穿紫袍的老者緩步徐徐踏入殿內,抱拳行禮:“皇上!”
宋玉箏輕拂玉手:“坐吧。”
四個小太監分別搬來一張太師椅,分列宋玉箏左右。
“謝皇上。”四老者從容落座。
“又什么事?”宋玉箏揉揉太陽穴,面露不耐煩神色:“沒什么事別打擾朕,最近睡得不好,心煩意亂。”
“皇上是因水渠之事煩心吧?”
“嗯。”
“皇上不必擔憂,圣旨既下,各府官員皆得遵從,縱使拖拉一些,還是會奉旨行事的。”
“今年大旱,難道明年才修好渠?”宋玉箏沒好氣的道:“你們四個催著他們點兒。”
“皇上是要給他們一份工期吧?”
“嗯。”宋玉箏頷首。
“皇上萬萬不可。”一個老者沉聲道:“一旦限制工期,必然發生逼虐之事,弄得民怨四起。”
“高大人所言正是,”另一個老者道:“原本修水渠已然讓百姓怨聲載道,再逼迫之下,怨氣更足,就怕發生不測之事皇上,不得不慎吶!”
“不測之事?造反?”宋玉箏哼一聲。
四老者皆緩緩點頭。
“就會嚇唬我!”宋玉箏沒好氣的道:“造反?他們為何造反?”
“勞役太重,可能被逼得活活累死與其如此不如反了。”
“哼曾大人,那你說吧,到底該如何做?”
“聽聞四王爺又下令戶部調糧甚至行文兵部讓守衛軍前去協助遷徙百姓?”
“嗯,那里會有地龍翻身。”
“欽天監所得?”
宋玉箏黛眉輕蹙,哼一聲道:“高大人看來你們是別有用意呀說罷別遮遮掩掩的。”
“皇上所謂地龍翻身還是大永南王殿下所說吧?”
“對是他。”
“皇上難道不覺得對這位南王殿下太過信任了嗎?”一個...
?”一個紫袍老者沉聲道:“雖然這是皇上的私事,但皇上無私事,這涉及到了我大云朝的興衰。”
宋玉箏明眸變冷,淡淡道:“那你說來聽聽。”
“南王殿下一句話,我們大云要興師動眾修建幾乎不可能用到的水渠勞民勞力陷江山社稷于動蕩”高伯風沉聲道:“南王殿下又一句話,又是撥糧又是派兵。”
宋玉箏微瞇明眸道:“就是嫌我輕信于他,是不是?”
“正是。”高伯風肅然道:“兼聽則明皇上為何獨獨信他一家之言?”
宋玉箏冷冷道:“高大人你的意思是該聽你們的,不該聽他的,是不是?”
“我等諸臣雖武功不如南王殿下,但論治國治天下,卻并不輸于他,更何況諸臣同心,集思廣益,怎能不如他?”
“你們是讓朕收回圣旨?”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高伯風起身,抱拳肅然道:“還望皇上明鑒!”
另三個老者跟著起身抱拳:“皇上明鑒!”
宋玉箏輕輕一擺玉手:“坐下說話。”
高伯風四人無奈的對視一眼。
唉——,白說了,沒用!
深陷情網之中的女人吶,再怎么勸也是沒用的,一條道走到黑。
宋玉箏淡淡道:“朕知道你們的一片苦心,對大云的忠心,不過你們精于治國,卻未必精于預測天象。”
“皇上,南王殿下武功卓絕,可也不長于預測天象,貿然修建水渠此舉太過冒險。”
“那就看這一次吧。”宋玉箏道:“看看到底會不會如他所預測的地龍翻身。”
“…是。”高伯風緩緩道:“地龍翻身幾乎沒人能預測得到,如果南王殿下真能做到,我等佩服。”
“如果他真料準了,你們幾個就別再陽奉陰違,把水渠給朕建好了!”
“…是。”
“沒事的話,退了吧。”
“皇上,關于六王爺…”
“太上皇決定的,朕也沒辦法,先圈禁一段日子再說吧。”宋玉箏淡淡道:“說不定太上皇氣消了,就能放六哥出來。”
高伯風道:“皇上,務必得保護六王爺,六王爺真有個好歹,有損皇上圣明啊。”
“嗯,朕明白。”宋玉箏頷首。
她知道這倒是一片好意,六哥真要暴斃在王府,天下人都會認為是自己所害,殘殺兄長的罪名就扣在自己頭上,確實有損威嚴。
兄長都能殺,天下誰人不能殺?
必將導致諸官員心灰意冷,忠心難存。
十天之后的清晨,宋玉箏正在早朝,外面忽然傳來動靜,然后一個小太監輕手輕腳來到大殿外。
正站在宋玉箏身邊的大太監侯太平輕盈來到大殿外,聽了小太監的稟報,回到宋玉箏身邊,輕聲通稟。
宋玉箏不動聲色的點點頭。
正在議事的諸大臣們紛紛看過來。
宋玉箏道:“是定遠傳來的消息,地龍翻身,山脈變動,幸運的是剛剛遷走了人,沒有人員傷亡。”
大殿內頓時“嗡嗡”作響,議論紛紛。
宋玉箏玉臂拄著龍案,懶洋洋看著他們,沒有阻止他們議論。
好半晌過后,眾臣的議論方停,先是確定消息是不是真的。
不過親自向皇上稟報的消息,諒他們不敢做假。
可此事太過驚人。
李澄空竟然真能準確的預測出地龍翻身,那預測出大旱也就沒那么荒謬絕倫。
難道真要大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