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0167 唐家氣數,應在大王

無線電子書    冠冕唐皇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推薦:巫醫覺醒。

  “深夜來擾,還請大王不要怪罪。”

  田大生剛才在王府幫忙接待賓客,小飲幾杯,雖然沒有什么醉態,但臉龐也是通紅。

  “我與田翁,不必言此。”

  李潼讓人送上冷飲,示意田大生入席座談,望著田大生略顯清減的樣子,他又忍不住嘆息道:“早前初入坊居,田翁便犯險來陳。至今境遇小有轉機,俱仰眾力啊!”

  對于田大生等人,李潼是真的心存感激。人在困境中時,哪怕幾句能夠暖人心脾的話語都足以讓人銘記不忘,更不要說田大生他們是真正幫他良多。如果沒有這些不起眼的市井義士奔走,他也不能把握住機會、爭取到真正的轉機。

  “大王不因仆等卑鄙而看厭,肯托事驅使。仆等所勞只是奔走,實在不值得功事夸美。”

  田大生講到這里稍作遲疑,然后繼續說道:“仆夜中來見,是向大王辭行,怕明日沒有機會當面訴情…”

  “辭行?田翁要去哪里?”

  李潼聽到這話后便愣了一愣:“是不是在外那些義士有什么疑難?你等忠力、性命事我,我自有責任庇護你們周全。無論大小疾困,直言即可!”

  “大王仁義無雙,仆等幸遇恩主,只是故情難了,事積年久,也該有一個了結。”

  田大生講到這里,神態變得嚴肅起來:“周興狗賊被逐遠外邊,正是殺賊的良機。故義諸眾性命相約,要野中奔逐誅殺惡賊!仆舊受郭公大恩,血仇豈能置身事外!如今大王恩眷在享,四郎也已經安在北衙千騎,人情事務都有托付,這些余事自有仆等擔當!”

  仗義每多屠狗輩,田大生此人樣貌或是不乏市儈精明,但是尚義不落人后,尤其講到這些的時候,更是語氣堅決,頗有一種斬釘截鐵的氣概。

  李潼聽到這話后便從席中站起來,并也正色說道:“郭公余恨,我也一直記在心里。田翁若以事問我,我是覺得周興多行不義,如今衰態已露,待我入朝之后,必會廣結同仇之眾,明罪殺之!即便不為人間的公道,只為諸義士深情助我,同仇尚義,豈田翁等不落人后。”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對于周興這種視人命為草芥的酷吏,李潼自然也沒有什么好感。

  此前受困于丘神勣的威脅暫時沒有將周興列作首要目標,可是現在已經沒有短困,隨著自身處境轉為安穩,他也想為世道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倒也不必夸美什么道德大義,只是為了讓自己心里能夠過得去,人生在世,活命之外,總要要為自己留下一點可供咂摸回味的事跡。

  所以剛才在與李敬一閑聊的時候,李潼也在旁敲側擊的試探這些人對周興其人有沒有什么想法,希望能夠尋機借力的搞掉周興,讓這家伙不要再繼續為害人間。

  田大生聽到這話,自席中俯身而拜,并將發頂幞頭解下,額頭緊貼在手背上:“仆等有此決定,正是不愿大王介入太深。周興這個狗賊血食人命,一身臟污,即便除之,也要被濺半身膿血。

  大王身位所系,絕非區區眼前,未來、未來…仆是拙言淺見,所見唐家氣運流轉,復興也將應在大王。草莽之徒,或許不足相論大事,但一點赤誠血性,今日不動,又怎么能空待來時?”

  李潼聞言之后,倒是愣了一愣,片刻后彎腰將田大生扶起來,且真摯言道:“氣數興廢,不在幾人私論。眼前今日,蒼生不必待我,唯門下幾人休戚相關,田翁與我,相契微時,我如果只是臨事惜身,又怎么敢自夸天時感應?

  你等閭里義士故情執念,我是由衷敬重這一份頑強。既然心意已定,我不強阻你們趨義赴險,但是心意拳拳之外,也要小心觀情,不為惜身,只為成事。短留幾日,容我小探周興驛路行程,咱們內外施力,便在行途除此惡賊!”

  原本李潼是準備在規則之內解決掉周興,但田大生等人這一點用心也讓他感動。

  不過周興此番離都,也不是白身流放,是作為監察御史前往河西提押韋待價等罪徒,這一路行去,身邊肯定也少不了軍士護從。田大生等人如果只是倉促出尋、伺機截殺,成功的幾率不會太高。

  此前李潼被金吾衛兵眾堵得死死的,消息來源有限,能夠施力也實在不多。不過他如今處境又有不同,想要打聽一下周興的行止底細,也只是幾句話的事。更何況周興這個家伙仇家遍野,也不會有幾人樂見他仍招搖在世。

  世道繁復,幾家歡喜,幾家憂愁。旁人風光與否,無改周興眼下的憂困。

  得知丘神勣被私刑處決之后,周興心里也是充滿了危機感。如果丘神勣是被明論于案,周興反而不必這么擔憂自身。

  他經手的罪案不知凡幾,對司法的各種程序也都了然于心,也有信心在論刑的過程中,將自身與丘神勣撇得干干凈凈。可是現在,丘神勣就被這么不明不白的干掉了,也讓周興沒有了為自身洗脫的機會。

  早朝結束之后,得知自身新的任命,周興心里也是喜憂參半。喜是喜在神皇陛下并沒有完全放棄他,雖然暫免刑司職事,但還給他保留了直達天聽的渠道。

  丘神勣久為南衙大將,其人一死,余波勢必不小,而周興與丘神勣過往聯系密切,在這樣的情形下暫時離開神都,倒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免于遭受波及。

  可是他這樣的幸進刑徒,也尤其需要依傍在神皇威壓之下,一旦離開了神皇的羽翼庇護,自身也會淪為旁人攻擊的目標。

  返回官署之后,周興趁著還未卸職,即刻吩咐人將弓氏罪卷送來己處,希望能從這當中挖掘出新的內容出來,想要給自己爭取一個留在神都的余地。

  他是希望自身既能留在神都,又免于遭受丘神勣之死的波及,弓嗣明入刑之后留下的這個洛陽令職位就是一個上佳的選擇,既可以保證自身留在畿內,又可以避開臺省中的暗潮涌動。

  “外邊在吵鬧什么?”

  本身便煩躁不已,苦思對策,突然外面又傳來人語喧嘩聲,周興更加的不耐煩,開口喝問道。

  一名刑司吏員上前小心翼翼說道:“回稟侍郎,河東王短時轉遷,再歸鸞臺領敕,部員們所論正是此事。”

  “這位少王,呵,也真是好運氣啊!”

  周興聽到這話后,先是愣了一愣,片刻后便自嘲似的苦笑起來。尤其想到此前不久,丘神勣還催逼他構陷少王,可是眼下原本威風凜凜的丘大將軍已經是死無全尸,但少王卻否極泰來,變得風光起來。人生際遇,也實在是玄奇難卜。

  “是了,不知少王與丘某之死究竟牽連幾深?”

  周興心里念頭偶生,此前由于丘神勣施壓的緣故,他對少王一家倒也保持了不小的關注。

  此前對丘神勣說唐家余脈、一一剪除,倒也并非純是拖延,前日將恒山王之子李厥送入南市處決之后,他就在考慮有沒有可能將嗣雍王一家也卷入進來。畢竟就算沒有丘神勣的緣故,這也是他的本職工作之一,可是朝會上發生的逆轉打亂了他這一思路。

  “少王獻瑞經、求自保,得取神皇歡心,短時之內或是不能撼動。但武氏諸子必不樂見少王此時的風光,如果能夠案指少王,或能借武氏之力留在神都。”

  想到這里,周興心情變得燥熱起來,他倒是記得少王與弓氏罪案似乎有什么牽連,不過一時間倒是想不起具體細節,于是便又拍案喝道:“刑卷怎么還沒有送來?”

  他話音剛落,便有一名年在三十多歲的刑司主事緩步行入,并對周興拱手笑道:“侍郎、啊不,御史真是勤懇,解事之日,仍然操心案牘,實在是我輩楷模。但閣下也久在刑司,應該體恤卑職等為難之處,卷宗隱秘,事關重大,實在不可濫示事外之徒…”

  “胡元禮,憑你也配來面辱刁難我?你信或不信,即便我不在刑司,要案殺你等區區下吏,不過轉念之內?”

  看到對方那幸災樂禍的嘴臉,周興神情頓時不悅,拍案而起,怒視對方。

  主事胡元禮聽到這話后只是撇撇嘴,卻沒有多少畏懼之色:“卑職雖是不才,幸在坦蕩無垢。秋官諸事,不屬憲臺,閣下若再繼續咆哮此中,恐是要失迎送的體面!”

  “好,好得很!我雖然短解案事,但歸來之期不遠,待到復直此案,便以此獠立威!”

  周興氣得臉色漲紅,頓足喝罵兩句:“滾出去!郎官交割了事,不是卑鄙下吏能見!”

  胡元禮聞言后嘿笑退出,只是站在門口又指著幾個吏員訓斥道:“你等走卒,侍在廊下,眼耳都要精明一些。署中筆墨器用若有遺失,唯爾曹是問!”

  周興聽到這話后更是大怒,但心內也是警覺暗生,自知人緣實在不算好,一旦久離機樞,必會被人離間疏遠,還是要想辦法,盡快重回神皇視野之中。

  推薦:巫醫覺醒。

無線電子書    冠冕唐皇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