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進二章 別動隊

  滿洲鑲黃旗、鑲紅旗、鑲藍旗一起進攻向陽村,沒有想到遭到了當頭一棒。巴勒山率領的長矛兵被打得大敗。

  穆里瑪和吉薩蘇再次增兵向陽村,一定要突破這里,為攻打坐天山打開通路。沒有想到明軍卻撤退了。

  穆里瑪一陣激動,說道:“想必是明軍不敵,已經撤退,快,我旗為前鋒,鑲紅旗跟隨,鑲藍旗殿后,追擊明軍。一股攻上坐天山!”

  吉薩蘇卻擰著眉毛說道:“穆里瑪大人,你說這會不會是明軍的計謀,他們引誘我軍追擊到張家村,然后好抄我們的后路?”

  穆里瑪聽罷大聲笑道:“明軍怎么抄我們的后路?”

  “用騎兵啊!”吉薩蘇回答,“我聽說明軍也有兩三千騎兵,想必是在城中,等我軍過了向陽村,他們從高郵城中沖出來,正好攻打我軍后背。”

  吉薩蘇的一番話不僅沒有讓穆里瑪惱火,反而提醒了他。

  穆里瑪摸了摸下巴說道:“還是吉薩蘇大人想的周到。可是,皇上的圣旨不是兒戲,你我都是皇家的奴才,豈能陽奉陰違?既然向陽村已經拿下就該進攻張家村,如果不攻,日后少不了要被皇上算賬。那個不開眼的說我們遲疑,參個怯戰或者說貽誤戰機,怕是要難辦。”

  其實,穆里瑪的擔憂是完全可能的。先不要說順治本人狂躁無理,刻薄寡恩,不可理喻。單從道理上講,既然向陽村已經突破,就應該一鼓作氣,乘勝追擊,擊潰敵軍,若是遲疑不前怕,貽誤戰機,怕是日后真說不清楚。搞不好還會吃不了兜著走。

  蘇克薩哈是條老狐貍,哪是好對付的,此時怕是早就找好了眼線正瞪大眼睛盯著兩黃旗呢。

  吉薩蘇說道:“我們三個旗進攻張家村,可以讓明安達禮大人的蒙古正白旗和鑲白旗給我們殿后,蒙古兩個旗和滿洲鑲藍旗加在一起有三個旗,一起防著明軍騎兵從高郵城里沖出來應該足夠了,就算明軍有七千騎兵又能奈我何?沒有了后顧之憂,我們兩個旗戮力同心一起攻上坐天山,這南征的頭功是穩拿了的!”

  “哈哈哈哈!”聽了吉薩蘇的話,穆里瑪放聲大笑,“吉薩蘇大人,高明啊!”

  兩個滿洲八旗固山額真相視大笑,遂進兵攻擊張家村。

  明軍別動隊已經蟄伏了將近三個小時。突然,馬得功大叫著跑到趙無極面前說道:“將軍,將軍,清軍動了!清軍動了!”

  “動了?”不僅是趙無極一個人,呂英杰、何天驕、姜誠、楊添秀等人全是激動不已。

  “動了!”馬得功肯定地說道,“為了搞清楚狀況,我特意多停了一會,看清楚了才回來的。”

  “怎么樣?”姜誠急切地問。

  馬得功在地上用土堆了一個土堆,當做是坐天山,然后在“坐天山”下依次從左到右擺開六個石子,說道:“我們正面本來有滿清的五個旗,滿洲鑲紅旗、鑲黃旗、鑲藍旗,還有蒙古正白旗和鑲白旗,此外還有一些綠營兵,現在五個旗中滿洲三個旗全部南下,看樣子是去攻打坐天山了。蒙古正白旗和鑲白旗騎兵多,但是也南移了,我看他們好像是想看住高郵,怕高郵守軍出城襲擊他們。”

  馬得功把五個石子往土堆的方向挪了挪,表示滿洲和蒙古五個旗南移,然后用一個小棍兒在表示鑲白旗的石子和最北側綠營的石子中間劃了一道說道:“這里最寬,有六七里,是我軍通過的最佳路線。”

  關盛年問道:“確定嗎?”

  馬得功回答:“關爺你放心,我馬得功辦事絕無紕漏!”

  關盛年點了點頭,看了看趙無極。

  馬得功也看著趙無極,見趙無極盯著石子半晌不語,馬得功說道:“蒙古兩白旗盯著的是高郵,高郵城在我軍西南十里的地方,現在距離我們最近的不是八旗,而是山東綠營。我們只要從綠營旁邊過去就可以了。”

  馬得功咽了一口唾沫說道,“蒙古兩白旗南移了六里,現在其實我們就已經把騷韃子甩在身后了。將軍,末將以為我們需得速速行動,方是上策,若是挺得久了,滿八旗有三個旗猛攻李、白、趙三位將軍的五千四百人,如果坐天山上不下來支援,怕是用不了多久就垮了,挺不住的啊!”

  正在此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王進加和幾個斥候回來了。

  “怎么樣?”趙無極趕忙問道。

  王進加深吸了兩口氣說道:“動了,動了,國公爺神機妙算,韃子的五個旗往南移動了…”

  得到了確切消息,別動隊立刻行動。騎兵由趙無極、呂英杰、何天驕、關盛年和馬得功率領,其他步兵游俠由楊添秀、姜誠、伍彩鳳、折光秋、王進加率領。張煌言率領本部人馬本應跟在步兵后壓陣,但是張煌言部下三十五人有馬,加上他正好三十六騎,于是張煌言和這三十五名騎兵便跟在別動隊騎兵后,他叫手下步兵加入游俠隊全聽楊添秀指揮。

  明軍別動隊騎兵在前,步兵在后,全都穿著滿清軍服鎧甲前進。不過明軍卻在頭盔內藏有包頭的紅頭巾,在懷中揣著紅色的絲帶,如果需要廝殺,則將紅色彩纏在脖頸與右臂上,若是不幸丟失絲帶和頭盔,還有包頭的紅巾能辨認身份。

  全軍本在高郵城北側湖泊清水潭邊埋伏,也就是清水潭村東四十里的沼澤中。當命令下達后,全軍立刻沿著白涂河東進。

  路上遇到綠營兵,見是穿的滿八旗鎧甲,其中還有蝦兵,也就是護軍,哪里敢多問?趕快放行。六千明軍別動隊,就在山東綠營邊上順利通過。

  別動隊向東急行,中途偏南而進,很快到達三垛鎮外。

  三垛鎮在寧鄉鎮西北十五里處,是一個擁有兩萬多人口的大鎮。

  三垛鎮產棉本就十分富裕,鎮中也有富戶,多經商,且是通往寧鄉鎮的必經之路。

  天啟時三垛鎮用泥土在外筑城郭防賊。不過造了高三米多的土墻,兩個人形成人梯就能翻越,無甚軍事價值。

  崇禎時“賊寇”橫行,因此再次加固土城,筑成高兩丈的土墻,墻上有可侍立哨兵處。外面挖有壕溝,壕溝深兩米,無水。因為土城并不結實,怕引水浸泡泡塌城墻。

  崇禎末年,三垛鎮以石頭包城,這時候才建成了一個大堡子,有堡丁鄉勇三百人。由于有堡,安全,故而客商常常在此歇腳,第二日起早趕往高郵,正好能在日落前上船。

  由于有客商經過,三垛鎮便成了個小型商貿市場,養成了一些富戶。三垛鎮堡墻周圍兩里,堅固。百姓大多住在城外,城內住富戶和商旅。

  清軍南下,三垛鎮舉手而降,富戶出錢犒勞清軍,因此三垛鎮完好保存了下來,明末清初三垛鎮和寧鄉鎮都沒有遭到破壞。三垛鎮和寧鄉鎮幾乎一樣,不過是小了一些。

  這一次順治南征,淮安之戰后進駐寧鄉鎮。西北面的三垛鎮便是寧鄉鎮的北面屏障,同時清軍三萬多人的糧草全都聚集在此,儼然是清軍“命根子”。

  順治十分重視這里,特意令戰斗力較強的蒙古鑲黃旗駐守。

  彰泰策動萬騎攻打坐天山下的夏景梅、武達摩二陣。蒙古鑲黃旗騎兵全部被調走,此時三垛鎮只有蒙古鑲黃旗步兵。此處已經是清軍大陣正中,蒙古兵不信有明軍能來因此十分松懈。

  中午,明軍別動隊來到城下,有蝦兵上前大叫:“開門,快開門!”

無線電子書    南明洶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