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四十四章:改革中樞

  劉范現在實際上已經有了五州之地,加上東洋,表面上看劉范無論是地域,還是人口都是整個大漢最強。

  然而實際上各地中,能為劉范提供穩定收入的也就是幽州一州,并州,青州還需要安置,然后慢慢按照幽州的標準進行推廣。

  安州,燕州,東洋那就是待開發區域了,更何況各地異族人口眾多,而這也讓劉范付出了更多的精力。

  所以現在劉范真正表現出來的實力,也就和一個冀州差不多。

  并沒有真正體現出什么過人的實力。

  不過這僅僅只是開始,只需要穩定發展數年,打好基礎,接下來就會一帆風順,實力也會爆炸性的增長。

  這也是目前,吞并冀州不如南下江東原因所在。

  雖然開發江東同樣需要耗費精力和錢糧,然而這都是在劉范可承受范圍內的,待南北皆已站穩,再出兵向內,一掃天下,也未嘗不可。

  不過在那之前,劉范還有兩件大事需要安排。

  “諸位,雖然目標已經定下,然還有一事,也需我等上心,現在我們已有六州之地,上千萬百姓,而原有的幽州刺史府已顯得力不從心,我想在幽州府上在成立一府,與將軍府平級,統管六州民政,法治,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劉范說完,眾人紛紛思索著。

  改革內政,這在劉范心中已不是一日兩日的事情了。

  早先只有幽州一地,就算拓寬了東北,東洋等地,然一幽州府足夠應對了,而現在又加入了并州,青州,所以原有機構,就顯得力不從心了。

  當然,諸事可以決于劉范的驃騎將軍府中,然而在劉范心中,將軍府主要還是軍政,民政還是得獨立出來更好。

  所謂軍政分離,正是如此也。

  “主公難道想軍政分離,文武分治,各施其政”

  荀彧拜道。

  漢唐時期,文武的界定可不像后來宋明時期那么清晰。

  在漢唐時期,文士佩劍執馬,行走天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才是漢唐時期,文士的真實寫照。

  而且這些文士可不是簡單配個刀劍了事,而是真正的習武練劍,有些甚至劍法高深,武藝精湛,不輸一般武人,漢唐之風,由此可見一斑。

  所以為何漢唐皆是中華歷史上強盛的時代,一個根本原因就是漢唐尚武之風盛行,加上儒學還不像后世那么禁錮,綜合下來,共同造就了這一時期的強勢。

  漢末時期,雖然經學興盛,然無論是古文經,還是今文經,其中心思想,還是孔孟之道及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相比于后世宋明時期的程朱理學,更加開放包容。

  加上其他百家,雖然罷黜,然確未廢除,甚至沒有惡意打壓,其他百家也是有生存的土壤的,直到宋之后,百家才真正到了被徹底打壓,而儒家獨尊的地步。

  切身體會了漢代尚武之風后,劉范由衷的喜歡上了這個時代。

  然對于思想的改進,劉范雖然并不擅長,但繼續延續現在這種開放,包容的狀態,在大力宣傳尚武之風,之后在視時重開百家,屆時以儒學為本,百家為輔即可。

  不過在這之前,首先分離文武,軍政分治才是正途。

  不然,一人又掌武,又治文,那天下不是亂套了嗎,想想現在的州牧,以及后世唐宋時期的節度使,便可見一斑。

  “正是,文武合一,雖更有效的管理,然確有些籠統,且若被有心人所利用,最終危害的還是天下蒼生”

  劉范看了看荀彧,說道。

  “主公,此事屬下認為可也,文能治國,武能安邦,二者兼容,方能安定天下,此古法早已有之,現大漢各地太守,刺史,州牧一家獨大,掌控地方實權,才有今日諸侯并起,天下大亂也,若我等將軍政分離,文武并治,不僅有效杜絕地方割據,且兩者可以相互制衡,更有利于天下治理也”

  田豐上前拜道。

  “主公,屬下也覺得妥當,如今我等麾下軍政已逐步讓與軍屯軍,故新設民事,統管民政,也并無不可”

  邢颙也拜道。

  “軍政分離并無不妥,然不知主公可有具體細則”

  荀彧再拜道。

  “我已有一些想法,便說與諸位參詳,我打算新設政務府,主管民政,政務府設長使一人,秩千二百石,司馬二人,秩八百石,掾吏,書佐各二十人,秩四百石,下設十槽,吏槽主管官吏升遷,考核,任免,戶槽主管戶籍,身份木牌,學槽主管學社,學院管理,商槽主管商業,商貿,農槽主管農業,畜牧業,養殖業,稅槽主管稅收,工槽主管各地建造,禮槽主管祭祀,工業槽主管各地工廠,庫槽主管各地糧庫,糧倉,十槽各設從事一人,秩千石,主事二人,秩八百石,各槽屬吏,書佐各十人,秩三百石,除去政務府外,將軍府也如此改制,同時將軍府只負責治軍,掌軍由新設都督府負責,將軍府設長使一人,秩一千二百石,司馬二人,秩千石,下設掾吏,書佐各二十人,秩四百石,下設三槽,兵槽主管軍籍,軍務,軍官升遷,考核,軍隊后勤運輸等事,參謀槽主管作戰制定,如士兵勤務,選擇行軍道路和宿營地,構筑陣地,如何作戰等事,軍械槽主管軍械打造,裝備等事,三槽各設從事一人,秩千石,主事二人,秩八百石,各槽設屬吏,書佐各十人,秩三百石,除去兩府以外,另設司法府,主管刑獄,訴訟,官吏監督,各部監管等事,司法府設長使一人,秩千二百石,司馬二人,秩千石,下設掾吏,書佐各二十人,秩四百石,下設四槽,法槽主管審理,審判,訴訟,律槽主管監督,監管,刑槽主管刑獄,刑徒,軍法槽主管軍紀,軍法監督,執行,四槽設從事一人,秩千石,主事二人,秩八百石,在這之上設大司馬府,統管三府,不設官員,只設大司馬府參事一職,由各府長使,司馬兼任,秩兩千石,諸位覺得如何”

  劉范說完,眾人面面相覷。

  劉范所設各府,是按照后世通行的三省六部制所設立,加入了一些新的組織架構而成。

  政務府主管行政,將軍府主管軍事,司法府主管法律,同時也是對另外兩府實行監管。

  而大司馬府則有些類似后世的內閣,屬于議政之所,也方便劉范統管各府。

  當然官吏還是沿用了漢代的官吏習慣,并沒有做太多的改變。

  “主公,屬下以為妥當”

  荀彧拜道。

  “主公,屬下以為妥也”

  田豐也拜道。

  之后眾人也紛紛表示贊同。

  劉范所設三府基本涵蓋了現目前劉范所能涉及到的各方面,唯一新設的是將軍府下的參謀槽,這是效法后世參謀部設立的新式機構。

  雖然眾人不知參謀槽所謂何物,然劉范已經做出了解釋,眾人本就是聰明之人,自然一聽既懂。

  不過這之中并非完全涵蓋各方面,就比如銀庫就不是庫槽所管,而是劃給了甄逸所領的安豐儲蓄錢莊,安豐儲蓄錢莊除去主管鑄幣,發行外,管理銀庫也是一大重點。

  “既如此,我認命文若為政務府長使,公與,元浩為左右司馬,統掌政務府”

  “喏”

  荀彧,沮授,田豐立刻拜道。

  “公達為將軍府長使,仲德,志才為左右司馬,統掌將軍府”

  “喏”

  程昱,荀攸,戲忠三人一起拜領。

  “子昂為司法府長使,長文,友若為左右司馬,統掌司法府”

  “喏”

  邢颙,陳群,荀諶也起來拜道。

  “各府官員,由你們去負責選拔,整理一個方案,報我批復,你等九人便入大司馬府,共同理政”

  “喏,謝主公”

  九人再拜。

  這九人皆是劉范麾下核心人物,由其主政,劉范自然非常放心。

  “大司馬府之下,除去三府以外,再設都督府,今后將軍府負責治軍,都督府負責掌軍,都督府由我兼任,我自為大都督,雋乂,云長,益德,公明,子義,漢升,伯梁,德謀為都督府元帥,統掌諸軍,另各州設五城兵馬司,各設都督一職,主管各地軍屯軍,而正規軍由都督府直屬”

  劉范說完,眾人拜領。

  軍權劉范自然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都督府大都督一職,自然由自己兼任,而都督府只負責掌軍,治軍交給了將軍府,軍法也由司法府負責,如此也避免了軍權一家獨大。

  今后如遇戰事,需要調兵,除去劉范兵符外,就需要將軍府和都督府共同簽署手令,方可調兵。

  都督府下不設屬槽,直接設置各州的五城兵馬司,主管軍屯軍諸事,而正規軍由都督府直管,如此軍權便牢牢的掌握在了劉范自己手中。

  各府建立后,劉范中樞機構也算全部完畢,之后只需選拔官吏,主管各槽即可。

  除去中樞外,劉范還在此對眾將進行了任命。

  張郃升為建威將軍,關羽升為建武將軍,徐榮升為建軍將軍,太史慈升為建義將軍,張飛升為建勇將軍,徐晃升為建德將軍,黃忠為建安將軍,陸駿為靖海將軍,各秩兩千石,為全軍最高軍職。

  蔣欽為越海將軍,周泰為臨海將軍,董襲為橫波將軍,凌操為威海將軍,典韋為虎威將軍,許褚為驍果將軍,閻柔為破虜將軍,黃蓋為討逆將軍,程普為蕩寇將軍,韓當為昭武將軍,吳懿為鎮威將軍,張遼為楊威將軍,各秩千五百石。

  劉誕,吳班,甘寧為偏將軍,秩千石,王昶,王凌,牽昭,田豫等人分領牙門將軍,秩五百石,其他軍官皆依功升遷。

  除去將領外,各槽從事也分別被荀彧等人提名。

  阮瑀為學槽從事,杜畿為戶槽從事,魏攸為農槽從事,甄儼為稅槽從事,甄堯為商槽從事,孫邵為吏槽從事,孔融為禮槽從事,崔琰為工槽從事,韓暨為工業槽從事,涼茂為庫槽從事,是儀為兵槽從事,滕胄為軍械槽從事,劉曄為參謀槽從事,郗慮為法槽從事,荀衍為律槽從事,鮮于輔為刑槽從事,趙咨為軍法槽從事。

  趙咨是河內溫縣人,與前司隸校尉司馬防長子司馬朗交好,后來董卓大亂,司馬防因擔任治書御史,被董卓遷去長安,司馬朗便與趙咨商議,打算舉家遷往黎陽暫避,而趙咨確勸勸勸司馬朗北上幽州,司馬朗不從,于是二人分道揚鑣。

  后趙咨到幽州后,被荀彧征辟,便在幽州安頓了下來。

  除去趙咨以外,大部分都是原來劉范麾下屬吏,文臣提拔,在之后便是孔融了。

  自從率北海歸順后,劉范便將其與孫乾雙雙調入了薊縣任職。

  自此,眾臣眾將分封完畢,幽州上下歡心不已。

  眾人離開后,劉范徑直來到了書房,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等著劉范去做。

  而此時書房中,兩位老者正在書房等候。

無線電子書    劉范興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