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0081 少王險計

無線電子書    冠冕唐皇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李潼是真不想死,賣祖宗賣親戚都被他想到,可見是有多惜命。

  但他也明白一點,人事乖戾,并不是想不死就能不死,真要萬般掙扎都無奈,務求給要殺他的人以最大反擊傷害,這是他心中常備計劃。

  過去那大半年,他從睜開眼就在爭取如何能見上武則天一面,你愛不愛我,我得把心意表達出來試一試,萬一王八看綠豆對上眼,始于顏值、陷于才華,江山社稷都要傳給我,不要還不行。

  諸多努力,成功在即,結果發生這種事情,還能保持心情不郁悶,那真是圣人才能有的心境修為。

  在見到武則天之前,他是真不想再發生什么意外。以至于武三思一開始那種態度,他都能忍耐下來。可是這吊死鬼好死不死,非要找刺激,最后那一句話,算是突破了李潼的底線。

  當然不是因為罵他丑惡之流,這種明顯瞎話一笑置之,而是說什么清點樂部諸眾,你要把我清出去,我就給你拉清單!

  指桑罵槐,斥罵武三思的時候,他就已經想好了,大不了血灑明堂!

  此前他謹小慎微,諸多謹慎,那是因為身處在禁中偏僻,真要太跳,分分鐘被人捂死、毫無波瀾。可是現在他在哪里?明堂啊,萬象神宮啊!

  此前他連去慈烏臺上吊都能想到,更不要說在明堂作死。現在武三思是退出,但之后會發生什么還不知道。但無論發生什么情況,李潼都打定主意,在沒有可靠的人和可靠的轉機之前,寧死都不離開這里。

  這就是他吩咐李守禮砸自己的原因,一旦外面真有仗內甲士沖入要強逐他們,他就讓李守禮血灑明堂,給他奶奶這神宮開開光。

  口號都想好了,還是兩套,用哪套視情況而定。

  一套是針對武則天:“圣母神皇,人倫表率,殘殺高宗子孫,血肉分食,款待大唐忠義!”還搞大酺聚餐?吃屎吧你們!

  一套是針對武三思:“武三思人間敗類,辜負國恩,為報往年太后逐殺其父兄之仇,明堂虐害太后幼孫!”不光弄死你個吊死鬼,還弄死你們武氏全家!

  口號傳不傳得出去不要緊,起碼是胸有定計,心里不慌。真要人沖進來,先讓李守禮自殘嚇住他們,抓緊時間喊口號。

  剛才行途他已經打量過,此處雖只明堂側殿,單只燈光下所見便已經有千數以上的人聚集出入,更不要說則天門處外廷諸眾已經結隊而來。

  他還沒有起來敲打墻壁,尋找火墻,準備砸爛了火燒明堂已經很克制了。但這也是一條思路,若能熬過眼下,可以試著看看能不能從薛懷義那里探出設計圖,作為日常備案。

  房間中一片死寂,只有幾人喘息聲。而在門簾之外的外側廊道,卻是一片亂糟糟。

  武三思雖然被僚屬們拉離此處,但永安王那一番斥其豬狗之罵,仍然回蕩于腦海,令他羞憤欲死。

  “豎子,豎子!敢于禮堂咆哮,如此狂悖失禮!仗內戟士,仗內戟士速速給我將他逐出禮場!”

  他雖然已經羞憤至極,但仍尚存一分理智,心知不宜在此將事鬧大,只想著將三王逐出明堂范圍,然后盡情炮制。

  但他也只是春官尚書而已,仗內諸衛絕非他能呼來喝去,盡管近畔就有仗內持殳士標立,但也只道莊重場所,無令不行。就算有人想要逢迎武氏,誰又敢在這樣的場合里一腳踏進這種層次的糾紛!

  廊道另一端,上官婉兒傳達完禁中詔令,順道之際稍稍打聽了一下永安王等為何出現在此,得知今日宴樂所用大曲居然是永安王與薛懷義并獻,一時間頗感瞠目結舌,沒想到幾個少王居然能折騰出這種事情。

  上官婉兒心思細膩,雖只了解梗概,但已經能夠品味出許多訊息。她心知即便如此,并不足以讓三王參與大禮。薛懷義在外風光,但諸事仍在神皇授意,三王能夠參禮,與其關系不大,必然是得到神皇某種程度上的授意。

  心中這么思忖,返回臨時直堂之后,上官婉兒還是按捺不住好奇,趁著職事之便,讓人送來有關今日宴樂的細則。

  雖然大禮由春官、司禮等有司籌備主持,但她們這些待詔女官、親近之屬,了解一些細節也在職內,諸多禮章自然有備。

  籍卷送來,待見曲目萬象,上官婉兒眉眼已是一凝,之后便繼續向下看曲辭與曲簿。只是看完之后,她眉目之間疑色更深。

  這一番覽細,算是解決了她心中一個疑惑,那就是為何神皇一改冷漠態度,授意三王參禮。大曲細列獻經一節,這對神皇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雍王等三子若能參事其中,無疑是錦上添花,利用好了能噎眾聲。

  卷上羅列獻樂諸人,領銜者薛懷義什么人,那不必多說,應是受攛掇更多,不可能用心到這方面來。學士沈佺期自是清貴,久事樂府,制曲獻樂自在職內,但為何與三王糾纏一起?

  三王各自形象、性格快速在腦海中掠過,上官婉兒思緒最終落在永安王身上。特別再見曲辭撰者正是永安王,不免眉頭暗鎖,只覺得腦海中無數迷霧涌出,將本就不甚清晰的永安王形象團團包裹。

  “這個永安王,到底…”

  上官婉兒細忖良久,不得究竟,索性推案而起,見無案事系身,索性舉步行出,直往側殿行去。待到行至此前偶遇永安王的側廊廊道,卻見轉角處多有宮人聚望。

  而在更前方,則有春官尚書武三思一臉不善的負手徘徊,不時作頓足狀,一副怒不可遏的模樣。

  “發生了什么事?”

  上官婉兒疾行幾步,問向一名旁觀宮官。

  “上官才人?”

  宮官轉頭看到上官婉兒,連忙斂裙施禮,不敢隱瞞,將自己所見詳細道出:“暖閣內少王與武尚書…”

  永安王舍內怒斥,這些宮人在外自然沒聽到,但見春官尚書武三思氣急敗壞被僚屬擁出,且頓足不肯離去,難免上前耳語打聽,竟將內里情形打聽個七七八八,可見武三思人緣是不大好,僚屬之中都有人樂見出丑。

  上官婉兒聽完宮官描述,臉龐上陰云漸濃,就連額間花鈿似乎都黯淡幾分。她本來是打算去尋永安王小作閑談,可是這會兒,身體卻下意識的向后縮去。

  正在這時候,后方響起了甲戈金鐵之聲,一名魁梧英壯的禁軍將領手扶儀刀,闊步行來,后方則并行十數名持殳甲士。見這一幕,宮人們連忙飛散退開,不敢再作圍觀。

  上官婉兒這會兒已經退到廊道轉角,宮燈光輝灑下,使她身體、臉龐一半沐浴光輝之下,明艷動人,一半沒于廊柱陰影之中,晦暗不清。

  禁軍將士們闊步行來,眼見將要昂首通過,上官婉兒臉色稍作變幻,身軀完全擺脫了陰暗,立在廊左悄聲道:“武將軍!”

  來人乃是右衛中郎將武攸暨,聽到聲音轉頭望來,待見上官婉兒,便頓足叉手道:“上官才人可有途訓?”

  上官婉兒貝齒輕銜櫻唇,沉默片刻后才低聲道:“少王參禮是陛下之意,薛師導引。”

  武攸暨聞言后愣了一愣,看一眼廊道前方已經向他抬手致意的武三思,又轉過頭來對上官婉兒微微頷首,然后便又闊步前行。

  待到這一隊禁衛行過,上官婉兒便疾行離開此處,腳步之快甚至就連發髻之外的步搖都似乎真要展翅欲飛。

  沿途宮人或施禮,她都不及回應,只是匆匆行過,眾人少見素來從容溫婉的上官才人如此匆忙狀,俱都大惑不解。

  上官婉兒一路疾行,很快便穿過繞設神宮周邊的廊殿,來到神宮的后殿方位,因為趨行太快,臉色隱有潮紅,連妝容都掩飾不住。

  連日大酺禮日,神皇便直接住在了神宮后殿中。此際殿外幾名宮人閑坐,見上官婉兒匆匆行至,連忙起身迎上,口中則笑稱:“何事倉忙,竟驅才人失態?”

  上官婉兒此際卻無暇寒暄,拾階登殿,直行到剛自殿內轉出的韋團兒身前,這才略帶喘音說道:“請問韋娘子,陛下是否起寢?”

  韋團兒有幾分睡眼朦朧,抬手掩嘴作哈欠狀,繼而便又聽上官婉兒疾聲道:“側殿春官武尚書與雍王等少王言惡,妾恐阻于典禮,因來急…”

  她還沒有講完,眼前頓覺一花,韋團兒身影早已抽退殿中。又過片刻,韋團兒復行出,對上官婉兒招手:“陛下令才人入奏。”

  上官婉兒匆匆行入,只見帷幔低垂、香煙裊裊、燈影昏暗,視線一轉沒有發現神皇身影,帷幔后已經響起一個還不甚清晰的聲音:“入前細奏。”

  上官婉兒趨行而入,再拜之后便簡明扼要將宮官處聽來事情始末講述一番,也無偏幫哪一方。

  “蠢、蠢!”

  帷幔后響起兩聲低斥,上官婉兒還沒分辨出是在斥誰,神皇已經再次開口:“他那么熱心仗內儀事,何必三品祿養!如此道他,去罷。”

  上官婉兒聽到這話,一路繃緊的心弦才松了一半,本來該要叩辭,身屈一半,還是忍不住開口再問:“那宴樂諸事…”

  “照舊。”

  帷內又響起神皇的回話,然后便沒了別的聲息。

  上官婉兒恭行退出,離殿之后,復待舉步疾行,身后卻響起韋團兒呼喊聲:“才人且留步,陛下著我同往。”

無線電子書    冠冕唐皇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