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二章 大戰余韻

  自回到潼關,劉義之眼看著李原把最后一批百姓遷走,便招來了弘農軍的統領黃勢,來探討弘農軍的安置問題。黃勢心中一震,知道劉義之提出這個問題,就是要對一直躲在陜城的苻廋下手了。當初苻廋為了抵御秦國,開口向劉義之借兵。只不過劉義之在前方統領全部軍隊作戰,慢慢地便掌握了弘農的軍權和政權,已經不是苻廋能撼動得了。

  “請神容易送神難啊!”沒人的時候,黃勢也會暗暗感嘆。

  這些日子,黃勢未嘗沒有考慮過自己和黃家的前途。按說自己是魏公苻廋的心腹和“姻親”,應該全力支持苻廋才是。只是這次弘農叛亂,若是沒有劉義之的干預,苻廋只會畏縮在陜城,等著秦國的大軍前來圍剿。那時候,僅憑這六千缺乏訓練的弘農郡兵,是抵御不了秦軍的。到時候自己和黃家,恐怕就會為苻廋陪葬。

  黃勢名義上是弘農兵的統帥,不過為了提高部下的戰斗力,潼關戰后新招收的兵馬,都是借用了劉義之的部下在訓練。攻占華陰之后,劉義之調走了這三千新兵,卻直接為這三千新兵安排了代理軍主,說是為了指揮方便。等劉義之率軍返回潼關的時候,這三千人已經被他牢牢地抓在手里了,憑黃勢手上的兩千兵馬,根本就不能跟劉義之對抗。何況潼關外,關中還有數萬大軍虎視眈眈。若劉義之棄弘農而走,秦軍攻破弘農根本就不費吹灰之力。

  黃勢諂笑著道:“建威將軍都督司州,這弘農軍隊,本就在將軍的治下。想要如何處置弘農軍,還不是將軍一句話的事?”

  黃勢如此上道,劉義之也很欣慰:“這些日子,你率部英勇作戰,立下不少功勞,這些本督也都是看在眼里的。只不過,按照我軍的慣例,每軍設置為一千五百人,你麾下的這六千弘農子弟…”

  黃勢笑道:“按照都督府的規矩,重新整編也就是了。末將能領其中一軍,也便心滿意足了。”黃勢一心想要巴結上劉義之這棵新大樹,知道不能太過計較一時的得失,便一切順著劉義之的意思來。

  劉義之看著黃勢,笑道:“弘農郡能在戰后迅速穩定下來,實賴將軍。”

  黃勢連道不敢。

  黃勢這么配合,劉義之投桃報李,在軍中為黃家留了兩個幢主的位置。各級的地方政府之中,也會為以黃家為首的弘農勢力留出位置來。于是劉義之便問了問黃勢家里的情況,有沒有子弟可以出來在官府中效力云云。

  黃勢聽了,面露惆悵之色,說到:“末將家族里,子弟好舞刀弄棒,并不重視讀書,難以在官府中任職。就是因為如此,末將才會眼熱與關中的易貨。——可惜這條路子斷了。”

  劉義之笑道:“哪有那么容易就斷了的!我們的酒和糖別處所無,但凡是已經用過的人,那就離不開了。等過一段時間,局勢安定下來之后,慢慢得還是可以做起來的。”

  黃勢眼前一亮。如果走私酒糖的生意可以重新拾起來,那黃家就有了一個來活錢的門路。黃家從河東和關中劫掠所得的錢財是不少,但是坐吃山空的道理黃勢還是懂得。只是…不對呀,商事是由劉越負責的,現在弘農郡已經落入了劉義之的手中,無需弘農大族再轉運到關中,黃家想要往關中易貨,可就不容易了。看來,此事還是要著落在劉義之身上才行!

  劉義之自然不知道黃勢心中所想。他接著說道:“河東淪陷之后,弘農和洛陽想要吃鹽可就變得困難了。如果我們不能想辦法從河東走私到鹽的話,與河東一戰是不可避免的。”

  這次趁著河東叛亂,弘農大族們到河東“發財”,從河東搞回來很多的食鹽,在弘農郡維持個兩三年不成問題。只不過加上洛陽和關中的人口,那可就難說了。

  有這么大的需求,劉義之一定會想辦法重啟商路的。黃勢想到這些,心安了不少,不過轉念一想,劉義之的麾下,能從河東販鹽到弘農郡的,現在首選的是河東大族啊!他們本鄉本土的,路子自然比弘農人廣。黃勢實在沒有想到,經過短短一年功夫里,發生的這么多的變化,竟然最后都自己不利了!

  劉義之怎么也想不明白,這黃勢為什么突然心情這么低落。不過快出門的時候,黃勢看著劉義之的眼神熱切了不少,讓劉義之好歹放下心來。

  現在弘農郡里,除了弘農大族的勢力,還有來自河東和關中的地方勢力,這些人雖然已經離開了根基之地,實力卻也不容小覷。劉義之想要在弘農站住腳,就要讓這三方的勢力平衡起來,那么暫時打壓弘農大族、扶持河東和關中大族就成了不二的選擇。

  臘月里,劉義之對麾下的全部兵力重新整編,并抽調了一部分弘農、河東和關中的豪族子弟,按照每軍一千五百人的編制,一共組建了十五個軍。除此之外,劉義之還為治下的十五個縣都配置了縣兵。新的縣兵以現有的縣兵為基礎擴編,除了緱氏、陜縣和河南三縣為六百人外,其余各縣都是三百人。

  安置好了軍隊之后,劉義之又開始對治下各縣的縣衙進行充實,以保證官府的運作效率。劉義之出兵潼關的時候,曾經從當地的大族之中,征辟了一批人才作為各縣的縣令,以保證官府的正常運作,所以這次劉義之招納的主要是官府的佐吏。與以往不同,劉義之先從各地百姓和移民中,為官府招收了一批書吏,條件也很簡單,不問出身,識字就行。這些人將在縣衙里面,一面做事,一面準備學習官府指定的教材,等待日后的選拔考試。這種公平的選拔方式,讓各地的寒門讀書人歡欣雀躍,開始支持起劉義之的施政來。

  至于陜城的苻廋,劉義之直接派人接管了他的軍權,并把他全家兩百余口全部“護送”到了偃師縣里。軍權和治權都已經丟了的苻廋,再也無法對劉義之進行反抗。不過相對于一起造反的其他“三公”,苻廋的結局已經是最好的了。

無線電子書    東晉小軍將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